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伴发抑郁障碍的诊治 被引量:5
1
作者 姜凤英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6年第3期164-167,共4页
关键词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抑郁障碍 老年 伴发 诊治 人口普查 医疗问题 人口老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H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疾病5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思振 刘芹 +1 位作者 付文婷 彭宪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6期66-66,共1页
将58例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胞二磷胆碱、维生素B12及脑神经生长素等药物;治疗组给予20%甘露醇加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静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0%,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 将58例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20%甘露醇、胞二磷胆碱、维生素B12及脑神经生长素等药物;治疗组给予20%甘露醇加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TRH)静滴,结果治疗组显效率60%,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TRH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 神经系统变性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系统萎缩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7
3
作者 汤晓红 崔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5期45-46,53,共3页
多系统萎缩(multiplesystematrophy,MSA)是一种成年后起病的散发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两个亚型:MSA-P型和MSA-C型,前者是黑质纹状体变性,以帕金森样症状为主,后者是橄榄体脑桥小脑变性,以小脑性共济... 多系统萎缩(multiplesystematrophy,MSA)是一种成年后起病的散发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两个亚型:MSA-P型和MSA-C型,前者是黑质纹状体变性,以帕金森样症状为主,后者是橄榄体脑桥小脑变性,以小脑性共济失调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萎缩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黑质纹状体变性 小脑性共济失调 护理 患者 帕金森样症状 橄榄体脑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护理器械在帕金森患者伴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应用——评《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欣 李建树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88-188,共1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极高,并且现阶段尚未有彻底治愈的方法。其主要的病因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在临床中的表现有运动性症状和非运动性症状,运动性症状包括震颤、肌强直、走路或运动姿态异... 帕金森病(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在老年人中发病率极高,并且现阶段尚未有彻底治愈的方法。其主要的病因是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在临床中的表现有运动性症状和非运动性症状,运动性症状包括震颤、肌强直、走路或运动姿态异常等;非运动症状包括神经精神症状、睡眠障碍、胃肠道症状、疼痛等,其中疼痛也分为神经病理性疼痛、骨骼肌痛、中枢疼痛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精神症状 神经病理性疼痛 非运动症状 肌强直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胃肠道症状 帕金森患者 睡眠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尹俊华 宋水江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8期1097-1098,共2页
关键词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临床分析 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下肢痉挛性瘫痪 感觉性共济失调 维生素B1 深感觉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多系统萎缩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2
6
作者 汤晓红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1期28-30,共3页
对收治的31例C-型多系统萎缩患者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使用金刚烷胺改善临床症状。结果除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外,余30例住院3~111 d,平均48.0 d,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护理意外事件,症状缓解出院。提出自理协助、对症护理与健康教育,注意安... 对收治的31例C-型多系统萎缩患者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使用金刚烷胺改善临床症状。结果除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外,余30例住院3~111 d,平均48.0 d,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护理意外事件,症状缓解出院。提出自理协助、对症护理与健康教育,注意安抚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情绪,提高家庭照顾者连续长期照护此类患者的能力是护理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萎缩 C型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橄榄体脑桥小脑变性 言语障碍 吞咽障碍 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神经元病的康复护理体会 被引量:2
7
作者 冷珊珊 《中国民间疗法》 2013年第12期87-87,共1页
运动神经元病(MND)为一组原因不明,选择性地损害脊髓前角、脑干运动神经核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肢体的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共存,而不累及感觉系统、植物神经、小脑功能为特征.以患者上、下运动神经元合并受损最常... 运动神经元病(MND)为一组原因不明,选择性地损害脊髓前角、脑干运动神经核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肢体的上、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共存,而不累及感觉系统、植物神经、小脑功能为特征.以患者上、下运动神经元合并受损最常见,主要表现为受累部位肌肉萎缩、无力,丧失劳动力及生活自理能力.对于运动神经元病变疾病患者来说,要想早日摆脱疾病的困扰,需要依靠科学的康复护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 康复护理 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下运动神经 生活自理能力 神经元病变 原因不明 脊髓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型神经元蜡样质脂褐素沉积病——2019年读片窗(1)
8
作者 王龙胜 《安徽医学》 2019年第1期109-110,共2页
1病史摘要患者,男性,18岁,发作性意识不清伴全身抽搐8年,双上肢乏力二月余。患者4岁时开始视力下降,8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眼紧闭,口吐白沫,全身抽搐伴意识丧失,无二便失禁、无舌咬伤,症状持续约5分钟后自行缓解,意识2~3小时后逐渐恢... 1病史摘要患者,男性,18岁,发作性意识不清伴全身抽搐8年,双上肢乏力二月余。患者4岁时开始视力下降,8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眼紧闭,口吐白沫,全身抽搐伴意识丧失,无二便失禁、无舌咬伤,症状持续约5分钟后自行缓解,意识2~3小时后逐渐恢复,于当地医院就诊后诊断为癫痫,给予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此后一直经药物治疗,但控制效果不佳,仍有反复发作。查体:体温37.1℃,脉搏6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64/56 mmHg。神志不清,精神较差,查体部分合作。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3 mm,光反应灵敏,眼球运动自如,无眼震。脑膜刺激征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褐素沉积病 神经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磁共振成像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例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误诊分析
9
作者 车宗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3期196-197,共2页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是一种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与维生素B12缺乏有关,经补充维生素B12治疗神经功能可逆转,临床可完全治愈的疾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主要取决于疾病的病程和神经系统损伤程度,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治愈本病的关键。
关键词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误诊分析 维生素B12缺乏 神经功能 早期治疗 损伤程度 恢复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神经元病的物理治疗与护理(附11例报告)
10
作者 俞琴 陆玉妹 《浙江临床医学》 2011年第4期474-475,共2页
