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间断给药星状神经节阻滞术效果和并发症 被引量:11
1
作者 查晓亮 王进 +6 位作者 罗奇 张亮 李杰 叶昉帆 韩亚坤 任波 何仁亮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56-559,共4页
目的对比以不同方式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SGB)对于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127例患者分别于超声引导下间断给药(A组,n=45)、超声引导下连续给药(B组,n=42)及解剖定位盲法穿刺给药(C组,n=40)后行首次SGB,比较组间首次穿刺成功率、SGB... 目的对比以不同方式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术(SGB)对于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对127例患者分别于超声引导下间断给药(A组,n=45)、超声引导下连续给药(B组,n=42)及解剖定位盲法穿刺给药(C组,n=40)后行首次SGB,比较组间首次穿刺成功率、SGB成功率、药物跨越警戒点(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交汇处)者占比、霍纳综合征出现和维持时间差异及短期并发症情况;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药物跨越警戒点与声音嘶哑的关系。结果A、B组首次穿刺成功率及SGB成功率均高于C组(P均<0.05)。B组药物跨越警戒点者占比高于A组(P<0.05)。A、B组出现霍纳综合征时间均早于C组(P均<0.05);A组霍纳综合征维持时间最长,B组次之,C组最短,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A组2例、B组8例、C组12例声音嘶哑,B、C组声音嘶哑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均<0.05);A组2例、B组2例、C组7例穿刺点疼痛;C组4例食管损伤,其穿刺点疼痛及食管损伤发生率均高于A、B组(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间断给药法SGB较超声引导下连续给药及解剖定位盲法穿刺给药成功率高,维持时间长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 神经节阻滞药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旁神经节注射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王良刚 沙婉芬 +1 位作者 张媛园 葛春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20期2312-2313,共2页
目的:观察椎旁神经节注射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择30例符合Schmader诊断标准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椎旁神经节注射药物治疗,药物配方如下:0.75%布比卡因5mL+得宝松2mL+弥可保(... 目的:观察椎旁神经节注射药物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和可行性。方法:选择30例符合Schmader诊断标准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椎旁神经节注射药物治疗,药物配方如下:0.75%布比卡因5mL+得宝松2mL+弥可保(BML)500μg+0.9%生理盐水稀释至15mL,每节椎旁神经节注射混合药物3~5mL;对照组:口服卡马西平0.1g、阿米替林10mg、维生素B120mg,每日3次,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受累神经疼痛症状改善情况、治愈率和总体满意度。结果:治疗组神经疼痛减轻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体满意度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椎旁神经节注射药物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疱疹 带状 神经节阻滞药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 神经注射 物治疗 椎旁 临床观察 0.9%生理盐水 治疗组 对照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