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神经网络逆控制的TBCC发动机多变量限制管理
1
作者 于兵强 张永亮 +2 位作者 聂聆聪 黄金泉 鲁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4-84,共11页
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发动机的控制系统既需要对执行机构协同控制以充分发挥每个工作模态的性能优势,又需要实现限制管理功能以保证发动机在安全条件下工作。本文通过分析串联式TBCC发动机流路计算过程,建立其性能动态模型,提出了一种... 涡轮基组合循环(TBCC)发动机的控制系统既需要对执行机构协同控制以充分发挥每个工作模态的性能优势,又需要实现限制管理功能以保证发动机在安全条件下工作。本文通过分析串联式TBCC发动机流路计算过程,建立其性能动态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预测反馈与逆控制的TBCC发动机多变量主控回路,其在单一模式阶跃响应超调小于3%,模态转换推力流量波动小于4%。在多变量控制架构中引入了限制管理策略,通过对比分析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多变量约束方法,仿真表明本文提出方法在考虑多变量耦合基础上,在过渡态和模态转换过程中满足超限幅度小于0.2%和0.07%,能有效实现限制管理,且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发动机 限制保护 Min-Max切换 模型预测控制 神经网络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LiDAR姿态角稳定装置的神经网络逆系统解耦控制研究
2
作者 李旭辉 李旭东 +3 位作者 王建军 程霄霄 聂栋栋 王光彬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4-109,116,共7页
机载激光雷达(LiDAR)工作过程中,机载平台姿态角波动会造成激光扫描点云的密度分布不均匀,导致后续数字表面模型重建时精度降低,因此设计了一种推转式姿态角稳定装置,可实现机载平台姿态角波动的实时补偿。设计的姿态角稳定装置具有非... 机载激光雷达(LiDAR)工作过程中,机载平台姿态角波动会造成激光扫描点云的密度分布不均匀,导致后续数字表面模型重建时精度降低,因此设计了一种推转式姿态角稳定装置,可实现机载平台姿态角波动的实时补偿。设计的姿态角稳定装置具有非线性和强耦合的运动控制特点,为消除其运动耦合关系、提高运动控制精度,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解耦控制策略对姿态角稳定装置进行解耦处理,取得了满意的控制效果。首先,建立了姿态角稳定装置动力学系统的多变量神经网络逆系统模型;其次,采用PID闭环反馈控制器与神经网络逆系统前馈补偿器组合的前馈-反馈复合控制器,实现控制系统的实时解耦,改善动态控制性能;最后,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设计的神经网络逆系统解耦控制方法可有效提高姿态角稳定装置控制精度,并对误差干扰具有优良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姿态角稳定装置 三轴转台 解耦控制 神经网络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的磁悬浮开关磁阻电动机的解耦控制 被引量:26
3
作者 刘国海 孙玉坤 +2 位作者 张浩 赵文祥 沈跃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9-43,共5页
磁悬浮开关磁阻电动机作为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和强耦合的系统,其控制系统的设计非常复杂。对于磁悬浮开关磁阻电动机来说,得到径向力和平均转矩的先验知识是实现电机闭环控制的基本条件。基于基本电磁场理论,论文给出磁悬浮开关磁阻电... 磁悬浮开关磁阻电动机作为一个多变量、非线性和强耦合的系统,其控制系统的设计非常复杂。对于磁悬浮开关磁阻电动机来说,得到径向力和平均转矩的先验知识是实现电机闭环控制的基本条件。基于基本电磁场理论,论文给出磁悬浮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径向力模型,对该模型进行可逆性分析,证明该系统可逆,应用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实现径向力的动态解耦,以便达到高性能的控制目的,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电动机 开关磁阻电动机 神经网络逆系统 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神经网络逆解耦控制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赵君 刘卫国 +1 位作者 骆光照 张文婧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0-95,100,共7页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的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的特点,将神经网络与逆系统解耦方法相结合,并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解耦控制。分析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与解析逆模型,完成系统可逆性证明,将永磁同步电机与解析逆系统等效成两个伪线性子系统... 针对永磁同步电机的非线性、多变量、强耦合的特点,将神经网络与逆系统解耦方法相结合,并用于永磁同步电机的解耦控制。分析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与解析逆模型,完成系统可逆性证明,将永磁同步电机与解析逆系统等效成两个伪线性子系统,构造神经网络逆系统,将永磁同步电机动态解耦为一阶线性磁链子系统与二阶线性转速子系统,利用两个PID控制器对伪线性子系统进行闭环控制器设计,实现系统转速与定子磁链动态解耦控制。利用dSPACE半物理仿真系统完成神经网络训练数据的采集与系统解耦控制实验。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可以实现永磁同步电机的高新能控制,对负载扰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逆系统 解耦控制 永磁同步电机 PID控制器 转速 磁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电机调速系统的神经网络逆无模型自适应鲁棒解耦控制 被引量:18
