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探寻大脑的奥秘:神经示踪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谢浩
高雨欣
+1 位作者
王楠
韩俊海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9-798,共10页
为了深刻理解神经示踪技术,综述了其演进历程、原理、应用及其在神经科学和其他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和局限.首先,回顾了传统的神经示踪技术,以肽类标志物、传统染料等为例,分析了顺行和逆行标记2种方法.然后,介绍了用于示踪神经环路的病毒...
为了深刻理解神经示踪技术,综述了其演进历程、原理、应用及其在神经科学和其他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和局限.首先,回顾了传统的神经示踪技术,以肽类标志物、传统染料等为例,分析了顺行和逆行标记2种方法.然后,介绍了用于示踪神经环路的病毒工具的最新进展,包括狂犬病毒、伪狂犬病毒、单纯孢疹病毒、腺相关病毒等,揭示了其如何帮助理解大脑复杂的工作机制,探讨了其演化历史、类型以及在大脑科学和神经环路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最后,展望了神经环路示踪技术在脑连接组学、人类疾病研究和药物开发等领域的发展前景.这些技术的创新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大脑的奥秘,改善神经健康,并应对神经相关疾病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示踪技术
神经
科学
病毒工具
顺行标记
逆行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神经束路示踪技术在脊髓损伤与再生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李琬悦
丁煜萌
王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7-661,共5页
脊髓损伤是神经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而神经束路示踪技术是其重要的研究手段。脊髓中神经纤维性质复杂,在人类和动物间存在很多分布差异。本文对神经束路示踪技术、脊髓损伤易累及的主要神经纤维的分布特点和在种属间的差异及神...
脊髓损伤是神经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而神经束路示踪技术是其重要的研究手段。脊髓中神经纤维性质复杂,在人类和动物间存在很多分布差异。本文对神经束路示踪技术、脊髓损伤易累及的主要神经纤维的分布特点和在种属间的差异及神经束路示踪技术在脊髓损伤与再生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
束路
示踪
技术
逆行
示踪
顺行
示踪
跨节
示踪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轴突漏是阿尔茨海默病关键性的神经病理改变
被引量:
1
3
作者
肖爱武
戴甲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7-278,F0004,共3页
目的探讨轴突病变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人死亡后脑细胞轴突转运功能恢复方法和神经示踪技术分析38例个体的不同脑区(个体死亡时间均小于8 h),其中26例为AD患者,另12例非AD患者被设为对照...
目的探讨轴突病变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人死亡后脑细胞轴突转运功能恢复方法和神经示踪技术分析38例个体的不同脑区(个体死亡时间均小于8 h),其中26例为AD患者,另12例非AD患者被设为对照。结果AD患者脑出现重要的神经病理改变———轴突漏(axonal leakage)。轴突漏常伴随肿胀的轴突和轴突膨体,且与传统的神经病理改变———斑块和神经原纤维缠结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轴突漏可能是AD关键性的神经病理改变,不但可能导致斑块的产生和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而且可能是AD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突漏
阿尔茨海默病
轴突病变
死亡后
神经示踪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寻大脑的奥秘:神经示踪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
2
1
作者
谢浩
高雨欣
王楠
韩俊海
机构
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89-798,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3223003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32370788)
+1 种基金
科技创新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资助项目(2021ZD0202500)
浙江省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孤独症研究专项资助项目(2022002)。
文摘
为了深刻理解神经示踪技术,综述了其演进历程、原理、应用及其在神经科学和其他领域中的应用价值和局限.首先,回顾了传统的神经示踪技术,以肽类标志物、传统染料等为例,分析了顺行和逆行标记2种方法.然后,介绍了用于示踪神经环路的病毒工具的最新进展,包括狂犬病毒、伪狂犬病毒、单纯孢疹病毒、腺相关病毒等,揭示了其如何帮助理解大脑复杂的工作机制,探讨了其演化历史、类型以及在大脑科学和神经环路研究中的应用价值.最后,展望了神经环路示踪技术在脑连接组学、人类疾病研究和药物开发等领域的发展前景.这些技术的创新将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大脑的奥秘,改善神经健康,并应对神经相关疾病的挑战.
关键词
神经示踪技术
神经
科学
病毒工具
顺行标记
逆行标记
Keywords
neural tracing techniques
neuroscience
viral tools
anterograde labeling
retrograde labeling
分类号
Q31 [生物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神经束路示踪技术在脊髓损伤与再生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李琬悦
丁煜萌
王曦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学员一旅
第四军医大学基础部神经生物学教研室暨脑科学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57-661,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171156)
文摘
脊髓损伤是神经科学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而神经束路示踪技术是其重要的研究手段。脊髓中神经纤维性质复杂,在人类和动物间存在很多分布差异。本文对神经束路示踪技术、脊髓损伤易累及的主要神经纤维的分布特点和在种属间的差异及神经束路示踪技术在脊髓损伤与再生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
束路
示踪
技术
逆行
示踪
顺行
示踪
跨节
示踪
综述
Keywords
spinal cord injury
neural tract tracing technique
retrograde tracing
anterograde tracing
transganglionic tracing
review
分类号
R651.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轴突漏是阿尔茨海默病关键性的神经病理改变
被引量:
1
3
作者
肖爱武
戴甲培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7-278,F0004,共3页
基金
教育部"春晖计划"资助项目(20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570629)
荷兰皇家科学院中荷合作项目(05CDP030)
文摘
目的探讨轴突病变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人死亡后脑细胞轴突转运功能恢复方法和神经示踪技术分析38例个体的不同脑区(个体死亡时间均小于8 h),其中26例为AD患者,另12例非AD患者被设为对照。结果AD患者脑出现重要的神经病理改变———轴突漏(axonal leakage)。轴突漏常伴随肿胀的轴突和轴突膨体,且与传统的神经病理改变———斑块和神经原纤维缠结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轴突漏可能是AD关键性的神经病理改变,不但可能导致斑块的产生和神经原纤维缠结的形成,而且可能是AD认知障碍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轴突漏
阿尔茨海默病
轴突病变
死亡后
神经示踪技术
Keywords
axonal leakage
Alzheimer's disease
axonopathy
postmortem tracing technique
分类号
R749.06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探寻大脑的奥秘:神经示踪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谢浩
高雨欣
王楠
韩俊海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神经束路示踪技术在脊髓损伤与再生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李琬悦
丁煜萌
王曦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轴突漏是阿尔茨海默病关键性的神经病理改变
肖爱武
戴甲培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