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胶质瘤免疫逃逸过程中B7-H3的作用机制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春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年第2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B7-H3在神经胶质瘤免疫逃逸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神经胶质瘤患者60例以及10例正常脑组织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检测70例研究对象脑组织中的B7-H3表达,进而分析B7-H3的表达与神经胶质瘤免疫逃逸过程中的... 目的探讨B7-H3在神经胶质瘤免疫逃逸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0月神经胶质瘤患者60例以及10例正常脑组织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检测70例研究对象脑组织中的B7-H3表达,进而分析B7-H3的表达与神经胶质瘤免疫逃逸过程中的作用机制。结果正常脑组织中B7-H3几乎无表达,不同级别的神经胶质瘤患者均存在程度不一的B7-H3表达,其中低级别组患者中阳性率达到75.5%,高级别组患者中阳性率达到52.4%,10例正常脑组织中只有1例存在弱阳性表达,阳性率10.3%,低级别组B7-H3表达明显高于高级别组(P<0.05);高级别神经胶质瘤患者的B7-H3表达高于正常脑组织组(P<0.05)。B7-H3的表达与患者的病理级别及愈后有关,生存期超过2年的神经胶质瘤患者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生存期短于2年的胶质瘤患者。结论 B7-H3的表达随着神经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增高出现下降,可作为反映神经胶质瘤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一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7-H3 神经胶质 免疫逃逸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EphA3的CAR-T细胞疗法有望治疗胶质瘤
2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4年第6期848-848,共1页
据Lertsumitkul L[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2024,12(8):e009486-e009486.]报道,澳大利亚沃尔特和伊丽莎-霍尔医学研究所(WEHI)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很有前景的二合一新疗法,它不仅能靶向摧毁一种侵袭性脑癌,还能帮助免疫... 据Lertsumitkul L[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2024,12(8):e009486-e009486.]报道,澳大利亚沃尔特和伊丽莎-霍尔医学研究所(WEHI)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很有前景的二合一新疗法,它不仅能靶向摧毁一种侵袭性脑癌,还能帮助免疫系统形成对这种癌症的持久防御。这种双效疗法使用一种称为CAR-T细胞疗法的特殊免疫疗法来治疗胶质瘤,其中胶质瘤是一种难以治愈的脑癌,治疗方法很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研究所 免疫疗法 胶质 沃尔特 CAR 免疫系统 侵袭性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动力疗法促脑胶质瘤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戴绍春 胡韶山 李博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24-927,931,共5页
目的探讨声动力疗法对荷瘤鼠脑胶质瘤组织的促凋亡作用及其治疗机制。材料与方法 74只Wistar大鼠于右侧尾状核处接种C6胶质瘤细胞,制作颅内胶质瘤模型,行增强MRI筛选荷瘤鼠。依MRI结果分为对照组、血卟啉甲醚组(HMME组)、超声组和声动力... 目的探讨声动力疗法对荷瘤鼠脑胶质瘤组织的促凋亡作用及其治疗机制。材料与方法 74只Wistar大鼠于右侧尾状核处接种C6胶质瘤细胞,制作颅内胶质瘤模型,行增强MRI筛选荷瘤鼠。依MRI结果分为对照组、血卟啉甲醚组(HMME组)、超声组和声动力组(SDT组),每组16只。声动力参数为1.0MHz、1.0W/cm2、60s超声辐照和5mg/kg血卟啉甲醚。治疗后24h行TUNEL染色检测胶质瘤细胞凋亡率,电镜检测凋亡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蛋白GFAP、S-100、Bcl-2/Bax、Caspase-3、Caspase-9、Fas/Fas-L表达和Cytc释放,并记录4组大鼠生存期。结果 74只Wistar大鼠共68只成瘤,成瘤率为91.89%。与对照组[(3.20±0.72)%]比较,SDT组[(30.60±1.60)%]及超声组([14.50±0.80)%]凋亡率显著提高(P<0.05),HMME组([3.60±0.51)%]无明显凋亡发生(P>0.05);SDT组荷瘤鼠生存期长达(46.3±3.1)d,较对照组[(31.1±2.1)d]显著延长(P<0.05),超声组[(32.4±2.3)d]、HMME组[(30.1±3.0)d]生存期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电镜检测到SDT组、超声组胶质瘤细胞核固缩,染色质边集,线粒体肿胀;免疫组化显示GFAP、S-100、Bax、Caspase-3、Caspase-9呈高表达,Bcl-2、Fas-L呈低表达和Cytc释放,Fas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声动力疗法对荷瘤鼠胶质瘤有促凋亡治疗作用,并与线粒体内源性凋亡途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超声疗法 声动力疗法 细胞凋亡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级别神经胶质瘤术后照射野范围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会芝 王秀梅 +3 位作者 李彦格 薛晓英 刘志和 雷新波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1181-1182,共2页
关键词 神经胶质 放射疗法 抗肿联合化疗方案 存活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功能正常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MRI误诊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扬 任静 +2 位作者 闫春伟 王旸 乔远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3年第6期28-31,38,共5页
