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和Nogo-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韩永升 韩咏竹 +2 位作者 徐磊 刘向国 徐银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和脑组织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Nogo-A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6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 目的探讨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神经功能恢复和脑组织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Nogo-A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健康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6只。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电针组于造模成功90 min后电针刺双侧内关、水沟、三阴交和百会30 min,每天1次。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进行任何干预治疗。各组大鼠在造模后7 d、14 d各取8只进行神经功能评估及免疫组化SP法观察脑组织GAP-43、Nogo-A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7 d时,模型组和电针组神经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14 d时,电针组神经功能优于模型组(P<0.05)。假手术组各时间点未见GAP-43阳性细胞表达。7 d时,模型组缺血灶周围脑组织出现GAP-43阳性细胞,14 d时减少;电针组GAP-43阳性细胞各时间点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1)。假手术组仅见少量Nogo-A表达,模型组脑缺血区7 d、14 d时Nogo-A表达明显增多(P<0.01),电针组Nogo-A表达在各时间点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电针能通过促进局灶性脑梗死大鼠脑组织内GAP-43表达、抑制Nogo-A表达,改善大鼠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 电针 神经功能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 NOGO-A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减重步行训练和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神经营养因子及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惠兰 刘兰群 +3 位作者 卢虎英 陈之罡 徐基民 陈洪雷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30-933,共4页
目的研究减重步行训练、督脉电针对横断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和神经营养因子(NGF)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影响。方法 54只成年SD大鼠建立T10脊髓横断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减重步行训练组和督脉电针组,每组18只,再分为8 d、1... 目的研究减重步行训练、督脉电针对横断性脊髓损伤大鼠运动功能和神经营养因子(NGF)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影响。方法 54只成年SD大鼠建立T10脊髓横断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减重步行训练组和督脉电针组,每组18只,再分为8 d、15 d和30 d 3个亚组,每亚组6只。对各组大鼠进行BBB评分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损伤尾端组织中NGF和GAP-43的表达。结果减重步行训练组和督脉电针组各时间点BBB评分及NGF、GAP-43表达水平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督脉电针15 d和30 d亚组BBB评分及NGF、GAP-43表达均明显高于减重步行训练相应亚组(P<0.01)。结论减重步行训练和督脉电针均可以促进横断性脊髓损伤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和脊髓组织中NGF和GAP-43的表达,且督脉电针疗效优于减重步行训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重步行训练 督脉电针 脊髓损伤 神经营养因子 生长相关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与精神疾病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红霞 吕国枫 +1 位作者 刘晶 邹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GAP-43 精神疾病 突触前蛋白 神经递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再生相关神经胶质酸性蛋白和生长相关蛋白-43基因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曾勇 万静 +6 位作者 万琨 李圆圆 李力燕 王廷华 冯忠堂 金顺祥 李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89-792,共4页
目的探索视神经移植后,再生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将39只Listed Hoode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神经截断组和截断+移植组。采用外周神经缝接模型,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GFAP、GAP-43在各组不同时期表达的变化。通过采用RT-... 目的探索视神经移植后,再生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中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将39只Listed Hoode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神经截断组和截断+移植组。采用外周神经缝接模型,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GFAP、GAP-43在各组不同时期表达的变化。通过采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视网膜中13个基因的mRNA浓度的变化,使用ANOVA进行统计比较。结果视网膜切片显示了神经截断组GFAP有明显的表达上调;截断+移植组的GFAP表达下调,GAP-43在不同时点在GCL出现不同程度的表达上调。Real-time PCR结果,5d后,视网膜中的GFAP、GAP-43表达在截断组和截断+移植组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的增加。在其后的时点,GAP-43的表达在两个实验组都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结论再生的视网膜可能调节GFAP合成。再生的RGCs表达GAP-43。GAP-43上调的结果为神经再生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再生 生长相关蛋白-43 神经胶质酸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促进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 被引量:6
