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5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脉缩窄端侧吻合纠治术后的神经系统预后分析
1
作者 李卓杭 于新迪 +3 位作者 任婧雅 沈佳 董素贞 王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3-759,共7页
目的·分析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CoA)端侧吻合纠治术后患儿的神经系统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行CoA端侧吻合纠治术患儿的手术及神经系统随访资... 目的·分析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the aorta,CoA)端侧吻合纠治术后患儿的神经系统预后。方法·收集2017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行CoA端侧吻合纠治术患儿的手术及神经系统随访资料,包括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和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评分。根据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的分量表评分,评估患儿神经系统各方面预后情况。通过比较MRI和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评分结果正常与异常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2种检查结果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检查结果与患儿是否实施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及CPB方式的相关性。结果·纳入单纯或合并简单心内畸形的CoA患儿27例。有MRI检查结果者25例,其中检查结果异常者5例(20.0%);有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评分者26例,其中评分异常的患儿21例(80.77%),包括听力-语言评分异常18例、表现评分异常12例。MRI和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检查结果异常与是否实施CPB无相关性(P=0.341,P=1.000)。MRI检查结果和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评分显示,在接受CPB的病例中,中低温组神经系统预后无异常的患儿占所有无异常者的比例较高,分别为80.00%与100.00%。结论·CoA端侧吻合纠治术后患儿发生神经系统异常的比例较高,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听力-语言和表现能力;CPB不是直接引起神经系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在中低温下实施可能有利于保护神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缩窄 磁共振成像 体外循环 神经系统预后 Griffiths精神发育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在神经系统发育及相关疾病中的功能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雅君 曹建博 何潇潇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5-422,共8页
表观遗传调控在神经系统发育及稳态维持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化是一种在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通过调控组蛋白或非组蛋白的甲基化,来影响细胞中的基因转录调控或RNA剪接等生理事件。本文旨在概述精... 表观遗传调控在神经系统发育及稳态维持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蛋白质精氨酸甲基化是一种在真核细胞中普遍存在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通过调控组蛋白或非组蛋白的甲基化,来影响细胞中的基因转录调控或RNA剪接等生理事件。本文旨在概述精氨酸甲基转移酶5(protein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5, PRMT5)功能的调控方式,以及其在神经发育环节及神经相关疾病中的多种作用,以探究神经系统中的表观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观遗传 精氨酸甲基化 精氨酸甲基转移酶 神经系统发育 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在神经系统疾病和发育再生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蔡金辉 李妍 汤欣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47-652,共6页
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是脊椎动物中发现的第一个轴突导向因子,与其经典的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UNC5家族(包括Unc5、Unc5A-D)和唐氏综合征细胞粘附分子(DSCAM)受体结合,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再生过程中,特别是在轴突导向、脊髓和周围神... 神经导向因子netrin-1是脊椎动物中发现的第一个轴突导向因子,与其经典的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UNC5家族(包括Unc5、Unc5A-D)和唐氏综合征细胞粘附分子(DSCAM)受体结合,在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再生过程中,特别是在轴突导向、脊髓和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netrin-1及其受体与神经系统疾病发病机制密切相关,是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潜在靶点。本综述重点总结了netrin-1及其受体的结构特征,并阐述了netrin-1在神经系统发育再生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相关机制,以期为神经系统疾病和神经损伤修复提供新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TRIN-1 结直肠癌缺失蛋白DCC UNC5家族 唐氏综合征细胞粘附分子(DSCAM) 神经系统疾病 发育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及生理 被引量:2
