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0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犬神经症状的临床鉴别诊断与防治
1
作者 唐芳索 刘占斌 修福晓 《浙江畜牧兽医》 2025年第2期38-39,共2页
神经症状是多种疾病都可以表现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在人医上正确的说法是神经官能症,它通常是以抑郁、强迫、神经衰弱等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一般情况下,遗传、脑部损伤、人格特质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神经官能症的发生。在动物尤其是犬身上... 神经症状是多种疾病都可以表现的一种常见临床症状,在人医上正确的说法是神经官能症,它通常是以抑郁、强迫、神经衰弱等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一般情况下,遗传、脑部损伤、人格特质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神经官能症的发生。在动物尤其是犬身上,一般可以认为它是由于先天或各种因素导致犬的感觉系统和运动系统障碍而引起的惊恐、不听呼唤、痉挛、惊厥、攻击性强、共济失调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 神经症状 人格特质 脑部损伤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治疗伴有交感神经症状的颈椎病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洪 越雷 +12 位作者 陈顺伦 胡博 李淳德 邑晓东 李宏 卢海霖 王宇 于峥嵘 孙浩林 王诗军 赵耀 漆龙涛 王瑞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47-351,共5页
目的:探究和评价前路椎间盘切除聚醚醚酮(polytheretherketone,PEEK)椎间融合器辅助的椎体间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伴有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伴有交感神经症状的... 目的:探究和评价前路椎间盘切除聚醚醚酮(polytheretherketone,PEEK)椎间融合器辅助的椎体间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伴有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伴有交感神经症状的颈椎病并接受前路椎间盘切除加PEEK椎间融合器辅助的植骨融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融合率评估采用X线片及动力位X线片,必要时采用CT重建判定其融合率,采用20分评分法分别在术前、术后2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对头晕等交感神经症状进行评分,计算末次随访时的改善率及临床效果满意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经过不少于1年随访,随访时间为12~36个月,平均15.6个月。36例完全融合,2例术后半年延迟愈合,1例假关节形成,但无临床症状,融合率为97%,平均融合时间为3.6个月。术后交感神经症状都有不同程度改善,术前交感神经症状评分为8.4±1.0,术后2个月评分为2.2±0.3,末次随访评分为2.4±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6.57,P<0.001)。改善率为优22例,良15例,可1例,差1例,临床效果满意率为95%。1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1周后恢复;2例患者出现轻度吞咽不适,1个月后恢复;1例患者由于引流不畅出现皮下血肿,经血肿清除后恢复。结论:前路ACDF是治疗伴有交感神经症状的颈椎病的较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 椎间融合 治疗 交感神经症状 颈椎病 头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路经椎间隙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梁磊 王新伟 +4 位作者 袁文 王占超 陈德玉 李君 姜东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9,共6页
目的:探讨前路经椎间隙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2010年10月手术治疗的伴有明显头晕、头痛等交感神经症状的颈椎病患者156例,其中脊髓型59例,脊髓-神经根混合型97例。病变涉及单... 目的:探讨前路经椎间隙减压固定融合术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0月~2010年10月手术治疗的伴有明显头晕、头痛等交感神经症状的颈椎病患者156例,其中脊髓型59例,脊髓-神经根混合型97例。病变涉及单节段108例,2个节段39例,3个节段6例,4个节段3例。对全部病变节段行前路经椎间隙减压固定融合术,术中均彻底切除病变椎间隙处后纵韧带。观察比较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情况,采用交感神经症状20分法和JOA 17分法评定交感神经症状和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在颈椎正侧位及伸屈动力位X线片上进行影像学评价。结果:32例患者术后有一过性咽喉部疼痛不适感,经对症处理于术后3~5d症状均消失;无脑脊液漏、感染和血管、神经损伤。随访8~42个月,平均25个月。交感神经症状评分术前6.4±1.7分,术后1周1.6±1.7分,末次随访时2.4±1.4分,主观满意率79%;JOA评分术前9.8±2.4分,术后1周11.9±2.5分,末次随访12.9±2.2分。术后1周、末次随访时交感神经症状评分和JOA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1周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X线片显示手术节段均已融合,颈椎稳定性良好,无内固定松动和断裂。2例于术后3年因脊髓神经症状加重行二次后路减压手术。结论: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固定融合术结合术中彻底切除病变椎间隙处后纵韧带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交感神经症状 颈前路经椎间隙减压术 后纵韧带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交感神经症状为主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3
4
作者 钱军 田野 +2 位作者 胡建华 余可谊 李其一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15-519,共5页