5
作者 崔志利 王琳 +2 位作者 胡丹 康军 惠延年 《眼科新进展》 CAS 2003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 观察大鼠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的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 43( 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GAP- 43)的表达变化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 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 )和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adenovirally delivered ... 目的 观察大鼠视神经夹伤后视网膜的神经生长相关蛋白 - 43( 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43,GAP- 43)的表达变化及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 ciliary neurotrophic factor,CNTF )和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adenovirally delivered brain- 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Ad- BDNF)对视神经夹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眼球后 2 m m处作视神经夹伤 ,制作 SD大鼠视神经夹伤模型 ,通过巩膜进行玻璃体微量注射神经营养因子 ( neuro-traphic factors,NFs) ,应用免疫印迹法观察视网膜的 GAP- 43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正常SD大鼠视网膜上 GAP- 43呈现低表达 ,分子量约为 46 .7ku;玻璃体注射 CNTF,大鼠视神经夹伤后 2周 ,GAP- 43的表达增强 ( P<0 .0 5 ) ;玻璃体注射 Ad- BDNF,在视神经夹伤后 4周内 GAP- 43的表达增强 ( P<0 .0 5 ) ,但这种作用以视神经损伤后 1周时最为明显。结论玻璃体注射 NFs能够在一定时间范围内促进视神经夹伤的 SD大鼠视网膜上 GAP- 43表达 ,其中 Ad- BDNF的促进作用能够维持相对较长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 腺病毒介导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生长相关蛋白-43 神经 夹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相关蛋白(GAP-43)与神经发育和再生 被引量:31
6
作者 严恒林 沈馨亚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55-162,共8页
在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的轴突延长并伴有轴突终末的重建而最终与其相应的靶组织形成突触,可达到功能上的恢复。对于大多数成熟神经元来说,轴突的生长和突触的可塑性处于抑制状态,但某些成熟神经元如在鱼类、两栖类以及哺乳动物的周围神经... 在发育过程中,神经元的轴突延长并伴有轴突终末的重建而最终与其相应的靶组织形成突触,可达到功能上的恢复。对于大多数成熟神经元来说,轴突的生长和突触的可塑性处于抑制状态,但某些成熟神经元如在鱼类、两栖类以及哺乳动物的周围神经,当其轴突受到损伤后,轴突的延长和重建可被重新诱导,表现出与发育过程类似的反应,从而导致功能恢复。因此,在神经发育与再生过程中,轴突的生长与成熟之间有一个中间过程,这个中间过程的分子基础显然十分重要,但迄今尚不完全清楚。80年代初,有人发现神经损伤与再生时轴突内几种快速转运蛋白的量明显增加,其中有一种可增加50~100倍,将其命名为生长相关蛋白(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相关蛋白 神经发育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和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张鹏飞 徐成成 +1 位作者 李文磊 郭海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对胡须体觉皮层局灶性脑缺血大鼠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和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8)、模型组(n=8)及电针组(n=8)。于造模成功... 目的探讨电针对胡须体觉皮层局灶性脑缺血大鼠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PTEN)和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 24只成年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分为假手术组(n=8)、模型组(n=8)及电针组(n=8)。于造模成功后第3天,电针组予电针百会(DU20)和风府(DU16)30 min,每天1次。造模前1 d,给药后3 d、7 d和14 d,应用角落测试进行行为学检测;给药后14 d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梗死周边区PTEN、GAP-43蛋白的表达。结果电针组向右转的次数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01)。模型组GAP-43表达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电针组较模型组升高(P<0.05)。模型组PTEN表达与假手术组无显著性差异(P=0.460),电针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01)。结论电针可能通过抑制PTEN和增加GAP-43的表达促进脑缺血后神经再生和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电针 神经再生 10号染色体同源丢失性磷酸酶张力蛋白 生长相关蛋白-43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对脊髓前角内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王知非 廖达光 李昌琪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9-571,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内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脊髓前角内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调节。