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神经结扎术后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中miR-195的表达及其对自噬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闫廷飞 孙璟川 +3 位作者 孙晨曦 杨勇 史建刚 史国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30-1036,共7页
目的 :探讨大鼠脊神经结扎术后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中微核糖核酸-195(micro RNA-195,miR-195)的表达及其对自噬水平的影响与调节机制。方法: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脊神经结扎组(SNL组)和假手术组(S组),每组16只,SNL组结扎L5段神经... 目的 :探讨大鼠脊神经结扎术后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中微核糖核酸-195(micro RNA-195,miR-195)的表达及其对自噬水平的影响与调节机制。方法:32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脊神经结扎组(SNL组)和假手术组(S组),每组16只,SNL组结扎L5段神经制备脊神经结扎模型,造模后1d、3d、5d、10d两组各处死4只大鼠,分离脊髓腰膨大,采用Percoll梯度离心法分离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Real-time PCR检测两组各时间点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的miR-195表达水平。取12只成年雄性SD大鼠,处死后取脊髓腰膨大,分离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分为两组,一组采用脂质体法转染miR-195模拟物,另一组加入转染试剂,检测两组小胶质细胞自噬体膜标记蛋白轻链3(light chain 3,LC3)的表达水平;再取小胶质细胞分为三组,分别将含有野生型及突变型自噬相关基因14(ATG14)3′非编码区(3′UTR)的报告基因质粒、p RL-TK质粒miR-195模拟物和对照转入HEK 293细胞培养48h,荧光显微镜下观察miR-195的直接作用靶点,并检测三组ATG14蛋白的表达。取24只健康SD大鼠脊髓腰膨大,分离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分为三组分别转染miR-195模拟物、抑制物和转染试剂,培养48h,采用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法检测三组ATG14蛋白的表达水平;再取小胶质细胞分为三组,分别转染pEGFP-LC3、pEGFP-LC3+miR-195模拟物及pEGFP-LC3+miR-195模拟物+pCMV-ATG14培养48h,染色后荧光显微下观察自噬斑点数量。结果 :SNL组各时间点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中miR-195表达均明显上调,与同时间点S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转染miR-195模拟物后,LC3的表达水平(0.61±0.07)较对照组(1.21±0.08)显著性降低(P<0.05)。转入野生型ATG14 3′UTR的报告基因质粒的HEK 293细胞的荧光强度较对照显著性减弱(0.65±0.04 vs 1.01±0.01,P<0.05),突变型与对照无显著性变化(0.99±0.03 vs1.00±0.02,P>0.05)。转染miR-195模拟物后小胶质细胞中ATG14的表达显著性降低(P<0.05);转染miR-195抑制物后ATG14的表达显著性升高(P<0.05)。转染pEGFP-LC3与pEGFP-LC3+miR-195模拟物较转染pEGFP-LC3+miR-195模拟物+pCMV-ATG14时自噬数量降低(P<0.05)。结论 :miR-195在大鼠脊神经结扎模型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中高表达,降低自噬蛋白LC3表达;ATG14蛋白受miR-195负调控,miR-195可能通过降低ATG14的表达抑制小胶质细胞自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核糖酸-195 小胶质细胞 自噬相关基因14 自噬 神经结扎术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布比卡因对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早期阻滞作用
2
作者 唐昕桐 卫宇菲 王蕾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7-252,共6页
目的:探讨盐酸布比卡因对大鼠L5脊神经结扎术(SNL)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早期阻滞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L5SNL组:包括L5SNL手术组和L5SNL假手术组;L5脊神经背根切断术(DR)组:包括L5DR联合L5SNL组、L5DR假手术联合L5SNL组、... 目的:探讨盐酸布比卡因对大鼠L5脊神经结扎术(SNL)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早期阻滞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L5SNL组:包括L5SNL手术组和L5SNL假手术组;L5脊神经背根切断术(DR)组:包括L5DR联合L5SNL组、L5DR假手术联合L5SNL组、L5DR联合L5SNL假手术组;L5背根节(DRG)节外注射盐酸布比卡因组:包括L5SNL术后L5DRG节外盐酸布比卡因注射组或HEPES缓冲液注射组。采用von Frey丝测试各组大鼠术侧及对侧后肢足底L4脊神经支配皮肤区域特异性的疼痛反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大鼠L5脊髓节段Iba-1的表达。结果:L5SNL术后大鼠术侧50%爪缩阈值(PWT)降低(P<0.05),并维持至第14 d;成功建立L5SNL疼痛模型。L5DR与L5SNL联合作用下,术侧50%PWT降低(P<0.05),其疼痛阈值水平及时程变化与仅进行L5SNL手术无差异(P>0.05)。L5SNL术后L5DRG节外盐酸布比卡因注射组和HEPES缓冲液注射组的大鼠术侧50%PWT均降低(P<0.05),但盐酸布比卡因注射组降低程度明显小于HEPES缓冲液注射组(P<0.05),且术侧脊髓第5腰椎节段内小胶质细胞基本无活化,与正常对照大鼠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与HEPES缓冲液注射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L5DR并不能阻断或减轻大鼠脊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而L5DRG节外注射盐酸布比卡因可有效阻滞大鼠脊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行为反应和相应脊髓节段小胶质细胞的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根切断 神经结扎术 背根节 盐酸布比卡因 神经病理性疼痛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