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胚胎小脑皮质中神经生长因子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学观察
1
作者 郑兰荣 邵金贵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观察人胚胎小脑皮质中的神经生长因子(NGF)阳性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并探讨其形态学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人胚胎小脑皮质NGF阳性神经元的发育进行观察,并检测积分吸光度(IA)。结果第3~4个月龄时,小脑室管层、中间层和边缘... 目的观察人胚胎小脑皮质中的神经生长因子(NGF)阳性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并探讨其形态学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人胚胎小脑皮质NGF阳性神经元的发育进行观察,并检测积分吸光度(IA)。结果第3~4个月龄时,小脑室管层、中间层和边缘层内可见NGF阳性神经元细胞,胞体呈圆形,细胞有短小突起。第5~7个月龄时,NGF阳性神经元细胞数目增多,表达增强,胞体呈圆形、椭圆形或梭形,细胞体积增大;小脑蒲肯野细胞层有NGF阳性表达。第8个月龄时,NGF阳性反应增强,染色加深,蒲肯野细胞胞体逐渐增大,颗粒细胞层和分子层NGF阳性神经元数目增多。第3、4、5、6、7、8月龄组人胚胎小脑皮质中NGF阳性表达的IA值呈由弱到强的规律,每两个月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小脑皮质NGF阳性神经元对小脑神经元的分化、增殖、迁移、生长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阳性神经元 小脑 人胚胎免疫 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抑素阳性中间神经元参与抑郁症的机制
2
作者 刘睿 苏丹 +2 位作者 宋永贵 艾志福 李惠珍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6,共6页
生长抑素阳性中间经元(SST-INs)是γ-氨基丁酸(GABA)能中间神经元主要亚型之一,既往研究中发现谷氨酸系统和GABA系统共同维持的兴奋性和抑制性(E/I)平衡是抑郁症发病关键机制。最新的研究发现SST-INs在E/I平衡中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但... 生长抑素阳性中间经元(SST-INs)是γ-氨基丁酸(GABA)能中间神经元主要亚型之一,既往研究中发现谷氨酸系统和GABA系统共同维持的兴奋性和抑制性(E/I)平衡是抑郁症发病关键机制。最新的研究发现SST-INs在E/I平衡中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但其对抑郁症发生和发展的潜在机制尚未阐明。本文主要通过对SST-INs生物学特性、SST-INs脑内动态变化以及SST-INs参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3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抑郁症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寻找潜在治疗方法、防治药物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生长抑素阳性中间神经元 Γ-氨基丁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基底前脑NGF-受体阳性神经元损伤后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龙大宏 姚志彬 +3 位作者 何蕴韶 顾耀铭 陈以慈 邝国壁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3-18,共6页
切断老年鼠(24月龄)左侧穹窿海马伞,造成隔海马胆碱能系统损伤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脑室注射NGF对基底前脑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阳性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实验证明损伤一个月后,损伤对照组损伤例内侧隔核和斜角带... 切断老年鼠(24月龄)左侧穹窿海马伞,造成隔海马胆碱能系统损伤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脑室注射NGF对基底前脑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阳性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实验证明损伤一个月后,损伤对照组损伤例内侧隔核和斜角带核垂直支NGF-R阳性神经元数量分别减少了59.4%和37.24%,残存的神经元发生萎缩及表面受体含量增加。NGF治疗组,损伤侧的内侧隔核和斜角带核垂直支的NGF-R阳性神经元数量只减少4.47%和2.36%,细胞形态学参数及受体灰度值都类似于正常。提示NGF对基底前脑NGF-R阳性神经元损伤后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受体 基底前脑 神经元损伤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全脑血管活性肠肽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研究
4
作者 孙君佑 许明月 +2 位作者 戴旻霖 秦瑞欢 孙文智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149,共9页
目的:对小鼠全脑血管活性肠肽(VIP)阳性神经元的分布进行研究,为VIP阳性神经元的解剖学和功能学研究提供帮助。方法:首先利用VIP-Cre::Ai47转基因小鼠对全脑的VIP阳性神经元进行标记,再对VIP-Cre::Ai47小鼠全脑脑片进行荧光成像,并和标... 目的:对小鼠全脑血管活性肠肽(VIP)阳性神经元的分布进行研究,为VIP阳性神经元的解剖学和功能学研究提供帮助。方法:首先利用VIP-Cre::Ai47转基因小鼠对全脑的VIP阳性神经元进行标记,再对VIP-Cre::Ai47小鼠全脑脑片进行荧光成像,并和标准脑图谱进行拟合校准,最后对全脑不同脑区中VIP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密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皮质、嗅球和海马中单位面积(mm^(2))VIP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均大于5个,且在不同亚区中分布密度差异较大;皮质下区域的杏仁核中单位面积(mm^(2))VIP阳性神经元的数量超过4个;而丘脑、下丘脑、中脑以及后脑等脑区,除了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亚区单位面积(mm^(2))VIP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大于20个之外,其他脑区中单位面积(mm^(2))VIP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均不足2个。