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血清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与转甲状腺素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吴云虹 周少珑 +2 位作者 王景 蔡奕秋 林雅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435-1440,共6页
背景结核性脑膜炎(TBM)是结核病最严重的类型,通常会导致高死亡率。脑脊液病原学诊断是TBM实验诊断的金标准,但培养时间长(42 d)、培养成本高,容易导致患者病情被延误。目前非侵入性监测技术展现出较广的应用前景,探讨与其相关的指标有... 背景结核性脑膜炎(TBM)是结核病最严重的类型,通常会导致高死亡率。脑脊液病原学诊断是TBM实验诊断的金标准,但培养时间长(42 d)、培养成本高,容易导致患者病情被延误。目前非侵入性监测技术展现出较广的应用前景,探讨与其相关的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目的探讨TBM患者血清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NCAM1)、转甲状腺素蛋白(TTR)的表达,分析其与TBM病情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20年12月三亚市人民医院和三亚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4例TBM患者为TBM组,根据英国医学研究理事会(MRC)分期标准分为Ⅰ期31例、Ⅱ期45例、Ⅲ期38例,TBM患者入组后均接受抗结核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1年,根据改良Rankin量表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0~2分,63例)和预后不良(≥3分,51例)。另选择同期46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检测TBM组不同时间点血清NCAM1、TTR水平及对照组基线NCAM1、TTR水平,分析其与TBM预后的关系以及对TBM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TBM组基线血清NCAM1、TT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Ⅲ期TBM患者基线血清NCAM1、TTR水平低于Ⅱ期TBM患者和Ⅰ期TBM患者(P<0.05)。预后不良TBM患者基线、入院7 d、入院14 d、随访1个月、随访6个月、随访12个月血清NCAM1、TTR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TBM患者(P<0.05)。MRC分期Ⅲ期是TBM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基线高水平NCAM1、TTR是TBM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基线NCAM1、TTR预测TBM患者预后不良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为0.665、0.689,联合指标(基线NCAM1+基线TTR)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79,高于单独基线NCAM1、TTR的ROC曲线下面积(Z=4.428、3.941,P<0.05)。结论TBM患者血清NCAM1、TTR水平均降低,且与TBM病情和预后不良有关,MRC分期Ⅲ期是TBM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 转甲状腺素蛋白 神经功能缺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胎盘enEVTs通过NCAM1募集白细胞并抑制Th1细胞分化
2
作者 马烨灵 张巧英 +2 位作者 郑长武 冉娜 方丹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34-1644,共11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绒毛外滋养层细胞(endovascular extravillous trophoblasts,enEVTs)调控妊娠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通过磁珠分选技术获得人工流产早孕蜕膜中的原代enEVTs和间质绒毛外滋养层细胞(interstitial extravillous trophoblast... 目的:探讨血管内绒毛外滋养层细胞(endovascular extravillous trophoblasts,enEVTs)调控妊娠免疫耐受的机制。方法:通过磁珠分选技术获得人工流产早孕蜕膜中的原代enEVTs和间质绒毛外滋养层细胞(interstitial extravillous trophoblasts,iEVTs),再将enEVTs和iEVTs培养上清分别处理Naive CD4^(+)T细胞,并将enEVTs培养上清处理组定义为实验组,iEVTs培养上清处理组定义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诱导CD4^(+)IFNγ^(+)1型辅助性T细胞(type 1 T helper cells,Th1细胞)分化比例;通过免疫荧光实验比较enEVTs和iEVTs中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NCAM1)的表达情况;通过enEVTs和iEVTs分别与白细胞共培养,比较enEVTs对白细胞的黏附作用;进一步对37例人类胎盘进行绒毛间隙的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进行白细胞募集的统计和检测。结果: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在细胞体外共培养实验中enEVTs相比于iEVTs显著抑制CD4^(+)IFNγ^(+)Th1细胞的分化(P<0.05);免疫荧光结果表明,enEVTs相比于iEVTs特异高表达NCAM1;原代细胞共培养结果证明,enEVTs可黏附母血中的白细胞;HE染色结果显示,enEVTs可富集母血白细胞。结论:(1)enEVTs特异表达NCAM1并募集母血的白细胞于enEVTs周围;(2)enEVTs抑制Th1细胞的分化,进而促进妊娠过程中的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绒毛外滋养层细胞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 TH1细胞 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组学研究NCAM1在运动诱发的肺动脉高压及特发性肺动脉高压中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2
3
作者 何杨柯 易鑫 +1 位作者 李卓霖 黄玮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1-325,355,共6页
目的研究通过侵入性心肺运动试验(invasive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i CPET)确诊的运动诱发的肺动脉高压(exercise-induced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EiPAH)及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diopath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 目的研究通过侵入性心肺运动试验(invasive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i CPET)确诊的运动诱发的肺动脉高压(exercise-induced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EiPAH)及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diopathic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IPAH)患者血浆中人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human 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 1,NCAM1)的表达差异,并分析其表达差异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以进一步探寻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新的分子标志物。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右心导管确诊的IPAH患者组、iCPET确诊的EiPAH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运用蛋白质组学LC-MS技术对各组血浆样本进行分析,采用ELISA进一步验证,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判断血浆中NCAM1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EiPAH患者及IPAH患者血浆中NCAM1蛋白质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分别为4.32和4.91(P<0.01)。扩大各组样本,采用ELISA技术进一步验证:EiPAH及IPAH患者血浆中NCAM1蛋白质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P<0.01)。ROC曲线结果表明,在IPAH组与EiPAH组中NCAM1血浆蛋白质的AUC分别为0.93和0.98。结论EiPAH及IPAH患者血浆中NCAM1蛋白质水平均明显增高,可能与PAH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动脉高压(IPAH) 运动诱发的肺动脉高压(EiPAH)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1(NCAM1)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