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对运动员运动表现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尹金玲 王松 +1 位作者 熊禄全 吕万刚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7-85,共9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INT训练)对运动员运动表现不同效应指标影响的确切效果,为促进INT训练在运动员训练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截至2020年8月10日,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Medline、CNKI、Wan Fang、... 目的采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INT训练)对运动员运动表现不同效应指标影响的确切效果,为促进INT训练在运动员训练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截至2020年8月10日,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Medline、CNKI、Wan Fang、VIP数据库中关于INT训练对运动员群体力量、速度、跳跃、平衡、灵敏协调等素质干预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使用Reviewer Manager 5.3软件进行效应量合并、敏感性分析、亚组分析和异质性检验,运用Stata14.0软件进行Meta回归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16篇文献中108份研究纳入Meta分析,其低偏倚风险11篇,中等偏倚风险5篇,纳入分析总样本量809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1)INT训练对最大力量有显著性影响,对于受试者下肢力量促进效果优于上肢;(2)INT训练对短跑能力影响的合并效应量不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除Lindblom研究外,其他2项测试结果呈阳性,INT训练干预后,成年受试者短跑测试成绩明显提升;(3)INT训练对跳跃能力有显著性影响,训练周期和测试方式的差异可能是造成效应量异质性较高的原因;(4)INT训练对平衡能力有显著性影响,训练周期、干预频次/周和测试方式的差异可能是造成效应量异质性较高的原因;(5)INT训练对灵敏素质有显著性影响,性别、年龄和干预时间的差异可能是造成异质性较高的原因。结论INT训练对于青少年组,男性组运动员最大力量水平产生更好的效应,且对于下肢力量促进效果显著优于上肢;对于成年组运动员短跑和冲刺能力的提升效果优于未成年组;对于成年组、女性组运动员跳跃能力产生更好的训练效应,总效应量随干预时间的减少而降低,且对于纵跳、单脚侧、前跳能力的提升效果优于多级跳;能显著影响并提升运动员单腿支撑平衡能力;对于运动员在变向、加减速度灵敏协调素质的提升效果明显。INT训练对运动员运动表现促进效果大小与受试者运动经历、训练目标的导向、干预的周期、频次和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 神经肌肉训练 运动表现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对提高女子运动员运动表现及预防运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6
2
作者 何鹏飞 董范 姜自立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6-75,共10页
通过一个纵向的前、后测试来量化神经肌肉训练对于提高女子足球运动员的运动表现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的影响,分别在训练干预前、后进行了运动能力测试和生物力学测试。假设该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运动表现(垂直跳、侧向单脚跳、速度和灵敏性、... 通过一个纵向的前、后测试来量化神经肌肉训练对于提高女子足球运动员的运动表现以及预防运动损伤的影响,分别在训练干预前、后进行了运动能力测试和生物力学测试。假设该训练可以显著提高运动表现(垂直跳、侧向单脚跳、速度和灵敏性、卧推和深蹲最大力量)以及改善下肢动作模式(提高关节活动度和降低膝内翻和外翻扭矩)。结果表明,训练干预后,实验组与未进行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的对照组相比,纵跳、单脚侧跳、速度、灵敏性、卧推和深蹲1RM、膝关节活动度以及膝关节内翻和外翻的力矩均有了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提高(P<0.05)。研究结论: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重视屈膝落地动作以及稳定性动作练习,改变了膝关节发力的生物力学模式,尤其是在跳深落地瞬间的屈膝动作有明显改善,提高动作生物力学合理性,而且能够直接提高运动表现和动作质量。建议:在以后的训练中,应合理的结合超等长训练、抗阻力量训练、核心稳定性训练、平衡训练以及速度灵敏训练等训练方法,这些训练的累积效果可以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和提高下肢运动生物力学的合理性,降低运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 运动表现 运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训练对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情绪状态影响的大脑活动特征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旭东 周成林 陆颖之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5,共8页
目的:探究神经肌肉训练对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成瘾者情绪状态的改善作用及其大脑活动特征。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渴求度自评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情绪图片观看任务,借助事件相关电位(even... 目的:探究神经肌肉训练对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成瘾者情绪状态的改善作用及其大脑活动特征。方法: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渴求度自评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和情绪图片观看任务,借助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技术,分别从行为与大脑活动层面,对比16周神经肌肉训练与有氧运动训练的干预效果,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相比于有氧运动组和对照组,神经肌肉训练显著提升了正性高唤醒图片诱发的MA成瘾者额区的N2波幅,显著降低了状态特质焦虑水平与渴求度水平。神经肌肉训练组正性高唤醒图片的N2波幅与状态特质焦虑量表得分显著正相关。结论:神经肌肉训练干预能够有效提高MA成瘾者对正性情绪刺激的大脑活动水平,从而有利于恢复其对积极情绪的敏感性,提升欣快感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训练 甲基苯丙胺成瘾 情绪加工 事件相关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设计对青少年女子足球运动员专项运动表现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水祎舟 傅鸿浩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4-90,共7页
