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核巨噬细胞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
1
作者 肖鹏 蒋定国 侯熙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85-186,共2页
自Metchnikoff 1882年发现巨噬细胞以来,对单核巨噬细胞的研究已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实验证明,单核巨噬细胞与神经系统疾病有着密切关系,本文综述如下:
关键词 神经系统病 单核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治疗神经囊虫病的荟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舒志刚 霍淑平 梅炳银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410-415,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神经囊虫病(NCC)的疗效,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文献发表时间为1995年1月—2012年2月,筛选所有糖皮... 目的系统评价糖皮质激素治疗神经囊虫病(NCC)的疗效,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医学证据。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EMBASE、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文献发表时间为1995年1月—2012年2月,筛选所有糖皮质激素治疗(包括联合驱虫药物阿苯达唑治疗)NCC的随机对照试验。由两名评价文献员独立并交叉评价文献质量和提取资料,并对纳入文献采用Rev Man 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检索到63篇文献,最后纳入有效研究13篇,共计1625例NCC患者。①单用糖皮质激素(213例)与使用安慰剂/无药物(213例)者比较,可使治疗后6~12个月的癫痫复发率显著减少(OR=0.39,95%CI:0.24~0.62,P<0.000 1);并可使影像学表现改善(头部CT或MRI检查显示病理损伤完全消失,无或仅有极低的残余瘢痕、钙化及病灶周围水肿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40,95%CI:0.20~0.80,P=0.009)。②而糖皮质激素联合阿苯达唑与安慰剂/无药物比较、糖皮质激素联合阿苯达唑与单用糖皮质激素治疗NCC比较,癫痫复发率和影像学病变改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③与安慰剂/无药物治疗和单用糖皮质激素比较,糖皮质激素联合阿苯达唑可引起腹部不适、皮疹、头痛等不良反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6,95%CI:0.22~0.64,P<0.000 1)。结论糖皮质激素可降低6~12个月随访期间的癫痫复发率和影像学病变进展程度。但鉴于目前评价糖皮质激素疗效和安全性的临床试验和样本量较少,仅弱推荐糖皮质激素治疗NCC。仍需要多中心、大样本、双盲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以比较糖皮质激素或安慰剂、驱虫剂、联合用药治疗NCC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囊虫 糖皮质激素类 阿苯达唑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膜型脑囊虫病的磁共振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3
3
作者 杨家斐 马林 +6 位作者 胡淼淼 张毅军 赵建秀 陈静 杨姝杰 刘宁 张岩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4-506,共3页
目的探讨脑膜型脑囊虫病的MR影像表现特征。方法28例临床确诊为脑膜型脑囊虫病的患者,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MR影像学表现。结果共发现病灶120个;位于脑沟、纵裂池的脑囊虫影像学表现典型,与脑实质型表现相似,可分为存活期、... 目的探讨脑膜型脑囊虫病的MR影像表现特征。方法28例临床确诊为脑膜型脑囊虫病的患者,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其MR影像学表现。结果共发现病灶120个;位于脑沟、纵裂池的脑囊虫影像学表现典型,与脑实质型表现相似,可分为存活期、变性坏死期和纤维钙化期;位于外侧裂和基底池等处病灶表现不典型,可分为大囊型和葡萄状丛集型。结论脑膜型脑囊虫病MR表现复杂多样,正确认识其典型和非典型影像特征,对正确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囊虫 脑膜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椎管内囊虫病1例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1
4
作者 何玮 刘春兰 +2 位作者 梁艳 孙建军 王振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2年第5期473-475,共3页
