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性哮喘时神经生长因子对P物质的上调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刘晓湘 方秀斌 +2 位作者 张鸿 李松林 刘文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978-1980,共3页
目的:探讨实验性哮喘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P物质(SP)的调节机制。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 方法检测了NGF缺失时(鼻腔吸入NGF抗体)哮喘豚鼠下呼吸道和内脏感觉传入部位SP含量的变化。结果:NGF缺 失时哮喘豚鼠气管、支气管、肺、C7-T5段... 目的:探讨实验性哮喘时神经生长因子(NGF)对P物质(SP)的调节机制。方法:应用放射免疫分析 方法检测了NGF缺失时(鼻腔吸入NGF抗体)哮喘豚鼠下呼吸道和内脏感觉传入部位SP含量的变化。结果:NGF缺 失时哮喘豚鼠气管、支气管、肺、C7-T5段脊神经节及相应节段脊髓后角、结状神经节和孤束核区SP含量明显低于 哮喘组和对照组(P<0.01)。结论:实验性哮喘时NGF可上调下呼吸道和感觉神经节等内脏感觉传入部位的P物质 水平,两者共同参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类 P物质 哮喘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循环microRNA对神经生长因子通路的靶向调节作用及其功能调控网络 被引量:8
2
作者 李晶津 陈红 任景怡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68-874,共7页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循环microRNA表达谱变化,及其通过神经生长信号通路的网络调控作用。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患者作为对照(n=6)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n=6),抽取静脉血,提取全血microRNA,利用Taqman低密度微小RNA芯片检... 目的:研究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循环microRNA表达谱变化,及其通过神经生长信号通路的网络调控作用。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患者作为对照(n=6)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n=6),抽取静脉血,提取全血microRNA,利用Taqman低密度微小RNA芯片检测microRNA表达,通过芯片数据分析工具SAM(significance analysis of microarray)得出显著差异表达microRNA。应用预测工具(Targetscan,miRanda,DIANA-micro T)得出不稳定型心绞痛相关microRNA的靶基因,应用芯片整合生物信息分析工具DAVID分析相关靶基因富集的信号通路,利用Panther数据库获取靶基因的生物功能聚类,通过Cytoscape构建microRNA的靶基因功能网络。结果: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循环血中显著上调了20个microRNAs,并且其主要靶向调节神经生长因子通路,靶基因的功能集中在信号传导、细胞增殖分化、细胞周期、免疫炎症、神经生长和活动、细胞凋亡。结论:差异表达上调的microRNA主要抑制调节神经生长因子通路,即抑制细胞增殖、免疫炎症、神经生长等,从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微RNAS 神经生长因子类 信息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缺氧神经干细胞凋亡和分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吴剑涓 苏心 +2 位作者 张文治 蔡英 孙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环境对培养的胎鼠大脑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凋亡和分化的影响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作用。方法将培养至第3代的NSCs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培养;缺氧组:缺氧培养(5%CO2、90%N2);NGF作用组:... 目的探讨缺氧环境对培养的胎鼠大脑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凋亡和分化的影响及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的作用。方法将培养至第3代的NSCs分为3组,对照组:正常培养;缺氧组:缺氧培养(5%CO2、90%N2);NGF作用组:缺氧培养同时加入NGF,分别培养3天。Western blot测定NSCsBcl-2、Bax蛋白含量;RT-PCR测定NSCs分化细胞bcl-2、bax和nse、nne、gfap基因表达。结果NSCs分化的第1、2、3天,缺氧组bcl-2较NGF作用组和对照组明显降低,bax明显增加(P<0.01);NGF作用组bcl-2在NSCs分化的第1、3天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bax在NSCs分化的第1、2、3天均无差异。缺氧组nse、nne表达在第1、2、3天均低于对照组和NGF作用组,gfap表达高于对照组和NGF作用组(P<0.01);NGF作用组与对照组比较,nse表达在第2、3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nne表达在第1、3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gfap表达在第2天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缺氧可引起NSCs凋亡,NGF具有保护NSCs抗凋亡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类 缺氧 细胞凋亡 干细胞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制剂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0
4
作者 冯霞 许叶菁 +1 位作者 钟瑾 王蕾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制剂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治疗15d;实验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制剂,治疗15d。其他常规治疗2组相同。采用美国...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制剂对老年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疗效。方法选择老年脑出血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给予胞磷胆碱,治疗15d;实验组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制剂,治疗15d。其他常规治疗2组相同。