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鞘磷脂合成酶基因沉默对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石渊渊 李志强 +1 位作者 谷敬丽 王玉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59-1762,共4页
以HEK293细胞为模型,利用RNA干扰技术,将神经鞘磷脂合成酶(SMS)的同工酶(SMS1和SMS2)的siRNA分别联合、转染HEK293细胞.通过薄层层析法评价SMS酶活性,同时测神经酰胺(Cer)、卵磷脂(PC)及神经鞘磷脂(SM)的水平,并以流式细胞仪和AnnexinV-... 以HEK293细胞为模型,利用RNA干扰技术,将神经鞘磷脂合成酶(SMS)的同工酶(SMS1和SMS2)的siRNA分别联合、转染HEK293细胞.通过薄层层析法评价SMS酶活性,同时测神经酰胺(Cer)、卵磷脂(PC)及神经鞘磷脂(SM)的水平,并以流式细胞仪和Annexin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MS基因沉默后SMS表达水平降低(分别降低17%,20%,49%);SM水平显著性降低(P<0.05);Cer水平显著性升高(P<0.05);TNF-α诱导的凋亡显著性升高[分别为58%(P<0.01),24%(P<0.05),77%(P<0.01)].这些结果提示,SMS基因沉默能降低SM水平并升高Cer水平,明显增加TNF-α诱导的HEK293细胞凋亡.由于SM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独立危险因子,因此本研究有可能为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找到新的靶点和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磷脂合成酶 薄层层析 神经酰胺 神经磷脂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大豆磷脂的功能及其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王仲礼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5,10,共4页
分别介绍了甘油醇磷脂和神经醇磷脂两类大豆磷脂的组成及大豆磷脂的特殊生理功效,并着重阐述了大豆的应用特性,如它的乳化作用、防粘作用、抗氧化作用、和蛋白质的结合作用、和淀粉的结合作用等。
关键词 大豆磷脂 甘油醇磷脂 神经磷脂 乳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S高表达对细胞内和培养基中SM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石渊渊 王玉兰 李志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982-1985,共4页
为了研究神经鞘磷脂合成酶(SMS)活性与神经鞘磷脂(SM)代谢之间的关系,用SMS的同功酶(SMS1和SMS2)的表达载体(pCMV.sport 6-SMS1和pcDNA3.1-SMS2),瞬时转染HEK293细胞,通过薄层层析法测定神经鞘磷脂合成酶活性来检测SMS的表达水平,同时... 为了研究神经鞘磷脂合成酶(SMS)活性与神经鞘磷脂(SM)代谢之间的关系,用SMS的同功酶(SMS1和SMS2)的表达载体(pCMV.sport 6-SMS1和pcDNA3.1-SMS2),瞬时转染HEK293细胞,通过薄层层析法测定神经鞘磷脂合成酶活性来检测SMS的表达水平,同时测定细胞和培养基中的SM浓度.结果显示,用pCMV.sport 6-SMS1转染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SMS表达水平提高65%,细胞内和培养基中的SM水平显著性升高(58%和46%,p<0.01);转染pCDNA3.1-SMS2后与对照组相比,SMS表达水平提高13%,细胞内和培养基中的SM水平显著性升高(33%和29%,p<0.05).实验结果表明,SM水平可被SMS1和SMS2调节.由于SM是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子,因此本文研究结果有可能为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磷脂 神经磷脂合成酶 动脉粥样硬化 瞬时转染 薄层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型尼曼匹克病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石雪 李卓然 +3 位作者 熊晓亮 郝婷婷 周芮 赵银龙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720-721,共2页
患者女,37岁。主诉右小腿疼痛3月余。查体:眼睑肿胀,右小腿未见红肿、破溃、色素沉着等,未见明显包块,压痛(+)。既往体健,育1子,无特殊疾病家族史。辅助检查:血常规:红细胞计数2.31×10^12/L,血红蛋白73g/L,红细胞压积22.4%。肝功能... 患者女,37岁。主诉右小腿疼痛3月余。查体:眼睑肿胀,右小腿未见红肿、破溃、色素沉着等,未见明显包块,压痛(+)。既往体健,育1子,无特殊疾病家族史。辅助检查:血常规:红细胞计数2.31×10^12/L,血红蛋白73g/L,红细胞压积22.4%。肝功能:总蛋白45.8g/L,白蛋白28.8g/L,球蛋白17.0 g/L。离子:钙1.81m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曼-匹克病 神经磷脂 成人型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脂类物质营养保健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朝霞 王慧杰 冯翠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7期105-105,共1页
脂类作为动、植物细胞中各种膜性结构的基本成分及人体血浆中脂蛋白的必需成分,对人体有多种营养和保健作用。本文阐述了它在人体生理保健方面的多种重要作用。
关键词 脂类 磷脂 神经磷脂 生理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1%到30%蛋制品加工产业亟待科技和资金投入
6
作者 谢晴 《中国农村科技》 2015年第1期24-27,共4页