结论:VIP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皮质、海马和杏仁核等高级认知和情感中枢中,而在丘脑和中脑等脑区分布较少,这提示着VIP阳性神经元可能在情绪情感和高级认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P阳性神经元 全脑分布 认知和情感中枢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与丹参对脑缺血再灌注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4
5
作者 周宏珍 吕田明 +2 位作者 申鹏 王梦龙 罗炳德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65-969,共5页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与丹参对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54只健康成年雄性Z:ZCLA长爪沙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GF治疗组、丹参治疗组,通过尼氏染色观察各组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6h、3d和7d)海马CA1区锥体...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与丹参对缺血再灌注后海马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54只健康成年雄性Z:ZCLA长爪沙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GF治疗组、丹参治疗组,通过尼氏染色观察各组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6h、3d和7d)海马CA1区锥体神经元的存活状况,通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免疫组化结果。结果全脑缺血再灌注6h后,海马CA1区基本未见死亡神经元;与6h组相比,3d组和7d组死亡神经元明显增加(P<0.05);与生理盐水组相比,NGF或丹参治疗3d组和7d组死亡神经元明显减少(P<0.05);两个治疗组第3天神经细胞元死亡数无明显差别,而第7天NGF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丹参治疗组(P<0.05);Bcl-2在NGF组表达最高;同组内不同时间相比,Bcl-2在6h表达最高;Bax在生理盐水组有阳性表达,同组内不同时间相比,Bax表达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NGF与丹参均对脑缺血再灌注后损伤有保护作用,NFG优于丹参,为中风病人使用脑保护剂或中药治疗可减轻缺血造成的再损伤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生长因子 丹参 海马神经元 凋亡Bcl-2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神经元的营养作用 被引量:19
6
作者 邵宁生 王会信 周廷冲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7-21,共5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是一类多功能的多肽生长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FGF与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有十分密切的关系。FGF体外能促进多种神经元的存活及突起生长,体内也能促进受损伤神经元的修复与再生,是一类新的神经营...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是一类多功能的多肽生长因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FGF与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有十分密切的关系。FGF体外能促进多种神经元的存活及突起生长,体内也能促进受损伤神经元的修复与再生,是一类新的神经营养因子。FGF还与许多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Parkinson’s病、Alzheimer’s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因此深入开展FGF神经营养作用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 神经元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诱导神经干细胞向胆碱能神经元的分化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佳梅 陈东 孟晓婷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3-606,共4页
为了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是否具有诱导神经干细胞(NSCs)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的能力,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胎鼠脑内获得神经干细胞,传代纯化后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不同剂量NGF作用后神经干细胞向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阳性细胞分... 为了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是否具有诱导神经干细胞(NSCs)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的能力,利用无血清培养技术从胎鼠脑内获得神经干细胞,传代纯化后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不同剂量NGF作用后神经干细胞向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阳性细胞分化的情况。结果发现:50、100、200ng/ml NGF组ChAT阳性细胞数明显比对照组增加,且以100ng/ml组最为明显;各NGF组,分化的细胞状态较好,且突起明显比对照组增粗增长,以200ng/ml组最为明显。此结果证明NGF具有诱导NSCs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的趋势,且能促进分化细胞突起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 胆碱能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咯地尔对大鼠坐骨神经嵌压伤后背根神经元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苏建华 林伟 +4 位作者 陈玉芳 丁新生 唐金荣 肖杭 包德诚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74-677,共4页