目的:探讨以交感症状为主的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我科手术治疗18例以交感神经症状为主的颈椎病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有颈椎不稳和不同程度的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表现,JOA评分12.4±1.9... 目的:探讨以交感症状为主的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2003年7月至2007年7月,我科手术治疗18例以交感神经症状为主的颈椎病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影像学检查均有颈椎不稳和不同程度的脊髓或神经根受压表现,JOA评分12.4±1.9分,北医三院40分法评分28.7±5.3分。采用前路扩大减压植骨融合术,同时应用内固定重建颈椎稳定性。随访患者JOA评分及北医三院评分改善情况,统计交感神经症状缓解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14例患者采用前路椎间扩大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4例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中无血管神经损伤、脑脊液漏等严重并发症发生。6例患者术后有一过性咽喉部疼痛不适,出院时均已消失。随访18~58个月,平均36个月,术后3个月随访时JOA评分和北医三院评分分别为15.2±1.4分和34.3±4.8分,末次随访时分别为15.6±1.0分和35.1±4.4分。两种评分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与术前相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交感症状缓解优7例,良10例,差1例。随访时影像学检查显示植骨融合满意,没有颈椎不稳定。结论:颈前路手术充分减压、重建颈椎生理曲度和稳定性治疗以交感神经症状为主的颈椎病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交感神经症状 颈椎不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塌陷伴神经症状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8
5
作者 郭丹青 张顺聪 +5 位作者 李大星 唐永超 莫国业 梁德 李永贤 郭惠智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03-1608,1653,共7页
目的分析总结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塌陷(OVC)伴神经症状(N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2010年8月至2016年6月共40例OVC并NS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女35名,男5名,年龄53~95岁,平均72.4岁,通过检查侧位X线片、胸腰椎MRI、胸腰椎CT,将骨折分为... 目的分析总结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塌陷(OVC)伴神经症状(NS)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2010年8月至2016年6月共40例OVC并NS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女35名,男5名,年龄53~95岁,平均72.4岁,通过检查侧位X线片、胸腰椎MRI、胸腰椎CT,将骨折分为新鲜期及陈旧期(含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陈旧性椎体骨折不愈合根据骨折部位过伸位CT分为A1(可复位稳定型)、A2(可复位不稳定型)、B(难复位型),并按椎体塌陷程度及形态分为轻、中、重、极重度塌陷,极重度塌陷进一步分为扁平型、楔型、凹陷型。记录患者临床症状、疼痛评分VAS、ASIA神经功能分级、体征、骨密度,测量椎体最大塌陷程度、胸腰段后凸角、后壁骨折块椎管占位率。结果临床症状:40例患者中,38例(95%)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胸腰部疼痛;伴下肢神经症状19例(47.5%);伴肋间神经支配区域放射痛22例(55%);鞍区麻木伴小便障碍2例;双侧腹股沟疼痛2例,腰背痛VAS评分0~8分,平均6.6分,神经放射痛VAS评分3~8分,平均5.8分,神经功能ASIA分级C级5例(12.5%),D级10例(25%),E级25例(62.5%);骨密度平均T=-3.5SD;影像学表现:46个受累椎体,陈旧骨折不愈合30例(65.2%),其中A2型56.7%,其次为B型26.7%、A1型16.7%,新鲜骨折13例(28.3%),陈旧骨折畸形愈合3例(6.5%);28个椎体CT发现椎体内"真空征";极重度塌陷椎体共34个(73.9%),楔形50%,凹陷型32.4%,扁平型有17.6%;重度塌陷9例(19.5%),中度塌陷3例(6.5%),无轻度塌陷椎体;36个(78.3%)患椎分布于胸腰段,25/36例(69.4%)胸腰段cobb>30°,下腰椎7例,胸椎3例;中央管狭窄30例,椎间孔狭窄10例。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塌陷伴神经症状的临床表现典型特征为胸腰背部疼痛,体位变动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时可稍减轻或消失。神经损害相对较轻,多以下肢根性症状或胁肋部区域神经放射痛表现为主,部分表现为动态神经压迫,还可出现鞍区麻木及二便障碍。影像学以陈旧不愈合期-A2型为多见,其次为B型,CT往往发现椎体内"真空征",多分布于胸腰段,骨折形态以极重度塌陷-楔形为主,往往伴有严重的后凸畸形及骨质疏松,引起中央管狭窄为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分型 神经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认识与治疗探讨 被引量:29
6
作者 袁文 梁磊 王新伟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5,共3页