目的 探讨免疫功能正常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及MRI影像学特点,总结发生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0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例免疫功能正常PCNSL误诊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0例均为急性起病,以不同程度... 目的 探讨免疫功能正常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临床及MRI影像学特点,总结发生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0月—2022年1月收治的10例免疫功能正常PCNSL误诊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0例均为急性起病,以不同程度头痛头晕、恶心、呕吐为主要症状就诊,且无发热,无免疫缺陷或长期免疫抑制剂使用史及器官移植史;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2例,淋巴细胞升高4例。10例据上述症状体征及MRI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脑胶质瘤、脑膜瘤各5例,拟择期手术治疗。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PCNSL,其中弥漫性大细胞型7例、免疫母细胞型3例。误诊时间4~17 d。10例均在全麻下行颅内肿瘤切除术,并联合术后规律放化疗。术后随访半年,患者均存活,未发现复发。结论 PCNSL累及颅内部位多,临床及影像学表现复杂多样,对于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及免疫功能正常者,初诊误诊率较高。加强接诊医师对PCNSL临床及影像学特点的认识,提高警惕性,拓宽诊断思维,及时行MRI、腰穿脑脊液及手术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 免疫功能 误诊 胶质 脑膜 磁共振成像 诊断 病理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干细胞与脑胶质瘤干细胞
6
作者 于春泳 杨辉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7期112-113,共2页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胶质母细胞 胶质细胞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胶质瘤中ING4基因蛋白表达的研究
7
作者 宫磊 卢林明 《安徽医学》 2008年第4期384-386,共3页
目的探讨ING4基因在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4例神经胶质瘤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组ING4基因的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ING4基因在神经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ING4基因的表... 目的探讨ING4基因在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34例神经胶质瘤患者和24例正常对照组ING4基因的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ING4基因在神经胶质瘤患者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01)。ING4基因的表达水平与神经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呈负相关(rs=-0.470,P<0.01)。结论ING4基因在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ING4基因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胶质瘤中SPARC、P53和VEGF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何君芳 冯海霞 +1 位作者 王婷 张煦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140-1143,1232,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P53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依据神经胶质瘤的分级选取神经胶质瘤患者90例和瘤旁脑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目的通过检测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P53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神经胶质瘤中的表达,探讨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依据神经胶质瘤的分级选取神经胶质瘤患者90例和瘤旁脑组织3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PARC、P53和VEGF在神经胶质瘤不同病理分级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临床病理相关性分析。结果 1在胶质瘤中VEGF、P5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是75.56%和68.89%,均显著高于瘤旁脑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20.00%和0),而SPARC的阳性表达率在胶质瘤低于瘤旁组织(24.44%vs 80.00%,P<0.01)。2SPARC的阳性表达率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降低(P<0.05);且阳性和阴性患者生存率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VEGF的阳性表达率随着胶质瘤恶性程度的增高而增高(P<0.01),其阳性和阴性患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P53的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病理分级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阳性和阴性患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在神经胶质瘤组织中,P53和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SPARC与P53、VEGF的表达均呈负相关。结论 1SPARC在神经胶质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瘤旁脑组织。2SPARC表达下调和P53、VEGF表达上调与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SPARC P53 VEGF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脑炎1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申璐 苗莉 +1 位作者 王慧燕 李红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64-668,共5页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是指一大类抗体所介导的炎性脑病,主要是由于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产生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近年来随着对血和脑脊液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与AE相关的抗体被发现,不同类型的AE逐... 