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质瘤干细胞与神经干细胞基因表达差异的微阵列基因芯片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尹丰 张剑宁 +4 位作者 赵明明 周春辉 王淑为 郭欣如 刘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00-803,共4页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人脑胶质瘤干细胞(GSCs)和正常神经干细胞(NSCs)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利用人类HOA5.1 OneArray表达谱芯片(包括29 186个基因),与GSCs和NSCs的总RNA生成的探针进行杂交,通过寡核苷酸芯片ScanArray 4000筛选两...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人脑胶质瘤干细胞(GSCs)和正常神经干细胞(NSCs)中差异表达的基因。方法利用人类HOA5.1 OneArray表达谱芯片(包括29 186个基因),与GSCs和NSCs的总RNA生成的探针进行杂交,通过寡核苷酸芯片ScanArray 4000筛选两者之间的差异基因,并选择其中的部分差异表达基因(DCX、PTGS2、SCGN、GAD2、OTX2、PEG10、NRXN3)进一步行qRT-PCR验证。结果与正常NSCs相比,GSCs中1372个基因表达下调,1501个基因表达上调,功能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差异基因主要参与了神经轴突导向、细胞周期、细胞黏附、免疫炎症反应及癌症相关的信号路径。qRT-PCR检测结果与芯片检测结果相符。结论多类基因在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结果可为胶质瘤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寡核苷酸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胶质瘤细胞上清液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元样细胞的分化 被引量:5
2
作者 牛云 何旭 +2 位作者 王心蕊 马英智 李玉林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34-637,F0002,共5页
目的: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探讨鼠胶质瘤细胞上清液对其向神经元样细胞的诱导分化。方法:利用Percoll梯度分离法,培养人MSCs。采用鼠胶质瘤细胞上清液对MSCs进行诱导分化。观察人MSCs经诱导后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细胞... 目的: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探讨鼠胶质瘤细胞上清液对其向神经元样细胞的诱导分化。方法:利用Percoll梯度分离法,培养人MSCs。采用鼠胶质瘤细胞上清液对MSCs进行诱导分化。观察人MSCs经诱导后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神经丝蛋白(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结果:诱导24h后,细胞胞体收缩呈锥形或球形,有突起长出,细胞间突起相互连接,交错成网,为典型的神经元样形态。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经诱导培养后的神经元样细胞的胞体及部分突起NSE和NF染色呈强阳性表达,而GFAP染色呈阴性。诱导组出现NSE阳性的细胞率为(79.5±3.2)%,而对照组出现NSE阳性的细胞率为(12.1±2.0)%,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诱导组出现NF阳性的细胞率为(41.2±2.4)%,而对照组为阴性。结论:鼠胶质瘤细胞上清液可以诱导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神经元样细胞 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神经干细胞通过Wnt/β-catenin途径抑制神经胶质瘤生长 被引量:5
3
作者 李一明 李维卿 +4 位作者 卢亦成 余宏宇 韩焕兴 何金 徐毅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277-1281,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神经干细胞对C6成胶质细胞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0.4μm孔径的Transwell小室将C6成胶质细胞瘤细胞和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按不同比例[(C6:NSCs):5:1(2×105:4×104)、1:1(2×105:2&#... 目的探讨大鼠神经干细胞对C6成胶质细胞瘤细胞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0.4μm孔径的Transwell小室将C6成胶质细胞瘤细胞和大鼠神经干细胞(NSCs)按不同比例[(C6:NSCs):5:1(2×105:4×104)、1:1(2×105:2×105)、1:5(4×104:2×105)]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共培养7d作为实验组,以单独培养的C6成胶质细胞瘤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SCID荷瘤动物模型观察共培养体系中C6成胶质细胞瘤细胞的成瘤能力;利用半定量RT-PCR及蛋白质印迹等方法分析在共培养体系中C6成胶质细胞瘤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MP2、c-Myc、Bcl-2、p53mRNA)及Wnt信号分子蛋白(β-catenin、survivin)的表达。结果与实验组相比,对照组的组织切片中肿瘤细胞恶性程度高,有较多的核分裂像,核/质比例高;大片区域出现单核或多核瘤巨细胞。在实验组中,随着共培养体系中起始神经干细胞比例增高,肿瘤细胞异型性逐步降低。随着共培养体系中起始神经干细胞比例增高,C6成胶质细胞瘤细胞p53mRNA的表达水平逐步增高,BMP2、c-Myc、Bcl-2mRNA表达水平则逐步降低(P<0.05),β-catenin、survivin蛋白表达水平逐步降低(P<0.05)。结论大鼠神经干细胞在胶质瘤微环境中可能通过Wnt/β-catenin途径促进神经胶质瘤细胞凋亡进而抑制神经胶质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胶质细胞 WNT/Β-CATENIN信号转导通路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对神经胶质瘤趋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戴毅 孙爱红 +2 位作者 范存钢 杨仁池 韩忠朝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5-49,共5页