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脑卒中影响量表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治疗后第15天,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平均值分别为10.13分和5.24分,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显效明显高于对照组(41.7%vs 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15天实验组的B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76.5分vs56.5分,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第15天BI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制剂可以有效缓解老年脑出血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类 脑出血 胞苷二磷酸胆碱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对小鼠海马神经元存活和突起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甲 矫树生 +2 位作者 梁春荣 王延江 许志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90-694,共5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proBDNF)对小鼠海马神经元存活和突起生长的影响,以及p75神经营养素受体(p75NTR)在其中的介导作用。方法取p75NTR转基因18日龄胎鼠(野生型p75NTR+/+,基因敲除型p75NTR–/–)海马组织,进行新生海马神经...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proBDNF)对小鼠海马神经元存活和突起生长的影响,以及p75神经营养素受体(p75NTR)在其中的介导作用。方法取p75NTR转基因18日龄胎鼠(野生型p75NTR+/+,基因敲除型p75NTR–/–)海马组织,进行新生海马神经元原代培养。p75NTR+/+基因型神经元设对照组、proBDNF(30ng/ml)组和proBDNF(30ng/ml)+p75/Fc(30μg/ml)组,p75NTR–/–基因型神经元设对照组和proBDNF(30ng/ml)组。采用MTT法检测各组处理24h后新生海马神经元的存活情况,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各组处理72h后的突起长度。结果经MAP2和DAPI双重荧光染色鉴定,成功培养出高纯度新生海马神经元。MTT检测结果显示,在p75NTR+/+型海马神经元中,proBDNF组570nm处吸光度值(A570)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加入p75NTR受体竞争性抑制剂p75/Fc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p75NTR–/–型海马神经元中,proBDNF组A570值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染色显示,p75NTR+/+神经元proBDNF组神经突起长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proBDNF(30ng/ml)+p75/Fc(30μg/ml)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75NTR–/–神经元proBDNF组神经突起长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oBDNF通过p75NTR受体途径抑制神经元的存活和突起生长,具有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受体 神经生长因子类 神经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甲 周华东 许志强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期103-105,共3页
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对神经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存活等具有重要的营养支持作用,这早已成为研究者们的共识.早期研究者较为关注的是其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家族,但成熟体BDNF的表达水平近来被... 神经营养因子家族对神经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存活等具有重要的营养支持作用,这早已成为研究者们的共识.早期研究者较为关注的是其中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家族,但成熟体BDNF的表达水平近来被认为可能难以成为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效的生物标记物[1.近年来研究发现,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前体(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precursor,proBDNF)作为成熟BDNF的前体物质,其自身存在着重要功能,逐渐改变了以往将proBDNF仅作为细胞内无生物活性的失活状态的传统认识[2-3].研究证实,proBDNF在神经细胞的生长、分化、存活和凋亡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与神经突触可塑性以及记忆等功能有重要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类 神经 基质金属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损伤过程中肝组织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突蛋白水平变化及其意义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周涛 朱美意 +2 位作者 周杰 曹东 欧阳军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0-676,共7页
目的探讨大鼠肝损伤过程中肝组织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突蛋白(Neuritin)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清洁级SD大鼠126只分为空白组(42只)、非肝损伤组(42只)、肝损伤组(42只)。肝损伤组采用自制改良型B... 目的探讨大鼠肝损伤过程中肝组织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突蛋白(Neuritin)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2015年11月—2016年11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清洁级SD大鼠126只分为空白组(42只)、非肝损伤组(42只)、肝损伤组(42只)。肝损伤组采用自制改良型BIM-IV生物撞击机建立肝损伤模型,非肝损伤组大鼠于同一部位给予同一力度致其股骨骨折;空白组不给予任何处置。分别于造模后6 h、12 h、1 d、2 d、3 d、5 d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在各组选取7只大鼠,采集肝组织标本及血清,对肝组织进行HE染色,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肝组织Neuritin水平。结果肝损伤组造模后6 h时可见肝细胞排列不规则、胞质疏松化及气球样变;造模后12 h、1 d、2 d时可见肝细胞大片坏死甚至出现细胞核脱失;造模后3 d、5 d时可见肝细胞排列、胞质、细胞核大小形态接近正常。肝损伤组造模后6 h、12 h、1 d、2 d血清ALT、AST水平高于空白组、非肝损伤组(P<0.05)。