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Brunntrom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的效果
1
作者 罗强强 洪小娟 +3 位作者 王清华 鲍晓 王松 洪乐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29-233,共5页
目的:探析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Brunnstrom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及长链非编码RNA核仁小RNA宿主基因14(lncRNA SNHG14)、微小RNA-145-5p(miR-145-5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弋矶山医院2020年10月~2023年10月就诊的110例脑卒中... 目的:探析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Brunnstrom技术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及长链非编码RNA核仁小RNA宿主基因14(lncRNA SNHG14)、微小RNA-145-5p(miR-145-5p)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弋矶山医院2020年10月~2023年10月就诊的11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为两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Brunnstrom技术运动疗法,观察组给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Brunnstrom技术。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肢体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FMA-UE)、下肢部分(FMA-LE)及总分]、下肢肌张力[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神经损伤康复情况[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血清神经因子[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生长因子(NGF)及miRNA相关指标(lncRNA SNHG14、miR-145-5p)。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MA-UE、FMA-LE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FMA-UE、FMA-LE及总分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治疗后MAS、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MAS、NIHSS评分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MBP、lncRNA SNHG14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MBP、lncRNA SNHG14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GF、miR-145-5p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NGF、miR-145-5p上升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联合Brunnstrom技术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加速肢体功能及神经功能康复,降低下肢肌张力,改善血清神经因子、lncRNA SNHG14、miR-145-5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Brunnstrom技术 长链非编码RNA核仁小RNA宿主基因14 微小RNA-145-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曹海莲 焦富成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6期1012-1014,共3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认知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庆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 目的观察丁苯酞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认知功能与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庆阳市人民医院2018年2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36例)与研究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并配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丁苯酞联合NJF训练。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认知功能[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肢体运动功能[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测评法(FMA)]的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66.67%(2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oCA评分、FMA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MoCA评分、FMA评分均有所上升,研究组MoCA评分与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NIHSS评分均有所降低,研究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丁苯酞联合NJF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效果较好,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认知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丁苯酞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认知功能 肢体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8
3
作者 黄光田 何明 +1 位作者 韦明 陈广辉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9年第8期1553-1556,共4页
目的:通过运用推拿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冻结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推拿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纯推拿手法治疗,两组治疗5... 目的:通过运用推拿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冻结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对照组44例,观察组采用推拿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纯推拿手法治疗,两组治疗5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用McGill疼痛评分及肩关节功能分级进行临床疗效的评定,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2周的治疗后,通过VAS或McGill疼痛问卷和肩关节功能评分测量的疼痛强度,对照组患者的疼痛强度和肩关节功能复发,但与基线相比仍有统计学差异。对于观察组,疼痛强度和肩关节功能与基线和治疗前相比有显着改善(P<0.05)。2周治疗后治疗组疼痛强度和肩关节功能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治愈率21.75%;总有效率对照组72.7%,治愈率18.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推拿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冻结期肩周炎可使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明显改善,其临床综合疗效明显优于纯推拿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肩周炎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及疼痛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周志斌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8年第4期707-709,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及疼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10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超短波治疗及电针治疗,观察组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神... 目的:分析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功能及疼痛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法将105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超短波治疗及电针治疗,观察组5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及疼痛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优良率86.79%高于对照组67.31%,P<0.05;观察组Lysholm评分(91.34±8.83)分高于对照组(70.09±10.91)分,VAS评分(3.01±0.84)分低于对照组(4.68±1.45)分,P<0.05。结论:在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通过调和营卫,疏通经络气血,增强肌力,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疼痛,效果确切,值得临床的推广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关节骨性关节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组方联合NJF技术对脑卒中软瘫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沈菲 赵辉 杨晓静 《西部中医药》 2022年第3期23-26,共4页
目的:探讨中药组方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euromuscular joint facilitation,NJF)技术对脑卒中软瘫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软瘫期患者188例按照入院顺序,根据随机信封抽签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9... 目的:探讨中药组方联合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euromuscular joint facilitation,NJF)技术对脑卒中软瘫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软瘫期患者188例按照入院顺序,根据随机信封抽签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94例。对照组给予NJF技术治疗,联合组给予中药组方联合NJF技术治疗,疗程8周,记录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步长、步频、步速与髋关节、膝关节最大屈曲角、伸展角均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均低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联合组为98.9%,高于对照组的90.4%(P<0.05)。结论:中药组方联合NJF技术能改善脑卒中软瘫期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抑制血清炎症因子释放,促进恢复患者运动功能,提高治疗总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软瘫期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运动功能 中药组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JF技术在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6
作者 戴文晋 张丽君 +5 位作者 李艳 王科英 吕红梅 牟晓秋 张子辉 杨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8期245-246,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euromuscular joint facilitation,NJF)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将70例稳定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 目的探讨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euromuscular joint facilitation,NJF)技术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将70例稳定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康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增加NJF训练。对所有患者分别在入组时、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采用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价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定痉挛程度,Barthel指数(BI)评定患者的ADL。结果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的MAS、FMA和BI的评分比治疗前均有所提高。在治疗1个月和3个月时,两组患者的FMA和BI评分与其前一次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3个月时,观察组的FMA和BI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对照组的MAS评分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NJF技术能有效减轻脑卒中后偏瘫患者的疼痛和痉挛,显著提高患者运动功能及ADL能力,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发育疗法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脑卒中 偏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JF配合中频治疗ITBS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翟珂新 石岩殊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4期79-79,81,共2页
目的:探究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配合中频疗法治疗髂胫束综合征(ITBS)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ITBS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试验组进行NJF配合中频治疗,对照组进行中频治疗。2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下肢功能量表(LEFS)以及视觉... 目的:探究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NJF)配合中频疗法治疗髂胫束综合征(ITBS)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ITBS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0例。试验组进行NJF配合中频治疗,对照组进行中频治疗。2个月后观察治疗前后两组下肢功能量表(LEFS)以及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的评分变化。结果:试验组10例全部治愈,在持续一段时间的正常范围内活动时未出现ITBS相关症状,可恢复日常活动;对照组10例状况有所好转,但在持续一段时间的长时间活动中出现了髂胫束麻木、痉挛,膝关节疼痛的症状。结论:NJF配合中频治疗ITBS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肌肉关节促进法 中频 髂胫束综合征 下肢功能量表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