目的:探讨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设计对提升女子足球运动员专项运动表现的综合效果,方法:选择18名平均年龄17岁的全运会女子足球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对实验组运动员进行为期6周,每周3次,每次90 min的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分别在实验干预前、... 目的:探讨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设计对提升女子足球运动员专项运动表现的综合效果,方法:选择18名平均年龄17岁的全运会女子足球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对实验组运动员进行为期6周,每周3次,每次90 min的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分别在实验干预前、后进行运动能力与专项能力测试。结果表明,训练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运动员相比,纵跳、速度和灵敏、动态平衡、卧推与深蹲1RM、定点踢远、应变速度、界外球掷远、移动传接球等各项运动能力与专项能力测试指标均显著性提高(P <0. 05)。结论: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能够对女子足球运动员的运动表现,以及结合球专项动作效率和动作质量产生积极的影响。建议:在训练实践中应合理的结合基础抗阻训练、爆发力迁移训练、速度灵敏训练、动态平衡训练、结合球专项训练以及核心稳定性训练等方法手段;使整合神经肌肉训练的综合效果直接应用到比赛所需技战术环节与动作模式中,为运动员将训练效应向专项运动转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 结合球力量 训练设计 专项运动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训练对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杨云 张鸿悦 +5 位作者 章耀华 刘晓磊 解焕鑫 李强 李佳 杨华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59-763,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训练对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21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就诊的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2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3)和观察组(n=14)。两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神经肌肉训练。...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训练对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1月至2021年1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就诊的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2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3)和观察组(n=14)。两组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增加神经肌肉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髋关节屈伸峰力矩(PT)、Y平衡测试(YBT)和简化国际髋关节评分(iHOT-12)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髋关节屈伸PT、YBT评分和iHOT-12评分明显改善(|t|>3.628,P<0.01),对照组VAS和髋关节屈伸PT明显改善(|t|>3.409,P<0.01);观察组VAS评分、髋关节屈伸PT、YBT评分和iHOT-12评分均优于对照组(|t|>2.067,P<0.05)。结论神经肌肉训练可有效缓解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患者的疼痛,增加髋关节肌力和协调能力,提高髋关节稳定性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 神经肌肉训练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训练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9
6
作者 季程程 杨鹏飞 +1 位作者 张信波 王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917-922,共6页
神经肌肉训练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重要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灵敏性训练、近端控制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神经肌肉训练可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增强膝关节稳定性,促进运动能力的恢复。... 神经肌肉训练是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重要的康复训练方法,包括肌肉力量训练、平衡训练、灵敏性训练、近端控制训练和本体感觉训练。神经肌肉训练可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增强膝关节稳定性,促进运动能力的恢复。康复训练效果受性别、年龄和训练内容的影响,还需针对不同患者和训练内容进一步探索,使术后康复训练达到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神经肌肉训练 康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偏移平衡测试在评价女子排球运动员神经肌肉训练效果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萍 朱学强 毕楠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6-92,共7页