椎管内囊虫病少见,为神经系统寄生虫病变的一种特殊类型,只占神经系统囊虫病的1.5%~3%。可发生于椎管的不同阶段,累及整个椎管节段的极为罕见。椎管内囊虫病的治疗应该在全身应用驱虫药物同时,手术切除局部占位病变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椎管内囊虫病少见,为神经系统寄生虫病变的一种特殊类型,只占神经系统囊虫病的1.5%~3%。可发生于椎管的不同阶段,累及整个椎管节段的极为罕见。椎管内囊虫病的治疗应该在全身应用驱虫药物同时,手术切除局部占位病变解除对神经的压迫。围手术期护理有一定的特殊性。我院于2011年4月收治1例全椎管囊虫病患者,经手术切除囊虫,本文就其围术期的护理进行总结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管内囊虫 围手术期护理 神经系统囊虫 占位 手术切除 驱虫药物 全身应用 寄生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典型脑膜型脑囊虫病一例 被引量:1
5
作者 汪丹凤 刘恺 +1 位作者 彭旭红 张雪林 《磁共振成像》 CAS 2012年第1期54-55,共2页
患者,男,27岁,因“双下肢无力10月,伴头痛、头晕7月,加重1月余”入院。查体:双下肢肌肉萎缩,左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2级,L2水平以下痛觉减退,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双侧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消失。脑膜刺激征阳性。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脑膜 神经系统囊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血吸虫病的MRI表现 被引量:2
6
作者 罗昭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16-719,共4页
目的:探讨脊髓血吸虫病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经临床治疗和实验室相关检查确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脊髓血吸虫病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11例均显示远端脊髓和圆锥肿胀,T1WI呈等或稍... 目的:探讨脊髓血吸虫病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对11例经临床治疗和实验室相关检查确诊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脊髓血吸虫病患者的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患者均行MRI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11例均显示远端脊髓和圆锥肿胀,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9例呈不均匀高信号,信号强度低于脑脊液,2例显示硬膜下结节伴脊髓信号异常。增强后11例中9例可见髓内病灶呈多种形态强化,其中7例呈多发小结节或小斑片状强化,2例呈肿块样强化。11例中6例显示脊髓表面线样强化,5例可见神经根强化,2例硬膜下结节轻度强化。结论:脊髓血吸虫病的MRI表现有一定特征,结合疫水接触史、免疫学检查及诊断性治疗有助于明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血吸虫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实质囊虫病亚临床期的1H-MRS成像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青 张承志 +2 位作者 李信响 徐鲲 苏洁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5期365-370,共6页
目的应用单体素1H-MRS波谱成像前瞻性研究对其脑实质囊虫病亚临床期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筛选110例脑实质囊虫病亚临床期为研究对象,并与130例脑实质囊虫病活虫期为对照,进行单体素^1H-MRS波谱成像检查,观测脑实质囊虫(亚临床期)病... 目的应用单体素1H-MRS波谱成像前瞻性研究对其脑实质囊虫病亚临床期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筛选110例脑实质囊虫病亚临床期为研究对象,并与130例脑实质囊虫病活虫期为对照,进行单体素^1H-MRS波谱成像检查,观测脑实质囊虫(亚临床期)病灶及其周围区域某些微量代谢产物比值的变化,并进行对照评价。结果脑实质囊虫病亚临床期与正常镜像区组各生化代谢物比值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脑实质囊虫病亚临床期组与活虫期组统计学分析评价,其中NAA/Cho比值、Cho/Cr比值及Lip/Cr比值有差异性统计学意义,NAA/Cho比值高于活虫期组,Cho/Cr比值及Lip/Cr比值均低于活虫期组,并选择NAA/Cho比值及Lip/Cr比值应用ROC曲线分析评价脑实质囊虫病亚临床期与活虫期鉴别诊断效能。结论揭示脑实质囊虫病亚临床期和活虫期病灶^1H-MRS波谱变化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制定出相应的NAA/Cho比值及Lip/Cr比值诊断指标,对于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囊虫 脑疾 磁共振波谱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室型及脑膜型囊虫病MRI诊断 被引量:3
8
作者 司群营 付莲英 程敬亮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55-857,共3页