目的:研究丁咯地尔对大鼠坐骨神经嵌压伤后背根神经元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84只成年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0.8mL/(kg·d)]、丁咯地尔组[丁咯地尔,40mg/(kg·d)],腹腔注射给药14d后... 目的:研究丁咯地尔对大鼠坐骨神经嵌压伤后背根神经元凋亡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84只成年健康SD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生理盐水,0.8mL/(kg·d)]、丁咯地尔组[丁咯地尔,40mg/(kg·d)],腹腔注射给药14d后制作坐骨神经嵌压伤动物模型,模型制备后6h、12h、24h、48h、72h、96h和7d提取L1~5背根神经节,采用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的凋亡,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VEGF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少见背根神经细胞凋亡;模型组和丁咯地尔组在模型制备后各时间点神经细胞凋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90和23.084,P<0.001),模型组12h神经细胞凋亡数较正常组明显增多,72h达高峰,7d减弱;丁咯地尔组12h神经细胞凋亡增多,但较模型组减少,24h~7d均较同期模型组明显减少。正常组VEGF阳性神经细胞见少量表达;模型组和丁咯地尔组在模型制备后各时间点VEGF阳性神经细胞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0.670和70.430,P<0.001),模型组在48h有较高表达,持续至72h,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丁咯地尔组在模型制备后24h表达升高,48~72h表达到高峰,持续至96h。以上各时间点丁咯地尔组神经细胞凋亡数和VEGF阳性细胞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骨神经嵌压伤后背根神经元存在广泛的细胞凋亡现象,丁咯地尔可能通过上调VEGF来抑制坐骨神经损伤后背根神经元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咯地尔 坐骨神经嵌压伤 背根神经元 凋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SSY-B2对大鼠穹窿伞切断后神经元和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陆华宝 李林 +2 位作者 安文林 张丽 叶翠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9期533-535,共3页
目的评价中药制剂SSY B2对神经元丧失及神经生长因子 (NGF)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6组 :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脑复康治疗组、SSY B2小剂量治疗组 ( 1 5 g生药 /kg) ,SSY B2中剂量治疗组 ( 3 g生药 /kg) ,SSY B... 目的评价中药制剂SSY B2对神经元丧失及神经生长因子 (NGF)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6组 :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脑复康治疗组、SSY B2小剂量治疗组 ( 1 5 g生药 /kg) ,SSY B2中剂量治疗组 ( 3 g生药 /kg) ,SSY B2大剂量治疗组 ( 6g生药 /kg)。采用切断大鼠双侧隔海马穹窿伞的模型 ,术后给予药物治疗或灌水 6周 ,在大鼠行为学测试结束后 ,采用尼氏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内侧隔区的神经元和不同脑区的NGF阳性神经元进行测量。结果模型组内侧隔区神经元数减少 ( 2 0 3 3± 14 0 1) ,SSY B2小剂量组 ( 5 9 13± 2 2 0 2 )、中剂量组 ( 5 0 60± 2 3 18)、大剂量组 ( 63 93± 18 3 5 )与模型组相比 ,P <0 0 0 5。模型组内侧隔核、海马齿状回多形层和内嗅皮层 /下托区的NGF阳性细胞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所减少 (P >0 0 5 )。在内侧隔核 ,SSY B2各剂量均能明显促进NGF的表达 (均P <0 0 0 5 )。在海马齿状回多形层和内嗅皮层 /下托区 ,SSY B2小、中剂量均能促进NGF的表达 (P <0 0 5 )。结论SSY B2减少了大鼠内侧隔核神经元的丧失 ,这可能与此区NGF的表达增强有关 ;SSY B2使海马齿状回、下托和内嗅皮层NGF表达增强 ,有助于这些区域发挥一定的学习记忆代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SSY-B2 神经元 神经生长因子(N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神经元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0