方法大鼠坐骨神经压榨损伤后,腹腔注射BDNF抗体中和内源性BDNF,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动物存活7d或14d,用Western blot与RT-PCR观察... 目的探讨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内源性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对脊髓前角内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调节。方法大鼠坐骨神经压榨损伤后,腹腔注射BDNF抗体中和内源性BDNF,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动物存活7d或14d,用Western blot与RT-PCR观察GAP-43在脊髓腰骶膨大部前角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注射BDNF抗体后坐骨神经损伤侧脊髓前角内GAP-43蛋白与其mRNA的表达明显下降,上述改变在统计学上均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内源性BDNF可能参与脊髓前角内GAP-43表达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生长相关蛋白-43 脊髓 坐骨神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内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素娟 吴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004-1008,共5页
目的:观察微波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内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微波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64只,制成右侧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微波治疗组和非治疗对照组,各32只,每组又分为3d... 目的:观察微波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脊髓内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微波促进周围神经再生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64只,制成右侧坐骨神经钳夹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微波治疗组和非治疗对照组,各32只,每组又分为3d、7d、14d、28d四个时间段各8只。治疗组于造模24h后取俯卧位,双腿伸直固定于实验台上,采用2450MHz微波辐射治疗,输出功率为6W,6min/次,5次/周,休息2d,直到取材的前一天。对照组于治疗组治疗同时予6min空白对照。于相应时间行大鼠一般状态观察,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测定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GAP-43的表达。结果:微波治疗组术后大鼠一般状态优于对照组,治疗组SFI指数在术后第14天即出现明显升高,对照组则在术后第21天才开始明显升高,并且术后第14、21、28天治疗组SFI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免疫组化染色示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内GAP-43表达增强,在术后第3、7、14天治疗组GAP-4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周围神经损伤后早期应用微波辐射治疗能增加GAP-43的表达,促进损伤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坐骨神经损伤 生长相关蛋白-43 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化的巨噬细胞对钳夹伤大鼠视神经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春林 叶剑 +1 位作者 尹小磊 陈小璠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目的观察钳夹伤大鼠眼内注射酵母多糖后对视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owth-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巨噬细胞所起的作用。方法大鼠视神经钳夹伤后,于左眼玻璃体腔注射酵母多糖5μL,右眼注射磷酸盐缓冲液5μL,分别于7d... 目的观察钳夹伤大鼠眼内注射酵母多糖后对视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owth-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巨噬细胞所起的作用。方法大鼠视神经钳夹伤后,于左眼玻璃体腔注射酵母多糖5μL,右眼注射磷酸盐缓冲液5μL,分别于7d、14d和21d提取视神经蛋白行免疫印迹分析。结果酵母多糖处理眼中,GAP-43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7d即升高,14d时明显增强,直到21d时仍保持较高水平,各时间点相对磷酸盐缓冲液处理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酵母多糖玻璃体腔注射后,能诱导眼内巨噬细胞活化,活化的巨噬细胞能增强钳夹伤大鼠视神经GAP-43蛋白的表达,对视神经的再生修复可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多糖 巨噬细胞 神经 生长相关蛋白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相关蛋白(GAP—4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在20胚龄鸡丘脑内的分布
11
作者 常兰 范光丽 《辽宁畜牧兽医》 1999年第3期1-2,共2页
用免疫组化ABC法对5例20胚龄鸡丘脑进行了生长相关蛋白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丘脑圆核和卵圆核中含有大量的GAP—43阳性神经纤维。纤维呈簇状、网状分布,外侧膝状体核中也有少量阳性神经纤维,以呈串珠状为主。纹状体... 用免疫组化ABC法对5例20胚龄鸡丘脑进行了生长相关蛋白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丘脑圆核和卵圆核中含有大量的GAP—43阳性神经纤维。纤维呈簇状、网状分布,外侧膝状体核中也有少量阳性神经纤维,以呈串珠状为主。纹状体被盖束、纹状体小脑束及圆核与卵圆核之间的神经纤维也被免疫反应物质染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相关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神经纤维 丘脑 分布 鸡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相关蛋白-43影响神经细胞分裂方向作用的研究
12
作者 黄蕊 文玉军 鞠莉莉 《中国卒中杂志》 2015年第2期128-134,共7页