长期以来,伴发于颈椎退行性疾病的头晕、心慌等交感神经症状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难题。其临床表现复杂,缺乏明确诊断标准,易造成误诊误治。从提出“Barre-Lieou”综合征开始,国内外学者在基础和临床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 长期以来,伴发于颈椎退行性疾病的头晕、心慌等交感神经症状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难题。其临床表现复杂,缺乏明确诊断标准,易造成误诊误治。从提出“Barre-Lieou”综合征开始,国内外学者在基础和临床两个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时至今日,对该疾患确切发病机制的明确解释仍然难以形成,从而也导致无法建立统一、有效的诊治方案。 1发病机制1.1现有假说及其局限性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或切入点对颈交感神经症状进行了研究,形成了几种不同的理论假说。以往大量针对颈性眩晕的研究均试图通过探索椎动脉相关因素寻找突破。椎动脉受压假说由于其病变解剖部位明确(钩椎关节),早期很容易让人信服。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该假说对无明显椎动脉受压证据的病例难以做出满意解释。动物实验也表明,即使完全结扎双侧椎动脉,也不会必然引起脑缺血改变。此后,基于椎动脉剥离术可以改善部分患者的颈交感神经症状的佐证,有人提出了椎动脉壁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假说,认为即便无明显椎动脉受压,仅由于椎动脉壁上交感神经受刺激亦可引起椎动脉缺血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纤维 神经症状 颈椎病 椎动脉受压 治疗 临床医生 发病机制 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功能亢进伴精神神经症状患者脑功能区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利红 张玲 +2 位作者 黎海涛 卞士柱 陈兵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3期2573-2576,共4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基础状态下自发脑功能活动特征及其与甲状腺激素、精神神经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51例未治疗的甲亢患者为病例组,51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 目的研究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基础状态下自发脑功能活动特征及其与甲状腺激素、精神神经症状的相关性。方法 51例未治疗的甲亢患者为病例组,51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估患者抑郁焦虑程度,运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state fMRI,rfMRI)和局部一致性(regional homogeneity,ReHo)法,分析其脑部局部一致性,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甲亢组额上回、眶额叶和颞极ReHo值减弱;小脑蚓部ReHo值增强。小脑蚓部ReHo值与HAMA焦虑评分显著相关;额上回ReHo值在不同严重程度焦虑中差异显著,与甲状腺激素(FT3、FT4)及HAMD睡眠障碍因子显著相关;颞极ReHo值也与睡眠障碍因子相关。结论甲亢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存在异常脑功能区,并与甲状腺激素、情绪障碍相关,可能是其发生精神神经症状的病理生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亢 精神神经症状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局部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伤椎椎体成形术治疗伴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被引量:19
8
作者 方永超 冯新民 +2 位作者 陶玉平 杨建东 王静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76-378,共3页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若椎体压缩超过原始高度2/3或合并中、后柱损伤的爆裂性骨折为不稳定性骨折,如果合并神经受损症状,是目前治疗的难点。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适用于椎管后壁完整、不合并神经症状的骨...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若椎体压缩超过原始高度2/3或合并中、后柱损伤的爆裂性骨折为不稳定性骨折,如果合并神经受损症状,是目前治疗的难点。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适用于椎管后壁完整、不合并神经症状的骨质疏松性稳定性椎体骨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神经症状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治疗 骨水泥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稳定性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神经症状和脑电图改变 被引量:9
9
作者 韩玉昆 孙洁廉 +2 位作者 孟淑珍 夏薇 庄风英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4,共2页
140名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临床分型属中度者98例,重度42例。中度组3例死亡,9例有神经后遗症,67例正常,痊愈率为84.8%。重度组30例死亡,9例有神经后遗症,仅2例正常,痊愈率4.87%。计算各项可能影响预后因素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以重度组... 140名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临床分型属中度者98例,重度42例。中度组3例死亡,9例有神经后遗症,67例正常,痊愈率为84.8%。重度组30例死亡,9例有神经后遗症,仅2例正常,痊愈率4.87%。计算各项可能影响预后因素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以重度组、昏迷、脑干症状和一周后神经症状未消失4项,对早期决定预后不良最有意义。作者介绍了这类患儿的脑电图改变及其对判断病情和预后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脑病 神经症状 脑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斌礼 杨勇 +2 位作者 赵建民 王跃文 王建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6期331-333,共3页
