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同源物2通过上调proNGF、sortilin、p75NTR表达诱导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细胞凋亡 被引量:11
1
作者 曾志青 刘洪 蒋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32-536,539,共6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不同时期血肿周围脑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同源物2(NRH2)、神经生长因子前体(pro NGF)、sortilin、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p75NTR)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脑出血后实施血肿清除术的周围组织标本,根据脑出...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不同时期血肿周围脑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同源物2(NRH2)、神经生长因子前体(pro NGF)、sortilin、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p75NTR)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收集临床脑出血后实施血肿清除术的周围组织标本,根据脑出血距离标本取出时间,分为6h以内(包括6h)、6h以上至24h(包括24h)、24h以上至72h(包括72h)、72h以上4组,同时取10例手术过程中血肿远隔部位掉落的组织块作为对照组,通过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测定脑细胞的凋亡指数(AI),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脑组织中NRH2、pro NGF、sortilin、p75NTR mRNA和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中Bcl-2、Bax的表达。体外培养大鼠皮层星形胶质细胞,经NRH2 siRNA或scramble siRNA转染后,Western blot法检测pro NGF、sortilin、p75NTR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以及6h以内的脑出血组相比,脑出血后6h以上各组AI升高,以24h以上至72h内组为最高,但6h以内的脑出血组AI与对照组无区别。随着脑出血时间的延长,pro NGF、p75NT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升高,24h以上至72h达到高峰,72h后仍处于较高水平。与对照组和6h以内的脑出血组比较,脑出血后6h以上至24h内(包括24h),脑组织NRH2、sortilin的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及Bax表达水平即增加,24h以上至72h内达高峰,72h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但与对照组比较,6h以内的脑出血组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与对照组相比,6h以内的脑出血组Bcl-2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脑出血后6h以上的脑出血各组脑组织Bcl-2表达水平降低,以24h以上至72h内处于最低值。NRH2 siRNA组pro NGF、sortilin、p75NT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scramble siRNA组。结论 NRH2在脑出血后血肿周围脑组织中表达增加,通过促进pro NGF、sortilin、p75NTR表达增加Bax/Bcl-2比率,从而诱导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细胞凋亡 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同源物2 SORTILIN 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mRN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马璟曦 罗勇 蔡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观测电针大鼠双侧合谷穴(LI 4)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mRN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神经发生和血管生成间可能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目的观测电针大鼠双侧合谷穴(LI 4)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mRN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神经发生和血管生成间可能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9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模型组(n=42)和电针组(n=42)。观察局灶性脑缺血1 h后再灌注2 h、12 h、24h、3 d、7 d、14 d、21 d共7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6只大鼠。采用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T-PCR)法检测VEGFR-2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再灌注后12 h、24 h,电针组VEGFR-2 mRNA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3 d也高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海马区BDNF蛋白在再灌注后2 h开始增加(P<0.05),24 h达高峰(P<0.01),3 d后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呈现增加幅度降低的趋势。结论电针能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后VEGFR-2 mRNA、BDNF蛋白的表达;神经血管因子可能是神经发生与血管生成联系与作用的分子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 神经血管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电针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受体与α_(2)肾上腺素受体参与神经精神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章文欣 周冬雨 +6 位作者 韩奕 季然 艾琳 谢安 翟晓静 曹君利 张红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06-2212,共7页