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组原因不明、选择性损害脊髓前角和脑干运动神经核,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肌萎缩侧束硬化症(ALS)、进行性脊肌萎缩症(PSMA)、进行性延髓麻痹(PBP)和原发性侧束硬化症(PLS)[1].MND发病... 运动神经元病(MND)是一组原因不明、选择性损害脊髓前角和脑干运动神经核,缓慢进展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可分为肌萎缩侧束硬化症(ALS)、进行性脊肌萎缩症(PSMA)、进行性延髓麻痹(PBP)和原发性侧束硬化症(PLS)[1].MND发病率1~1.5/10万,大部分为散发病例,男性多于女性,只有5%~10%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2].本科2008年3月以来对MND运用物理疗法和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神经元病 物理治疗 护理 肌萎缩侧束硬化症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进行性脊肌萎缩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进行性延髓麻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MRI表现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阿巧 李军 牛忠锋 《浙江临床医学》 2014年第2期301-302,共2页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SCD)是由于维生素B12的摄入、吸收、结合、转运或代谢障碍所致的神经系统变性的一种疾病,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表现为双下肢深感觉障碍、感...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subacute combined degeneration of the spinal cord,SCD)是由于维生素B12的摄入、吸收、结合、转运或代谢障碍所致的神经系统变性的一种疾病,主要累及脊髓后索、侧索及周围神经,表现为双下肢深感觉障碍、感觉性共济失调、痉挛性瘫痪及周围神经病变,通常伴有恶性贫血。但由于脊髓后侧索的症状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所以只有因维生素B12缺乏者所致的脊髓病变称为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本病临床较少见,MRI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特征。本文搜集几年来临床确诊脊髓SCD并经MDR检查患者12例资料作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MRI表现 诊断价值 维生素B12缺乏 周围神经病变 感觉性共济失调 神经系统变性 深感觉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特点
12
作者 金桂芳 黄鉴政 《浙江临床医学》 2006年第10期1059-1059,共1页
关键词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临床表现 磁共振 VitB12缺乏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周围神经 脊髓损害 痉挛性截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的早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梦 方立 滕军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4年第3期151-153,共3页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是1817年英国医生JamesParkinson最早系统描述的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此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都造成了负面影... 帕金森氏病(Parkinson’S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是1817年英国医生JamesParkinson最早系统描述的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此病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都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治疗就显得极为重要。本文就目前帕金森病的早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临床医师诊断帕金森病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诊断 帕金森病 检测技术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早期干预治疗 帕金森氏病 震颤麻痹 中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范建华 王培娟 吴郁琼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6年第6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将74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按有无认知障碍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43例,统计两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对观察组认知障碍状况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帕金森病... 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方法将74例老年帕金森病患者按有无认知障碍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43例,统计两组临床资料并进行对比分析,对观察组认知障碍状况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观察组帕金森病病程≥3 a、学历高中以下、从事体力劳动者构成比及汉密顿抑郁量表总分、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血尿酸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认知障碍状况与患者帕金森病病程、职业性质、学历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相关(O R=0.963、1.030、1.073、1.812,P<0.05)。结论帕金森病病程长、受教育程度低、从事体力劳动者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是引起患者发生认知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上应有针对性地进行早期干预,以减少认知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 震颤麻痹 认知障碍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影响因素 早期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信平台跟进式出院指导对帕金森患者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娟娟 旷咏梅 叶小聪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1期197-198,共2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由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进展性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该病典型临床症状为静止性震颤、肌僵直、运动迟缓及姿势平衡障碍。随着病情的发展,帕金森病... 帕金森病(ParkinsonDisease,PD)又称震颤麻痹,是由中脑黑质致密部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进展性中老年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该病典型临床症状为静止性震颤、肌僵直、运动迟缓及姿势平衡障碍。随着病情的发展,帕金森病患者服药的种类会越来越多,次数和剂量也会不断发生变化,Florent等调查研究发现有将近50%的帕金森病患者未按照医嘱处方正确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患者 出院指导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姿势平衡障碍 神经变性 黑质致密部 静止性震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沈岳飞 莫雪安 龙桂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86-288,共3页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干细胞移植 PD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概述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戈鹰 詹青 《中国社区医师》 2012年第13期4-4,共1页
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多在50岁以后发病,随年龄增长其患病率逐渐增高。自英国医生JamesParkinson于1817年首次报道本病以来,虽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长足进步,但迄今为止,其病因和病理... 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多在50岁以后发病,随年龄增长其患病率逐渐增高。自英国医生JamesParkinson于1817年首次报道本病以来,虽对帕金森病的诊断与治疗有长足进步,但迄今为止,其病因和病理机制尚不明确。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多巴胺(DA)能神经元变性脱失,DA递质分泌减少,残留神经元胞浆中形成路易小体。帕金森病起病隐匿,早期无特征性症状和体征,常易漏诊。典型临床表现以运动障碍为主,主要表现为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异常等,临床非运动症状包括认知功能障碍、神经精神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本病是中老年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根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 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脑黑质多巴胺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精神障碍 中老年人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的临床早期识别与诊断
18
作者 刘振芳 张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3期103-103,共1页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早期识别 全球人口老龄化 老年期痴呆 诊断 临床 神经系统变性 常见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帕金森病患者脑多巴胺转运蛋白的SPECT显像
19
作者 张雄 李焕斌 +1 位作者 张琦 王小同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1期136-137,共2页
关键词 脑多巴胺转运蛋白 SPECT显像 帕金森病 轻型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TRODAT-1 病患 ^99MT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遗传性共济失调家系报告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庆华 第五文科 +4 位作者 宋土生 黄辰 倪磊 司履生 康新勤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10-610,共1页
关键词 遗传性共济失调 家系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神经系统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