肝损伤组造模后12 h血清ALT、AST水平高于造模后6 h,造模后2 d、3 d、5 d血清ALT、AST水平低于造模后6 h、12 h,造模后2 d、3 d、5 d血清ALT、AST水平低于造模后1 d,造模后3 d、5 d血清ALT、AST水平低于造模后2 d(P<0.05)。肝损伤组造模后6 h、12 h、1 d、2 d、3 d肝组织Neuritin水平高于空白组、非肝损伤组(P<0.05)。肝损伤组造模后12 h、1 d肝组织Neuritin水平高于造模后6 h,造模后3 d、5 d肝组织Neuritin水平低于造模后6 h,造模后1 d、2 d、3 d、5 d肝组织Neuritin水平低于造模后12 h,造模后2 d、3 d、5 d肝组织Neuritin水平低于造模后1 d,造模后3 d、5 d肝组织Neuritin水平低于造模后2 d,造模后5 d肝组织Neuritin水平低于造模后3 d(P<0.05)。肝损伤组肝组织Neuritin水平与血清ALT、AST水平均呈正相关(r=0.796 2,P<0.001;r=0.769 1,P<0.001)。结论大鼠肝损伤后,肝组织中神经营养因子Neuritin水平先升高再降低,与血清中ALT、AST水平变化一致,其可能在肝损伤后肝细胞的再生或增殖过程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神经生长因子类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神经突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相关黑色素瘤抗原基因同源物和p38基因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小凤 曾莉莉 +2 位作者 洪惠 连霞 费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147-1150,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相关黑色素瘤抗原基因同源物(NRAGE)和p38基因多态性与闽南汉族人群下肢动脉粥样硬化(LEA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468例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及外周静脉血,分为LEAD组(228例)和正常组(240例);采用Sequenom Mas... 目的探讨神经营养因子受体相关黑色素瘤抗原基因同源物(NRAGE)和p38基因多态性与闽南汉族人群下肢动脉粥样硬化(LEAD)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本院468例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及外周静脉血,分为LEAD组(228例)和正常组(240例);采用Sequenom MassArray系统对该人群的NRAGE基因rs5991738、rs7882628、rs6614327、rs4986561和p38基因rs3761979、rs6457878、rs3804451等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7个SNP位点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rs5991738和rs7882628,rs6457878和rs3804451位点之间均存在明显的连锁不平衡现象;rs5991738(OR=1.109)、rs6457878(OR=1.167)和rs3804451(OR=1.082)有致病性;rs5991738位点在2组间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rs5991738基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OR=3.901,L95值为1.257。结论 NRAGE基因rs5991738位点突变可能是LEAD致病相关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神经生长因子类 黑色素瘤 下肢 动脉粥样硬化 多态性 单核苷酸 等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内源性P75^(NTR)对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与学习记忆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高长越 方传勤 +4 位作者 许志强 李静 邓娟 王延江 周华东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侧脑室注射p75NTR胞外段(extracellular domain ofp75NTR,p75NTR-ECD)阻断内源性p75NTR激活后对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学习记忆影响。方法选取12月龄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16只,注... 目的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小鼠侧脑室注射p75NTR胞外段(extracellular domain ofp75NTR,p75NTR-ECD)阻断内源性p75NTR激活后对海马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学习记忆影响。方法选取12月龄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16只,注射组(n=8)连续7d侧脑室注射p75NTR-ECD(1μg/d),对照组(n=8)向侧脑室注射等量生理盐水,Morris水迷宫检测空间记忆,腹腔注射BrdU检测海马齿回神经干细胞增值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注射组小鼠海马齿回BrdU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286.39±26.17)vs(142.01±18.12),P<0.01],行为学检测显示逃逸潜伏期明显缩短[(30.39±4.31)s vs(39.58±6.19)s,P<0.05]、穿过原平台位置次数和在原平台象限探索时间百分率显著增加[(3.72±0.45)vs(2.54±0.32);(39.58±6.19)%vs(30.42±4.31)%;P<0.05]。结论阻断内源性p75NTR激活可促进AD小鼠海马神经发生并改善AD小鼠学习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神经生长因子类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 学习 记忆 细胞增殖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P1-40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生长相关蛋白43和微管相关蛋白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红 刘振东 +3 位作者 王海丰 蔺建文 赵红玲 王苏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1204-1207,共4页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变化,及轴突生长抑制因子A(NogoA)拮抗剂NEP1-40给药后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NogoA抑制神经再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 目的观察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和微管相关蛋白2(MAP-2)的表达变化,及轴突生长抑制因子A(NogoA)拮抗剂NEP1-40给药后对其表达的影响,探讨NogoA抑制神经再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给药组,每组16只,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给药组于脑缺血术后1d给予NEP1-40溶液侧脑室注射。