作者 张海明 张映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9期39-41,共3页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NGF是对神经元的存活、生长发育、分化、再生和功能维持起调控作用的物质。早期应用组织细胞培养手段证实了NGF对交感、感觉及中枢胆碱能神经元具有营养作用,能维持其存活并诱导其突... 神经生长因子(NGF)是最早被发现的一种神经营养因子。NGF是对神经元的存活、生长发育、分化、再生和功能维持起调控作用的物质。早期应用组织细胞培养手段证实了NGF对交感、感觉及中枢胆碱能神经元具有营养作用,能维持其存活并诱导其突起生长。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在动物体内神经损伤与再生模型制备技术的发展,NGF对神经再生及功能恢复作用的研究日趋深入,NGF的效应神经元范围也在扩大,有望为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元 修复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细胞生长因子诱导的神经元化对PC12细胞紫外线耐受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丹晖 徐浩翔 +2 位作者 宋坪 左亚刚 严向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4-26,共3页
目的评估神经细胞生长因子(NGF)诱导的神经元化对PC12细胞紫外线耐受量的影响。方法采用10、30、60、80、100、200 mJ/cm2紫外线分别照射经NGF诱导的PC12细胞(研究组)和未经NGF诱导的正常PC12细胞(对照组),照射后继续培养24 h,MTT测定... 目的评估神经细胞生长因子(NGF)诱导的神经元化对PC12细胞紫外线耐受量的影响。方法采用10、30、60、80、100、200 mJ/cm2紫外线分别照射经NGF诱导的PC12细胞(研究组)和未经NGF诱导的正常PC12细胞(对照组),照射后继续培养24 h,MTT测定细胞存活率。结果对照组细胞在辐射强度30 mJ/cm2时开始出现明显的细胞凋亡,研究组细胞在辐射剂量100 mJ/cm2时才出现明显凋亡。结论NGF诱导的神经化可提高PC12细胞的紫外线耐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细胞生长因子 PC12细胞 神经元 紫外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持续状态大鼠血清及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细六 刘素芝 +2 位作者 周元林 朱宗亚 李卫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3-725,共3页
目的:观察癫痫持续状态(SE)大鼠血清及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动态变化及与脑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联合腹腔注射制作大鼠SE模型,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酶联免疫吸附法(... 目的:观察癫痫持续状态(SE)大鼠血清及脑组织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动态变化及与脑损伤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联合腹腔注射制作大鼠SE模型,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对照组、地西泮干预组、实验组SE后不同时间点血清及脑组织中NSE、IGF-1水平。结果:(1)实验组大鼠在SE发作后6h,血清和脑组织NSE水平开始升高,12~24h达高峰,72h开始下降,并持续至SE发作后1周。实验组除1h组外各时间点血清及脑组织NSE浓度比对照组和地西泮干预组明显升高(P<0.05)。(2)实验组大鼠血清IGF-1水平在24h后降低,1周内持续降低,实验组血清NSE水平的动态变化与对照组和地西泮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脑组织IGF-1水平在大鼠SE发作后12h开始升高,48h达高峰,72h开始下降,1周后趋于正常,实验组血清、脑组织IGF-1动态变化与对照组和地西泮干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对照组和地西泮干预组之间血清及脑组织NSE、IGF-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后存在明显脑损伤,SE大鼠血清及脑组织NSE水平变化趋势一致,而血清IGF-1变化趋势与脑组织中IGF-1变化趋势刚好相反,NSE、IGF-1可能为临床SE诊断、评价严重程度、预测预后提供一项敏感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持续状态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俊芳 张均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88-189,共2页
神经生长因子对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吴俊芳张均田(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中国图书分类号R971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对脑缺血、缺氧的... 神经生长因子对培养大鼠脑皮层神经元损伤的作用吴俊芳张均田(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北京100050)中国图书分类号R971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对脑缺血、缺氧的病理生理影响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脑缺血 脑缺氧 脑皮层 神经元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脊髓神经元损伤后c-fos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曹晓建 罗永湘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8-89,共2页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脊髓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采用Alen′s法制成大鼠T8脊髓损伤模型,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神经元c-fosmRNA的表达。结果:脊髓损伤后神经元c-fos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未损伤神经元显... 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脊髓神经元保护作用的机制。采用Alen′s法制成大鼠T8脊髓损伤模型,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神经元c-fosmRNA的表达。结果:脊髓损伤后神经元c-fos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未损伤神经元显著增加,表达高峰出现在损伤后1h;神经生长因子能显著抑制损伤后神经元c-fosmRNA的异常表达。结论:神经生长因子对损伤后神经元保护作用机制,可能是其抑制了c-fos基因异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脊髓损伤 神经元损伤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和神经生长因子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熊建琼 文亮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1048-1051,共4页