谷氨酸与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对应受体分别构成谷氨酸能系统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二者在多种神经精神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存在密切对话。该文回顾了高级中枢神经系统中谷氨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 谷氨酸与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对应受体分别构成谷氨酸能系统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系统,二者在多种神经精神疾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存在密切对话。该文回顾了高级中枢神经系统中谷氨酸受体——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Nmethyl-D-aspartate receptor,NMDA-R)和肾上腺素受体——α_(2)肾上腺素受体(alpha 2 adrenergic receptor,α_(2)-AR)参与神经精神疾病的具体分子机制,以及二者可能的对话机制,对深入认识两种受体相关神经精神疾病的神经生物学机制、药物研发和优化临床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DA受体 α_(2)肾上腺素受体 脑源性营养因子 抑郁症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路通脑方调节SIRT1/Nrf2/GPx4信号通路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光珊 翟阳 +7 位作者 王凯华 马威 梅小平 陈莹 邹敏 庞延 杨鹏 吕艳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6-534,共9页
目的探讨双路通脑方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的作用以及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剩余70只大... 目的探讨双路通脑方对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的作用以及对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SIRT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信号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只大鼠作为假手术组,剩余70只大鼠均利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双路通脑方组、双路通脑方+SIRT1抑制剂组(双路通脑方+EX527组),每组20只。14 d后,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损伤评分;TTC染色检测大鼠脑梗死面积;HE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病理变化;尼氏染色检测大鼠脑组织神经元数量;试剂盒检测大鼠脑组织中铁离子(Fe^(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的水平;免疫组化检测大鼠脑组织中酰基-辅酶a合成酶长链家族成员4(ACSL4)、转铁蛋白受体(TFR)、铁蛋白重链多肽1(FTH1)蛋白的阳性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脑组织中SIRT1、Nrf2、GPx4及胱氨酸/谷氨酸转运蛋白(SLC7A11)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Fe^(2+)和MDA含量、ACSL4、TFR蛋白表达升高(P<0.05),神经元数量、SOD和GSH含量、FTH1、SIRT1、Nrf2、GPx4及SLC7A11蛋白表达均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双路通脑方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面积、Fe^(2+)和MDA含量、ACSL4、TFR蛋白表达降低(P<0.05),神经元数量、SOD和GSH含量、FTH1、SIRT1、Nrf2、GPx4及SLC7A11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采用SIRT1抑制剂进行回补实验,结果显示SIRT1抑制剂逆转了双路通脑方对神经元铁死亡的抑制作用,同时也抑制了Nrf2和GPx4的表达(P<0.05)。结论双路通脑方可能通过激活SIRT1/Nrf2/GPx4信号通路来抑制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铁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路通脑方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 铁死亡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1/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谷胱甘肽过氧化酶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P2X4受体介导三叉神经痛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黄若瑜 宋玉丰 +5 位作者 周敏 徐昊旻 刘俊 张明明 高云 熊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92-797,共6页
目的:本课题组前期发现,P2X4受体可能通过调控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进而介导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TN)分子机制。为此,在TN大鼠模型中转染过表达P2X4受体,进行验证。方法:以结扎框... 目的:本课题组前期发现,P2X4受体可能通过调控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进而介导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TN)分子机制。为此,在TN大鼠模型中转染过表达P2X4受体,进行验证。方法:以结扎框下神经慢性损伤法建立TN大鼠模型,P2X4受体过表达质粒舌下静脉转染至TN大鼠中,以面部痛敏阈检测仪、荧光定量PCR、间接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ELISA法检测大鼠三叉神经脊束核(spinal trigeminal nucleus,STN)和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a,TG)部位疼痛阈值,P2X4、BDNF和TrkB转录水平,P2X4和BDNF定位情况,P2X4、BDNF、TrkB蛋白表达和ERK磷酸化水平,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表达。结果:过表达P2X4受体组大鼠疼痛阈值降低,STN和TG部位P2X4、BDNF受体和TrkB转录水平升高(P<0.01),STN中BDNF受体与小胶质标志物OX42共定位、TG中P2X4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共定位,STN和TG部位ERK磷酸化水平升高(P<0.01),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过表达P2X4受体降低大鼠疼痛阈值,表明P2X4离子参与了TN疼痛通路,其机制为P2X4调控了BDNF/ERK通路,增强了ERK磷酸化和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X4受体 三叉神经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ERK磷酸化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2B亚型在大鼠脊神经结扎后神经痛中作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6