术后1、3、7和14d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缺血侧纹状体区域GAP-43和MAP-2的表达变化。结果脑缺血后缺血侧纹状体区域,在模型组和给药组脑缺血后1、3和7d GAP-43阳性表达的吸光度值逐步增高,14dGAP-43表达有所下降,但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给药组1、3、7和14dGAP-43阳性表达的吸光度值均明显高于模型组(0.19±0.18 vs 0.17±0.23,0.24±0.10 vs 0.21±0.04,0.30±0.21 vs 0.25±0.06和0.26±0.23 vs 0.23±0.08,P<0.05)。模型组和给药组各时间点MAP-2阳性表达的吸光度值逐渐升高,但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给药组各时间点MAP-2阳性表达的吸光度值均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抑制NogoA后可以通过增加缺血区GAP-43和MAP-2的表达,促进神经修复,这可能是NogoA抑制神经再生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GAP-43蛋白 微管相关蛋白质 神经生长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心脏交感神经分布与勿动蛋白A表达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世军 付治卿 +2 位作者 郭园园 王建国 杨庭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心脏交感神经分布与神经元轴突生长抑制因子勿动蛋白A(neurite out-growth inhibitor-A,Nogo-A)的表达变化。方法从我院老年患者尸体标本库中,随机入选男性高血压患者10例,并根据患者去世前1周心脏超声结果... 目的探讨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心脏交感神经分布与神经元轴突生长抑制因子勿动蛋白A(neurite out-growth inhibitor-A,Nogo-A)的表达变化。方法从我院老年患者尸体标本库中,随机入选男性高血压患者10例,并根据患者去世前1周心脏超声结果分为心肌肥厚组4例和非心肌肥厚组6例。检测超声心动图,并计算左心室重量指数。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测定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与Nogo-A的表达。结果与非心肌肥厚组比较,心肌肥厚组患者室间隔厚度、左心室后壁厚度、左心室重量指数明显升高(P<0.05);心肌肥厚组患者心肌TH阳性表达明显降低[(6.35±3.85)%υs(22.17±8.19)%,P<0.05],Nogo A表达明显增加[(11.34±7.16)%υs(2.17±4.10)%,P<0.05]。心肌肥厚患者心肌Nogo-A表达与心肌TH表达呈负相关(r=-0.33,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心肌肥厚患者心肌交感神经分布减低,然而心肌神经元轴突生长抑制因子Nogo-A表达增加,两者间存在密切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肥大 左心室 交感神经系统 神经生长因子类 生长抑制物 酪氨酸单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叶总黄酮对慢性脑缺血大鼠轴突过度再生抑制因子A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晓光 苗光新 +1 位作者 万紫旭 李蒙蒙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314-1317,共4页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的轴突过度神经再生抑制因子A(neurite outgrowth inhibitor,NogoA)及NogoA受体(NgR1)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楂叶总黄酮组[山楂叶总黄酮140mg/(k... 目的探讨山楂叶总黄酮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的轴突过度神经再生抑制因子A(neurite outgrowth inhibitor,NogoA)及NogoA受体(NgR1)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雄性成年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山楂叶总黄酮组[山楂叶总黄酮140mg/(kg·d)]、银杏叶片组[银杏叶提取物65mg/(kg·d)],每组12只,后3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后第30天开始灌胃,连续30d。HE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和密度;Western blot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NogoA和NgR1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山楂叶总黄酮组大鼠NogoA蛋白[(18.3±0.54)×10-3 vs(46.3±5.81)×10-3,P<0.01]和NgR1蛋白(0.68±0.08 vs 0.82±0.15,P<0.05)表达明显降低,分别降低了(38.88±9.22)%和(17.07±5.34)%;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显著增加[(20.28±4.68)个/mm2 vs(15.47±5.61)个/mm2,P<0.05]。山楂叶总黄酮组NogoA蛋白与银杏叶片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组海马CA1区神经元密度[(20.28±4.68)个/mm2 vs(21.62±4.24)个/mm2]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山楂叶总黄酮对慢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ogoA和NgR1蛋白表达,促进中枢神经再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酮 脑缺血 神经生长因子类 神经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N/几丁质涂层的PGLA导管对兔面神经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蜀光 许海凤 +1 位作者 陈蕾 魏海刚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308-311,335,共5页
目的:探讨含神经营养因子NTN的几丁质涂层的PGLA神经导管在修复兔面神经缺损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新西兰雄兔的两侧面神经下颊支分别造成10 mm的缺损,右侧用管腔内注入NTN的几丁质涂层的PGLA导管修复,左侧用自体神经移植修复作对照。术... 目的:探讨含神经营养因子NTN的几丁质涂层的PGLA神经导管在修复兔面神经缺损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新西兰雄兔的两侧面神经下颊支分别造成10 mm的缺损,右侧用管腔内注入NTN的几丁质涂层的PGLA导管修复,左侧用自体神经移植修复作对照。术后5、10、14周,分别对兔进行大体观察、电生理检测、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5周,实验侧神经传导速度未测出;术后10周和14周实验侧和对照侧的神经传导速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侧术后10周,再生神经中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排列整齐,术后14周,再生神经中有髓和无髓神经纤维数量增加,形态接近正常神经。结论:含NTN的几丁质涂层的PGLA导管可为兔面神经缺损提供良好的修复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神经生长因子类 神经再生 动物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鼠嗅球及皮层神经元的原代培养和Netrin-4受体在神经元定位的初步研究