通过星形偏移平衡测试(SEBT)来评价神经肌肉训练对女子排球运动员神经肌肉功能和动作控制能力的影响。以18名大学生女子排球运动员为试验对象,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6周(每周5次)的以核心稳定性和超等长为主的神经肌肉训练干预... 通过星形偏移平衡测试(SEBT)来评价神经肌肉训练对女子排球运动员神经肌肉功能和动作控制能力的影响。以18名大学生女子排球运动员为试验对象,随机分配到干预组和对照组,进行6周(每周5次)的以核心稳定性和超等长为主的神经肌肉训练干预。通过协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比较2组干预前后星形偏移平衡测试(SEBT)成绩的变化和差异。研究结果:双侧测试成绩(%腿长)校正后的后、内后和内方向上的测试成绩以及总成绩有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它方向上的测试成绩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干预组修正后的均值均高于对照组。结论与建议:6周以核心稳定性和超等长练习为主的神经肌肉训练能提高女子排球运动员的星形偏移平衡测试(SEBT)成绩。建议在使用星形偏移平衡测试(SEBT)时选择灵敏性相对较高的方向进行测试,以节省时间成本和提高统计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训练 排球 星形偏移平衡测试 核心稳定性 超等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对慢性踝关节不稳康复与预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苏玉莹 彭亮 +3 位作者 李卫 李克强 张颖 李骏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7-52,共6页
在分析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integrative neuromuscular training,INT)预防损伤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慢性踝关节不稳(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康复的神经肌肉危险因素基础上,综合分析INT对CAI的功能康复效果。研究发现,影响CAI康复的... 在分析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integrative neuromuscular training,INT)预防损伤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慢性踝关节不稳(chronic ankle instability,CAI)康复的神经肌肉危险因素基础上,综合分析INT对CAI的功能康复效果。研究发现,影响CAI康复的神经肌肉危险因素主要包括肌肉激活延迟、肌肉力量失衡、姿势控制障碍和前馈控制减弱。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和本体感觉重建及平衡肌肉力量、加强核心稳定性是INT预防下肢损伤的主要作用机制。INT可以改善CAI患者踝关节功能症状、踝关节位置觉、外翻力量和姿势控制能力,降低踝关节反复扭伤风险。通过分析影响CAI康复的神经肌肉危险因素并制定合理的INT计划,对CAI康复和预防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 慢性踝关节不稳 神经肌肉控制 运动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对听障乒乓球运动员下肢功能性不对称与平衡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4
9
作者 雷正方 张瑛秋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8-38,97,共12页
目的:通过训练干预前、后测试比较,了解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对中国听障乒乓球运动员下肢功能性不对称表现和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假设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可以显著降低中国听障乒乓球运动员下肢功能性不对称表现(单脚纵跳高度、单脚侧跳和... 目的:通过训练干预前、后测试比较,了解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对中国听障乒乓球运动员下肢功能性不对称表现和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假设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可以显著降低中国听障乒乓球运动员下肢功能性不对称表现(单脚纵跳高度、单脚侧跳和单脚前跳距离与爆发力不对称指数)和提高平衡能力(X和Y轴的移动速度、平均移动距离、移动总距离与最大位移)。方法:将16名受试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人,实验组完成连续8周的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干预,对照组完成一般力量训练,实验前、后分别利用Myotest测试仪等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单脚纵跳、侧跳和前跳测试,利用GoodBalance平衡测试仪完成单足平衡能力测试,并对组内前、后测试结果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处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运动员的单脚纵跳、前跳爆发力不对称指数存在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纵跳高度、侧跳距离、前跳距离以及侧跳爆发力不对称指数均存在显著性下降(P<0.05),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平衡能力测试中除左脚X轴移动速度、Y轴最大位移和右脚Y轴移动总距离有显著性下降以外(P<0.05),其他指标存在非常显著性下降(P<0.01),对照组无显著性变化。结论: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方法可有效改善听障乒乓球运动员的下肢功能性不对称表现和提高平衡能力。建议:实践中应注重听障乒乓球运动员或听障人群下肢功能性不对称的改善,可将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作为其提高下肢运动表现、改善下肢功能性不对称以及促进平衡能力等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性神经肌肉训练 下肢功能性不对称 平衡能力 乒乓球 听障运动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部神经肌肉训练对女子足球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亚兵 刘少青 +4 位作者 李新通 梁馨文 罗敬 李婷 潘玮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70-776,共7页