4
作者 马海涵 刘新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11期1041-1044,1048,共5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及成体生理功能调节至关重要。在胚胎发育初期,FGF可诱导原肠胚形成期间的细胞迁移和神经板前后体轴的建立;在较迟的大脑塑型过程中,控制大脑组织分化和结构特化;在成年期大脑及神经组织损伤...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对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及成体生理功能调节至关重要。在胚胎发育初期,FGF可诱导原肠胚形成期间的细胞迁移和神经板前后体轴的建立;在较迟的大脑塑型过程中,控制大脑组织分化和结构特化;在成年期大脑及神经组织损伤时,保持成体干细胞增生活性并支持中枢神经再生和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中枢神经系统 发育 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发育 被引量:2
5
作者 苏炳银 蔡文琴 +1 位作者 张成岗 Perbal.B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1135-1138,共4页
目的 研究E8~P30 0大鼠中枢神经系统 (CNS)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发育规律。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TGF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情况。结果 出生前大鼠CNS未检测到CTGF... 目的 研究E8~P30 0大鼠中枢神经系统 (CNS)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CTGF)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发育规律。方法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大鼠中枢神经系统CTGF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在不同发育阶段的变化情况。结果 出生前大鼠CNS未检测到CTGF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出生后早期较少 ,而后逐渐增加。出生后 1~ 2月间出现发育高峰 :阳性细胞数量最多 ,分布范围广泛 ,阳性信号强。随年龄的增加阳性细胞数量逐渐减少 ,分布范围逐渐减小。阳性细胞主要是大脑扣带皮质、纹状皮质、海马、下丘脑、小脑的神经元和脊髓白质的星形胶质细胞、室管膜细胞。阳性细胞具长突起 ,且突起显示较强阳性信号。结论 CTGF在CNS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中枢神经系统 大鼠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6
作者 黄小忠 王充 +2 位作者 胡晓丹 胡荣 潘然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1期63-66,共4页
植物形态学涵盖的知识点繁多,且植物的微观结构和生长发育过程难以直接观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为应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植物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以辅助教学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 植物形态学涵盖的知识点繁多,且植物的微观结构和生长发育过程难以直接观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为应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植物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以辅助教学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的教学提供有力支持。该系统基于B/S架构,部署在校园网服务器上,用户通过Web浏览器访问,终端与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系统包括理论学习、理论考核、实操练习和实操考核四个模块。教学实践表明,该系统克服了学时和微观结构的限制,规范了实验操作,提高了切片操作的安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形态结构 生长发育 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教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与宫内生长受限胎儿神经系统发育产前超声监测 被引量:8
7
作者 石莉 符小艳 +1 位作者 王丽 彭软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7-773,共7页
【目的】应用产前三维超声分析正常胎儿大脑发育规律,并评估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其神经系统的发育状况。【方法】选取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病例。所有病例按照胎儿估计体质量是否在正常范围分为两组:正常组... 【目的】应用产前三维超声分析正常胎儿大脑发育规律,并评估宫内生长受限胎儿其神经系统的发育状况。【方法】选取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在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病例。所有病例按照胎儿估计体质量是否在正常范围分为两组:正常组和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组(胎儿估计体质量低于同孕周第5百分位数),并按照不同孕周分析胎儿大脑外侧裂、顶枕沟及距状沟深度的变化规律。比较正常胎儿和FGR胎儿其大脑外侧裂、顶枕沟及距状沟深度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研究期间,共纳入正常胎儿组386例,FGR胎儿组64例。正常组胎儿孕周中位数25(22~29)周;FGR组胎儿孕周中位数28(26~30)周。应用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大脑外侧裂、顶枕沟及距状沟的深度与孕周呈正相关,且一次方程拟合度最高。与正常胎儿相比,FGR组胎儿其大脑外侧裂、顶枕沟及距状沟深度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大脑外侧裂、顶枕沟及距状沟的深度随孕周变化而变化。FGR胎儿其大脑实质产前发育较正常胎儿迟缓,出生后需尽早进行干预及康复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内生长受限 产前超声 神经系统 距状沟 大脑外侧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定义下宫外生长迟缓与神经发育——营养干预新策略