5
作者 刘国海 陈仁杰 +1 位作者 张多 周华伟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68-874,965,共8页
为了解决非线性强耦合的多输入/输出的两电机调速系统存在较大负载扰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逆(neural network inverse,NNI)的鲁棒解耦控制策略。首先,根据逆系统理论,分析系统的可逆性,利用神经网络逼近原系统逆模型,将强耦合... 为了解决非线性强耦合的多输入/输出的两电机调速系统存在较大负载扰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逆(neural network inverse,NNI)的鲁棒解耦控制策略。首先,根据逆系统理论,分析系统的可逆性,利用神经网络逼近原系统逆模型,将强耦合的两电机非线性系统线性化解耦为一伪线性复合系统。其次,针对两电机调速系统中负载扰动的问题,根据动态线性化理论,设计无模型自适应(model-freeadaptive,MFA)补偿控制器;将MFA补偿控制器与伪线性化复合系统相结合,以提高神经网络逆控制的两电机调速系统在负载扰动下的抗扰性能。基于Matlab/Simulink和PLC实验平台进行仿真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的MFA鲁棒控制策略不仅能很好地实现两电机转速与张力的解耦,还对负载扰动具有很强的抗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电机调速系统 神经网络逆 无模型自适应补偿控制 解耦控制 鲁棒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发酵过程中VIP优化神经网络逆系统的软测量方法 被引量:6
6
作者 于霜 刘国海 +1 位作者 梅从立 程锦翔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47-451,共5页
针对生物发酵过程中生化变量难以在线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VIP)方法优化的神经网络逆系统软测量模型。根据逆系统理论建立发酵过程生化变量的软测量模型,由于发酵系统的复杂性,... 针对生物发酵过程中生化变量难以在线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the project,VIP)方法优化的神经网络逆系统软测量模型。根据逆系统理论建立发酵过程生化变量的软测量模型,由于发酵系统的复杂性,逆系统软测量模型具有不惟一性,且难以得到精确的表达式。文中提出采用VIP方法对逆系统软测量模型的辅助变量进行优选,以对主变量贡献率较高的变量作为软测量模型的辅助变量,离线采集发酵过程各变量值,训练神经网络近似逆系统软测量模型,得到优化的神经网络逆系统软测量模型,实现发酵过程中菌体浓度和基质浓度的在线估计。利用Pensim平台采集数据,对所提方法做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经过优化辅助变量的神经网络逆系统软测量方法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和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量投影重要性 神经网络逆系统 软测量 发酵过程 内含传感器 变量筛选 在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的神经网络逆动态解耦控制 被引量:39
7
作者 刘贤兴 胡育文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7期72-76,共5页
永磁同步电机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系统,应用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动态解耦控制研究。通过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可逆性分析,得出解析逆系统,由解析逆系统与永磁同步电机原系统复合成两个伪线性子系统来构造神经网... 永磁同步电机是一个非线性、强耦合系统,应用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对永磁同步电机进行动态解耦控制研究。通过对永磁同步电机的数学模型可逆性分析,得出解析逆系统,由解析逆系统与永磁同步电机原系统复合成两个伪线性子系统来构造神经网络逆系统,使永磁同步电机动态解耦成二阶线性转速子系统和一阶线性磁链子系统,并采用鲁棒伺服控制器对伪线性子系统进行线性闭环控制器的设计,实现永磁同步电机转速和定子磁链的动态解耦,仿真表明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动态性能 神经网络逆系统 鲁棒伺服控制器 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馈能悬架自适应离线神经网络逆控制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龙 施德华 +1 位作者 汪若尘 钱金刚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1-287,共7页
在馈能悬架系统馈能回路中引入Boost/Buck型DC-DC变换器,将DC-DC变换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描述为稳态分量和扰动分量之和,设计了自适应离线神经网络逆控制器。控制器由离线神经网络逆控制器和自适应控制器组成,离线神经网络逆控制器产生... 在馈能悬架系统馈能回路中引入Boost/Buck型DC-DC变换器,将DC-DC变换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描述为稳态分量和扰动分量之和,设计了自适应离线神经网络逆控制器。控制器由离线神经网络逆控制器和自适应控制器组成,离线神经网络逆控制器产生直流变换器的稳态输入,并利用变换器的稳态分量产生训练离线神经网络逆控制器的样本,自适应控制器产生补偿系统参数变化和不确定性扰动的动态输入。在此基础上,对控制器的性能进行了快速控制原型试验验证。最后,对馈能悬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自适应离线神经网络逆控制器能够使电动机电磁阻尼力较好地跟踪理想力,改善车辆的舒适性和平顺性,并有效地回收部分悬架振动能量,实现自供能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馈能悬架 DC-DC变换器 神经网络逆系统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的神经网络逆解耦控制 被引量:7
