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度神经网络的对抗攻击及防御方法综述 被引量:9
1
作者 赵宏 常有康 王伟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662-672,共11页
深度神经网络正在引领人工智能新一轮的发展高潮,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有研究指出深度神经网络容易遭受对抗攻击的影响,导致深度神经网络输出错误的结果,其安全性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文中从深度神经网络安全性的角... 深度神经网络正在引领人工智能新一轮的发展高潮,在多个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有研究指出深度神经网络容易遭受对抗攻击的影响,导致深度神经网络输出错误的结果,其安全性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文中从深度神经网络安全性的角度综述了对抗攻击与防御方法的研究现状。首先,围绕深度神经网络的对抗攻击问题简述了相关概念及存在性解释;其次,从基于梯度的对抗攻击、基于优化的对抗攻击、基于迁移的对抗攻击、基于GAN的对抗攻击和基于决策边界的对抗攻击的角度介绍了对抗攻击方法,分析每种攻击方法的特点;再次,从基于数据预处理、增强深度神经网络模型的鲁棒性和检测对抗样本等3个方面阐述了对抗攻击的防御方法;然后,从语义分割、音频、文本识别、目标检测、人脸识别、强化学习等领域列举了对抗攻击与防御的实例;最后,通过对对抗攻击与防御方法的分析,展望了深度神经网络中对抗攻击和防御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深度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安全 对抗攻击 防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扰动学习的强化对抗训练方法
2
作者 于铠博 许莉 +1 位作者 刘畅 范纯龙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11-1118,共8页
为解决提升图像分类神经网络模型鲁棒性的对抗训练算法中存在的计算成本高以及灾难性过拟合问题,通过引入生成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一种快速对抗训练算法。使用强对抗性扰动进行监督式训练,使生成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输出强扰动分布的能力,对... 为解决提升图像分类神经网络模型鲁棒性的对抗训练算法中存在的计算成本高以及灾难性过拟合问题,通过引入生成神经网络模型,提出一种快速对抗训练算法。使用强对抗性扰动进行监督式训练,使生成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输出强扰动分布的能力,对训练过程中可能引发灾难性过拟合的样本进行对抗性增强,在提升鲁棒性的同时提高计算效率并避免灾难行过拟合。经实验验证,该算法所训练模型的鲁棒性相较于基线算法平均提升10.21%,计算效率较多步梯度投影对抗训练算法提升73%。在平衡模型鲁棒性与训练效率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具有实际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类 神经网络 对抗攻击 对抗训练 鲁棒性 人工智能 神经网络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RBF的城郊区生态安全评价及变化趋势预测——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例 被引量:14
3
作者 欧定华 夏建国 欧晓芳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9-58,共10页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研究区,基于PSR模型构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GIS空间分析方法中嵌入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对2000-2014年研究区生态安全空间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集成RBF神经网络和克里格插值法,提出一种生态安全空间变化预... 以成都市龙泉驿区为研究区,基于PSR模型构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在GIS空间分析方法中嵌入综合评价指数模型,对2000-2014年研究区生态安全空间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集成RBF神经网络和克里格插值法,提出一种生态安全空间变化预测方法,对2015-2028年研究区生态安全空间变化进行预测。结果表明:2000-2014年,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呈现恶化态势,整个区域主要处于风险、敏感、良好3种生态安全状态,大部分区域生态安全水平较低;2015-2028年,敏感安全水平以下区域占比多年均值上升至62.45%,区域生态安全严峻形势不会得到根本转变,良好生态安全高等级区和风险生态安全低等级区将大幅缩减,绝大部分地区将处于敏感生态安全状态,未能摆脱生态安全威胁困境。RBF神经网络生态安全综合指数预测平均绝对误差和误差均方根多年均值小于0.05,较好地实现了研究区生态安全变化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 区域生态安全预测RBF神经网络 GIS 城郊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k based security assessment of power system using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with feature extraction 被引量:2
4
作者 M. Marsadek A. Mohamed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3年第2期466-479,共14页
A comprehensive risk based security assessment which includes low voltage, line overload and voltage collapse was presented using a relatively new neural network technique called as the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 A comprehensive risk based security assessment which includes low voltage, line overload and voltage collapse was presented using a relatively new neural network technique called as the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GRNN) with incorporation of feature extraction method using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In the risk based security assessment formulation, the failure rate associated to weather condition of each line was used to compute the probability of line outage for a given weather condition and the extent of security violation was represented by a severity function. For low voltage and line overload, continuous severity function was considered due to its ability to zoom in into the effect of near violating contingency. New severity function for voltage collapse using the voltage collapse prediction index was proposed. To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burden, a new contingency screening method was proposed using the risk factor so as to select the critical line outages. The risk based security assessment method using GRNN was implemented on a large scale 87-bus power system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isk prediction results obtained using GRNN with the incorporation of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give better performance in terms of accur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line overload low voltage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risk index voltagecollap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