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0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磺酸治疗儿童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桢 彭忠碧 周浩 《儿科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56-59,共4页
牛磺酸,又称2-氨乙基磺酸,作为一种在人体组织中含硫最丰富的氨基酸,广泛分布于人体各器官,其中大脑和心脏中含量较高^([1])。牛磺酸作为非必需氨基酸,参与许多病理、生理过程,包括作为神经递质调节电解质平衡、抗氧化应激及维持细胞膜... 牛磺酸,又称2-氨乙基磺酸,作为一种在人体组织中含硫最丰富的氨基酸,广泛分布于人体各器官,其中大脑和心脏中含量较高^([1])。牛磺酸作为非必需氨基酸,参与许多病理、生理过程,包括作为神经递质调节电解质平衡、抗氧化应激及维持细胞膜稳定等重要功能。近年来,有临床研究显示,牛磺酸作为添加治疗对神经系统疾病—癫痫^([2])、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3])、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4])、多发性抽动症(Tourette’s syndrome,TS)等具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 孤独症谱系障碍 多发性抽动症 神经系统疾病 抗氧化应激 电解质平衡 非必需氨基酸 牛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鼻-脑轴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陈力菡 宋文婧 +1 位作者 吴民民 朱路文 《中国医药导报》 2025年第10期38-42,53,共6页
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由于血-脑屏障(BBB)的存在,其治疗方法有限。鼻-脑轴由于能绕过BBB,通过嗅觉和三叉神经直接将药物递送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特性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对鼻-脑轴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系统性整理尚不充分。本文综... 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由于血-脑屏障(BBB)的存在,其治疗方法有限。鼻-脑轴由于能绕过BBB,通过嗅觉和三叉神经直接将药物递送到中枢神经系统的特性受到广泛关注,但目前对鼻-脑轴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系统性整理尚不充分。本文综合探讨鼻-脑轴的基础结构和转运途径,详细阐述鼻-脑轴与4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关系,如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抑郁症;总结鼻-脑轴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内在机制是通过转运不同物质实现,包括胞外囊泡、生物类成分和药物成分;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为鼻-脑轴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的视角和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 神经精神类疾病 鼻-脑轴 鼻内给药 脑卒中 帕金森病 阿尔茨海默病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病理讨论在神经系统疾病病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段泽君 齐雪岭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27期113-115,共3页
病理学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虽是基础课程,却带着明显的临床学科特征。病理学教学不仅仅局限在教会学生病理学的基础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整合知识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神经系统病理学教学中应用临床病理... 病理学是介于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虽是基础课程,却带着明显的临床学科特征。病理学教学不仅仅局限在教会学生病理学的基础知识,还应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整合知识及获取知识的能力。在神经系统病理学教学中应用临床病理讨论的形式进行,采用PBL教学模式,不局限于传统的组织形态学,重视分子生物学在病理学的作用,密切结合临床病史及影像学改变,同时阅读相关文献,做到与时俱进。这样的病理学教学模式课程内容丰富、新颖、先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及参与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取得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促进教师的自我学习和提高,有助于病理学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病理讨论 病理学教学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2022年某三甲医院住院患者神经系统疾病谱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宝珍 陈淡芬 +2 位作者 林静 边壮 许萍 《现代医院》 2024年第1期114-116,共3页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神经系统疾病近5年住院患者疾病谱变化规律,从而有效制定针对性的疾病防治策略。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某三甲医院神经系统疾病病例资料,采用ICD-10编码进行疾病分类,对病种、性别、年龄分布等情况进... 目的分析某三甲医院神经系统疾病近5年住院患者疾病谱变化规律,从而有效制定针对性的疾病防治策略。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某三甲医院神经系统疾病病例资料,采用ICD-10编码进行疾病分类,对病种、性别、年龄分布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5年间收治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共9060例,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出院患者最少,占15.96%;2022年最多,占24.05%;病例呈增长的趋势;各年龄段之间患者发病类别不同,神经系统疾病排名前10位的病种依次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头痛、脊神经疾病、脑神经疾患、癫痫、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瘫痪、脑的其他疾患、脑积水。结论医院可根据疾病谱分布特征制定不同年龄人群诊治技术,针对重点人群落实综合防治措施,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专科建设,合理配置卫生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住院患者 疾病 疾病顺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3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尹西 王淼 +2 位作者 高中宝 韩根成 王振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2-724,共3页