作者 邱阳 赵建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6-390,共5页
目的脊髓创伤后引起的神经痛是困扰患者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通过大鼠L5脊神经结扎(SNL)法建立后肢神经痛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脊髓背根神经节中离子型谷氨酸受体2B亚型(NR2B)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源性... 目的脊髓创伤后引起的神经痛是困扰患者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通过大鼠L5脊神经结扎(SNL)法建立后肢神经痛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脊髓背根神经节中离子型谷氨酸受体2B亚型(NR2B)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可能存在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36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手术组建立脊神经结扎模型,假手术组操作同手术组仅不结扎脊神经。通过旷场试验及术侧足跖缩足阈值观察造模前,造模后第5,14天大鼠活动和神经痛情况,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术侧腰4-6段脊髓背根神经节NR2B及TNF-α和BDNF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5 d,与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大鼠总里程略降低[(18 225.15±371.76)mm vs(14 927.93±560.87)mm,P<0.05],活动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大鼠总路程,活动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18 225.15±371.76)mm vs(3 224.92±89.64)mm,(727.93±16.29)s vs(203.48±19.94)s,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大鼠总里程,活动时间显著减少(P<0.01)。造模后14 d,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大鼠总路程和活动时间明显减少(P<0.01)。造模前,3组大鼠PW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5 d和14 d,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大鼠术侧PWT均显著降低(P<0.01)。假手术组大鼠疼痛阈值未受到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5d,假手术组和手术组BDNF、TNF-α和NR2B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手术组BDNF、TNF-α和NR2B表达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造模后14 d,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BDNF、TNF-α和NR2B表达升高(P<0.01)。结论 NR2B和BDNF表达可能在参与调节了神经痛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神经结扎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2B亚型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动态平衡在老年患者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吕梦溪 徐志鹏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2-435,共4页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与手术应激和神经炎症等多种因素有关。线粒体动态平衡对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它通过调控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等过程影响着神经元的生存和死亡。沉默信息调节... 围术期神经认知障碍(PN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在老年患者中的发生率较高,与手术应激和神经炎症等多种因素有关。线粒体动态平衡对认知功能密切相关,它通过调控能量代谢、氧化应激等过程影响着神经元的生存和死亡。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SIRT3通路可能通过对中枢线粒体动态平衡的调控,在PND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一通路的激活可以促进突触可塑性的增强,同时还可以抑制神经元的凋亡,从而改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术期神经认知功能障碍 老年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 过氧化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线粒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地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相关分子标志物的检测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罗含欢 刘斌云 +7 位作者 霍真 边巴扎西 王倩 多布啦 尼玛卓玛 达珍 王寒 郭平平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4-192,共9页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SMARCA4)/Brahma相关基因1、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BRAF)、P53、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组织化学表... 