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灰质神经细丝蛋白的表达特性及磷酸化修饰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汪义朋 魏泽兰 +2 位作者 王小川 王群 王建枝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45-449,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细丝蛋白NFPs的异常磷酸化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分布和溶解特性。方法超速离心法及免疫印迹法。结果人大脑灰质中三种神经细丝亚基主要分布在非水溶性级分;与亨廷顿氏病患者相比,AD患者大脑灰质非水溶... 目的探讨神经细丝蛋白NFPs的异常磷酸化在阿尔茨海默病A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分布和溶解特性。方法超速离心法及免疫印迹法。结果人大脑灰质中三种神经细丝亚基主要分布在非水溶性级分;与亨廷顿氏病患者相比,AD患者大脑灰质非水溶性级分三种NF亚基的含量均升高,且升高的NF-H和NF-M主要表现为异常过度磷酸化形式。结论NFPs的异常磷酸化和聚集参与了AD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病 神经 磷酸化 大脑灰质神经细丝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蛋白、波蛋白、神经细丝蛋白在人胎儿内耳的定位表达
2
作者 董雪蕾 董明敏 董民声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5年第4期328-328,共1页
关键词 胎儿 内耳 蛋白 蛋白 神经细丝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动蛋白和神经细丝酸性蛋白在腺样囊性癌中表达的免疫电镜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罗小龙 孙沫逸 +2 位作者 吕春堂 周中华 郭峰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97-599,共3页
目的:研究肌上皮细胞标记物———肌动蛋白(MA)和神经膜细胞标志物———神经细丝酸性蛋白(GFAP)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探讨腺样囊性癌中神经膜细胞分化与肌上皮细胞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电镜技术从超微结构水平研究MA和GFAP在腺样囊... 目的:研究肌上皮细胞标记物———肌动蛋白(MA)和神经膜细胞标志物———神经细丝酸性蛋白(GFAP)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探讨腺样囊性癌中神经膜细胞分化与肌上皮细胞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电镜技术从超微结构水平研究MA和GFAP在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结果:MA主要表达于腺样囊性癌的细胞质中,GFAP表达于腺样囊性癌的细胞质和细胞核上。MA阳性细胞与GFAP阳性细胞具有相似的超微结构。GFAP阳性细胞的超微结构符合肌上皮细胞的超微结构特点。结论:发生神经膜细胞分化的腺样囊性癌细胞是其中的肌上皮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样囊性癌 神经酸性蛋白 肌动蛋白 显微镜检查 免疫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F2/Mst1信号通路分析新活素对急性心梗大鼠心脏重构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4
作者 穆怀彬 李静 +1 位作者 李燕 卢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89,共7页
目的探讨新活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重构、血管生成及NF2/Mst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rhBNP组、中剂量rhBNP组、高剂量rhBNP组,均10只。除假手术组外,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 目的探讨新活素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脏重构、血管生成及NF2/Mst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50只雄性大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低剂量rhBNP组、中剂量rhBNP组、高剂量rhBNP组,均10只。除假手术组外,建立急性心肌梗死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低、中及高剂量rhBNP组大鼠颈静脉输注5、10及15μg/kg的rhBNP溶液,其余大鼠颈静脉输注等体积生理盐水。心脏超声检测LVIDd、LVIDs、LVEDV、LVESV;BL-420生物机能实验检测LVEDP、±dp/dt max;测量BW、THW/BW、LVW/BW;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检测心肌组织血管生成;免疫印迹检测心肌组织NF2、Mst1、Bax及Bcl-2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LVIDd、LVIDs、LVEDV、LVESV、LVEDP、THW/BW、LVW/BW、心肌细胞凋亡率、NF2、Mst1、Bax表达均升高(P<0.05),±dp/dt max、Bcl-2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低、中及高剂量rhBNP组LVIDd、LVIDs、LVEDV、LVESV、LVEDP、THW/BW、LVW/BW、心肌细胞凋亡率、NF2、Mst1、Bax表达降低(P<0.05),±dp/dt max、Bcl-2表达升高(P<0.05)。结论新活素可显著改善急性心梗大鼠心脏重构,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加快心肌组织血管新生,这与抑制NF2/Mst1信号通路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脏重构 血管生成 神经细丝蛋白 哺乳动物不育系20样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枪弹和爆炸所致犬面神经损伤特点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彦亮 雷德林 +5 位作者 周树夏 白振西 王昭领 李兵仓 张良潮 吴国萍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1-324,共4页
目的 :比较面神经枪弹伤和爆炸伤的损伤及恢复情况间的差异 ,为临床上分类处理不同致伤因素导致的外周神经战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用成年犬 40只 ,随机分为枪伤组和爆炸伤组 ,每组各 2 0只。麻醉下爆炸伤组在距犬面部 10cm处放置雷... 目的 :比较面神经枪弹伤和爆炸伤的损伤及恢复情况间的差异 ,为临床上分类处理不同致伤因素导致的外周神经战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用成年犬 40只 ,随机分为枪伤组和爆炸伤组 ,每组各 2 0只。麻醉下爆炸伤组在距犬面部 10cm处放置雷管模拟爆轰波致伤效应 ,并在雷管爆炸同时 ,用滑膛枪发射钢珠弹致伤犬面下部以模拟破片伤。枪伤组不放置雷管 ,分别于伤后即刻、6h、1d、3d、7d取两组面神经进行HE和免疫组化染色 ,并检测伤后 6h、3d、7d面神经动作电位传导速度 ,观察面神经的病理改变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伤后即刻大体观察两组动物面神经干水肿 ,枪伤组神经外膜下有散在出血和小血肿 ;爆炸伤组外膜下弥散出血 ,血肿范围也较大。镜下观察爆炸伤组面神经全颅外段轴突均发生广泛断裂 ,神经干内高度水肿 ,断裂的轴突呈小片段或碎片样 ,大量炎细胞浸润 ,免疫组化染色只有少量轴突神经纤维细丝蛋白阳性 ;而枪伤组在距伤道 2cm以内神经可见散在结构破坏 ,距伤道 2~ 3cm结构改变很轻。结论 :枪弹所致面神经伤随距伤道的距离增加而减轻 ,爆炸所致损伤与距伤道的距离没有明显关系 ,损伤程度更重 ,范围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枪弹伤 爆炸伤 神经损伤 神经传导速度 神经纤维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