14
作者 余科科 张成岗 汪思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6期422-425,共4页
目的 培养原代嗅球及皮层神经元细胞 ,研究神经轴突生长诱向因子 (Netrin 4 )受体在神经元细胞中的定位。方法 改良Koh法分离、培养出生 12h内Wistar乳鼠的嗅球及皮层神经元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其纯度。碱性磷酸酶 (AP)标记的N... 目的 培养原代嗅球及皮层神经元细胞 ,研究神经轴突生长诱向因子 (Netrin 4 )受体在神经元细胞中的定位。方法 改良Koh法分离、培养出生 12h内Wistar乳鼠的嗅球及皮层神经元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鉴定其纯度。碱性磷酸酶 (AP)标记的Netrin 4融合蛋白与原代培养第 7d的神经元孵育 ,以亲和细胞化学法检测Netrin 4受体在神经元的定位。结果 原代培养第 7d的嗅球及皮层神经元胞体饱满 ,突起长并交织成网状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见神经丝蛋白(neurofilament)在神经元胞体及突起中表达 ;嗅球及皮层神经元的细胞膜上均有Netrin 4受体表达。结论 建立起高效、稳定的原代神经元培养方法并应用于神经突起生长诱向因子受体的定位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球 神经 受体 神经生长因子类 Netrin-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EDNRB基因缺陷对大鼠海马区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
15
作者 谢聃 宋赞民 +1 位作者 王霞 张拥波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81-886,共6页
目的探讨EDNRB基因缺陷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营养因子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表达变化。方法制备先天性碱基缺失致EDNRB基因缺陷新生大鼠(出生后2~3 d)模型,并分为野生型(+/+)、杂... 目的探讨EDNRB基因缺陷的新生大鼠海马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营养因子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的表达变化。方法制备先天性碱基缺失致EDNRB基因缺陷新生大鼠(出生后2~3 d)模型,并分为野生型(+/+)、杂合子型(+/sl)和纯合子型(sl/sl)共3种基因型(每组各6~8只),TUNEL染色检测海马神经细胞凋亡情况,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计数细胞凋亡数目,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海马BDNF和GDNF表达量。结果 3种基因型新生大鼠海马组织凋亡细胞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315,P=0.000),sl/sl凋亡细胞数目高于+/+(t=-6.780,P=0.000)和+/sl(t=4.801,P=0.000);海马CA1区凋亡细胞数目最高,CA3区次之,齿状回最低。而3种基因型新生大鼠海马BDNF(F=0.766,P=0.479)和GDNF(F=2.538,P=0.107)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DNRB基因缺陷新生大鼠海马CA1区、CA3区神经细胞凋亡增多,而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GDNF水平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内皮素B 基因 海马 细胞凋亡 神经生长因子类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缺血再灌注后学习记忆障碍大鼠BDNF/TrkB/PI3K/Akt通路的影响及对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苏凯奇 吕转 +5 位作者 吴明莉 罗萌 高静 聂晨晨 刘昊 冯晓东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3期4187-4193,共7页
背景学习记忆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整体康复。电针神庭、百会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具有确切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十分明确。目的观察电针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后学习记忆障碍大鼠海马神经... 背景学习记忆障碍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整体康复。电针神庭、百会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具有确切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十分明确。目的观察电针对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后学习记忆障碍大鼠海马神经元保护作用及对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酪氨酸受体激酶B(TrkB)/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2021年5月—2022年3月选取60只8周龄健康雄性、SPF级SD大鼠,取24只大鼠分为空白组(n=12)、假手术组(n=12),其余36只大鼠构建MCAO/R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2)和电针组(n=12)。电针组于神庭、百会穴进行电针治疗,采用进行Zea-Longa评分观察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空间探索实验评价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TTC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体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测定BDNF、TrkB、PI3K、Akt mRNA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BDNF、TrkB蛋白水平及PI3K、Akt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术后2 h模型组、电针组Zea-Longa评分与空白组、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模型组Zea-Longa评分与空白组、假手术组、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9~13天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均大于假手术组(P<0.05),电针组均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穿越平台有效区域次数低于空白组、假手术组(P<0.05),电针组高于模型组(P<0.05)。