目的研究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SMARCA4)/Brahma相关基因1、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BRAF)、P53、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及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和BRAF、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受体激酶(NTRK)基因改变情况,为西藏地区结直肠癌患者的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7月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结直肠癌病例64例,全部病例均进行SMARCA4、BRAF、P53、PD-1、PD-L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NTRK1、NTRK2、NTRK3融合基因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及BRAF V600E基因突变PCR检测。结果64例结直肠癌病例男女比例1.21∶1,平均年龄(56.59±13.27)岁;46例(71.88%)位于结肠,18例(28.12%)位于直肠;60例(93.75%)为腺癌,4例(6.25%)为其他类型;11例(17.19%)为T1或T2期,53例(82.81%)为T3或T4期;24例(37.50%)出现淋巴结转移。免疫组织化学方面,64例中1例(1.56%)SMARCA4部分肿瘤细胞表达减弱或缺失,4例(6.25%)BRAF肿瘤细胞阳性表达,35例(54.69%)P53为突变型表达;45例(70.31%)PD-1肿瘤相关免疫细胞阳性比例分数<10%,19例(29.69%)≥10%;52例(81.25%)PD-L1联合阳性分数<10,12例(18.75%)≥10。64例NTRK1、NTRK2、NTRK3融合基因检测均为阴性;4例(6.25%)检测到BRAF V600E基因突变;1例SMARCA4表达缺失病例未检测到SMARCA4基因改变。PD-L1的表达与错配修复缺陷/高度微卫星不稳定和PD-1的高表达呈显著正相关(χ^(2)=10.223,P=0.001;χ^(2)=11.979,P=0.001)。结论西藏地区结直肠癌中较少出现SMARCA4表达减弱或缺失及NTRK融合基因改变,少数病例有BRAF V600E基因突变,Pan-TRK和BRAF免疫组织化学可作为NTRK融合基因及BRAF基因突变的初筛方法。错配修复缺陷/高度微卫星不稳定的病例中更容易出现PD-L1蛋白高表达,这部分患者有望获益于免疫治疗。P53突变与PD-L1表达无相关性,PD-1的高表达和PD-L1的高表达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地区 结直肠癌 SWI/SNF相关、基质相关、肌动蛋白依赖性染色质调节因子A亚科成员4 程序性死亡受体1 程序性死亡配体1 V-raf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B 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受体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分化因子15及其特异性受体GFRAL信号通路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刚 林芳 罗茂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37-448,共12页
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之一,是与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成员同源性很低的新一类二聚体多肽。GDF15最初发现于活化的巨噬细胞中,可... 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属于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的成员之一,是与转化生长因子β家族成员同源性很低的新一类二聚体多肽。GDF15最初发现于活化的巨噬细胞中,可通过2种不同的细胞途径分泌进入机体循环。GDF15作为一种应激蛋白质,广泛参与到例如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c-Jun氨基末端激酶及核因子-κB等多种信号通路,调节着各种疾病进程。作为一种新型应激分子,GDF15在肥胖、体重减轻、癌症发展、心血管疾病、炎症和自身免疫疾病有着调控及生物标志的作用。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样受体α(GDNF receptor alpha-like,GFRAL)为GDF15的特异性受体。GDF15活性发挥的分子基础是通过GFRAL依赖结合成多聚体来传导信号。GDF15-GFRAL信号通路的干预在减肥药物和癌症愈后恢复的药物开发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潜力。本文阐述了GDF15-GFRAL信号通路的最新研究动态,概括了GDF15和GFRAL的分子结构,重点介绍GDF15-GFRAL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揭示疾病发生发展中GDF15作为生物标记物的作用和调节能力,展望了调节GDF15-GFRAL信号通路在相关疾病的研究潜力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分化因子15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α 代谢紊乱 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液p75NTR胞外段变化率对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生存时间的预测
10
作者 贾蕊 张荣华 +5 位作者 薛丽 靳娇婷 胡芳芳 刘潇 党永辉 党静霞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8-303,共6页
目的 进一步研究尿液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eurotrophin receptor p75,p75NTR)胞外段(extracellular domain of p75NTR,p75^(ECD))变化率作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展率及生存时间... 目的 进一步研究尿液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neurotrophin receptor p75,p75NTR)胞外段(extracellular domain of p75NTR,p75^(ECD))变化率作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AL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进展率及生存时间的预测生物标记物的价值。方法 纳入40例ALS患者并保持每3~6个月来院随访和51例健康志愿者(HC),采集尿液,使用已经建立的ELISA法进行尿液p75^(ECD)检测并分析。ALSFRS-r量表用于AL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价。尿液p75^(ECD)变化率(Δp75^(ECD))为末次与首次尿液p75^(ECD)含量的月均变化量。结果 ALS组末次随访尿液p75^(ECD)含量较基线时升高(P=0.002 3)。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LS患者的ALSFRS-r分数与尿液p75^(ECD)含量之间呈负相关(r=-0.35,P=0.001 3);快速变化Δp75^(ECD)组的病程更短(P=0.015 8),且Δp75^(ECD)与ALS患者的病程呈负相关(r=-0.39,P=0.014);Mann-Whitney U检验显示快速进展ALS组的Δp75^(ECD)明显高于缓慢进展ALS组(P=0.001 6)。ALS患者的尿液Δp75^(ECD)与进展率呈正相关(r=0.34,P=0.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显示缓慢变化Δp75^(ECD)组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快速变化Δp75^(ECD)组(P=0.03)。结论 尿液p75^(ECD)变化率显示出成为评价ALS病情严重程度、预测进展快慢和生存时间的生物标记物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 尿液 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75胞外段(p75^(ECD)) 标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Cl-MGV-1/BDNF-TrkB通路探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改善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方雪 邵卫 +2 位作者 许慧芳 李道新 王婧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9-826,共8页
