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大神经移植体的应用解剖学 被引量:4
1
作者 刘大庸 胡耀民 董敬朋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1985年第2期95-97,共3页
观察测量了50例成人的耳大神经,并对10例新鲜尸体耳大神经的血管分布进行了观察。为吻合血管或不吻合血管游离移植耳大神经提供了数据资料,并讨论了临床应用中的解剖学要点。
关键词 耳大神经 神经移植体 吻合血管移植周围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BMSCs的ANX移植联合G-CSF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贾桦 李伟丽 +6 位作者 王涛 董毅 李军平 焦旭文 张莲香 王效军 何仲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1-168,共8页
目的:探讨复合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脱细胞异种神经移植体(ANX)移植及联合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大鼠BMSCs种植到ANX内复合培养,制备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 目的:探讨复合骨髓基质细胞(BMSCs)的脱细胞异种神经移植体(ANX)移植及联合应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将大鼠BMSCs种植到ANX内复合培养,制备大鼠坐骨神经10 mm缺损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ANX移植组、ANX移植联合应用G-CSF组、复合BMSCs的ANX移植组和复合BMSCs的ANX移植联合应用G-CSF组。术后8周,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和电生理检测;应用免疫荧光染色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再生神经内神经丝和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结果:含BMSCs的ANX移植联合应用G-CSF组SFI、神经传导速度、再生纤维相对密度增高(P<0.05),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增加(P<0.05)。结论:含BMSCs的ANX移植联合应用G-CSF可显著促进周围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缺损 BMSCS 脱细胞异种神经移植体 G-CSF 移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神经缺损修复供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廖进民 徐达传 钟世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2-223,共2页
关键词 神经缺损 神经修复 神经损伤 神经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供正中神经腕部感觉束转位桥接尺神经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1
4
作者 彭珍山 彭田红 +2 位作者 肖建忠 陈胜华 谭建国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带血供正中神经腕部感觉束转位桥接尺神经缺损的解剖学基础。方法:14例成人上肢标本,观测腕部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长度、神经束、血供等。摹拟带血供腕部正中神经感觉束转位桥接尺神经缺损术。结果:①正中神经腕部长度为7.8 cm(... 目的:探讨带血供正中神经腕部感觉束转位桥接尺神经缺损的解剖学基础。方法:14例成人上肢标本,观测腕部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长度、神经束、血供等。摹拟带血供腕部正中神经感觉束转位桥接尺神经缺损术。结果:①正中神经腕部长度为7.8 cm(7.5-8.1 cm)。神经束数为19-27束,以感觉束为主,感觉束位于尺侧,运动束和混合束位于桡侧。感觉束无损伤分离长度为10.0-14.0 cm。正中神经营养动脉距桡骨茎突上方6.2 cm(6.1-6.6 cm)处发自桡动脉,长度为5.7 cm(5.1-6.1 cm),起始外径为1.2 mm(1.1-1.4 mm)。②尺神经腕部长度为9.4 cm(8.9-9.7 cm),神经束数为14-19束,感觉束和运动束大致相等。感觉束位于掌挠侧,运动束位于背尺侧。结论:带血供正中神经腕部感觉束转位桥接尺神经缺损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神经 神经 神经移植体 显微外科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