神经炎症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防御性反应,但过度及持续的神经炎症也是神经系统疾病损伤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神经炎症反应涉及神经胶质细胞(包括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及炎性因子、趋化因子释放等,与多种神经系统疾... 神经炎症是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防御性反应,但过度及持续的神经炎症也是神经系统疾病损伤最常见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神经炎症反应涉及神经胶质细胞(包括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及炎性因子、趋化因子释放等,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神经炎症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多项基于此机制的免疫治疗方案已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 脑血管病症 T细胞免疫球蛋白及黏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与神经系统发育及其病理学改变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文静 李瑞玲 +3 位作者 徐高磊 李雪 崔占军 邓锦波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1-844,共4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owthfactor,VEGF)一方面对神经系统内的一些神经细胞,胶质细胞等有营养和保护作用,同时又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小脑颗粒细胞的迁移。另一方面,当发...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owthfactor,VEGF)一方面对神经系统内的一些神经细胞,胶质细胞等有营养和保护作用,同时又可以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小脑颗粒细胞的迁移。另一方面,当发生创伤性脑损伤时,会引起脑组织的缺血和缺氧,缺血缺氧最明显的病理生理反应就是会导致血管再生,血管再生因子和血管再生抑制因子共同调控血管再生过程。VEGF是迄今发现的最重要的促血管生长因子,在病理条件下,可以减轻脑组织的损伤,促进受损伤的神经细胞和神经组织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神经系统发育 病理学改变 创伤性脑损伤 促血管生长因子 小脑颗粒细胞 血管再生 病理生理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尿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理和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邓锦波 李金菊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钠尿肽系统(natriuretic peptides,NPs)是一类结构相似的肽类激素,以其强大的利钠、利尿、扩张血管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以往对其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但是近年来的实验证明,钠尿肽及其受体也广... 钠尿肽系统(natriuretic peptides,NPs)是一类结构相似的肽类激素,以其强大的利钠、利尿、扩张血管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治疗.以往对其研究的焦点集中在循环系统和泌尿系统,但是近年来的实验证明,钠尿肽及其受体也广泛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它们不仅在突触传递和神经信号的处理中发挥着关键的调制作用,而且对神经发育、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以及神经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正因为如此,它们也被开始应用于脑肿瘤等临床疾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钠尿肽 病理学 生理 扩张血管作用 临床治疗 心血管疾病 肽类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肺结核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儿早期临床特征分析
8
作者 郑圣坤 黄绍梅 +1 位作者 马尚明 郭慧莲 《山东医药》 2025年第4期16-20,共5页
目的分析无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肺结核(PTB)合并结核性脑膜炎(TBM)患儿的早期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初诊初治PTB合并TBM患儿84例,其中无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PTB合并TBM(NS-PTB-TBM)患儿46例(NS-PTB-TBM组),有神... 目的分析无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肺结核(PTB)合并结核性脑膜炎(TBM)患儿的早期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收集初诊初治PTB合并TBM患儿84例,其中无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PTB合并TBM(NS-PTB-TBM)患儿46例(NS-PTB-TBM组),有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PTB合并TBM(S-PTB-TBM)患儿38例(S-PTB-TBM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等相关临床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TB合并TBM患儿不表现出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影响因素。结果NS-PTB-TBM组年龄≥10岁比例、咳嗽比例、营养不良比例、白细胞计数≥12×109/L比例及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球蛋白、腺苷脱氨酶(ADA)水平均高于S-PTB-TBM组,外周血白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均低于S-PTB-TBM组(P均<0.05)。NS-PTB-TBM组痰/胃液MTB涂片、核酸阳性率及小叶中心结节、树芽征、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弥漫粟粒改变比例均高于S-PTB-TBM组,钙化比例低于S-PTB-TBM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咳嗽、CRP升高、ADA升高是促进初诊初治时PTB合并TBM患儿不表现出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S-PTB-TBM患儿在初诊初治时表现出更活跃的炎症反应和特定的影像学特征,外周血CRP和ADA水平升高可能是患儿不表现出神经系统症状/体征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结核性脑膜炎 神经系统症状 早期诊断 儿童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钩藤饮防治神经系统疾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悦 杨志宏 +2 位作者 郭珍 康钰 周开俊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57-165,共9页