目的探讨髋部神经肌肉训练对女子足球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的影响。方法2022年3月至5月,西安体育学院招募女子足球运动员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9)和试验组(n=20)。在日常训练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假干预,试验组进行髋部神经肌肉训练,... 目的探讨髋部神经肌肉训练对女子足球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的影响。方法2022年3月至5月,西安体育学院招募女子足球运动员39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9)和试验组(n=20)。在日常训练基础上,对照组进行假干预,试验组进行髋部神经肌肉训练,共6周。训练前后测量单腿落地时动态膝外翻角,采用落地错误动作评分系统(LESS)进行评定;测量臀中肌和臀大肌最大自主等长收缩(MVIC)和单腿落地时肌电均方根。结果训练后,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无明显改变(|t|<1.178,P>0.05),试验组除LESS矢状面评分外,其余指标均有改善(|t|>2.288,P<0.05),除LESS矢状面评分和臀大肌MVIC外,试验组其余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2.609,P<0.05)。结论髋部神经肌肉训练可以降低女子足球运动员前交叉韧带损伤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子足球 运动员 髋部神经肌肉训练 前交叉韧带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训练对运动员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晓辉 廖八根 +1 位作者 陈速 刘存忠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72-776,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训练对运动员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运动员10例,随机分为两组:神经肌肉训练(neuromuscular training,NT)组和力量训练(strength training,ST)组,NT组应用神经肌肉训练,S...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训练对运动员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运动员10例,随机分为两组:神经肌肉训练(neuromuscular training,NT)组和力量训练(strength training,ST)组,NT组应用神经肌肉训练,ST组则实施传统力量康复训练。采用Lachman试验、Pivot-Shift试验、IKDC和Lysholm评分、BTE Primus RS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分别测试角速度为60°/s和240°/s时健、患侧股四头肌(E)和腘绳肌(F)肌力峰力矩(PT),两侧同名屈伸肌群峰力矩比值(R),一侧屈、伸肌群峰力矩(F/E)比值,比较两种不同康复训练的效果。结果:术后4~6个月,两组运动员膝Lanchman和Pivot shift检查结果均为阴性;6~12个月时,ST组与NT组的IKDC和Lysholm评分均显著高于3个月时(P〈0.01),且NT组显著高于ST组(P〈0.01)。NT组运动员康复训练后同名肌群峰力矩比值(R)与ST组有显著差异(P〈0.05),屈肌群改善尤为显著(P〈0.01);NT组F/E值与ST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结合神经肌肉训练的康复方法在肌肉力量、耐力、平衡能力方面的康复效果优于传统力量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康复训练 运动员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训练对运动员ACL损伤康复与预防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17
12
作者 孔令华 李令岭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2-67,共6页
目的:前十字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神经肌肉训练(neuromuscular training,NMT)作为一种常见的训练干预手段,它会影响生物力学风险因子的变化以降低运动员受伤... 目的:前十字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是运动员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神经肌肉训练(neuromuscular training,NMT)作为一种常见的训练干预手段,它会影响生物力学风险因子的变化以降低运动员受伤的风险。本文将探讨NMT中不同训练方法(力量训练、平衡训练、快速伸缩复合训练、近端控制训练以及灵敏性训练)对ACL损伤预防及术后康复训练的效果,以及重返赛场的评定方法。方法:通过文献检索的方法收集国内外有关NMT对ACL损伤康复预防的研究。结果:下肢生物力学异常,神经肌肉控制不足等导致膝关节稳定性不足,进而引发非接触性ACL损伤,且损伤后运动员在神经肌肉控制能力方面表现出较大的缺陷。NMT对神经肌肉控制,改善下肢生物力学异常,加强ACL损伤预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NMT是一个整合概念,旨在改善下肢生物力学的变化,提高患处神经肌肉控制能力及动态稳定性,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进而提高整体运动功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十字交叉韧带损伤 神经肌肉训练 功能评定 损伤预防及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神经肌肉训练方法对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疼痛和运动功能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冠聪 黄秋晨 +3 位作者 顾蕊 刘四海 胡春英 刘克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90-1097,共8页