9
作者 孙玉坤 周云红 嵇小辅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0期117-123,共7页
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强耦合系统,且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磁饱和现象,增大了数学模型建立及解耦控制的难度。针对上述问题,在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其磁场及电磁力特性的基础上,计算了一种对电机磁路线性及饱和状态均适用的... 磁悬浮开关磁阻电机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强耦合系统,且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磁饱和现象,增大了数学模型建立及解耦控制的难度。针对上述问题,在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其磁场及电磁力特性的基础上,计算了一种对电机磁路线性及饱和状态均适用的新数学模型。分析了系统的可逆性,采用神经网络逆实现了转矩和两自由度径向力的解耦。使用dSPACE系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可以弥补现有基于无磁饱和假设的各种建模及相应的解耦控制方法不适用于BSRM磁饱和工况的缺陷,也可以为电机的运行特性分析、本体优化设计以及控制策略研究提供更准确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电机 开关磁阻电机 解耦 神经网络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电力滤波器神经网络逆解耦控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国海 杨辰星 陈兆岭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3-29,共7页
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非线性系统,而且在d-q旋转坐标系下的补偿电流分量间存在着耦合关系。提出了一种采用神经网络逆实现有源电力滤波器线性化解耦控制的方法。通过静态神经网络逆控制方法,将三相并联型有... 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是一个多输入、多输出的非线性系统,而且在d-q旋转坐标系下的补偿电流分量间存在着耦合关系。提出了一种采用神经网络逆实现有源电力滤波器线性化解耦控制的方法。通过静态神经网络逆控制方法,将三相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解耦成两个关于补偿电流分量的一阶线性子系统,再分别设计线性闭环控制器对两个补偿电流分量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神经网络逆解耦控制方法,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系统稳态时的谐波畸变率小于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电力滤波器 神经网络逆 模型线性化 解耦控制 线性闭环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车底盘神经网络逆系统解耦控制 被引量:4
11
作者 夏光 唐希雯 +1 位作者 胡金芳 赵林峰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19,共6页
针对叉车底盘各子系统间的干涉和耦合特性,文章利用非线性系统的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进行叉车主动后轮转向(active rear steering,ARS)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irect yaw moment control,DYC)的解耦控制。在分析底盘系统可逆性的基础上,确... 针对叉车底盘各子系统间的干涉和耦合特性,文章利用非线性系统的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进行叉车主动后轮转向(active rear steering,ARS)与直接横摆力矩控制(direct yaw moment control,DYC)的解耦控制。在分析底盘系统可逆性的基础上,确定解耦变量配对关系,建立BP神经网络逆系统模型并串联到原底盘系统前,使叉车底盘系统解耦成2个独立的伪线性系统;设计PD闭环控制器并与神经网络逆系统组成复合控制器,并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神经网络逆系统解耦控制策略能够消除底盘各子系统间的干涉和耦合,提升叉车的状态跟踪和操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车底盘 主动后轮转向 直接横摆力矩控制 解耦控制 神经网络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BF神经网络逆系统的注射速度控制 被引量:6
12
作者 常玉清 张红燕 王姝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4-177,共4页