神经系统疾病往往病因复杂,症状繁多,疾病难治。天麻钩藤饮作为平肝降逆之剂,被临床医家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中且取效确切。但由于中药复方成分复杂,且存在相互作用,故天麻钩藤饮防治神经系统疾病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且现有研... 神经系统疾病往往病因复杂,症状繁多,疾病难治。天麻钩藤饮作为平肝降逆之剂,被临床医家广泛应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中且取效确切。但由于中药复方成分复杂,且存在相互作用,故天麻钩藤饮防治神经系统疾病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且现有研究结果杂乱,因此本文拟整合近十年来关于天麻钩藤饮的基础性研究。研究发现天麻钩藤饮可通过抑制核因子κB/Toll样受体4信号通路、抑制相关炎性因子表达从而抑制炎性反应;可激活Klotho/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通路、抑制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增强线粒体融合蛋白2表达改善氧化应激损伤;可诱导脂质代谢、抑制神经炎症、调控自噬、防止多巴胺神经元变性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可通过调节线粒体功能、下调N-甲基-D-天冬氨酸2B受体表达、上调B淋巴细胞瘤-2蛋白、激活c-Jun氨基末端激酶信号通路来抑制细胞凋亡;以及调节5-羟色胺神经递质水平等机制发挥防治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本文通过综述天麻钩藤饮防治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后续本方的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钩藤饮 神经系统疾病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胆粉及其活性成分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0
作者 何莉莉 刘棣文 +1 位作者 崔娜 王秋红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43-751,共9页
熊胆粉活性成分熊去氧胆酸(ursodesxycholic acid, UDCA)、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 TUDCA)在不同的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中UDCA、TUDCA可通过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 熊胆粉活性成分熊去氧胆酸(ursodesxycholic acid, UDCA)、牛磺熊去氧胆酸(tauroursodeoxycholic acid, TUDCA)在不同的神经系统疾病动物模型中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其中UDCA、TUDCA可通过抑制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MAPK)信号通路中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 ERK)、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a, JNK)、p38 MAPK的磷酸化发挥抗神经炎症的作用;UDCA通过激活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雷帕霉素靶蛋白(mechanistic target of rapamycin, mTOR)和抑癌基因诱导的假定激酶蛋白1(PTEN induced putative kinase 1,PINK1)/RBR E3泛素蛋白连接酶(RBR E3 ubiquitin-protein ligase, Parkin)信号通路,抑制小鼠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中神经细胞凋亡,增加线粒体自噬起到改善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神经保护的作用。熊胆粉、TUDCA通过上调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bile acid receptor 5,TGR5)的表达抑制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 Akt)/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及调控巨噬细胞的分化,减轻神经炎症反应,保护神经细胞;TUDCA下调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rotrin kinase R-like ER kinase, PERK)/PERK-真核细胞起始因子2α(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2α,eIF2α)/转录激活因子4(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 4,ATF4)/C/EBP同源蛋白(C/EBP-homologous protein, CHOP)信号通路的表达,上调CIBZ基因的表达,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erythroid 2 related factor 2,Nrf2)/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ADPH quinone oxidoreductase 1,NQO1)、TGR5/去乙酰化酶3(recombinant sirtuin 3)等信号通路,抑制内质网应激、氧化应激所引起的神经细胞调亡,TUDCA通过调节细胞自噬和能量代谢抑制细胞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现将近年来对熊胆粉、UDCA、TUDCA治疗神经系统病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熊胆粉及其活性成分的临床运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胆粉 熊去氧胆酸 牛磺熊去氧胆酸 神经系统疾病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静 武鹏 +2 位作者 代辉 马磊 张高震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78-81,86,共5页
神经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致残率高、难治愈的特点。近年来,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该类疾病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越来越多。中医认为,该穴位于督脉与膀胱经之间,可以贯通两脉经气,具有醒脑开窍、调理脏腑、平衡阴阳等作用。... 神经系统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具有致残率高、难治愈的特点。近年来,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该类疾病的临床应用和实验研究越来越多。中医认为,该穴位于督脉与膀胱经之间,可以贯通两脉经气,具有醒脑开窍、调理脏腑、平衡阴阳等作用。现代医学多从其与脑、神经、肌肉以及血管之间的关系研究其治疗作用。该文通过总结分析相关文献,发现针刺华佗夹脊穴常与其它疗法联合运用,可以缓解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多种临床症状,疗效显著,并且安全性高;但针刺华佗夹脊穴在其中的疗效作用难以明析,下一步应改进研究设计方案,以充分了解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疗效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佗夹脊穴 神经系统疾病 针刺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苷脂在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陈腊梅 胡越 《儿科药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56-60,共5页