目的:观察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神经妥乐平)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疗效。方法:随机将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仍有残留神经症状的VAS评分在4分以上的患者40例,分为神经妥乐平组和安慰剂组各20例,神经妥乐平组给予10.8N... 目的:观察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神经妥乐平)治疗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疗效。方法:随机将腰椎管狭窄症术后仍有残留神经症状的VAS评分在4分以上的患者40例,分为神经妥乐平组和安慰剂组各20例,神经妥乐平组给予10.8NU神经妥乐平+0.9%NS,250ml静脉点滴,连续14天;安慰剂组给予250ml NS静脉点滴连续14天。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麻木或冷感变化情况。结果:治疗7天,14天两组间疼痛及麻木等伴随症状VAS评分均有改善,神经妥乐平组VAS评分改善较安慰剂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4天两组间疼痛及麻木等伴随症状的改善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患者无不良反应。结论:神经妥乐平对腰椎管狭窄症术后残留的疼痛、麻木、冷感等感觉异常的神经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妥乐平 腰椎管狭窄症 残留神经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具治疗无神经症状胸腰椎骨折初步报告 被引量:3
11
作者 林研 印心奇 +5 位作者 徐根宝 顾小华 吴韦 孙万驹 尹峰 李旭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37-237,共1页
临床资料1995年12月至1997年12月我院收治单一节段的胸腰椎骨折(T11~L2)共32例。其中21例自愿参加本临床研究,均为爆裂骨折,无神经症状。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40.2岁(23~53岁)。卧床4周后... 临床资料1995年12月至1997年12月我院收治单一节段的胸腰椎骨折(T11~L2)共32例。其中21例自愿参加本临床研究,均为爆裂骨折,无神经症状。男12例,女9例,平均年龄40.2岁(23~53岁)。卧床4周后,佩戴仿Jewet支具(胸骨柄、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神经症状 胸腰椎骨折 支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长收缩训练治疗下颈椎失稳交感神经症状的效果 被引量:3
12
作者 郄淑燕 张夏琳 +3 位作者 潘钰 马全胜 张丽华 丁永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69-271,共3页
目的探讨颈部肌群等长收缩训练对下颈椎失稳交感神经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41例下颈椎失稳并发交感神经症状的患者分为试验组(n=21)和对照组(n=20)。两组均接受为期3周的手法治疗,试验组同时行颈部肌群等长收缩训练。治疗前后采用视觉... 目的探讨颈部肌群等长收缩训练对下颈椎失稳交感神经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 41例下颈椎失稳并发交感神经症状的患者分为试验组(n=21)和对照组(n=20)。两组均接受为期3周的手法治疗,试验组同时行颈部肌群等长收缩训练。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临床症状,采用短程频谱分析法检测心率变异性,包括总功率(TP)、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低频高频比(LF/HF)。结果治疗后,两组VAS评分、LF、LF/HF均下降(P<0.05);试验组VAS评分、LF、LF/HF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等长收缩训练可改善下颈椎失稳患者交感神经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失稳 交感神经症状 心率变异性 等长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线引导下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炎 吴大胜 +2 位作者 刘娜 宋永光 宫小文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9期712-713,715,共3页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在疼痛科诊疗中,主诉颈椎病合并交感神经症状(指病人主诉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心悸、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胃肠道不适、面部潮红等)病人有逐年增多趋势,严重影响了病人的...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在疼痛科诊疗中,主诉颈椎病合并交感神经症状(指病人主诉眩晕、头痛、恶心、呕吐、耳鸣、心悸、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胃肠道不适、面部潮红等)病人有逐年增多趋势,严重影响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国内学者把这类疾病统一命名为伴交感神经症状颈椎病。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对症保守治疗以及开放手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症状 X线引导 臭氧髓核溶解术 颈部制动 病人主诉 心动过缓 后纵韧带 口服药物 面部潮红 心动过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绝经对围绝经期妇女精神神经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陶敏芳 滕银成 朱洁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探讨手术绝经对围绝经期妇女精神神经症状的影响。方法对68例因妇科良性疾病行双侧卵巢切除的围绝经期妇女,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法对术前、术后的围绝经期综合征进行评分,包括对精神神经症状进行评分。并让患者对手术再次选择,分... 目的探讨手术绝经对围绝经期妇女精神神经症状的影响。方法对68例因妇科良性疾病行双侧卵巢切除的围绝经期妇女,采用改良Kupperman评分法对术前、术后的围绝经期综合征进行评分,包括对精神神经症状进行评分。并让患者对手术再次选择,分成暂缓手术组(n=38)和立即手术组(n=30),再次对两组精神神经症状进行评分。结果术前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为67.65%(22/68),其中中、重度症状发生率为30.88%;术后发生率为97.06%(66/68),其中中、重度发生率为70.59%,术后发生率显著高于术前(P<0.01)。