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视网膜神经胶质血管单元损伤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蒋孟洋 李志林 +2 位作者 吴泓樾 袁晓辉 段俊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995-998,1004,共5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眼部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是40岁以上人群中排在首位的致盲性眼底病。当前研究表明神经胶质血管单元(NGVU)损伤会引起DR多种特征性眼底改变,包括渗出、棉绒斑、微血管瘤、出血、新生血管形成等。近年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的眼部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是40岁以上人群中排在首位的致盲性眼底病。当前研究表明神经胶质血管单元(NGVU)损伤会引起DR多种特征性眼底改变,包括渗出、棉绒斑、微血管瘤、出血、新生血管形成等。近年来相关研究证实DR患者视网膜NGVU损伤出现在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之前,且与视功能受损密切相关,故NGVU未来有望成为防治早期DR的潜在治疗靶点。本文对NGVU与DR治疗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预防及干预早期DR进展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神经胶质血管单元损伤 靶向治疗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与脑血管痉挛性神经元损伤和L-精氨酸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孙保亮 张苏明 +3 位作者 夏作理 杨明峰 邱平明 袁慧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与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血管痉挛 (CVS)所致神经元损伤的关系及L-精氨酸 (L -Arg)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大鼠SAH模型 ,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O组 )、SAH组和SAH +L -Arg组。动态检测 2...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与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后脑血管痉挛 (CVS)所致神经元损伤的关系及L-精氨酸 (L -Arg)的保护作用。方法 :应用血管内穿刺法建立大鼠SAH模型 ,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O组 )、SAH组和SAH +L -Arg组。动态检测 2 4h内大脑顶叶皮层局部脑血流量 (rCBF) ,测量基底动脉 (BA)管径变化 ,测定不同时点血清NO(NO-2 /NO-3 )水平和血浆ET -1含量 ,并行海马神经元形态学观察。结果 :假手术对各项指标无显著影响。SAH组术后rCBF迅速降低 ,1h达最低值 ,并持续 2 4h ;SAH后BA管径明显缩小 ;血清NO-2 /NO-3 含量明显减少 ,血浆ET -1含量逐渐增加 ,海马神经元显著损伤。与SAH组比较 ,SAH +L -Arg组rCBF下降的速度减慢、程度减轻 ;BA管径缩小的程度减轻 ;血清NO-2 /NO-3 水平降低和血浆ET -1含量增高的变化减轻 ;海马神经元损伤的程度减轻。结论 :血清NO浓度的降低参与了CVS性神经元损伤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一氧化氮 内皮缩血管肽类 血管痉挛性神经损伤 L-精氨酸 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髁部损伤早期并发症的治疗
3
作者 胡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4期298-299,共2页
目的 探讨股骨髁部损伤早期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38例股骨髁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和结果作回顾分析。结果 随访 3个月~ 2年 ,38例中治愈2 3例 ,患肢功能减退 11例 ,截肢 2例 ,死亡 1例 ,优良率81%。 1例未达随访时... 目的 探讨股骨髁部损伤早期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38例股骨髁部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和结果作回顾分析。结果 随访 3个月~ 2年 ,38例中治愈2 3例 ,患肢功能减退 11例 ,截肢 2例 ,死亡 1例 ,优良率81%。 1例未达随访时间。结论 股骨髁部损伤常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 ,可导致严重并发症 ,应及早行神经血管探查以及骨与关节复位制动或简单的固定。一旦出现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早期征象 ,应及早行骨筋膜间室切开减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 并发症 外科手术 神经血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肢感觉神经功能重建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萍 李沅衡 +3 位作者 李大宇 吕莹 叶生琴 杨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9-362,366,共5页
据统计,我国肢体残疾者群体基数庞大,约为2472万,占残疾人总人数的29.07%,其中截肢人数约占9.3%[1]。随着工业、交通业的飞速发展,工业建筑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引起的机器伤、车祸伤、重物砸伤等高能量损伤逐年增多,此类损伤不仅会引起... 据统计,我国肢体残疾者群体基数庞大,约为2472万,占残疾人总人数的29.07%,其中截肢人数约占9.3%[1]。随着工业、交通业的飞速发展,工业建筑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引起的机器伤、车祸伤、重物砸伤等高能量损伤逐年增多,此类损伤不仅会引起严重骨折、广泛软组织缺损、大面积创面污染,同时可能伴发神经血管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功能重建 软组织缺损 肢体残疾者 神经血管损伤 高能量损伤 机器伤 上肢感觉 建筑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皮质骨螺钉固定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陈超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52-658,共7页
脊柱外科近几十年发展迅速,椎弓根螺钉的应用是一大功臣,其置钉技术、应用范围、螺钉的丰富程度都非常成熟,至今仍是一种主流技术。但椎弓根螺钉钉道全程基本均被松质骨包围,在骨质疏松甚至仅为骨量下降的情况下,其把持力便得不到... 脊柱外科近几十年发展迅速,椎弓根螺钉的应用是一大功臣,其置钉技术、应用范围、螺钉的丰富程度都非常成熟,至今仍是一种主流技术。但椎弓根螺钉钉道全程基本均被松质骨包围,在骨质疏松甚至仅为骨量下降的情况下,其把持力便得不到保障;而受限于钉道本身的解剖学特点,置钉过程中神经血管损伤的风险也始终无法避免。这使得经典的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并不能满足所有患者的固定需求。2009年,Santoni等提出了腰椎皮质骨钉道(cortical bone trajectory,CBT)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质骨螺钉 临床应用 固定技术 脊柱外科 椎弓根螺钉 神经血管损伤 解剖学特点 2009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家禽打针“五忌”
6
作者 李忠 李平 《当代农业》 2001年第9期24-24,共1页
一、忌扎腿部内侧 禽类腿上的主要血管神经都在内侧,在腿内侧扎针容易造成血管神经损伤,导致针眼出血、瘸腿、瘫痪等,昕以在禽腿部打针时应选择在腿外侧扎针。
关键词 打针 家禽 禽类 腿部 瘫痪 选择 血管神经损伤 眼出血 针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禽打针“八项”注意
7
《今日畜牧兽医》 1999年第1期33-33,共1页
养禽生产中,给禽打针是常事。我们在下乡调查中发现一些养禽户对药物性质不了解,打针部位选不准,方法也不对,以致造成药液打入体内又流出,打针地方发炎、肿胀,有时引起禽死亡、瘫痪等,给生产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归纳主要有八忌:
关键词 生长发育 血管神经损伤 肌肉损伤 专业户 青霉素 治疗效果 主要血管 药物性质 快速吸收 药物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注射五注意
8
《养殖与饲料》 2017年第3期26-26,共1页
1)腿部注射忌打内侧禽类腿上的血管。神经都在内侧,在这里打针易造成血管神经损伤,出现出血、瘸腿、瘫痪等,应选择外侧注射。2)幼禽皮下注射忌用粗针头。粗针头注射针眼大,易造成药液外流,影响疗效,应采用7号针头。3)胸肌注射忌直刺... 1)腿部注射忌打内侧禽类腿上的血管。神经都在内侧,在这里打针易造成血管神经损伤,出现出血、瘸腿、瘫痪等,应选择外侧注射。2)幼禽皮下注射忌用粗针头。粗针头注射针眼大,易造成药液外流,影响疗效,应采用7号针头。3)胸肌注射忌直刺。由于禽的肌肉比较薄,如果针头过长,直刺容易穿透胸腔,将药液注入胸腔引起死亡,要顺胸骨方向入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针头 注射针 肌注射 血管神经损伤 刺激性强 酒精棉球 药物吸收 入针 长期疼痛 病原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