硫苷脂(sulfatide)是人体内广泛分布的一种酸性鞘糖脂,包括神经系统、胰岛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肾脏等,在神经系统中的生物学功能多样;其代谢异常或相关免疫反应可能导致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 硫苷脂(sulfatide)是人体内广泛分布的一种酸性鞘糖脂,包括神经系统、胰岛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肾脏等,在神经系统中的生物学功能多样;其代谢异常或相关免疫反应可能导致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包括多发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MS)、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etachromatic leukodystrophy,MLD)、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周围神经病。本文就硫苷脂在神经系统的组织分布、生物学功能以及参与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和相关性进行综述,旨在为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兹海默症 神经系统疾病 硫苷脂 多发性硬化症 周围神经 帕金森病 免疫反应 ALZHEIM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13
作者 吴燕子 陈晨 +4 位作者 魏萌 赵宇蕾 尹琼 周强 沈华超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5-299,共5页
目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临床应用现状调查分析,促进IVIg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9月应用IVIg治疗的神经内科住院病例,提取患者基本资料、疾病诊断、药物治疗情况、药品不良反... 目的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临床应用现状调查分析,促进IVIg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东部战区总医院2021年6月至2023年9月应用IVIg治疗的神经内科住院病例,提取患者基本资料、疾病诊断、药物治疗情况、药品不良反应、疾病转归等信息,并根据药品说明书和疾病治疗指南评价IVIg使用合理性。结果110份病例纳入分析,男性70例(63.64%),女性40例(36.36%),需重症监护的19例(17.27%)。使用IVIg治疗的疾病共15种,其中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吉兰-巴雷综合征、重症肌无力和视神经脊髓炎及其谱系疾病,占全部病例的44.55%。IVIg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总有效率71.82%,不良反应发生率5.45%,大多为一过性反应。IVIg临床超说明书适应证使用普遍,其中7例(6.36%)缺乏循证医学证据,IVIg剂量或疗程不足的有8例(7.27%),IVIg静滴前后未冲管2例(1.82%),冲管液选择不适宜21例(19.09%)。结论IVIg在神经系统疾病中超说明书用药比例超90%,存在无证据使用、用法用量不适宜、使用过程不规范等情况,应需进一步加强IVIg的临床合理应用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 神经系统疾病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古丁药理学作用机制及在神经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陆凡晟 徐晓铭 +2 位作者 司成 张洋 戴建国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0期89-92,共4页
尼古丁是存在于烟草等茄科植物中的生物碱,能够通过结合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神经系统中发挥神经保护、神经调节和抗炎镇痛等多重药理作用,可成为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治疗的新选择。多项研究表明,尼古丁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精神分... 尼古丁是存在于烟草等茄科植物中的生物碱,能够通过结合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在神经系统中发挥神经保护、神经调节和抗炎镇痛等多重药理作用,可成为神经系统疾病药物治疗的新选择。多项研究表明,尼古丁对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神经系统疾病均有一定疗效。然而目前仍缺乏大量临床前及临床试验明确尼古丁具体作用机制和安全性,临床应用前仍面临较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古丁 神经系统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金钗石斛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5
作者 段灿灿 王清纯 +7 位作者 赵泽粉 蔡秋雪 刘方 晏仁义 何天目 王雅芝 李桂琳 张建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10,共10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金钗石斛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检索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获取金钗石斛中的化学成分,将成分录入TargetNet数据库以获取潜在靶点,再将靶点导入CTD数据库检索相关疾病,导入D...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金钗石斛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检索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获取金钗石斛中的化学成分,将成分录入TargetNet数据库以获取潜在靶点,再将靶点导入CTD数据库检索相关疾病,导入DAVID数据库获取靶点的基因功能及作用通路。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成分-靶点"及"靶点-疾病"网络等进一步可视化整合分析。并采用AutoDock Vina软件对关键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金钗石斛中47个成分,可作用于88个靶点,进一步分析可知Nobilin D、Nobliomethylene、decumbic acid B、(+)-dendrolactone、(-)-denobilone A和Nobilin等成分是金钗石斛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主要药效物质基础,可作用于MIF、ERS2、CYP19A1、ABCG2、TLR9和DRD5等关键靶点,通过调节Sphingolipid signaling pathway、Cocaine addiction及Serotonergic synapse等信号通路来发挥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结论:本研究揭示了金钗石斛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规律,为深入开展金钗石斛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新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钗石斛 神经系统疾病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S在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大明 刘建仁 +1 位作者 胡浩宇 施国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22-426,共5页