自身免疫性脑炎(autoimmune encephalitis,AE)是指一大类抗体所介导的炎性脑病,主要是由于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神经元产生异常的自身免疫反应。近年来随着对血和脑脊液检测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与AE相关的抗体被发现,不同类型的AE逐渐被认识和诊断。AE被认为是脑炎的一个重要原因,研究显示AE的发病率占所有脑炎的10%~20%[1],其中最常见的抗体是抗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占AE的80%[2];其次是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eucine-rich glioma-inactivated protein 1,LGI1),有文献报道抗LGI1脑炎发病率为AE患者的12.9%~30.0%[3]。但目前关于LGI1脑炎的报道主要见于成人[4],而在儿童中的报道较少,其临床表现多样,容易被漏诊误诊。本文将1例儿童LGI1脑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随访预后进行报道,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对LGI1进行早期诊断与治疗,减少不良预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脑炎 富亮氨酸胶质失活蛋白1 儿童 自身抗体 免疫疗法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检查点及其抑制剂在脑胶质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文婷 柳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4-112,共9页
目前,脑胶质瘤的常规治疗尚不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脑胶质瘤中的治疗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目前,脑胶质瘤的常规治疗尚不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脑胶质瘤中的治疗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免疫检查点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黏蛋白分子-3(TIM-3)、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蛋白(LAG-3)、T细胞免疫球蛋白和ITIM结构域蛋白(TIGIT)、B7-H4和T细胞激活抑制物免疫球蛋白可变区结构域(VISTA)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和作用机制,总结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临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疗法 胶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锐 艾文兵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9期101-103,共3页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可以通过产生抗炎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而参与免疫抑制微环境的产生和维持。由于免疫细胞可以进入大脑,GBM表达的多种肿瘤抗原均可以作为免疫治疗的靶点,因此,免疫治疗成为治疗GSM的一种重要手段。常见免疫治...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BM)细胞可以通过产生抗炎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而参与免疫抑制微环境的产生和维持。由于免疫细胞可以进入大脑,GBM表达的多种肿瘤抗原均可以作为免疫治疗的靶点,因此,免疫治疗成为治疗GSM的一种重要手段。常见免疫治疗方法有针对免疫抑制检查点的抗体疫苗Ipilimumab;主动免疫治疗:常见方法有传递肿瘤相关抗原、输入摄取肿瘤抗原的树突状细胞和肿瘤细胞疫苗,如癌症疫苗;被动免疫治疗:利用抗体如贝伐单抗。肿瘤和外周血中T细胞受体β链基因及磷酸-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子信号可预测免疫疗法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 免疫疗法 免疫调节 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胶质瘤误诊误治分析
12
作者 韩秀燕 张沁丽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9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临床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3年10月收治的曾误诊的脑胶质瘤2例临床资料。结果1例因头晕、左侧肢体无力等就诊,行头颅MRI提示多发异常信号,误诊为脑梗死、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最终经活组...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临床误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5月—2023年10月收治的曾误诊的脑胶质瘤2例临床资料。结果1例因头晕、左侧肢体无力等就诊,行头颅MRI提示多发异常信号,误诊为脑梗死、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最终经活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脑胶质瘤,患者拒绝手术治疗,出院后死亡。1例因发作性左上肢抽搐伴意识不清等就诊,行头颅MRI提示右侧额叶皮层异常信号,磁共振波谱示病灶区胆碱/N-乙酰天门冬氨酸升高,误诊为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阳性单侧皮质脑炎,最终经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脑胶质瘤,患者术后尚可,未再癫痫发作。结论脑胶质瘤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特异性,因此对于此类疾病,临床医生需反复追问病史,结合临床特征及其他医技检查,必要时行病理活检,从而做出正确诊断,以免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误诊 中枢神经系统淋巴 自身免疫性脑炎 磁共振成像 活组织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HERF-1与神经胶质瘤之间关系的研究