本文探讨了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胶质瘤组织的趋化能力及分布规律。从新生儿脐血中分离出MSCs加以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抗原,同时做体外诱导分化实验,证明间充质干细胞性质。立体定向接种C6大鼠胶质瘤细胞,建立胶质瘤模型。将 5 -... 本文探讨了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胶质瘤组织的趋化能力及分布规律。从新生儿脐血中分离出MSCs加以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表面抗原,同时做体外诱导分化实验,证明间充质干细胞性质。立体定向接种C6大鼠胶质瘤细胞,建立胶质瘤模型。将 5 -溴脱氧尿核苷(5- BrdU)标记的人间充质干细胞借助立体定向仪打入胶质瘤模型鼠预定靶区,分为原位组、同侧半球组和同侧脑室组。数日后处死大鼠,灌注固定取脑,制成石蜡切片。以苏木素伊红 (H.E. )染色确定胶质瘤组织的范围;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MSCs,观察其在胶质瘤组织和周围正常脑组织中的分布规律。结果显示原位组、同侧半球组和同侧脑室组均可见MSCs在胶质瘤组织中广泛分布,而在周围正常脑组织中很少见。特别是在胶质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交界处,这一定向分布更为明显。这一结果表明人间充质干细胞对胶质瘤组织有明显趋化性,能从远处向胶质瘤组织迁移并定位于其中,提示MSCs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细胞载体用于神经胶质瘤的靶向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组织 间充质干细胞 同侧 正常 侧脑室 脑组织 细胞载体 MSC 石蜡切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干细胞对胶质瘤C6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楠 杨俊荣 +3 位作者 宋月佳 佟志国 宋菡姝 戚基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85-1188,共4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干细胞对鼠胶质瘤C6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新生1~2天SD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于无血清培养基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进行NE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并将神经干细胞和鼠胶质瘤C6细胞于体外共培养,利用2D、3D生长实验和T... 目的探讨鼠神经干细胞对鼠胶质瘤C6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新生1~2天SD大鼠大脑皮层组织,于无血清培养基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并进行NES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并将神经干细胞和鼠胶质瘤C6细胞于体外共培养,利用2D、3D生长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与鼠神经干细胞共培养鼠胶质瘤C6细胞(实验组)和单独培养鼠胶质瘤C6细胞(对照组)的侵袭能力。结果 2D实验中C6细胞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平均直径分别为(18.53±1.32)μm和(13.44±1.45)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D实验中C6细胞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平均直径分别为(20.34±1.25)μm和(15.52±1.43)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ranswell侵袭实验发现胶质瘤C6细胞组中对照组和实验组平均视野侵袭细胞为(36.45±1.36)个和(22.73±1.66)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神经干细胞共同培养后C6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 神经干细胞 C6细胞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6胶质瘤细胞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佘春华 李文良 +2 位作者 李鹏 谷峰 马勇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9-374,共6页
为了探讨C6胶质瘤细胞分泌的因子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本研究从Wistar孕鼠(E17~E18)纹状体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将其分离纯化后进行nesti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后分为两组进行诱导分化实验。对照组:RPMI1640培养液+基础... 为了探讨C6胶质瘤细胞分泌的因子对神经干细胞分化的作用及机制。本研究从Wistar孕鼠(E17~E18)纹状体组织中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将其分离纯化后进行nesti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后分为两组进行诱导分化实验。对照组:RPMI1640培养液+基础培养基(1∶1配制);处理组:C6胶质瘤细胞培养上清+基础培养基(1∶1配制)。采用免疫印迹法分析胶质瘤细胞条件培养液作用于神经干细胞后的不同时相(1、3、5d)MAP-2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RT-PCR检测不同时相(1、3、5d)MAP-2的表达及调控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多种转录因子如:neurogenin3(Ngn3)、neuroD和neuroD2的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处理组MAP-2在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处理组的Ngn3、neuroD和neuroD2的mRNA水平比对照组也有明显升高。