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大鼠脑梗死体积占比分别为0、0、(36.7±6.3)%、(24.0±2.2)%,电针组大鼠脑梗死体积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BDNF、TrkB、PI3K、Akt mRNA水平低于空白组、假手术组(P<0.05),电针组BDNF、TrkB、PI3K、Akt mRNA水平高于模型组(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BDNF、TrkB蛋白水平均下降(P<0.01,P<0.001),p-PI3K/PI3K、p-Akt/Akt蛋白水平下降(P<0.01,P<0.05);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BDNF、TrkB蛋白水平和p-PI3K/PI3K、p-Akt/Akt蛋白水平均升高(P<0.05)。结论电针可能通过上调BDNF/TrkB/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后学习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再灌注损伤 记忆障碍 电针疗法 CA1区 海马 神经生长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酸联合维生素B_(12)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炎性细胞因子及临床疗效影响研究 被引量:20
17
作者 苏邹 丁迎 +2 位作者 陈婷婷 徐寅 王程强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09-914,共6页
背景炎症与精神分裂症有着密切的关系。抗炎类药物对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病情有着较好的疗效。叶酸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机体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_(12)(VitB_(12))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目的探讨叶酸联合VitB_(12)对首发精神分... 背景炎症与精神分裂症有着密切的关系。抗炎类药物对改善精神分裂症的病情有着较好的疗效。叶酸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机体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_(12)(VitB_(12))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有着密切的联系。目的探讨叶酸联合VitB_(12)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G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叶酸、VitB_(12)、同型半胱氨酸(Hcy)、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评分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第二精神病医院接受治疗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干预组(10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利培酮治疗,对照组同时服用空白安慰剂,干预组同时每日服用1粒内含2 mg叶酸和400μg VitB_(12)的胶囊,共治疗16周。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清白介素(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NGF、BDNF、叶酸、VitB_(12)、Hcy水平,采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变化及临床疗效,记录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1β、IL-6、TNF-α、NGF、BDNF、叶酸、VitB_(12)、Hcy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血清IL-1β、TNF-α、Hcy水平较对照组降低,NGF、BDNF、叶酸、VitB_(12)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干预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Hcy水平较治疗前降低,NGF、BDNF、叶酸、VitB_(12)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病理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ANSS阳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患者PANSS总分、阴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病理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治疗后PANSS总分、阳性症状评分、阴性症状评分和一般病理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41例,无效19例;干预组显效56例,有效35例,无效9例;干预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2.540,P=0.01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叶酸联合VitB_(12)能够有效降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体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及Hcy水平,提高患者血清NGF和BDNF水平来改善患者的PANSS评分,参与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叶酸 维生素B12 炎症趋化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米舒必利联合度洛西汀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神经电生理的影响 被引量:15
18
作者 叶剑辉 宋清海 +1 位作者 练维斌 沈云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7-361,共5页