术后精神神经症状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失眠:(1.68±1.39)分vs(1.55±1.60)分;情绪波动:(2.51±1.82)分vs(1.68±1.77)分;抑郁:(0.98±1.46)分vs(0.60±0.38)分](P<0.01)。选择立即手术的患者仅术后情绪波动的评分明显高于术前评分(P=0.005);而选择暂缓手术的患者术后情绪波动和抑郁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评分(P=0.051,P=0.010)。结论围绝经期妇女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后,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率升高,症状严重程度加重,精神神经症状评分升高,其中抑郁症状可能影响患者再次选择手术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绝经 围绝经期综合征 精神神经症状 改良Kupperman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应用痹祺胶囊和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注射液治疗老年腰椎爆裂骨折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平少华 张岩 梁春雨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25-927,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痹祺胶囊和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注射液(神经妥乐平)治疗老年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腰椎爆裂骨折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治疗组(2...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痹祺胶囊和牛痘疫苗接种家兔炎症皮肤提取物注射液(神经妥乐平)治疗老年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腰椎爆裂骨折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均施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组患者术后予以痹祺胶囊口服(4粒/次,3次/d)和神经妥乐平针肌肉注射(3.6 U/次,1次/d),对照组仅予以神经妥乐平针肌肉注射(3.6 U/次,1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和术后1、2、4周时下肢疼痛和麻木感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的下肢疼痛和麻木感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术后1、2、4周时下肢疼痛和麻木感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无静脉血栓、压疮、肺部和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联合应用痹祺胶囊和神经妥乐平可改善老年腰椎爆裂骨折内固定术后患者的下肢疼痛和麻木感,减轻患者痛苦,为患者康复锻炼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痹祺胶囊 神经妥乐平 老年人 骨折固定术 腰椎骨折 残余神经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自主神经损害对交感神经皮肤反应和自主神经症状量表评分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姜雅芬 尹厚民 +1 位作者 余建军 张宝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5期4176-4178,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自主神经损害对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和自主神经症状量表(ASP)评分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包括宁波市第二医院转诊病例)就诊的29例CIDP... 目的探讨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自主神经损害对交感神经皮肤反应(SSR)和自主神经症状量表(ASP)评分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7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包括宁波市第二医院转诊病例)就诊的29例CIDP患者(病例组)和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SSR检测及ASP评分,并将结果进行统计比较。结果 (1)SSR结果分析:病例组SSR异常率高于对照组(95.9%比0;χ2=36.291,P=0.000),SSR波幅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ASP结果分析:病例组ASP的评分及评分异常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CIDP患者的检查结果:CIDP患者表现有自主神经症状的异常率较SSR异常率及ASP评分异常率均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DP自主神经损害时SSR和ASP评分均会发生明显改变,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神经神经 慢性炎症性脱髓鞘性 交感神经皮肤反应 自主神经症状量表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经皮入路对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谢鹏 贺西京 +1 位作者 吕游 王笑月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3期120-123,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微创经皮入路与开放性椎旁入路两种术式对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 目的比较分析微创经皮入路与开放性椎旁入路两种术式对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45例。