上述结果提示,C6胶质瘤细胞条件培养液能够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此作用可能与Ngn3、neuroD和neuroD2等转录调控因子表达水平的提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胶质 分化 免疫印迹分析 C6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EN mRNA编辑的间充质干细胞对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杀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郭兴荣 王小莉 +1 位作者 袁雅红 涂汉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34-241,共8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向肿瘤组织迁移趋化的特性,所以它被认为是一种携带特殊基因进行肿瘤的靶向治疗的理想载体。与不同形式的DNA载体相比,体外合成的mRNA更容易转染并且不会引入突变。利用间接共培养方法研...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具有向肿瘤组织迁移趋化的特性,所以它被认为是一种携带特殊基因进行肿瘤的靶向治疗的理想载体。与不同形式的DNA载体相比,体外合成的mRNA更容易转染并且不会引入突变。利用间接共培养方法研究PTEN(gene of phosphate and tension homology deleted on chromsome ten,PTEN)mRNA编辑的MSCs对U251-Luc细胞杀伤作用。体外转录合成PTEN mRNA,转染到MSCs,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染后PTEN蛋白表达情况,transwell共培养方法分析转染PTEN mRNA对MSCs肿瘤细胞迁移趋化性影响。利用活体成像仪和荧光显微镜检测在间接共培养条件下PTEN mRNA编辑的MSCs对U251-Luc细胞杀伤作用。体外成功合成PTEN mRNA,转染到U251-Luc细胞后能正确表达PTEN蛋白,并且在转染24 h表达最高。与对照组相比,转染PTEN mRNA后能一定程度提高MSCs细胞对肿瘤迁移能力(P<0.05)。PTEN mRNA编辑的MSCs培养上清能显著抑制U251-Luc细胞生长(P<0.05)。体外合成抑癌基因mRNA的方法为MSC介导的靶向基因治疗神经胶质瘤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合成mRNA PTEN 基因治疗 U251神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细胞具有神经元中间分化干细胞特征的肿瘤为1p/19q共缺失间变性胶质瘤的一个亚型
8
作者 Bielle F Ducray F +2 位作者 Mokhtari K 李晓玲 王行富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109-1109,共1页
间变性少突胶质细胞瘤、IDH突变和lp19q共缺失型,Ⅲ级(03id)的整合诊断是一个组织一分子类型,WHO(2016)分类中通过特殊的分子改变与其他弥漫性胶质瘤区别。相比之下,大家对其细胞表型特征了解较少。
关键词 胶质 间变性 细胞 干细胞特征 神经 少突胶质细胞 亚型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体外合成的mRNA编辑间充质干细胞对神经胶质瘤DBTRG细胞杀伤作用
9
作者 付红霞 马志鹏 +1 位作者 储承科 郭兴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35-539,547,共6页
目的探讨利用体外合成抑癌基因TRAIL-、PTEN-m RNA编辑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DBTRG细胞杀伤作用。方法利用体外反转录方法合成TRAIL-、PTEN-m RNA,转染MSC后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TARIL及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transwell共培养... 目的探讨利用体外合成抑癌基因TRAIL-、PTEN-m RNA编辑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对DBTRG细胞杀伤作用。方法利用体外反转录方法合成TRAIL-、PTEN-m RNA,转染MSC后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TARIL及PTEN蛋白的表达情况,利用transwell共培养方法观察m RNA编辑的MSCs对DBTRG的迁移趋向性作用,利用荧光显微镜和活体成像仪检测在间接共培养条件下TRAIL-、PTEN-m RNA编辑的MSCs对DBTRG-LUC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体外合成的m RNA均能在MSCs中正确表达TRAIL、PTEN蛋白;与对照组对比两种m RNA编辑的MSCs对DBTRG细胞的趋向性均明显增强;TRAIL-、PTEN-m RNA编辑的MSCs培养上清(CM)均能显著抑制DBTRG细胞生长,并且TRAIL和PTEN共表达组存在着协同作用。结论利用体外合成抑癌基因m RNA的方法研究MSCs介导的双基因靶向对神经胶质瘤的杀伤作用,为今后临床利用人工合成的多基因m RNA靶向治疗肿瘤提供全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mRNA 间充质干细胞 抑癌基因 DBTRG神经胶质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T酶家族在神经胶质瘤干细胞中的分化调控机制及其潜在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傅雨昂 魏子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71-776,807,共7页
神经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GSC)是神经系统肿瘤组织中具有干细胞基本特性的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其不对称分化导致的表观遗传修饰异质性有望成为基础研究和临床精准治疗的关键因素。TET酶家族被认为是抑癌基因的重要表达产... 神经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GSC)是神经系统肿瘤组织中具有干细胞基本特性的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其不对称分化导致的表观遗传修饰异质性有望成为基础研究和临床精准治疗的关键因素。TET酶家族被认为是抑癌基因的重要表达产物之一,其功能紊乱与神经胶质瘤发生相关,TET酶家族介导的DNA去甲基化过程及其表观修饰产物是治疗和诊断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GBM)的关键切入点。目前关于TET酶家族在GSC分化调控中的作用结论尚不一致。本文对TET酶家族在GSC分化过程中通过去甲基化调控基因表达的具体机制及其在DNA损伤应答和修复过程的作用加以阐述,进而说明TET酶家族表达缺失对GSC致瘤性和耐药性的影响,并对干预TET酶家族及其上游基因的功能治疗神经胶质瘤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干细胞(gsc) TET酶家族 表观遗传修饰异质性 分化调控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干细胞的分选及相应治疗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韩文章 周科成 +2 位作者 陈波 陆二梅 汪涛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9-373,共5页