为了实现注射速度的精确控制,针对其非线性时变的动态特性,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的控制方法.采用M.Rafizadeh模型描述注射速度系统特性,通过求解该系统的相对阶证明了系统的可逆性.由于注射速度系统逆模型的解析形式难以获得,因此... 为了实现注射速度的精确控制,针对其非线性时变的动态特性,提出了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的控制方法.采用M.Rafizadeh模型描述注射速度系统特性,通过求解该系统的相对阶证明了系统的可逆性.由于注射速度系统逆模型的解析形式难以获得,因此构造了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注射速度逆系统,并将该系统与常规PID控制相结合,对注射速度实现复合控制,解决了基于RBF神经网络逆系统的开环控制效果不理想的问题.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及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塑过程 注射速度 RBF神经网络逆系统 复合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非线性非最小相位系统的神经网络逆控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生权 裘进浩 +2 位作者 季宏丽 朱孔军 张绍德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962-964,968,共4页
基于对象的逆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RBF神经网络逆控制的在线自学习控制方案。辨识器采用RBF神经网络和最近邻聚类学习算法,实现对象逆模型的动态辨识。并引入优化策略对聚类半径进行自动调整,以保证聚类的合理性。为克服逆控制对非最小... 基于对象的逆动力学模型,提出一种RBF神经网络逆控制的在线自学习控制方案。辨识器采用RBF神经网络和最近邻聚类学习算法,实现对象逆模型的动态辨识。并引入优化策略对聚类半径进行自动调整,以保证聚类的合理性。为克服逆控制对非最小相位系统的不足,利用构造伪系统的方法,构成一种对非最小相位系统仍然有效的神经网络逆控制器。仿真实验证明该控制策略不仅能使非线性非最小相位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跟踪性能,而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非最小相位系统 最近邻聚类算法 神经网络逆控制 在线自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的链式STATCOM线性化解耦控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庆锋 粟时平 +1 位作者 刘桂英 吕超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30-36,共7页
针对链式STATCOM补偿负载无功电流以及稳定电网电压的控制问题,建立了链式STATCOM动态数学模型,得出了双变量δ、M(移相角与调制比)和电流的关系式,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控制方法,通过对该链式STATCOM系统可逆的验证、神经网络... 针对链式STATCOM补偿负载无功电流以及稳定电网电压的控制问题,建立了链式STATCOM动态数学模型,得出了双变量δ、M(移相角与调制比)和电流的关系式,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控制方法,通过对该链式STATCOM系统可逆的验证、神经网络的构建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了链式STATCOM输出的有功-无功电流的线性化解耦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在感性负载与容性负载进行切换以时,该控制策略取得了良好的动态效果以及稳态效果,使得装置具有较好的抗参数变化、抗负载扰动性能,从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式STATCOM 神经网络逆系统 线性化解耦控制 双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GAP-RBF神经网络逆的复杂多电机系统同步控制 被引量:6
15
作者 张今朝 刘国海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1-34,38,共5页
针对以矢量控制工作方式的复杂多电机同步系统,以3台电机同步系统为研究对象,证明了该系统可逆,提出了基于增长和修剪的RBF(GGAP-RBF)神经网络逆的多电机同步控制方法。将RBF神经网络逆串接在三电机系统之前,组成由速度和张力子系统组... 针对以矢量控制工作方式的复杂多电机同步系统,以3台电机同步系统为研究对象,证明了该系统可逆,提出了基于增长和修剪的RBF(GGAP-RBF)神经网络逆的多电机同步控制方法。将RBF神经网络逆串接在三电机系统之前,组成由速度和张力子系统组成的伪线性复合系统,分别对速度和张力子系统设计闭环控制器,实现了对速度和张力的解耦控制。根据给定的性能指标,对RBF神经元数目进行适当增删和修剪,解决了BP神经网络逆控制系统难以进行优化的问题,为复杂多电机同步系统的控制提供了简化依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电机 GGAP-RBF 神经网络逆 解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力系统神经网络逆控制中的闭环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陆翔 戴先中 张凯锋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7-121,共5页
由于实际电力系统输入限幅、工作区域受限等因素的影响 ,采用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对被控电力系统进行反馈线性化解耦后的复合系统并非理想的解耦线性系统 .在对此复合系统设计闭环控制器时需要确定合理的期望响应特性 .本文通过对被控电... 由于实际电力系统输入限幅、工作区域受限等因素的影响 ,采用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对被控电力系统进行反馈线性化解耦后的复合系统并非理想的解耦线性系统 .在对此复合系统设计闭环控制器时需要确定合理的期望响应特性 .本文通过对被控电力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分析 ,得到线性化解耦后各子系统的主导物理特性 ,从而为确定合理的闭环期望响应特性提供依据 .结合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在励磁与汽门系统线性化解耦控制中的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逆 闭环控制器 励磁控制 汽门控制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逆的感应电动机解耦线性化改进策略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新 戴先中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38,共7页