目的研究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与G蛋白对神经细胞分裂方向的调控,探讨GAP-43参与神经发生的机制。方法 6只C57BL/6J GAP-43高表达的转基因孕鼠(E13.5 d和E17.5 d的胎鼠均为24只)为实验组,6只野生型孕鼠... 目的研究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与G蛋白对神经细胞分裂方向的调控,探讨GAP-43参与神经发生的机制。方法 6只C57BL/6J GAP-43高表达的转基因孕鼠(E13.5 d和E17.5 d的胎鼠均为24只)为实验组,6只野生型孕鼠(E13.5 d和E17.5 d的胎鼠均为24只)为对照组。分别取E13.5 d的3只实验组及对照组胎鼠,脑室区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测定GAP-43的表达位置;再分别取E13.5 d的12只实验组及对照组胎鼠,向脑中加入裂解液分别提取膜蛋白和细胞质蛋白,通过Western blot测定GAP-43的表达位置及表达量;取E17.5 d的3只GAP-43高表达的转基因胎鼠的鼠脑进行GAP-43和G蛋白的免疫荧光共染色,观察二者的共定位情况;取E17.5 d的9只GAP-43高表达的转基因胎鼠的鼠脑进行免疫共沉淀(coimmunoprecipitation,co-IP)检测GAP-43与Gαi间的相互作用。取E13.5 d和E17.5 d的9只实验组胎鼠计数转基因胚胎鼠脑中神经前体细胞(neuro progenitor cell,NPC)中沿水平和垂直不同方向分裂的细胞数量,并与对照组小鼠进行对照。结果 E13.5 d实验组胎鼠的GAP-43蛋白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GAP-43特异性表达于细胞膜上;免疫荧光共染色结果表明GAP-43与Gαi共定位于细胞膜上,进一步通过co-IP证明GAP-43和Gαi相互结合;E13.5 d时,转基因组与对照组相比,细胞沿水平、中间和垂直角度分裂的细胞数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GAP-43可调控神经细胞分裂方向,这可能是GAP-43参与神经发生的机制。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GAP-43对卒中后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相关蛋白 转基因小鼠 Gαi 细胞分裂平面 神经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训练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大脑皮质区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樊振勇 陈丽娜 +4 位作者 徐琳峰 纵亚 胡坚勇 于向华 顾伟忠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14-518,共5页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恢复及组织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注加降血压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选择SD雌性大鼠44只,随机分为运动组20只,制动组20只和假手术组4... 目的:研究运动训练对血管性痴呆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恢复及组织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反复缺血再灌注加降血压法制作血管性痴呆大鼠模型。选择SD雌性大鼠44只,随机分为运动组20只,制动组20只和假手术组4只。运动组大鼠进行滚筒、转棒训练,1h/d;制动组大鼠限制其自由活动;假手术组置于普通笼中自由活动。3组分别于术后第27、28天进行跳台实验测定学习、记忆能力。取脑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不同时间点大脑皮质区GAP-43的表达。结果:跳台实验对学习记忆能力进行评估,运动组优于制动组(P<0.01),运动组GAP-43在皮质区的表达第1天逐渐增高,第7天达高峰,较制动组和假手术组均有明显增加(P<0.01)。结论:运动训练可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运动训练能促进皮质区上GAP-43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运动训练 学习记忆 生长相关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及缺血区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6
14
作者 唐强 刘宏光 +2 位作者 王艳 朱路文 李洪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10期973-976,共4页
目的观察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及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内皮素-1(ET-1)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康复组、针刺组、针康组,每... 目的观察针康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及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内皮素-1(ET-1)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康复组、针刺组、针康组,每组又分为3d、7d、14d、21d4个亚组。造模后24h对针康组进行头穴丛刺结合前肢抓取训练,康复组给予前肢抓取训练,针刺组仅头穴丛刺法,模型组不给予任何干预。分析前肢抓取成功率及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缺血灶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表达。结果造模后各时间点,针康组大鼠前肢抓取成功率优于模型组、康复组和针刺组(P<0.05)。针康组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平均光密度在造模后14d和21d优于模型组、康复组和针刺组(P<0.05);针康组缺血区周围皮质GAP-43阳性细胞数量在造模后7d和14d优于模型组、康复组和针刺组(P<0.05)。结论针康法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增强脑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康法 脑缺血 前肢运动功能 突触素 生长相关蛋白-43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督脉电针对脊髓损伤大鼠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兵奎 曾彬 +5 位作者 常巍 王达义 杨琪 王晓勋 余连军 刘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7-29,共3页