胶质母细胞瘤是成人最常见的恶性脑内肿瘤之一,尽管目前有多种治疗手段,患者诊断后的生存期仍然较短[1]。胶质瘤具有高度浸润性、对常规治疗抗拒的特点,并且复发率高、预后差[2]。为提高治愈率,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胶质瘤复发相关的细胞... 胶质母细胞瘤是成人最常见的恶性脑内肿瘤之一,尽管目前有多种治疗手段,患者诊断后的生存期仍然较短[1]。胶质瘤具有高度浸润性、对常规治疗抗拒的特点,并且复发率高、预后差[2]。为提高治愈率,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胶质瘤复发相关的细胞分子机制[3]。最近研究发现在肿瘤中存在一群分裂缓慢、对目前治疗手段具有抗拒性的恶性细胞,这群细胞是胶质瘤形成、维持、侵袭、复发的主要原因,被称为肿瘤始动细胞或者胶质瘤干细胞(CSCs)[4,5]。这些肿瘤细胞具有许多正常神经干细胞的特征(NSCs),具有自我更新复制能力和增殖分化为不同类型细胞的特征,它们和NSC具有一部分相同的分子标记物如CD133和巢蛋白(nestin)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干细胞 整合素 分子标记物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素通过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人脑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11
12
作者 党莹 林瑜亮 +3 位作者 孙红军 孙建军 李长栋 荔志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探讨异甘草素对人脑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免疫荧光法检测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干性特征;transwell实验观察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定量RT-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SHG44... 目的:探讨异甘草素对人脑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免疫荧光法检测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干性特征;transwell实验观察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定量RT-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SHG44细胞中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Nestin呈阳性表达。20μmol/L和80μmol/L的异甘草素作用于胶质瘤干细胞48 h后,迁移细胞数分别为76±5和42±4,与阴性对照组(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80μmol/L异甘草素组迁移细胞数少于20μmol/L异甘草素组(P<0.01);穿透滤膜至小室背面的细胞数分别为190±13和130±9,与阴性对照组(23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80μmol/L异甘草素组穿透滤膜至小室背面的细胞数少于20μmol/L异甘草素组(P<0.01);MMP-2、MMP-9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较阴性对照组下调(P<0.05或P<0.01),且80μmol/L异甘草素组MMP-2、MMP-9 mRNA和蛋白表达量低于20μmol/L异甘草素组(P<0.05或P<0.01)。结论:异甘草素可通过下调MMP-2和MMP-9的表达抑制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药物疗法 干细胞 异甘草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侵润 细胞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干细胞化疗耐受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胜利 杨丽娟 林志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84-186,共3页
近年的研究业已证实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的存在,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化疗耐受性是其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深入研究胶质瘤干细胞的化疗耐受性对改善胶质瘤患者的药物化疗效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近年的研究业已证实胶质瘤干细胞(glioma stem cells,GSCs)的存在,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化疗耐受性是其重要生物学特性之一。深入研究胶质瘤干细胞的化疗耐受性对改善胶质瘤患者的药物化疗效果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笔者拟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干细胞 药物耐受性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质瘤细胞系SHG44中肿瘤干细胞存在的可能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高晓英 郑佳坤 +2 位作者 杨立业 汪朝阳 李文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9期3284-3287,共4页