目的基于2-(2-氯苯基)喹唑啉-4-基二甲基氨基甲酸酯(2-Cl-MGV-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TrkB)通路探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改善的研究。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分别为对照组、大脑... 目的基于2-(2-氯苯基)喹唑啉-4-基二甲基氨基甲酸酯(2-Cl-MGV-1)/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TrkB)通路探讨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改善的研究。方法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分别为对照组、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组和2-Cl-MGV-1组。除对照组外,其他组建立MCAO模型,2-Cl-MGV-1组在模型建立后采用2-Cl-MGV-1治疗,连续给药7 d。评估各组大鼠脑梗死面积、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线粒体损伤和BDNF/TrkB信号通路。体外将PC12神经元细胞系分为以下3组:对照(Con)组、氧气和葡萄糖剥夺/再灌注模型(OGD/R)组和2-Cl-MGV-1组。除Con组,其他组建立OGD/R模型,2-Cl-MGV-1组加入25μmol/L 2-Cl-MGV-1处理细胞24 h。通过CCK-8评估细胞活力。结果与MCAO组相比,2-Cl-MGV-1组梗死面积显著减少(P<0.05),和尼氏体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MCAO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显著增加(P<0.001),而2-Cl-MGV-1组的逃避潜伏期显著低于MCAO组(P<0.01)。在第7天,MCAO组大鼠穿过平台的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而2-Cl-MGV-1组大鼠穿过平台的次数较MCAO组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MCAO组皮质中的线粒体膜电位和ATP产量显著降低(P<0.01),而2-Cl-MGV-1组线粒体膜电位和ATP产量较MCAO组显著增加(P<0.05)。与对照组相比,MCAO组大鼠皮层神经元中的BDNF、TrkB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并且2-Cl-MGV-1组BDNF、TrkB蛋白水平显著高于MCAO组(P<0.05)。与Con组相比,OGD/R组细胞活力和ATP产量显著降低(P<0.05),而2-Cl-MGV-1组细胞活力和ATP产量较OGD/R组显著增加(P<0.05)。与Con组相比,OGD/R组PC12细胞中BDNF、TrkB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5),并且2-Cl-MGV-1组BDNF、TrkB蛋白水平显著高于MCAO组(P<0.05)。结论2-Cl-MGV-1对MCAO诱导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线粒体保护作用,并改善大鼠的认知功能。2-Cl-MGV-1可能通过调节BDNF/TrkB信号通路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Cl-MGV-1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B 线粒体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选择性再生的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月明 王文进 丁文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13-516,共4页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上的常见损伤,其再生的效果取决于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方面是再生神经的“数量”;另一方面是再生神经的“质量”或者效率。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再生神经纤维是否能够对恰当的靶器官形成有效的再支配,即神经靶向投射... 周围神经损伤是临床上的常见损伤,其再生的效果取决于两个重要的方面:一方面是再生神经的“数量”;另一方面是再生神经的“质量”或者效率。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再生神经纤维是否能够对恰当的靶器官形成有效的再支配,即神经靶向投射的准确率是功能恢复的关键之一。然而,临床上再生的神经元轴突经常发生错配。这种不准确的再生,即使有着良好的形态学恢复,也依旧不能正常行使其功能。因此,怎样促进再生轴突准确到达其终末器官成为神经科学临床和实验室都极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综合文献探讨周围神经选择性再生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选择性再生(PMR) 终末器官 L2/HNK-1糖基 PSA—NCAM 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 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Tx2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小鼠内脏敏感性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肖红云 李欢 +3 位作者 闫波 潘颖 田平平 袁丽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53-958,共6页