目的研究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多中心急性脊髓损伤打击器建立Sprague-Dawley大鼠T11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对照组(A组,n=18)和督脉电针组(B组,n=18)。造模后1周,B组接... 目的研究督脉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多中心急性脊髓损伤打击器建立Sprague-Dawley大鼠T11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对照组(A组,n=18)和督脉电针组(B组,n=18)。造模后1周,B组接受督脉电针治疗每天1次。两组大鼠于造模后1、2、4、8周行BBB后肢运动功能评分;造模后2、4、8周,采用RT-PCR检测GAP-43 mRNA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GAP-43蛋白表达。结果造模后,与A组比较,B组BBB评分明显升高(P<0.01),GAP-43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GAP-43蛋白阳性表达明显增强(P<0.01)。结论督脉电针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GAP-43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督脉电针 生长相关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局灶性脑梗死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及缺血区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16
作者 王艳 唐强 +2 位作者 朱路文 刘宏光 张春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9-323,共5页
目的观察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和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内皮素-1(ET-1)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任务导向组和跑台组,... 目的观察任务导向性训练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和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GAP)-4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内皮素-1(ET-1)诱导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任务导向组和跑台组,每组又分为3 d、7 d、14 d、21 d 4个亚组,每个亚组各6只。造模后24 h对任务导向组进行前肢抓取训练,跑台组给予跑台训练,模型组不给予任何干预。用网屏实验分析大鼠的运动功能,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不同时间点缺血灶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表达。结果造模后14 d和21 d任务导向组大鼠前肢运动功能优于模型组(P<0.01)和跑台组(P<0.05)。任务导向组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平均光密度值在造模后14 d和21 d优于模型组和跑台组(P<0.05);任务导向组缺血区周围皮质GAP-43阳性细胞数量在造模后7 d和14 d优于模型组和跑台组(P<0.05)。结论任务导向性训练法可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前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疗效优于动物跑台训练,其机制可能是与增强脑缺血区周围皮质突触素和GAP-4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任务导向性训练 脑缺血 前肢运动功能 突触素 生长相关蛋白-43 跑台训练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苯酞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区生长相关蛋白-43及突触素P38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李秋霞 陈淅泠 +2 位作者 王欣东 潘娟 张晓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067-1069,共3页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区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突触素P38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模型。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组、丁苯酞组。Y-型迷宫观测学...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VD)模型大鼠海马区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突触素P38在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永久性结扎双侧颈总动脉的方法制备模型。8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VD组、丁苯酞组。Y-型迷宫观测学习记忆能力,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GAP-43及突触素P38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VD组和丁苯酞组GAP-43 mRNA较假手术组升高(均P<0.05),丁苯酞组较VD组升高更明显(P<0.05);丁苯酞组GAP-43蛋白较假手术组和VD组均升高(均P<0.05),VD组和假手术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丁苯酞组突触素P38 mRNA较假手术组和VD组上调(均P<0.05),假手术组和VD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VD组和丁苯酞组突触素P38蛋白较假手术组明显下调(均P<0.05),VD组下调更明显(P<0.05)。结论:丁苯酞注射液能提高VD大鼠海马区突触素P38及GAP-43基因及其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其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丁苯酞 突触素P38 生长相关蛋白-43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形胶质细胞对PC12细胞的分化及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4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闫荣 罗小光 +1 位作者 曹云鹏 张朝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25,F0003,共4页