目的 研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P75NTR、Bcl 2、Bax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 (NGF)对它们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该区神经元短暂脑缺血后产生凋亡及NGF对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四血管闭塞法建立大鼠全... 目的 研究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P75NTR、Bcl 2、Bax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 (NGF)对它们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该区神经元短暂脑缺血后产生凋亡及NGF对神经元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四血管闭塞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 再灌注模型 ,侧脑室注射NGF ,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75NTR、Bcl 2、Bax表达的情况 ,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结果 对照组海马CA1区无P75NTR、Bcl 2阳性染色和凋亡细胞 ,可见少量Bax表达 ,再灌注后该区Bcl 2始终阴性表达 ,Bax则表达增加 ,出现P75NTR阳性表达和细胞凋亡 ;在NGF给药组 ,再灌注后海马CA1区Bcl 2出现阳性染色 ,而Bax及P75NTR的表达则明显降低 ,细胞凋亡亦明显减少。结论 再灌注后海马CA1区P75NTR、Bax的表达增加可能是神经元产生凋亡的机制之一 ,NGF抑制脑缺血后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对其受体的调节 ,从而调节Bc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脑缺血 大鼠 海马 CA1区 神经元凋亡 神经生长因子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1联合生长因子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佳琦 陈慧敏 +1 位作者 张顺 严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7-764,共8页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erahexosyl ganglioside,GM1)联合生长因子(bFGF+EGF)能否更为高效地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从而为细胞替代治疗... 目的:探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monosialoteterahexosyl ganglioside,GM1)联合生长因子(bFGF+EGF)能否更为高效地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从而为细胞替代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取骨髓单个核细胞,行原代、传代培养,取第3代BMSCs,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其表面标志物;同时鉴定其多分化潜能。将第3代BMSCs分四组向神经元样细胞诱导分化,A组:单用(bFGF+EGF);B组:单用GM1;C组:GM1联合(bFGF+EGF);D组:对照组。分别在正式诱导前后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各组细胞Nestin、β-TubulinⅢ、GFAP的阳性表达率并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流式细胞术鉴定BMSCs表面标志物呈CD29(+)、CD105(+)、CD34(-)、CD45(-);同时其具分化为成骨细胞和成脂细胞潜能。BMSCs诱导为神经元样细胞之前,四组细胞Nestin、β-Tubulin、GFAP表达均呈阴性;诱导2~4 d时,A、B、C三组Nestin阳性细胞表达率均呈上升趋势,且C组高于A、B、D组;诱导6~8 d时,A、B、C三组Nestin阳性细胞表达率均有所降低,而β-TubulinⅢ、GFAP阳性细胞表达率则呈较明显上升趋势,且C组较A、B组升高明显。综合实验数据,C组Nestin、β-TubulinⅢ、GFAP阳性细胞表达率均高于A、B、D组。结论:GM1联合生长因子(bFGF+EGF)相比单独的生长因子(bFGF+EGF)或GM1,可更为高效地促进BMSCs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GM1 生长因子 诱导 神经元样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对缺血缺氧神经元的保护及其与PI3K信号转导通路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2
17
作者 汤轶波 张玮 +1 位作者 唐卉凌 李澎涛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6,共6页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缺氧缺糖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体外培养的神经元氧糖剥夺模型(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第7天将培养的神经元分为8组(4组...