目的探讨酸敏感离子通道3特异性拮抗剂(APETx2)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小鼠内脏敏感性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旋毛虫感染NIH小鼠建立PI-IBS模型。通过测量首次排黑便的时间和6 h内收集的粪便颗粒数评估胃肠道运输功能;腹壁... 目的探讨酸敏感离子通道3特异性拮抗剂(APETx2)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小鼠内脏敏感性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旋毛虫感染NIH小鼠建立PI-IBS模型。通过测量首次排黑便的时间和6 h内收集的粪便颗粒数评估胃肠道运输功能;腹壁回撤反射(AWR)评分评估小鼠内脏敏感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结肠组织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蛋白表达;通过实时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结肠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CGRP 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酸敏感离子通道3(ASIC3)、CGRP、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1(TRPV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I-IBS组首次排黑便时间显著降低,6 h内的粪便颗粒数,AWR评分均显著升高,结肠组织中CGR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BDNF、CGRP mRNA显著升高,脑组织中CGRP、ASIC3、TRPV1的蛋白表达显著升高;与PI-IBS组比较,APETx2组首次排黑便时间显著延长,6 h内的粪便颗粒数,AWR评分均显著降低,结肠组织中CGRP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DNF、CGRP mRNA表达显著降低,脑组织中CGRP、ASIC3、TRPV1的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ETx2可通过下调BDNF、CGRP、ASIC3、TRPV1的表达,减轻PI-IBS小鼠的内脏敏感性并调节胃肠道运动。APETx2可能为治疗IBS提供一个新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 APETx2 酸敏感离子通道3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素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通过SIRT1/PGC-1α通路促进退变的髓核细胞增殖 被引量:9
14
作者 冯仲锴 孙永强 +2 位作者 刘汝银 岳宗进 王新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3-747,共5页
目的探究黄芪甲苷对退变髓核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正常与退变髓核细胞并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细胞中胶原蛋白Ⅱ(collagenⅡ)的表达;分别采用20、40、60、80μg/mL的黄芪甲苷处理细胞,通过CCK-8和MTT试剂盒检测细胞活... 目的探究黄芪甲苷对退变髓核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正常与退变髓核细胞并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细胞中胶原蛋白Ⅱ(collagenⅡ)的表达;分别采用20、40、60、80μg/mL的黄芪甲苷处理细胞,通过CCK-8和MTT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PGC-1α)的表达及其乙酰化和磷酸化水平;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β-galactosidase和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结果与正常髓核细胞相比,退变髓核组织中坏死细胞更多,且collagenⅡ表达降低;细胞经不同浓度黄芪甲苷处理后,40μg/mL黄芪甲苷不仅能显著提高退变髓核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而且能上调细胞中SIRT1、PGC-1α的蛋白表达和PGC-1α磷酸化水平,下调PGC-1α乙酰化水平,增加SOD和ATP含量,降低MDA和β-galactosidase含量。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激活SIRT1/PGC-1α信号通路促进髓核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细胞 增殖 凋亡 Ⅱ型胶原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 过氧化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咖啡因暴露所致雌性子代胎鼠肾脏宫内发育迟缓及其发生机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万阳 敖英 +4 位作者 李斌 熊颖 孙朝霞 胡霜霜 汪晖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3-219,共7页
目的观察孕期咖啡因暴露(PCE)♀胎肾发育病理学变化和皮质酮(CORT)处理对原代后肾间充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究PCE影响胎鼠肾脏发育的可能机制。方法受孕Wistar大鼠于孕9-20 d(GD 9-20)经口灌胃咖啡因(30、120 mg·kg^(-1)·d... 目的观察孕期咖啡因暴露(PCE)♀胎肾发育病理学变化和皮质酮(CORT)处理对原代后肾间充质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探究PCE影响胎鼠肾脏发育的可能机制。方法受孕Wistar大鼠于孕9-20 d(GD 9-20)经口灌胃咖啡因(30、120 mg·kg^(-1)·d^(-1)),孕鼠于GD20处死,取♀胎鼠并收集肾脏,检测肾脏病理学变化和基因表达;在原代后肾间充质细胞上给予不同浓度CORT(250、500、1 000μg·L^(-1))处理24 h,检测细胞基因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CE组♀胎肾肾小球的球囊空虚,鲍曼囊腔变大,毛细血管网发育不良,GDNF/c-Ret信号通路抑制;CORT处理原代后肾间充质细胞下调AT_1R/AT_2R及GDNF/c-Ret信号通路的表达。结论 PCE♀胎鼠肾脏发育不良,其机制与PCE所致高血CORT下胎肾局部AT_1R/AT_2R及GDNF/c-Ret信号通路的表达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咖啡因暴露 宫内发育迟缓 糖皮质激素 胎肾发育不良 血管紧张素Ⅱ1/2受体 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皮酚通通过EZH2/NXPH4/CDKN2A轴抑制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16
作者 张亮 杨波 +4 位作者 肖婷 李晓平 王旭 张卫东 李明江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25年第8期814-822,共9页