脑囊虫以脑实质内囊虫最多见,而脑室型及脑膜型囊虫少见,文献仅有少数病例报道。以往诊断脑室型及脑膜型囊虫病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和CT检查,通常难以满足临床的要求。MRI的临床应用极大的促进了脑膜型和脑室型囊虫病的... 脑囊虫以脑实质内囊虫最多见,而脑室型及脑膜型囊虫少见,文献仅有少数病例报道。以往诊断脑室型及脑膜型囊虫病主要依靠患者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和CT检查,通常难以满足临床的要求。MRI的临床应用极大的促进了脑膜型和脑室型囊虫病的诊断和治疗进展,已成为该病治疗前影像学检查的首选方法。笔者总结49例脑室、脑池内囊虫病的磁共振成像表现特点,并对两者加以比较,探讨脑室、脑池内囊虫病的MRI表现差异及MRI对二者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囊虫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多发囊虫病一例 被引量:2
9
作者 蔡霞 党莹 +1 位作者 孙红军 朱迪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76-379,共4页
患者男性,55岁,藏族,因进行性乏力3年,于2017年8月3日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无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高压表现,无精神异常、高热、寒颤、行走不稳、共济失调等症状,进行性加重,当地医院诊断为囊虫病(影像学资料不详),... 患者男性,55岁,藏族,因进行性乏力3年,于2017年8月3日入院。患者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无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高压表现,无精神异常、高热、寒颤、行走不稳、共济失调等症状,进行性加重,当地医院诊断为囊虫病(影像学资料不详),予阿苯达唑0.40 g/d口服,治疗3个月后自行停药,乏力症状较前无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囊虫 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介入治疗中的血流动力学问题 被引量:5
10
作者 岑人经 贺继刚 +2 位作者 袁华 吴效明 袁支润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4-119,共6页
本文结合作者等人的工作 ,从血流动力学的角度对血管内介入治疗进行了综述。论述了神经系统血管病介入治疗、动脉瘤介入治疗、肝癌介入治疗和肺癌介入治疗等临床上存在的急切需要解决的血流动力学问题。其中 ,还着重介绍了作者等人在肺... 本文结合作者等人的工作 ,从血流动力学的角度对血管内介入治疗进行了综述。论述了神经系统血管病介入治疗、动脉瘤介入治疗、肝癌介入治疗和肺癌介入治疗等临床上存在的急切需要解决的血流动力学问题。其中 ,还着重介绍了作者等人在肺癌介入治疗的血流动力学问题上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为解决肺癌介入治疗临床上严重存在的“高位截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介入治疗 血流动力学 肿瘤 心脑血管 神经系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眼前黑影8个月 头痛1个月 视物模糊 耳鸣2周
11
作者 洪月慧 姚明 +5 位作者 关鸿志 侯波 杨荫昌 彭斌 冯逢 崔丽英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501-505,共5页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9岁。主因左眼前黑影8个月,头痛1个月,视物模糊、耳鸣2周,于2015年1月3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8个月无明显诱因突发左眼前黑影,无头痛、视物模糊、眼红或眼痛,至当地医院眼科就诊。眼底镜检查显示,双眼视乳头水肿,左眼...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19岁。主因左眼前黑影8个月,头痛1个月,视物模糊、耳鸣2周,于2015年1月30日入院。患者入院前8个月无明显诱因突发左眼前黑影,无头痛、视物模糊、眼红或眼痛,至当地医院眼科就诊。眼底镜检查显示,双眼视乳头水肿,左眼视乳头上方出血。视觉诱发电位(VEP)显示,双眼P100波潜伏期延长。头部CT显示,右侧颞叶蛛网膜囊肿,未见脑室扩大(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囊虫 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的用药错误和危险
12
作者 李继金 《农村科技》 1994年第10期25-25,共1页
常言道:"对症下药"才能治好病,所谓对症,其实是针对病因,这叫治本。使用药物针对症状治疗,主要是减轻病人痛苦,难于把病治愈的,叫治标。因此,治病的关键是找出病因,然后对症治疗,才能药到病除。不少病人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 常言道:"对症下药"才能治好病,所谓对症,其实是针对病因,这叫治本。使用药物针对症状治疗,主要是减轻病人痛苦,难于把病治愈的,叫治标。因此,治病的关键是找出病因,然后对症治疗,才能药到病除。不少病人在不明病因的情况下,滥用药物,这非但治不好病,还浪费了不少金钱,更严重的是延误病情,错过治疗机会,下面是几种最为常见的用药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错误 不明 滥用药物 神经系统病 疼痛患者 胃肠道手术 静脉注药 化脓感染 消化道 内分泌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