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1,IGF-1)对缺氧缺糖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构建体外培养的神经元氧糖剥夺模型(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第7天将培养的神经元分为8组(4组暴露于氧糖剥夺,另4组非暴露),分别施加纯化的IGF-1单体,并观察加入PI3K和MAPK信号通路的特异性阻断剂LY294002和PD98059的效应,利用MTT法分别观察各组神经元的细胞活性;Western印迹观测不同干预因素下Akt和p-Akt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神经元正常组和缺血缺氧模型组,加入IGF-1后细胞增殖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而同时加入IGF-1和LY294002后,IGF-1促神经元活性的作用被明显抑制(P<0.05),反之同时加入IGF-1与PD98059后,IGF-1发挥促神经元存活的作用未被明显阻滞(P>0.05)。Western印迹结果示IGF-1可显著上调p-Akt的表达,这种上调作用可以被LY294002阻滞。结论:IGF-1有明确的神经保护作用,其可能是通过PI3K/Akt通路来发挥作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神经元 信号通路 氧糖剥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胚胎大鼠脊髓神经元促生长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仇红 魏东光 +1 位作者 辛华 张衡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for ,bFGF)对体外培养脊髓神经元的作用。方法 :取E14 大鼠脊髓神经组织 ,进行体外原代培养 ,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发育情况 ,并测定其细胞... 目的 :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for ,bFGF)对体外培养脊髓神经元的作用。方法 :取E14 大鼠脊髓神经组织 ,进行体外原代培养 ,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bFGF。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发育情况 ,并测定其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实验结果用t检验分析。结果 :bFGF处理组神经元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神经元胞体大而饱满 ,突起较长。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活性较高 ,培养 2 0d后神经元存活的数量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bFGF能促进脊髓神经元在体外培养早期的存活 ,增加神经元的胞体直径和突起长度 ,增强神经元细胞内琥珀酸脱氢酶的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脊髓 神经元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壳聚糖载体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的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段红梅 王聪 +3 位作者 杨朝阳 郝鹏 尚俊奎 李晓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8-534,共7页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壳聚糖载体诱导神经干细胞高比例向神经元分化的潜在机制。方法纯化后神经干细胞分别与单纯壳聚糖、可溶性b FGF和b FGF-壳聚糖载体共培养。在共培养3 h、24 h、3 d和7 d后,Nestin、β-Ⅲtubuli...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 FGF)-壳聚糖载体诱导神经干细胞高比例向神经元分化的潜在机制。方法纯化后神经干细胞分别与单纯壳聚糖、可溶性b FGF和b FGF-壳聚糖载体共培养。在共培养3 h、24 h、3 d和7 d后,Nestin、β-Ⅲtubulin、微管相关蛋白2(MAP2)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的免疫荧光双标记观察受体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不同时间点神经干细胞诱导后相关基因的RNA水平变化。结果诱导后3 h,FGFR1的表达量在三组中无明显差异;诱导后24 h,bFGF-壳聚糖载体组FGFR1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单纯壳聚糖组和可溶性b FGF组(P<0.001);诱导后3 d和7 d,FGFR1的表达量在单纯壳聚糖组和可溶性b FGF组显著减少(P<0.001),而在bFGF-壳聚糖载体组仍维持较高水平;q PT-PCR及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bFGF-壳聚糖载体组中与Erk/MAPK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单纯壳聚糖组和可溶性bFGF组(P<0.001)。结论 bFGF-壳聚糖载体通过缓释bFGF,可能上调FGFR1的表达,进而激活Erk/MAPK信号通路,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壳聚糖 神经元 神经干细胞 分化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多巴胺能神经元营养作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牛平 吕永利 +1 位作者 王耀山 何祥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6-407,共2页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方法 :在培养孕 14~16d大鼠胚胎黑质神经元中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 ,不同时间对培养细胞进行观察并计数存活的黑...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体外培养的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作用。方法 :在培养孕 14~16d大鼠胚胎黑质神经元中加入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 ,不同时间对培养细胞进行观察并计数存活的黑质细胞总数及长神经突起细胞总数。结果 :培养 1周后bFGF可促进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存活和生长。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质 多巴胺能神经元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