目的:探讨丹皮酚(Pae)通过调控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神经外营养蛋白4抗体/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EZH2/NXPH4/CDKN2A)轴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梯度浓度(0、6.25、12.5、25、50、100、200... 目的:探讨丹皮酚(Pae)通过调控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2/神经外营养蛋白4抗体/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EZH2/NXPH4/CDKN2A)轴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梯度浓度(0、6.25、12.5、25、50、100、200μg/mL)的Pae处理肺癌A549细胞,采用CCK-8法确定干预浓度;将A549细胞分为对照组(未经任何处理的A549细胞)、Pae组(12.5μg/mL Pae)、Pae+siEZH2组(转染siEZH2+12.5μg/mL Pae)、Pae+siNC组(转染siNC+12.5μg/mL Pae)、Pae+vector NC组(转染vectorNC+12.5μg/mL Pae)、Pae+vectorEZH2组(转染vector EZH2+12.5μg/mL Pae),予以相应的处理后,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数,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B法检测EZH2、NXPH4、CDKN2A、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在A549细胞中单独转染siEZH2或siNC,采用流式细胞仪测量细胞凋亡,WB法检测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建立A549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评估Pae的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对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选择12.5μg/mL为后续实验干预浓度。与对照组相比,Pae组细胞克隆数、S期细胞比例、迁移、侵袭能力以及EZH2、NXPH4和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以及CDKN2A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明显升高(均P<0.05);与Pae+siNC组相比,Pae+siEZH2组细胞克隆数、S期细胞比例、迁移侵袭能力以及EZH2、NXPH4和Bcl-2蛋白表达量下降幅度更大,G0/G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以及CDKN2A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升高幅度更大(P<0.05);与Pae+vectorNC组相比,Pae+vectorEZH2组细胞克隆数、S期细胞比例、迁移侵袭能力以及EZH2、NXPH4和Bcl-2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G0/G1期细胞比例、细胞凋亡率以及CDKN2A和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敲低EZH2后A549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表达明显上升,Bcl-2表达明显下降(P<0.05)。体内实验表明Pae可显著降低肿瘤体积和质量且抑制EZH2/NXPH4/CDKN2A通路的活性。结论:Pae通过抑制EZH2/NXPH4/CDKN2A通路抑制A549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肺癌 A549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果蝇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2/神经营养蛋白4抗体/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MT7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小鼠肌肉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17
作者 孙思媛 蔡娜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8期1071-1077,共7页
目的:探究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7(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7,PRMT7)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小鼠肌肉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本研究以C57BL/6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以小... 目的:探究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7(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7,PRMT7)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 dystrophy,DMD)小鼠肌肉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本研究以C57BL/6野生型小鼠为对照组,以小鼠为DMD疾病模型组,以尾静脉注射AAV9-PRMT7的mdx小鼠为实验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测定炎症因子水平;利用商业试剂盒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通过Masson染色评估腓肠肌纤维化程度;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RMT7、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1 alpha,PGC-1α)和核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的表达;通过免疫沉淀实验检测PGC-1α的精氨酸甲基化水平。结果:PRMT7在mdx小鼠腓肠肌中的表达量显著减少(0.67±0.03,F=70.764,P=0.001);上调PRMT7显著降低mdx小鼠腓肠肌中的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 beta,IL-1β):167.87±13.25,F=407.751,P<0.00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 necrosis factor-α,TNF-α):1071.54±46.63,F=55.996,P=0.048];上调PRMT7明显改善mdx小鼠腓肠肌的氧化应激和纤维化状态[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1.16±0.03,F=86.820,P=0.008;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66.11±3.84,F=228.175,P=0.001;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氧化型谷胱甘肽(oxidized glutathione disulfide,GSSG):2.53±0.06,F=499.962,P<0.001;纤维化面积:10.33±0.47,F=604.272,P=0.002);上调PRMT7提高PGC-1α精氨酸甲基化水平;上调PRMT7显著提高PGC-1α和Nrf2的蛋白水平(PGC-1α:1.94±0.11,F=31.565,P=0.038;Nrf2:1.53±0.12,F=140.761,P<0.001)。结论:促进PRMT7的表达能够减轻mdx小鼠腓肠肌中的炎症、氧化应激和纤维化病理状态,这些作用可能是通过PGC-1α/Nrf2通路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不良 蛋白精氨酸甲基转移酶7 炎症 纤维化 过氧化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75NTR在大鼠外胚间充质干细胞不同融合状态中的表达差异与矿化相关性研究