目的:探讨人类胶质瘤细胞系SHG44中干细胞存在的可能性。方法:应用N2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刺激细胞扩增,观察其增殖生长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培养的细胞及其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胶... 目的:探讨人类胶质瘤细胞系SHG44中干细胞存在的可能性。方法:应用N2无血清培养基进行培养,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刺激细胞扩增,观察其增殖生长情况;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培养的细胞及其分化的细胞进行鉴定。结果:胶质瘤细胞系SHG44在无血清的培养条件下细胞的形态发生改变,部分细胞聚集成类似神经干细胞的神经球,呈悬浮状态生长。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细胞表达巢蛋白、波形蛋白和CD117这三种神经干细胞的标志物;分化后部分细胞表达神经元的标志物βⅢ型管蛋白、NF200、NSE和TrkC;大部分细胞表达星形胶质细胞的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结论:体外培养条件下,细胞表达神经干细胞的标志物,分化后同时表达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表型,具有干细胞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神经胶质 细胞培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与胶质瘤细胞起源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平 钟雪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52-1655,共4页
The tumor stem cell theory supposed that tumor stem cells are the origin of tumor abnormal proliferation,invasion,metastasis,drug resistance and recurrence.As the theory is put forward,it redefines the functions of cl... The tumor stem cell theory supposed that tumor stem cells are the origin of tumor abnormal proliferation,invasion,metastasis,drug resistance and recurrence.As the theory is put forward,it redefines the functions of classic stem cells in tumorigenesis.It is a great event for recent studies on glioma initiating cells as brain tumor stem cells were identified and isolated successfully.A lot of evidence from experiments in vivo and in vitro demonstrates that brain tumor stem cells might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glioma tumorigenesis.In this review,we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umor stem cells and tumorigenesis,and the research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brain tumor stem cells and glioma gen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神经胶质 脑肿干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在实验性脑胶质瘤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范存刚 张庆俊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51-654,共4页
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成人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即使经过手术切除和标准同步放化疗及替莫唑胺辅助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期也仅为14.60个月。近年研究显示,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hAT-MSCs)具有向脑胶质瘤趋化迁移的特性,经修饰后携带单纯... 胶质母细胞瘤是最常见的成人原发性恶性脑肿瘤。即使经过手术切除和标准同步放化疗及替莫唑胺辅助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期也仅为14.60个月。近年研究显示,人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hAT-MSCs)具有向脑胶质瘤趋化迁移的特性,经修饰后携带单纯疱疹病毒胸苷激酶、酵母胞嘧啶脱氨酶尿嘧啶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和兔羧酸酯酶等基因的hAT-MSCs分别联合更昔洛韦、5氟胞嘧啶和伊立替康等抗肿瘤前药可发挥有效的抗胶质瘤作用,携带溶瘤病毒和表达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的hAT-MSCs亦可发挥良好的抗肿瘤功效。本文对此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基于hAT-MSCs的胶质瘤靶向治疗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移植 药物载体 脂肪组织 实验性 神经胶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胶质瘤干细胞及其微环境的免疫治疗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海洋 董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6-95,共10页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胶质瘤干细胞及其微环境是支持胶质瘤发生、恶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将其作为包括免疫治疗在内的各项治疗策略的靶点有望提高疗效。单克隆抗体可通过特异性识别胶质瘤干细胞标志物,靶向并抑制... 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胶质瘤干细胞及其微环境是支持胶质瘤发生、恶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将其作为包括免疫治疗在内的各项治疗策略的靶点有望提高疗效。单克隆抗体可通过特异性识别胶质瘤干细胞标志物,靶向并抑制其生物学活性;胶质瘤干细胞中肿瘤相关基因变异,使溶瘤病毒选择性复制,裂解胶质瘤干细胞,抑制肿瘤生长;过继转移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经体外激活、回输后可直接靶向胶质瘤干细胞相关抗原,发挥抗肿瘤作用;树突状细胞疫苗通过胶质瘤干细胞mRNA致敏,发挥靶向激活抗胶质瘤干细胞免疫反应的作用。胶质瘤干细胞活化性配体表达水平升高且低表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分子,针对此特点,自然杀伤细胞可以较好地发挥抗肿瘤作用。