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圣和散增强神经胶质母细胞瘤辐射效应的研究
1
作者 王欢 李学军 +1 位作者 王建华 夏跃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42-845,1042-1043,共5页
目的:观察中药圣和散对人恶性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辐射增敏效应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以U25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辐射组、圣和散组和辐射+圣和散组(观察组)。观察组采用5Gy X射线辐射经圣和散150μg/mL处理的U251细胞,辐... 目的:观察中药圣和散对人恶性胶质母细胞瘤U251细胞辐射增敏效应及可能的机制。方法:以U251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分为正常对照组、辐射组、圣和散组和辐射+圣和散组(观察组)。观察组采用5Gy X射线辐射经圣和散150μg/mL处理的U251细胞,辐射组和圣和散组分别单纯采用X射线和药物处理。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和活性氧(ROS)水平,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II(LC3II)、溶酶体相关蛋白(LAMP2)、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结果:圣和散预处理的U251细胞接受辐射后的迁移及侵袭能力较其余各组明显下降(P<0.01),同时引起ROS、LC3II表达升高和LAMP2、MMP-2、TGF-β蛋白表达下降。观察组与其余3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圣和散能明显增强辐射对U251细胞细胞毒性作用,抑制U251增殖、迁移和侵袭,其作用可能与损坏自噬、抑制MMP-2、 TGF-β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母细胞瘤 圣和散 自噬 迁移 侵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氢青蒿素对恶性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林鸿 文军 +1 位作者 陈祥荣 王向宇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03-1007,共5页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HA)对人恶性胶质母细胞瘤(U8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10,25,50,100,125μmol.L-1DHA分别作用于体外常规培养的U87细胞24,48和72 h,CCK-8细胞增殖试剂盒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计算DHA不同作用时间半数抑制浓... 目的探讨双氢青蒿素(DHA)对人恶性胶质母细胞瘤(U87)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10,25,50,100,125μmol.L-1DHA分别作用于体外常规培养的U87细胞24,48和72 h,CCK-8细胞增殖试剂盒实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并计算DHA不同作用时间半数抑制浓度(IC50);97.04μmol.L-1DHA作用U87细胞24 h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分析细胞周期变化,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检测Caspase-3蛋白含量变化,双氢-乙酰乙酸二氯荧光黄(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ROS)变化。结果 DHA浓度、作用时间不同,U87细胞存活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HA对U87细胞的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DHA作用24 h时IC50为97.04μmol.L-1,48 h为59.76μmol.L-1,72 h为33.20μmol.L-1;97.04μmol.L-1DHA作用24 h后S期细胞减少,G0~G1期细胞增多,凋亡细胞增多,细胞内ROS增多。Caspase-3表达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A对U87增殖有抑制作用,可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DHA改变细胞周期,激活Caspase-3通路以及增加细胞内ROS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氢青蒿素 神经胶质母细胞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烯丙基硫化物抗神经系统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汪雪菁 唐海林 苏琦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74-1277,共4页
胶质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表明,大蒜烯丙基硫化物对神经系统肿瘤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与阻滞细胞周期、诱导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有关,并涉及多种信号途径。大蒜烯丙基硫化物可能成为化学预防... 胶质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研究表明,大蒜烯丙基硫化物对神经系统肿瘤具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机制与阻滞细胞周期、诱导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有关,并涉及多种信号途径。大蒜烯丙基硫化物可能成为化学预防和(或)化学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等神经系统肿瘤的有效、低毒的肿瘤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烯丙基硫化物 神经系统 神经胶质母细胞瘤 神经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llumina RNA-Seq分析的三种内分泌干扰物对斑马鱼神经毒性效应与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郭子一 王伟伟 +1 位作者 宋杰 王慧利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46-956,共11页
三氯生、三氯卡班和双酚A均具内分泌干扰作用,但从转录组学层面上揭示其靶分子及神经毒性机制鲜有报道,因此,本文借助RNA-Seq测序获得它们暴露斑马鱼幼鱼的转录组数据,基于生物信息分析证明:三种药物暴毒组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GO功能和... 三氯生、三氯卡班和双酚A均具内分泌干扰作用,但从转录组学层面上揭示其靶分子及神经毒性机制鲜有报道,因此,本文借助RNA-Seq测序获得它们暴露斑马鱼幼鱼的转录组数据,基于生物信息分析证明:三种药物暴毒组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GO功能和KEGG代谢途径富集在生物过程、细胞组成和分子功能上,富集的DEGs数量和功能均不同,在神经相关途径上均有富集,但具体信号通路和途径不同.PPI网络节点关联度计算发现:富集在神经通路的Hub基因也不同,且与神经标志功能基因之间存在丰富间接的互作网络.将DEGs与TCGA数据库中胶质母细胞瘤GBM突变基因整合,证实其环境暴露均有诱发GBM风险,但发生途径和调控信号通路不同,故从分子水平上解析了三种污染物诱导神经毒性机制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分泌干扰物 斑马鱼 转录组测序 神经毒性 神经胶质母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