目的探讨阿米舒必利联合度洛西汀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阿米舒必利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米舒必利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治... 目的探讨阿米舒必利联合度洛西汀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神经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择精神分裂症患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55例,对照组55例。对照组给予阿米舒必利治疗,观察组给予阿米舒必利联合度洛西汀治疗,治疗8周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认知功能、神经电生理、神经因子水平等情况,评估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8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7.3%vs 72.7%,P=0.044)。2组治疗后第2、4、8周总分、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临床精神病理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各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P300潜伏期明显缩短,波幅明显增高,N2-P3潜伏期明显延长,波幅明显增高,且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连线测验、数字划消时间、STROOP测验、逆行WMS-Ⅲ空间广度测验、定步调连续加法任务测验、木块图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阿米舒必利联合度洛西汀对老年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从而减轻脑神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 认知障碍 神经生长因子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itin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晓天 赵冬 +6 位作者 代林志 朱立仓 田卫东 唐仕军 朱文学 杨鹏 王业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4期2908-2914,共7页
目的探究Neuritin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过程中内质网应激因子GRP78及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9月选取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14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Sham组)、SAH组、Neur... 目的探究Neuritin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过程中内质网应激因子GRP78及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 2014年4月—2015年9月选取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144只,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假手术组(Sham组)、SAH组、Neuritin组,各36只。再依据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别于3、6、12、24、48、72 h抽取每组6只大鼠处死,Neuritin组于处死前1 h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向侧脑室注射Neuritin。建模后6、12、24、48、72 h处死大鼠前,记录各组大鼠Garcia神经功能评分;建模后3、6、12、24、48、72 h处死大鼠后,采用HE染色观察SAH建立情况,侧脑室微量注射亚甲蓝鉴定Neuritin注射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大鼠大脑皮质内质网应激因子GRP78表达水平;采用甲酰胺浸泡法检测大鼠脑内伊文蓝(EB)含量以评价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结果 SAH组、Neuritin组建模后6、12、24、48、72 h大鼠Garcia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和Sham组(P<0.05);Neuritin组建模后6、12、24、48、72 h大鼠Garcia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SAH组(P<0.05)。SAH组大鼠大脑表面弥散分布积血,其中在willis环、小脑延髓池及脑干腹侧有大量积血存在。Neuritin组大脑腹面有亚甲蓝循环存在,大脑背面无亚甲蓝,Neuritin侧脑室注射成功。SAH组建模后3、6、12、24、48、72 h GRP78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Sham组(P<0.05);Neuritin组建模后6、12、24、48、72 h GRP78表达水平低于SAH组(P<0.05)。SAH组大鼠建模后3、6、12、24、48、72 h脑组织EB含量均高于对照组、Sham组(P<0.05);Neuritin组大鼠建模后3、12 h脑组织EB含量高于SAH组,建模后6、48、72 h脑组织EB含量低于SAH组(P<0.05)。结论 SAH后早期脑损伤过程中存在内质网应激反应,神经营养因子Neuritin可显著改变内质网应激因子GRP78表达水平,改善早期脑损伤过程中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并对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类 血脑屏障 内质网应激 NEURITIN GRP7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睾丸移植模型的建立及植睾损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谭付清 陈昭典 +2 位作者 郑祥毅 孙柯 李建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97-302,共6页
目的:探讨影响植睾生精细胞发育的内在因素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mRNA在植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Cu ff管技术建立大鼠原位异体睾丸移植模型,并将实验动物分为6组,在光镜和电镜下分别观察移植物的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变化... 目的:探讨影响植睾生精细胞发育的内在因素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mRNA在植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Cu ff管技术建立大鼠原位异体睾丸移植模型,并将实验动物分为6组,在光镜和电镜下分别观察移植物的形态学和超微结构变化,应用放免法和RT-PCR技术检测实验各组T、FSH、LH水平和GDN FmRNA的表达量。结果:术后7 d,同种移植组植睾组织在光镜下可见间质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曲细精管内生精细胞层次紊乱,支持细胞数目减少并出现萎缩,电镜下可见支持细胞之间构成的紧密连接出现断裂;血清T值下降而FSH、LH值反馈性升高,GDN FmRNA的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减少。术后14 d,同种移植组植睾损害进一步加剧,且GDN FmRNA的表达量明显下降。结论:同种移植植睾组织中支持细胞数目的减少和萎缩及其胞突构成的紧密连接出现断裂可能是植睾生精功能不良的主要原因;GDN FmRNA表达水平可作为睾丸生精功能状态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移植 疾病模型 动物 睾丸/超微结构 精子发生 神经生长因子类 睾丸/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