众所周知,鸡蛋的蛋白质质量很高,是最廉价和高效的蛋白来源。蛋制品内含有大量的磷脂质,其中约有一半是卵磷脂(是与蛋白质、维生素相并列的"第三营养素"),另外还有脑磷脂、真脂和微量的神经磷脂。这些磷脂质对促进脑组织和神经组织... 众所周知,鸡蛋的蛋白质质量很高,是最廉价和高效的蛋白来源。蛋制品内含有大量的磷脂质,其中约有一半是卵磷脂(是与蛋白质、维生素相并列的"第三营养素"),另外还有脑磷脂、真脂和微量的神经磷脂。这些磷脂质对促进脑组织和神经组织的发育有很好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蛋制品中还含有大量的氨基酸,包括人体体内所不能合成的8中必须氨基酸。蛋制品以其丰富的营养赢得了人们深深的喜爱,是人们日常生活饮食消费的首选佳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制品 第三营养素 神经磷脂 磷脂 真脂 必须氨基酸 蛋白来源 资金投入 行业标准 蛋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活检确诊尼曼-匹克病1例
7
作者 王爱丽 牛焕红 成胜权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1期-,共2页
患儿男,1岁,因呕吐、腹泻7天,发热3天,抽搐1次入院。患儿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4~5次/日,伴腹泻,黄色稀糊便,量多,5~6次/日,当地社区诊所给予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小柴胡颗粒3天,呕吐、腹泻无改善... 患儿男,1岁,因呕吐、腹泻7天,发热3天,抽搐1次入院。患儿7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4~5次/日,伴腹泻,黄色稀糊便,量多,5~6次/日,当地社区诊所给予口服小儿氨酚黄那敏、小柴胡颗粒3天,呕吐、腹泻无改善。3天前出现发热、流涕,体温最高39.9℃,随即出现抽搐,表现为意识丧失、双眼上翻,颜面青紫、口吐白沫、四肢抖动,持续约3分钟,于我科急诊给予“镇静、止惊、脱水、抗感染、补液”等治疗2天,病情好转后收住院。个人史:患儿系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无窒息史,母乳喂养,抬头、翻身具体时间不详,目前尚不能言语、独坐、爬行,生长发育落后于正常同龄儿。家族史:父母非近亲结婚,体健,1姐因不明原因肝、脾肿大于1岁9月时去世。入院查体:体温37℃,脉搏110次/分,呼吸26次/分,血压80/56 mmHg,体重8.5 kg。营养中等,正常面容,全身皮肤黏膜及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咽部黏膜充血。呼吸规整,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音有力,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肝右锁骨中线肋下6 cm,剑突下4 cm,质中等,脾肋下可触及,甲乙线:4 cm,甲丙线:3 cm,丁戊线:-5 cm,质中等。四肢肌力减低,肌张力正常,双侧Babinski 征阴性。入院诊断:(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高热惊厥。(3)急性肠炎。(4)遗传代谢病。(5)精神运动发育迟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曼-匹克病 肝活检 神经磷脂 神经系统症状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肝脾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C型尼曼-匹克病患者的护理
8
作者 程明珍 《护理学杂志》 2008年第3期72-73,共2页
对1例C型尼曼-匹克病患儿采取抗感染、排痰、营养神经及全身支持治疗。结果患儿住院15d,生命体征稳定,肺部听诊双肺未闻及痰鸣音及湿性啰音,病情好转出院。提出C型尼曼-匹克病的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基础护理、对症护理,加强营... 对1例C型尼曼-匹克病患儿采取抗感染、排痰、营养神经及全身支持治疗。结果患儿住院15d,生命体征稳定,肺部听诊双肺未闻及痰鸣音及湿性啰音,病情好转出院。提出C型尼曼-匹克病的护理重点是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基础护理、对症护理,加强营养、饮食指导;同时强调产前检查的重要性,以降低此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型尼曼-匹克病 神经磷脂 染色体突变 产前诊断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与大豆利用专题讲座(五)
9
作者 杨孝达 《粮食与油脂》 1989年第1期56-59,共4页
六、大豆油及其副产品之利用大豆加工制油及其副产品的综合利用等方面,有不少课题研究。大豆油成分众多,用途广泛,如精炼油脂时之磷脂副产品以及皂脚深加工研制谷固醇等均是医药及食品方面的重要原料,兹将几种有关产品,分别介绍如下:
关键词 谷固醇 神经磷脂 植物油料 脂酸 营养价值 豆街醇 油脚 碘价 橡胶工业 不皂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尼曼-匹克病2例报道
10
作者 王奕 《浙江临床医学》 2013年第9期1381-1382,共2页
尼曼-匹克病(NPD)又称鞘磷脂沉积病,首先由尼曼和匹克二人分别于1914年和1922年发现,故称为尼曼-匹克病,以全身单核巨噬细胞和神经系统有大量的含有神经鞘磷脂的泡沫样细胞为特点,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先天性糖脂代谢性疾病... 尼曼-匹克病(NPD)又称鞘磷脂沉积病,首先由尼曼和匹克二人分别于1914年和1922年发现,故称为尼曼-匹克病,以全身单核巨噬细胞和神经系统有大量的含有神经鞘磷脂的泡沫样细胞为特点,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先天性糖脂代谢性疾病。现将2例尼曼-匹克病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曼-匹克病 先天性糖脂代谢性疾病 尼曼-匹克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单核巨噬细胞 儿童 磷脂沉积病 神经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