8
作者 刘宇轩 雷蕾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7-1073,共7页
宫外生长迟缓是评估早产儿发育的重要指标,但其定义与诊断标准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围绕不同定义及生长曲线下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展开分析,通过对现有研究的系统梳理与综合评价,揭示不同定义在判断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及预测神经系统发育... 宫外生长迟缓是评估早产儿发育的重要指标,但其定义与诊断标准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围绕不同定义及生长曲线下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展开分析,通过对现有研究的系统梳理与综合评价,揭示不同定义在判断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及预测神经系统发育结局方面的差异;同时详细分析神经发育营养干预的多种方式及效果,为改善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外生长迟缓 早产 神经发育障碍 营养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秀丽隐杆线虫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徐玉兰 薛雅丹 康利军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5-322,共8页
秀丽隐杆线虫(简称线虫)神经胶质细胞(简称胶质细胞)分为三种类型:鞘状胶质细胞、槽状胶质细胞和谷氨酸受体胶质细胞,主要分布在化学感受器、头部感受器、外唇感受器和内唇感受器这四种感觉器官中。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胶质细... 秀丽隐杆线虫(简称线虫)神经胶质细胞(简称胶质细胞)分为三种类型:鞘状胶质细胞、槽状胶质细胞和谷氨酸受体胶质细胞,主要分布在化学感受器、头部感受器、外唇感受器和内唇感受器这四种感觉器官中。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胶质细胞在线虫神经元的树突延伸和轴突的导向延伸中发挥关键作用,还参与了突触生成,并且通过形成感受器通道的方式来维持感觉神经末梢的正常形态和功能。此外,线虫胶质细胞还可作为神经元的起源。在神经系统成熟过程中,线虫胶质细胞既可通过维持神经元形态来间接控制感觉神经元的功能,也可直接控制感觉神经元的功能。有些胶质细胞可以感受特定的外界刺激,用这些信息来调节与之相伴神经元的活动。线虫胶质细胞不仅通过神经元来影响神经系统,其自身也可以感受机械刺激。本文总结了目前已知线虫胶质细胞对神经发育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小杆线虫 漂亮 神经胶质/细胞学 神经系统/生长和发育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与神经系统发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丽 王媛媛 +2 位作者 刘海莉 李昭荣 吕海侠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23-328,共6页
神经发育过程受到多种因子的精确调控,作为调控因子之一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即microRNA的表达在神经发育过程呈现严格的"时间、空间"特异性,其异常表达会导致神经发育异常。神经干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原始的细胞,其正常的增殖... 神经发育过程受到多种因子的精确调控,作为调控因子之一的非编码单链小分子RNA即microRNA的表达在神经发育过程呈现严格的"时间、空间"特异性,其异常表达会导致神经发育异常。神经干细胞是神经系统最原始的细胞,其正常的增殖、分化、迁移是神经系统正常发育的保证,microRNA对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有调控作用。不同的microRNA通过影响其靶标mRNA在神经干细胞的表达及功能发挥,进而改变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状态,最终完成对神经系统发育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神经系统发育 神经干细胞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死蜱对神经系统发育毒性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1
作者 王香 陈晓萍 +1 位作者 方舒 钱伶凌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56-58,共3页
毒死蜱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机磷农药,它对人体及其它生物体的毒性作用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就其理化性质和神经系统发育毒性作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毒死蜱 有机磷农药 神经系统 发育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在神经系统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家芬 隋南 +1 位作者 匡培梓 管林初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14-218,共5页
在神经系统的早期发育阶段 ,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影响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HPA)轴的活动 ,并经由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对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存活、分化、生长和凋亡过程进行调节 ;在成年阶段 ,糖皮质激素对与神经元可塑性相关的因子进行... 在神经系统的早期发育阶段 ,糖皮质激素可通过影响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HPA)轴的活动 ,并经由糖皮质激素受体介导对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存活、分化、生长和凋亡过程进行调节 ;在成年阶段 ,糖皮质激素对与神经元可塑性相关的因子进行调节 ,从而影响神经元的可塑性变化 ;在老年阶段 ,过量的糖皮质激素对神经元更多地产生危害作用。因此 ,糖皮质激素对神经元的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 神经系统发育 发育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与MRI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29