由于感应电动机运行过程中的参数变化,磁场定向控制和解析逆控制所实现的解耦线性化遭到破坏。为此,基于输出为转子磁链幅值和转速的电流控制型感应电动机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逆解耦线性化方法,理论分析表明,此方法可以实现感... 由于感应电动机运行过程中的参数变化,磁场定向控制和解析逆控制所实现的解耦线性化遭到破坏。为此,基于输出为转子磁链幅值和转速的电流控制型感应电动机模型,本文提出了一种神经网络逆解耦线性化方法,理论分析表明,此方法可以实现感应电动机系统的自适应解耦线性化,弱化转子磁链与转速之间的耦合,从而简化外环控制器的设计,进一步提高整个系统控制性能。最后,对采用所提解耦线性化方法的整个感应电动机控制系统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对比表明该解耦线性化方法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磁链 神经网络逆系统 自适应解耦线性化 感应电动机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的循环流化床内模控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杰 陈春宇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1-75,共5页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CFBB)燃烧控制系统中,维持正常的床温和主蒸汽压力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稳定、经济运行的关键.笔者针对这两个变量的强耦合特性,引入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实现系统的线性化解耦,并针对线... 在循环流化床锅炉(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Boiler,CFBB)燃烧控制系统中,维持正常的床温和主蒸汽压力是循环流化床锅炉稳定、经济运行的关键.笔者针对这两个变量的强耦合特性,引入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实现系统的线性化解耦,并针对线性化解耦的非理想性以及参数、干扰等不确定因素对系统的影响,采用具有较好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的内模控制策略对系统进行闭环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的内模控制方法不仅能够实现系统解耦,获得优良的静、动态特性,且具有良好的鲁棒稳定性和抑制扰动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神经网络逆系统 解耦 内模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逆模型的Fuzzy-PID控制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潘永湘 刘兴伟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42-45,共4页
在Fuzzy-PID复合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逆模型的Fuzzy-PID控制方法。该方法综合了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PID控制的优点, 使复杂工业过程中的非线性、时变等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仿真结果表明... 在Fuzzy-PID复合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逆模型的Fuzzy-PID控制方法。该方法综合了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和PID控制的优点, 使复杂工业过程中的非线性、时变等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仿真结果表明, 该控制器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 结构简单, 易于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逆模型 FUZZY-PID控制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的单自由度混合磁轴承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泽斌 孙玉坤 +1 位作者 朱熀秋 刘贤兴 《轴承》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2,共4页
在介绍永磁偏置单自由度混合磁轴承的结构和运行机理基础上,导出了磁轴承吸力方程。建立磁轴承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验证了其可逆性,构造出其神经网络α阶逆系统并与原系统复合成α阶伪线性复合系统,采用PID进行闭环综合。数据仿真和试... 在介绍永磁偏置单自由度混合磁轴承的结构和运行机理基础上,导出了磁轴承吸力方程。建立磁轴承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验证了其可逆性,构造出其神经网络α阶逆系统并与原系统复合成α阶伪线性复合系统,采用PID进行闭环综合。数据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有效改善永磁偏置单自由度磁悬浮轴承的控制效果,所设计的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轴承 永磁偏置 神经网络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