目的:体外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对PC12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以及对PC12细胞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星形胶质细胞促进非神经元细胞形成神经突触的可能性。方法:采用PC12细胞与新生大鼠皮层组织来源的星形胶质细胞... 目的:体外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对PC12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作用,以及对PC12细胞突触素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表达的影响,探讨星形胶质细胞促进非神经元细胞形成神经突触的可能性。方法:采用PC12细胞与新生大鼠皮层组织来源的星形胶质细胞共同孵育,分为共育组和对照组,应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对PC12细胞分化、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和GAP-43表达的影响。结果:共育组培养4 d,大部分PC12细胞已具备神经元形态,PC12有突细胞/总细胞数目比率、突起长度和突触数目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NSE、突触素和GAP-43免疫荧光染色强阳性的PC12细胞明显增多,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示星形胶质细胞有助于促进非神经元细胞形成神经突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 PC12细胞 神经元分化 突触素 生长相关蛋白4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穴位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植入脐血干细胞后生长相关蛋白-43、髓磷脂碱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孙迎春 李建军 +3 位作者 高莉敏 高峰 刘舒佳 季凤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6期524-528,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植入脐血干细胞后生长相关蛋白(GAP)-43、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92只清洁级SD大鼠用NYU打击器采用Allen's法制成T10-11段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查随机表分为:①A组:运动区头皮表... 目的探讨不同电针对大鼠脊髓损伤植入脐血干细胞后生长相关蛋白(GAP)-43、髓磷脂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92只清洁级SD大鼠用NYU打击器采用Allen's法制成T10-11段脊髓损伤模型,造模成功后查随机表分为:①A组:运动区头皮表面投影区电刺激组,又分为A1组(电刺激+脐血干细胞移植)和A2组(只进行电刺激);②B组:损伤局部电刺激组,又分为B1组(电刺激+脐血干细胞移植)和B2组(只进行电刺激);③C组:运动区头皮表面投影区电刺激+局部电刺激组,又分为C1组(电刺激+脐血干细胞移植)和C2组(只进行电刺激);④D组:损伤模型组,以分为D1组(移植脐血干细胞不进行电刺激)和D2组(不移植不进行电刺激)。各组分别于1、2、3、4、8、12周时取材,采用生物素葡聚糖胺(BDA)皮质脊髓束顺行示踪,观察损伤区残存或再生的神经纤维的分布情况;通过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检测GAP-43、MBP及MAB1281抗人核抗体的阳性表达。结果①NYU是一种用于Allen's法制备大鼠脊髓撞击损伤模型的撞击器,具有可使撞击势能量化的特点,获得的模型稳定、可重复性好、成功率高。②在本组研究各时间点上,电刺激对干细胞移植后微环境中GAP-43、MBP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向干预作用,均较单纯电刺激有显著的正向协同干预作用,头针加体针的影响大于单纯头针或体针。③在本组研究各时间点上,电刺激对损伤后GAP-43、MBP水平均有显著的正向干预作用,不依赖于是否进行干细胞移植。结论①干细胞移植后,微环境的变化朝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方向发展,说明干细胞移植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以及本研究中干细胞移植成功。②电刺激对干细胞移植后微环境中GAP-43、MBP有显著的正向干预作用;头针加体针的影响优于单纯头针或体针;电刺激对损伤后微环境显著正向干预作用是独立的,不依赖于是否进行干细胞移植;电刺激与干细胞移植对微环境影响有显著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干细胞移植 脊髓损伤 生长相关蛋白(GAP-43) 髓磷脂碱性蛋白(MB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觉剥夺性弱视幼猫视皮质17区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 被引量:5
20
作者 化志娟 许静 +1 位作者 周圆 胡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27-230,239,共5页
目的观察形觉剥夺性弱视动物模型应用左旋多巴(levodopa,LD)治疗后视皮质17区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的表达,探讨LD对形觉剥夺性弱视视觉功能恢复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50只4周龄幼猫,随机分为正常组、剥... 目的观察形觉剥夺性弱视动物模型应用左旋多巴(levodopa,LD)治疗后视皮质17区生长相关蛋白-43(growth associated protein-43,GAP-43)的表达,探讨LD对形觉剥夺性弱视视觉功能恢复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50只4周龄幼猫,随机分为正常组、剥夺组、对照组、低剂量LD组及高剂量LD组共5组,每组10只。通过单眼眼睑缝合制备形觉剥夺的弱视模型,观察不同干预条件下各组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的P100波的峰时及振幅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各组视皮层17区GAP-43的差异。结果8周龄时,剥夺组、对照组、低剂量LD组、高剂量LD组剥夺眼P100波振幅比对侧眼及同周龄正常组幅值降低,潜时延长(均为P<0.05);12周龄时,低剂量LD组剥夺眼P100波振幅增高,与对侧眼及同周龄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P100波潜时则未达到正常(P<0.05);高剂量LD组剥夺眼P100波振幅增高、潜时缩短,与对侧眼及同周龄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8周龄时剥夺组视皮质17区Ⅱ/Ⅲ、Ⅳ、Ⅴ/Ⅵ层GAP-43免疫阳性细胞密度均低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12周龄时高剂量LD组各层GAP-43免疫阳性细胞密度与正常组基本相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低剂量LD组和正常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GAP-43在形觉剥夺性弱视形成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LD对形觉剥夺性弱视视功能改善的机制是通过GAP-43表达的改变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觉剥夺 弱视 生长相关蛋白-43 左旋多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