13
作者 张旭辉 陈晓荣 张珊珊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7期487-490,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与MRI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并分析相关预后情况。材料与方法对28例超声提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或可疑异常的孕妇进行超声与MRI检查,对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提示后颅窝异常20例,其中小脑延髓池增宽16例... 目的探讨超声与MRI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诊断价值,并分析相关预后情况。材料与方法对28例超声提示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异常或可疑异常的孕妇进行超声与MRI检查,对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提示后颅窝异常20例,其中小脑延髓池增宽16例,Dandy-walker畸形2例、小脑发育不良2例;颅内囊性占位4例,小头畸形3例,透明隔腔异常1例。MRI提示胎儿神经系统正常4例,MRI提示后颅窝异常19例,其中小脑延髓池增宽15例,Dandy-walker畸形2例、小脑发育不良2例;颅内囊性占位3例,小头畸形2例。通过调查与随访对比,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78.6%,MRI诊断的符合率为100.0%,MRI诊断的符合率明显高于超声诊断(P<0.05)。28例胎儿出生正常19例,引产7例,胎死2例。结论相对于超声,MRI对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有更好的诊断符合率,有利于进行预后判断,两者联合使用是临床医生确定诊疗方案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核磁共振 胎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儿神经系统发育的评估:236例报道 被引量:8
14
作者 吕攀攀 高文婷 +3 位作者 赵娜 刘芳 徐冲锋 邓玉琴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14-717,共4页
目的探索在高危儿神经系统发育结局预测中,神经系统评估方法的选择。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新生儿科和产科出院的高危新生儿336例,采用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0~1岁神经运动20项检查和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共236例完... 目的探索在高危儿神经系统发育结局预测中,神经系统评估方法的选择。方法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本院新生儿科和产科出院的高危新生儿336例,采用全身运动(GMs)质量评估、0~1岁神经运动20项检查和Gesell发育量表进行评估。结果共236例完成随访。GMs扭转运动阶段,正常者203例,异常者33例;不安运动阶段,正常者218例,异常者18例;0~1岁神经运动20项检查,正常者202例,异常者34例;Gesell发育量表,异常者12例。结论GMs质量评估、0~1岁神经运动20项检查和Gesell发育量表三种方法相结合能够更加完善地早期或超早期综合预测高危儿神经系统发育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儿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0~1岁神经运动20项检查 GESELL发育量表 神经系统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与神经系统发育 被引量:8
15
作者 董朝轩 关云谦 张愚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9-152,共4页
在神经系统发育的早期阶段,某些脑区的神经元表达催化细胞内雌激素合成的关键酶———芳香酶。同时,在相同区域有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因此可以推测:神经元合成的雌激素可能通过雌激素受体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结合近期的研究进展,本文从... 在神经系统发育的早期阶段,某些脑区的神经元表达催化细胞内雌激素合成的关键酶———芳香酶。同时,在相同区域有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因此可以推测:神经元合成的雌激素可能通过雌激素受体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结合近期的研究进展,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初步回答此问题:(1)雌激素对大脑皮层神经元的存活、迁移、聚集的促进作用;(2)雌激素对海马神经元突触形成以及海马不成熟神经细胞增殖的影响;(3)雌激素对背根神经节内感觉神经元存活的调节;(4)雌激素对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雌激素 芳香酶 雌激素受体 神经系统发育 神经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孕期干预对生长受限仔鼠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英兰 张建平 +2 位作者 杨冬梓 王蕴慧 张睿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钙离子拮抗剂孕期干预能否减轻生长受限仔鼠神经系统损伤。【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妊娠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①A组:不缩窄子宫动脉,不予尼莫地平治疗;②B组,缩窄子宫动脉,不予尼莫地平治疗;③C组:缩窄子宫动脉,术后予尼莫... 【目的】探讨钙离子拮抗剂孕期干预能否减轻生长受限仔鼠神经系统损伤。【方法】将40只SD大鼠按妊娠先后顺序随机分为3组:①A组:不缩窄子宫动脉,不予尼莫地平治疗;②B组,缩窄子宫动脉,不予尼莫地平治疗;③C组:缩窄子宫动脉,术后予尼莫地平治疗。