目的 比较3种不同神经肌肉训练方式对早期膝骨关节炎(KOA)膝关节疼痛和运动能力的效果。方法 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于北京博爱医院和社区选取早期KOA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0例,分别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 目的 比较3种不同神经肌肉训练方式对早期膝骨关节炎(KOA)膝关节疼痛和运动能力的效果。方法 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于北京博爱医院和社区选取早期KOA患者60例,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20例,分别采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神经肌肉运动训练(NEMEX)和联合治疗训练(PNF+NEMEX),共6周。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膝关节角度重现测试、股内侧肌与股外侧肌运动前反应时差值(VM-VL)、膝主动关节活动度(AROM)、10米步行测试(10MWT),以及膝关节损伤和骨关节炎评分量表(KOOS)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后,3组各项评价指标均改善(|t|> 2.532,P <0.05)。组间比较,VAS评分A组<C组<B组;角度重现差值C组<A组=B组;VM-VL差值A组=C组<B组。结论 PNF、NEMEX和PNF+NEMEX均可改善早期KOA患者的疼痛,提高膝关节运动功能;PNF缓解疼痛最有效,联合治疗改善膝关节功能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疼痛 本体感觉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法 神经肌肉运动训练 反应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放松训练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巧玲 黎义锦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9年第S1期18-18,共1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放松训练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50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神经肌肉放松训练干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在干预前分别检查肝功能指标,以观察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干预后病人肝功能改...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放松训练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功能的影响。[方法]治疗组50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进行神经肌肉放松训练干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在干预前分别检查肝功能指标,以观察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干预后病人肝功能改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结合胆红素(DBiL)较干预前均有改善。[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配合神经肌肉放松训练,可以有效改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肝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神经肌肉放松训练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训练对运动性肩袖损伤功能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俊吉 高田糈 +1 位作者 刘晓龙 许思毛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4-179,共6页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训练对运动性肩袖损伤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46名运动性肩袖损伤大学生按性别分层,并随机分为弹力带抗阻+被动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训练组(... 目的探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proprioceptive neuromuscular facilitation,PNF)训练对运动性肩袖损伤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46名运动性肩袖损伤大学生按性别分层,并随机分为弹力带抗阻+被动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训练组(对照组)与PNF训练组(实验组),采用目测类比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对肩关节主观疼痛程度进行评定,检测肩袖损伤各手法试验疼痛阳性率及肩关节肌力、主动ROM,并采用改良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对肩关节综合功能进行评定。结果训练后,两组VAS评分、各手法实验疼痛阳性率均低于训练前水平,其中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肩关节各方向肌力、各方向主动ROM、改良UCLA肩关节评分等均高于训练前水平,其中实验组内旋肌力、内外旋的主动ROM、改良UCLA肩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结论PNF康复训练可减轻运动性肩袖损伤的疼痛感,提高关节主动ROM、肌力及UCLA肩关节评分;PNF训练对运动性肩袖损伤功能改善作用要优于弹力带抗阻+被动关节ROM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感觉神经肌肉易化训练 肩袖损伤 关节活动度 肌力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训练效果理论解释 被引量:12
16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45-49,共5页
介绍了有关解释心理训练能够提高运动成绩的四种理论,以利于广大研究者更加自觉地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正确地实施心理训练,提高心理训练的效果。四种理论是:心理神经肌肉理论,符号学习理论,心理生理信息加工理论。
关键词 运动心理学心理训练心理神经肌肉理论符号学习理论心理生理信息加工理论三重编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