13
作者 刘晓庆 唐晓伟 +2 位作者 刘银华 卢林明 李铁臣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探讨NHERF-1(Na+/H+交换调节因子1)基因在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0例神经胶质瘤患者和27例正常对照组NHERF-1的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神经胶质瘤中,NHERF-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NHERF-1(Na+/H+交换调节因子1)基因在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0例神经胶质瘤患者和27例正常对照组NHERF-1的蛋白表达进行研究。结果:神经胶质瘤中,NHERF-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HERF-1的表达水平与神经胶质瘤恶性程度有相关性。结论:NHERF-1在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NHERF-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的临床与病理
14
作者 李南云 张泰和 +3 位作者 钱源澄 马恒辉 郑小刚 史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29-32,92-93+2,共7页
报告13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占我院2121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61%.作者应用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NSE,GFAP,S-100),证实了肿瘤中神经节细胞和胶质细胞成份,并发现少数病例中胶质细胞成份发生恶变.本组病例中<40岁,肿瘤发生在颞叶且... 报告13例神经节细胞胶质瘤,占我院2121例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61%.作者应用电镜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NSE,GFAP,S-100),证实了肿瘤中神经节细胞和胶质细胞成份,并发现少数病例中胶质细胞成份发生恶变.本组病例中<40岁,肿瘤发生在颞叶且<5 cm,组织学分化好者,预后一般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细胞胶质 神经节细胞 星形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显微镜 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致敏树突状细胞治疗胶质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俞建波 冯志仙 +3 位作者 詹仁雅 童鹰 马跃辉 潘剑威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6期592-597,共6页
目的:肿瘤RNA致敏树突状细胞(DC)治疗颅内荷瘤小鼠,观察DC疫苗对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探讨免疫反应的机理,为DC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G422胶质母细胞瘤RNA冲击致敏DC制成DC疫苗,检测DC疫苗的CTL活性,瘤内和皮下两种途径注... 目的:肿瘤RNA致敏树突状细胞(DC)治疗颅内荷瘤小鼠,观察DC疫苗对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探讨免疫反应的机理,为DC疫苗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用G422胶质母细胞瘤RNA冲击致敏DC制成DC疫苗,检测DC疫苗的CTL活性,瘤内和皮下两种途径注射荷瘤小鼠以进行免疫治疗,观察小鼠生存期,并与PBS、单纯DC组进行比较,同时检测血清IFN-γ、IL-2、IL-10、IL-4等细胞因子,并行病理检查。结果:DC疫苗的CTL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种途径注射DC疫苗,治疗组小鼠生存时间均明显延长(P<0.01),血清IFN-γ显著升高(P<0.01),IL-10明显下降(P<0.05),病理提示肿瘤出现坏死。两种注射途径间以上指标无明显差异。结论:肿瘤RNA冲击致敏DC注射荷瘤小鼠具有明显的免疫治疗作用,能显著延长动物生存期,并能诱导特异性抗肿瘤细胞免疫反应,其机理主要是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且免疫反应的程度与注射途径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病理学 神经胶质瘤/治疗 树突细胞/免疫 免疫疗法 脑肿瘤/治疗 疫苗/治疗应用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b值ADC直方图评价高级别胶质瘤治疗后进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袁涛 舒彩锟 +3 位作者 全冠民 魏建海 郑永利 雷建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比较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中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第5百分位数(C_5)评价高级别胶质瘤(HGG)治疗后进展的差异,以确定最佳b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41... 目的比较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中表观扩散系数(ADC)直方图第5百分位数(C_5)评价高级别胶质瘤(HGG)治疗后进展的差异,以确定最佳b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2015年10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并符合纳入标准的41例HGG术后放化疗患者。治疗前、后行增强T1WI、FLAIR和多b值DWI(b=0、1000、2000、3000 s/mm^2)。根据随访结果将患者分为进展组与非进展组,分别获得5组对应于FLAIR高信号区域的ADC直方图,累计频率法计算C_5。比较进展与非进展组不同ADC直方图C_5的差别,确定肿瘤进展的C_5阈值及其准确度。结果进展组所有ADC图C_5均低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b值ADC图C_5诊断HGG治疗后进展的准确度明显高于低b值者,5组[ADC_((1000/0))、ADC_((2000/0))、ADC_((3000/0))、ADC_((3000/1000))、ADC_((3000/2000))]C_5的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7、0.832、0.909、0.933、0.937。当ADC_((3000/2000))图C_5取405.6 mm/s^2时,判断肿瘤进展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9%、89.7%、89.9%、91.0%。结论 ADC直方图C_5值可有效鉴别HGG治疗后进展情况,且高b值者具有更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 神经外科手术 药物疗法 放射疗法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甘草素通过下调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人脑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11