通过TUNEL法检测各组新生仔鼠皮层和海马CAl 区神经元凋亡;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出生21 d后各组仔鼠学习记忆功能。【结果】①3组仔鼠皮层神经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63,P<0.01)。其中C组仔鼠平均为(2.98±0.54)个/HP,低于FGR组(5.05±1.17)个/ HP(P<0.01),但高于对照组(2.30±0.69)个/HP(P<0.05)。②3组仔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4.88,P<0.01)。其中C组中位数为0.833(0.332)个/HP,低于B组1.5(0.75)个/HP(P<0.01),高于A 组0.5(0.333)个/HP(P<0.01)。③Morris水迷宫学习记忆功能检测,3组仔鼠5 d的训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组间)=44.052,P<0.01;F(时间)=7 153.846,P<0.01)。C组仔鼠找到平台的时间较B组短(P<0.05),但较A 组长(P<0.05)【结论】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孕期治疗能对生长受限仔鼠神经系统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胎儿生长受限 海马 神经系统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期暴露于可卡因对后代多巴胺能神经系统发育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关晓伟 宋君 +2 位作者 任嘉谦 马沂 何威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0-374,共5页
关键词 孕期暴露 可卡因 后代 多巴胺能 神经系统 发育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细胞变异对神经系统常见肿瘤和发育异常类疾病的致病性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芳 宋小珍 +1 位作者 谢华 陈晓丽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96-205,共10页
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各种内源性及外源性因素均可造成DNA损伤,引起体细胞变异。研究表明体细胞变异对肿瘤具有致病性作用,而体细胞变异对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类疾病的致病性鲜有报道。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全外显子测序、靶向深度测... 在生物体发育过程中各种内源性及外源性因素均可造成DNA损伤,引起体细胞变异。研究表明体细胞变异对肿瘤具有致病性作用,而体细胞变异对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类疾病的致病性鲜有报道。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全外显子测序、靶向深度测序的应用大大提高了低频体细胞变异检出的敏感性,使科研人员重新认识了体细胞变异在神经系统肿瘤和发育异常类疾病发生中的致病性。本文综述了体细胞变异在神经系统肿瘤和发育异常类疾病致病性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研究该类疾病的遗传病因提供新的思路,同时也为新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细胞变异 神经系统肿瘤 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类疾病 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脑利素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丁素菊 郑惠民 +4 位作者 宋树奎 吴涛 李年贵 魏善建 黄才国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596-597,共2页
神经生长因子──脑利素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丁素菊,郑惠民,宋树奎,吴涛,李年贵,魏善建,黄才国随着神经生长因子──脑利素(NGF)的研究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NGF对神经系统具有十分广泛的作用[1... 神经生长因子──脑利素在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丁素菊,郑惠民,宋树奎,吴涛,李年贵,魏善建,黄才国随着神经生长因子──脑利素(NGF)的研究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资料表明,NGF对神经系统具有十分广泛的作用[1,2]。1993年6月至1994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脑利素 神经系统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3:调控神经系统和卵泡发育的关键因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宝乐 高殿帅 徐银学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78-586,共9页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细胞表面最大的受体超家族,参与调节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G蛋白偶联受体3(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Gpr3)是一种新发现的鞘氨醇1-磷酸受体,它直接或者间接参与调节脊椎动物神... G蛋白偶联受体(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s,GPCRs)是细胞表面最大的受体超家族,参与调节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G蛋白偶联受体3(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3,Gpr3)是一种新发现的鞘氨醇1-磷酸受体,它直接或者间接参与调节脊椎动物神经系统及卵泡的发育过程。作为潜在的治疗多种神经疾病和卵巢早衰的药物靶标,Gpr3的生理功能及作用的分子机制等都值得进一步研究。文章主要就Gpr3及其介导的信号通路在脊椎动物神经系统发育及卵巢卵泡发育过程中的相关作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 Gpr3 神经系统 卵泡发育 减数分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