A组患者采取开放性椎旁入路治疗,B组患者采取微创经皮入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功能指标,采用Cobb角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进行影像学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住院天数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A组(P<0.05),术后第1天VAS评分低于A组(P<0.05);术前及术后4、7、11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4、7、11个月ODI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两组患者术后4、7、11个月ODI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术后即刻和术后11个月,两组患者Cobb角均小于本组术前(P<0.05),椎体前缘高度丢失均大于本组术前(P<0.05),但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微创经皮入路与开放性椎旁入路治疗均可有效减轻无神经症状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腰椎功能,前者术后短期疼痛改善程度更佳,后者手术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 神经症状 胸腰椎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植物神经症状 被引量:7
18
作者 丛志强 孙兆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69-170,共2页
现将近13年我们诊治的950例重症肌无力(MG)患者所见到的10例患者的7种植物神经症状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977~1990年的13年间。
关键词 重症骨无力 植物神经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心颗粒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神经症状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芳 赵步长 +2 位作者 黄俊山 赵涛 樊建锋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9期1062-1063,1066,共3页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神经症状的干预作用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将76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稳心颗粒,每次1袋(5 g),1日早、中、晚、睡前各1次,1日共4次。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10 mg,谷维...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神经症状的干预作用及安全性评价。方法:将76例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口服稳心颗粒,每次1袋(5 g),1日早、中、晚、睡前各1次,1日共4次。对照组口服维生素B110 mg,谷维素10 mg,服用次数同试验组。两组均治疗4周。用药前后分别进行改良Kupperman评分、妇科检查、心电图检查,并进行生殖激素(FSH、LH、E2)、血尿常规、肝肾功能测定。对比用药前后主要症状缓解情况、改良Kupperman评分改善情况作为主要疗效判定标准。对比用药前后妇科检查、生殖激素(FSH、LH、E2)变化情况作为次要疗效判定标准。安全性方面包括治疗前后不良反应评估,用药后患者自觉不适症状,心电图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4周后,试验组疗效和安全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能够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神经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心颗粒 围绝经期综合征 神经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定鸭神经症状相关致病菌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贺 李琼 +3 位作者 黄晶晶 胡晓阳 王笑言 赵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114-5122,共9页
【目的】探究导致金定鸭神经症状的病原菌。【方法】从辽宁金定鸭主产区4个24~48日龄的发病群中选择有神经症状以及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病变的病例共22例,用胰酶大豆琼脂(tryptic soy agar,TSA)和麦康凯琼脂(MacConkey’s ag... 【目的】探究导致金定鸭神经症状的病原菌。【方法】从辽宁金定鸭主产区4个24~48日龄的发病群中选择有神经症状以及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病变的病例共22例,用胰酶大豆琼脂(tryptic soy agar,TSA)和麦康凯琼脂(MacConkey’s agar,MCA)从脑组织分离细菌,通过革兰染色和瑞氏染色、生化试验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法对细菌分离株进行鉴定。【结果】从金定鸭脑组织中分离出的19株细菌均为革兰阴性杆菌,其中17株细菌(命名为H1株~H17株)在MCA培养基不生长,在生化试验中呈阴性结果,另外2株细菌(命名为H18株和H19株)在MCA形成红色菌落,能发酵葡萄糖、乳糖和麦芽糖,甲基红与吲哚试验均为阳性。以H1株为代表的17株分离株与血清1~19型的鸭疫里默氏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参考菌株之间16S rDNA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9.1%~100%。分离株H18株和H19株与所选8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E.coli)参考菌株之间16S rDNA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9.2%~99.9%。用16S rDNA扩增产物序列进行遗传演化分析的结果显示,以H1株为代表的17株分离株属于RA,分离株H18株和H19株属于大肠杆菌。【结论】在观察的病例中,RA是导致金定鸭表现神经症状的主要致病菌,大肠杆菌亦可导致金定鸭出现神经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定鸭 鸭疫里默氏菌 大肠杆菌 神经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