17
作者 党莹 林瑜亮 +3 位作者 孙红军 孙建军 李长栋 荔志云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探讨异甘草素对人脑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免疫荧光法检测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干性特征;transwell实验观察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定量RT-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SHG44... 目的:探讨异甘草素对人脑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免疫荧光法检测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干性特征;transwell实验观察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定量RT-PCR法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检测SHG44人脑胶质瘤干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 mRNA和蛋白表达量。结果:SHG44细胞中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Nestin呈阳性表达。20μmol/L和80μmol/L的异甘草素作用于胶质瘤干细胞48 h后,迁移细胞数分别为76±5和42±4,与阴性对照组(8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80μmol/L异甘草素组迁移细胞数少于20μmol/L异甘草素组(P<0.01);穿透滤膜至小室背面的细胞数分别为190±13和130±9,与阴性对照组(230±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80μmol/L异甘草素组穿透滤膜至小室背面的细胞数少于20μmol/L异甘草素组(P<0.01);MMP-2、MMP-9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较阴性对照组下调(P<0.05或P<0.01),且80μmol/L异甘草素组MMP-2、MMP-9 mRNA和蛋白表达量低于20μmol/L异甘草素组(P<0.05或P<0.01)。结论:异甘草素可通过下调MMP-2和MMP-9的表达抑制胶质瘤干细胞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药物疗法 干细胞 异甘草素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侵润 细胞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青蒿素抑制大鼠胶质瘤C6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 被引量:7
18
作者 马振秋 黄晓佳 +2 位作者 张纬萍 卢韵碧 魏尔清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67-272,共6页
目的:研究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对大鼠胶质瘤细胞(C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C6细胞,加入DHA1~125μmol/L作用24、48、72h。以台盼蓝染色计数和噻唑蓝(MTT)还原反应,观察细胞增殖和活性;以Hoechst33342染色... 目的:研究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DHA)对大鼠胶质瘤细胞(C6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C6细胞,加入DHA1~125μmol/L作用24、48、72h。以台盼蓝染色计数和噻唑蓝(MTT)还原反应,观察细胞增殖和活性;以Hoechst33342染色,观察细胞凋亡;以H2DCFDA氧化试验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变化。结果:DHA5~125μmol/L浓度及时间依赖性抑制C6细胞的增殖,作用48h后的IC50是23.4μmol/L;5~25μmol/L能诱导细胞凋亡(P<0.05);5~125μmol/L DHA可增高细胞内的ROS(P<0.01)。结论:DHA能够抑制C6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细胞毒作用与细胞内ROS增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药理学 神经胶质瘤/药物疗法 活性氧 细胞增殖/药物作用 细胞凋亡/药物作用 细胞 培养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莫唑胺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5
19
作者 赵彩霞 刘军 《临床误诊误治》 2009年第3期70-73,共4页
关键词 神经胶质 胶质 替莫唑胺 化学疗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2、IL-18与C6抗原修饰树突状细胞对大鼠脑胶质瘤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庆九 李春晖 +1 位作者 张松筠 焦保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1期38-39,共2页
建立C6脑胶质瘤模型。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组用IL-18、IL-2和C6肿瘤细胞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DC)反复输入荷瘤鼠体内,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无血清培养液。观察各组大鼠的生存状态、生存时间,采用MR I动态检测胶质瘤的生长情况。结果... 建立C6脑胶质瘤模型。分为对照组、治疗组。治疗组用IL-18、IL-2和C6肿瘤细胞抗原致敏树突状细胞(DC)反复输入荷瘤鼠体内,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无血清培养液。观察各组大鼠的生存状态、生存时间,采用MR I动态检测胶质瘤的生长情况。结果:治疗组C6胶质瘤生长受到抑制,荷瘤大鼠存活率提高,生存期明显延长。认为在C6胶质瘤荷瘤大鼠的治疗中,以DC为主的免疫疗法有显著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 树突状细胞 脑肿 胶质 免疫疗法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