18
作者 肖勇 李刚 +5 位作者 王莹莹 赵茜 杨苹珠 朱林 储庆 温秀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53-760,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融合状态对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p75 NTR)在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ctomesenchymal stem cells,EMSCs)中的表达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获取SD大鼠胚胎12.5 d(E12.5d)EMSCs,以不同细胞密度铺板,贴壁后即获得4种融合状态:半... 目的探讨不同融合状态对p75 neurotrophin receptor(p75 NTR)在外胚间充质干细胞(ectomesenchymal stem cells,EMSCs)中的表达影响。方法用酶消化法获取SD大鼠胚胎12.5 d(E12.5d)EMSCs,以不同细胞密度铺板,贴壁后即获得4种融合状态:半融合状态(1.0×10~4/cm^2)、融合前状态(1.5×10~4/cm^2)、融合状态(2.5×10~4/cm^2)、融合后状态(3.5×10~4/cm^2)。检测4种融合状态细胞矿化诱导前后p75NTR、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和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蛋白(Col1)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茜素红染色检测钙盐沉积情况。结果矿化诱导0 d时,p75NTR mRNA和蛋白在融合状态组表达最高,Runx2、ALP、Col1在4种融合状态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矿化诱导3、7 d时,融合状态组p75NTR、Runx2、ALP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同时融合状态组p75NTR、Runx2、Col1蛋白表达水平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矿化诱导21 d时,融合状态组钙盐沉积量高于其他3组(P<0.01)。结论不同融合状态p75NTR表达差异显著,在融合状态组p75NTR表达最高,此时细胞矿化能力最强,表明p75NTR的表达与矿化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受体 Runt相关转录因子2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密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氧抑制SIRT1和PGC-1α表达引起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 被引量:3
19
作者 汪璠 雷小平 +3 位作者 康兰 朱晓丹 阮颖 董文斌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788-793,共6页
目的探讨沉默配对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SIRT1-PGC-1α)信号途径介导高氧对A549人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肺泡上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氧组... 目的探讨沉默配对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物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SIRT1-PGC-1α)信号途径介导高氧对A549人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肺泡上皮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氧组。对照组置于37℃、50 mL/L CO2饱和湿度培养箱中培养,高氧组予以950 mL/L O2处理。培养24 h后,Mito SOX^TM染色法检测线粒体活性氧(Mito-ROS)水平,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实时定量PCR检测线粒体DNA含量及SIRT1、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SIRT1、PGC-1α、NRF1和TFAM蛋白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氧组细胞Mito-ROS明显增加,膜电位明显下降;高氧组线粒体DNA含量减少,SIRT1、PGC-1α、NRF1和TFAM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下降。结论高氧诱导SIRT1和PGC-1α表达降低引起人肺泡上皮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氧 人肺泡上皮细胞 沉默配对型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1(SIRT1) 过氧化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 线粒体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语馨 张乐蒙 陈建华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18-425,共8页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重要治疗方法,但其在驱动基因阳性患者中的疗效仍存在争议。现有研究显示:ICIs的疗效可能与不同的驱动基因类型、程...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重要治疗方法,但其在驱动基因阳性患者中的疗效仍存在争议。现有研究显示:ICIs的疗效可能与不同的驱动基因类型、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ligand 1,PD-L1)表达水平、肿瘤突变负荷(tumor mutational burden,TMB)等相关,同时可能需要参考其他因素,如临床特征、免疫细胞密度等。ICIs单药或联合治疗可能会在一部分驱动基因阳性NSCLC患者中发挥作用,但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筛选出这些患者,这或许是晚期NSCLC治疗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驱动基因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 V-Ki-Ras2 Kirsten大鼠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 BRAF 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