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0T MR扩散加权成像及动态增强诊断直肠癌神经脉管侵犯的价值 被引量:25
1
作者 谢玉海 钱银锋 +4 位作者 刘星 崔玲 曹莉 范影 石梦娟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37-641,共5页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在诊断直肠癌神经脉管侵犯中的价值。方法: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将39例直肠癌患者分为实验组(脉管和/或神经受侵,15例)和对照组(无脉管和/或神经受侵,2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0T MR...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及动态增强(DCE)在诊断直肠癌神经脉管侵犯中的价值。方法:以术后病理为金标准,将39例直肠癌患者分为实验组(脉管和/或神经受侵,15例)和对照组(无脉管和/或神经受侵,24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0T MRI常规序列、DWI及DCE-MRI检查,比较两组间瘤体表观扩散系数(ADC)、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ADC)及DCE-MRI半定量参数[达峰时间(TTP)、信号增强比(SER)、平均强化时间(MTE)、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增强线性斜率(MSI)]的差异。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瘤体的ADC值、eADC值、PE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P、SER、MTE、M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瘤体ADC取临界值0.918×10^(-3) mm^(2)/s、eADC取临界值0.403mm^(2)/s、PEI取临界值1363.80时,诊断神经脉管受侵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67%和79.17%、80.0%和79.17%、53.33%和95.83%,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08、0.863和0.733。结论:DWI的ADC值和eADC值以及DCE-MEI半定量参数中的PEI对术前评估神经脉管是否受侵均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可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肿瘤 扩散加权成像 动态增强 磁共振成像 神经脉管侵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