胶质瘤干细胞微环境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在免疫逃逸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对这些免疫检查点进行干预成为肿瘤免疫治疗的重要靶点。靶向胶质瘤干细胞的免疫治疗策略虽在不同程度上显示出一定疗效,但远未成熟,尚待持续深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干细胞 微环境 免疫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侧脑室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胶质瘤趋化能力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范存刚 王栋梁 +1 位作者 张庆俊 周景儒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620-627,共8页
目的探讨经侧脑室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胶质瘤的趋化迁移能力。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足月妊娠剖宫产患者的正常脐带组织(知情同意),经胰酶和胶原酶消化、贴壁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分析,以及向... 目的探讨经侧脑室注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胶质瘤的趋化迁移能力。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足月妊娠剖宫产患者的正常脐带组织(知情同意),经胰酶和胶原酶消化、贴壁培养获得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分析,以及向脂肪细胞、成骨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多向分化潜能证实其间充质干细胞之特征。将CM-DiI标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注射至C6胶质瘤荷瘤大鼠病灶对侧侧脑室,2周后观察其趋瘤能力和在瘤床、肿瘤与正常脑组织交界处、"卫星"瘤灶内分布情况。结果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呈均匀一致的纤维母细胞样贴壁生长,分别表达CD13、CD29、CD44和CD90等间充质干细胞标志物,而不表达CD14、CD31、CD34、CD38、CD45、CD133等造血和内皮细胞标志物以及CD49、CD106和HLA-DR。经诱导分化培养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脂肪细胞、成骨细胞、神经元样和星形胶质细胞样细胞,表明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CM-DiI标记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侧脑室注射后可向胶质瘤定向迁移,分布于瘤床、肿瘤与正常脑组织交界处和"追踪"浸润至正常脑实质的"卫星"瘤灶。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向胶质瘤特异性靶向迁移并在瘤内广泛分布的能力,可作为胶质瘤基因治疗的理想细胞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脐带 细胞分化 神经胶质 流式细胞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ct4通过类泛素修饰途径维持胶质瘤干细胞增殖潜能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泰 蔡英 +2 位作者 王金环 闫华 亢建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309-311,共3页
目的研究类泛素蛋白(SUMO)与肿瘤干细胞"干性"诱导基因Oct4共同维持胶质瘤干细胞于持续增殖状态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极低密度细胞接种法培养C6胶质瘤肿瘤干细胞克隆球,血清还原+免疫荧光方法验证肿瘤干细胞分化能力。实验设... 目的研究类泛素蛋白(SUMO)与肿瘤干细胞"干性"诱导基因Oct4共同维持胶质瘤干细胞于持续增殖状态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极低密度细胞接种法培养C6胶质瘤肿瘤干细胞克隆球,血清还原+免疫荧光方法验证肿瘤干细胞分化能力。实验设对照组、无义组和SUMO1组。持续测量克隆球直径,免疫荧光方法检测Ki67、CD133、巢蛋白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Oct4和SUMO1的表达水平。结果肿瘤细胞克隆球被血清诱导分化后高表达胶质细胞标记蛋白GFAP。与对照组和无义组比较,SUMO1组细胞克隆球直径增长速度、Ki67、CD133、巢蛋白阳性率明显降低(P<0.05),GFAP阳性率明显升高[(57.35±7.87)%vs(1.09±0.27)%,(0.87±0.21)%,P<0.05],SUMO1组游离及共价结合状态的SUMO1及Oct4明显降低(P<0.05)。结论 Oct4通过与SUMO1共价结合共同维持胶质瘤干细胞持续增殖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神经胶质 泛素类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延伸于脑肿瘤干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强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07-412,共6页
1992年Reynolds首先成功地从成年小鼠纹状体中分离出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1997年Mckay确立了神经干细胞能提供大量脑组织所需要的功能细胞的概念;2001年Reya提出了肿瘤干细胞理论:Singh等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分离... 1992年Reynolds首先成功地从成年小鼠纹状体中分离出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1997年Mckay确立了神经干细胞能提供大量脑组织所需要的功能细胞的概念;2001年Reya提出了肿瘤干细胞理论:Singh等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分离出神经干细胞样的肿瘤干细胞,并进一步证明后者可直接生成肿瘤细胞,目前称之为脑肿瘤干细胞(brain tumor stem cells,BTSCs),由此开创了神经干细胞研究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干细胞 神经干细胞 人脑胶质组织 cells 干细胞理论 成年小鼠 细胞 纹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