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肉苁蓉的药理作用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璐 吴丽娥 贾建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4,共5页
肉苁蓉(Cistanches)是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肉质茎,又名金笋、地精、大芸。肉苁蓉的提取物主要包括肉苁蓉总苷、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挥发性成分、木脂素类、多糖、生物碱等。肉苁蓉的传统中药作用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女子不孕、... 肉苁蓉(Cistanches)是列当科植物肉苁蓉的肉质茎,又名金笋、地精、大芸。肉苁蓉的提取物主要包括肉苁蓉总苷、苯乙醇苷类、环烯醚萜类、挥发性成分、木脂素类、多糖、生物碱等。肉苁蓉的传统中药作用有补肾壮阳、润肠通便、女子不孕、滋补强身等;现代药理作用包括抗氧化、抗凋亡、调控自噬、增强体力和抗疲劳、改善学习认知功能。相关研究表明肉苁蓉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CIRI)发生常伴随着脑水肿、血脑屏障的破坏、神经炎症、神经元凋亡,肉苁蓉提取物肉苁蓉总苷可抑制神经细胞炎症及凋亡,减少脑梗死面积,对CIRI模型大鼠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肉苁蓉通过减少自由基堆积、抑制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提高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 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肉苁蓉可以改善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小鼠运动行为异常,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肉苁蓉能够抑制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兴奋性氨基酸的水平,减轻神经毒性作用,改变星形胶质细胞功能,提高神经细胞存活率。目前肉苁蓉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就其药理作用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肉苁蓉的开发和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苁蓉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脑血管病 神经系统变性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神经元病及运动神经元病综合征3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许蕾 刘亚玲 +1 位作者 郭艳苏 李春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46-346,358,共2页
运动神经元病(MND)为选择性侵犯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系统变性病,主要表现为骨骼肌萎缩、无力,直至呼吸肌麻痹而死亡.临床表现为MND而有明确病因者,称为运动神经元病综合征(MNDS).本文分析了1994年至2004年,我院37例MND及MNDS患者的临床资料... 运动神经元病(MND)为选择性侵犯运动神经元的神经系统变性病,主要表现为骨骼肌萎缩、无力,直至呼吸肌麻痹而死亡.临床表现为MND而有明确病因者,称为运动神经元病综合征(MNDS).本文分析了1994年至2004年,我院37例MND及MNDS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探讨其病因及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综合征 临床分析 神经系统变性病 骨骼肌萎缩 呼吸肌麻痹 临床表现 临床资料 发病机制 M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系统萎缩的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辉 薛慎伍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8年第S2期177-180,共4页
关键词 系统萎缩 纹状体黑质 小脑症状 帕金森病 神经系统变性病 小脑共济失调 胶质细胞 黑质 帕金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天过度嗜睡 病因和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黄颜 刘秀琴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25-29,共5页
白天过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是神经科门诊患者的常见主诉,是以过度嗜睡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嗜睡,如发作性睡病、特发性过度嗜睡,或继发于其他疾病如Alzheimer病及其他类型的痴呆、帕金森病、各种神经系统变性... 白天过度嗜睡(excessive daytime sleepiness.EDS)是神经科门诊患者的常见主诉,是以过度嗜睡为主要表现的原发性嗜睡,如发作性睡病、特发性过度嗜睡,或继发于其他疾病如Alzheimer病及其他类型的痴呆、帕金森病、各种神经系统变性病、周围神经病、神经肌肉病、癫痫和慢性疼痛综合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heimer病 神经系统变性病 慢性疼痛综合征 治疗 病因 发作性睡病 周围神经 神经肌肉病 门诊患者 其他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临床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被引量:18
5
作者 朱以诚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12期996-999,共4页
脑小血管病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临床研究领域,从广义上说它包括了受累脑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的多种病因和病理改变的疾病。其中,年龄和高血压相关脑小动脉硬化以及淀粉样脑小血管病是最常见的类型。由于上述脑小血管壁病理... 脑小血管病是近年来倍受关注的临床研究领域,从广义上说它包括了受累脑小动脉、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的多种病因和病理改变的疾病。其中,年龄和高血压相关脑小动脉硬化以及淀粉样脑小血管病是最常见的类型。由于上述脑小血管壁病理改变在衰老过程中人人均会出现,脑小血管病实际具有广泛的患者群体。同时,脑小血管病的临床表现非常多样患者可能出现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运动障碍及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抑郁情绪、排尿障碍等症状,从而最终造成患者全面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对脑小血管病的临床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有一系列的重要问题尚未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诊断标准 神经系统变性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作性晕倒、走路不稳——临床病理讨论之五十四
6
作者 李美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1988年第3期191-193,共3页
病历摘要 患者 男,47岁,已婚,工人。因发作性晕倒,尿急尿频,阳萎,走路不稳2年余,于1985年5月17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何诱因于站立工作中突然晕倒,神志不清,约1分钟后清醒。发作前无心悸、耳鸣、眼黑等。此后每月发作1次,共3次,伴阳萎。... 病历摘要 患者 男,47岁,已婚,工人。因发作性晕倒,尿急尿频,阳萎,走路不稳2年余,于1985年5月17日入院。患者于2年前无何诱因于站立工作中突然晕倒,神志不清,约1分钟后清醒。发作前无心悸、耳鸣、眼黑等。此后每月发作1次,共3次,伴阳萎。2年前无何诱因尿急尿频,日10余次。无故发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CA 桥脑 脑桥 脑干 小脑萎缩 小脑疾病 小脑性共济失调 临床病理 橄榄核 延髓 发作性 脱失 神经系统变性病 神经原纤维缠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直流电刺激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张凤霞 郑彩霞 黄晓琳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068-1073,共6页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 DCS)是指通过微弱电流(通常电流强度1—2mA)来调节神经功能,是一种非药物、非侵入性、安全和有效的大脑刺激技术。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老... 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 DCS)是指通过微弱电流(通常电流强度1—2mA)来调节神经功能,是一种非药物、非侵入性、安全和有效的大脑刺激技术。而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老龄人群中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病,目前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阐明,更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电刺激 神经系统变性病 认知功能 TRANSCRANIAL 老龄人群 脑刺激 认知训练 stimulation 经颅磁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