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 S,Cat S)属于溶酶体蛋白酶,在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广泛、重要的生理功能,尤其是其在胞外基质降解和胞内抗原提呈中所起的重要作用。Cat S的这些功能和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密切相关,深入阐明Cat ... 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S(Cathepsin S,Cat S)属于溶酶体蛋白酶,在中枢神经系统有着广泛、重要的生理功能,尤其是其在胞外基质降解和胞内抗原提呈中所起的重要作用。Cat S的这些功能和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病理生理机制密切相关,深入阐明Cat S在神经系统疾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 组织蛋白酶类 神经系统疾病/病理理学 半胱氨酸组织蛋白酶S 细胞外基质降解 抗原递呈 动脉粥样硬化 重症肌无力 星形胶质细胞瘤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对神经系统疾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7
作者 王娜娜 霍贵成 +2 位作者 李春 陆婧婧 李艾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338-342,共5页
人体肠道内菌群数量巨大且种类丰富,参与机体的多项生理过程,研究显示肠道菌群能够通过肠道菌群-肠-脑轴来调节机体大脑的发育与行为。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可以通过调节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对人体产生有益作用。临... 人体肠道内菌群数量巨大且种类丰富,参与机体的多项生理过程,研究显示肠道菌群能够通过肠道菌群-肠-脑轴来调节机体大脑的发育与行为。益生菌是一类对人体有益的活性微生物,可以通过调节人体肠道微生态平衡从而对人体产生有益作用。临床医学研究表明,益生菌对自闭症谱系障碍、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抑郁症和多发性硬化等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关于益生菌对神经系统疾病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益生菌对此类疾病的干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肠道菌群 神经系统疾病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型与神经系统疾病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王传森 代宏 +1 位作者 孙绍江 冯莲英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371-373,共3页
目的 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血型分析,研究血型这一遗传因素与神经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A、B标准血清玻片法对患有神经系统12种疾病的1 083例患者进行血型测定,并与正常人群 A、B、O血型分布构成比(对照组)进行比较,用卡方(... 目的 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进行血型分析,研究血型这一遗传因素与神经系统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A、B标准血清玻片法对患有神经系统12种疾病的1 083例患者进行血型测定,并与正常人群 A、B、O血型分布构成比(对照组)进行比较,用卡方(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 083例患者中,多发性神经炎、急性脊髓炎、周期性瘫痪3种疾病男性A型血居多;三叉神经痛、格林巴利综合征两种疾病男性B型血居多;病毒性脑炎的男性、多发性硬化的女性、癫痫和重症肌无力的女性 O型血居多,其 A、B、O 血型构成比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提示 A、B、O血型的人易患上述疾病。结论 12种神经系统疾病分别与 A、B、O血型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不同的血型患神经系统疾病的倾向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 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孙申田腹针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被引量:9
19
作者 刘德柱 冯楚文 +4 位作者 张鑫浩宁 孙宁 张瑞 王玉琳 杨添淞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第4期767-770,共4页
孙申田教授认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的状态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临证中首先要对疾病进行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根据疾病所发生的具体解剖位置选用相应的腹部功能区,通过对腹部进行针刺刺激,调节肠道菌群的失衡状态来恢复神经内... 孙申田教授认为,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的状态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临证中首先要对疾病进行定位诊断和定性诊断,根据疾病所发生的具体解剖位置选用相应的腹部功能区,通过对腹部进行针刺刺激,调节肠道菌群的失衡状态来恢复神经内分泌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因此,提出了孙氏腹针理论,坚持辨证施治,统筹兼顾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针 神经系统疾病 孙申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莨菪类药物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20
作者 孙厚义 李玉芝 +1 位作者 李效磊 孙启文 《临床荟萃》 CAS 1998年第14期630-632,共3页
M胆碱能受体阻滞剂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樟柳碱等均属莨菪类药,临床一般用于感染性休克.胃肠绞痛、眩晕症、突发性耳聋、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救治.近年来对于该类药物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其临床用途报道较多.本文仅就近年来... M胆碱能受体阻滞剂阿托品、东莨菪碱、山莨菪碱、樟柳碱等均属莨菪类药,临床一般用于感染性休克.胃肠绞痛、眩晕症、突发性耳聋、有机磷酸酯类农药中毒的救治.近年来对于该类药物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宽,其临床用途报道较多.本文仅就近年来该类药物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疾病 药物疗法 莨菪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