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长分化因子15与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样受体通路对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肖湖南 郝本川 +3 位作者 吕侣 蔡雨伦 王晓凡 刘宏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79-1083,共5页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样受体(glia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receptor alpha-like, GFRAL)通路对载脂蛋白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样受体(glial-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receptor alpha-like, GFRAL)通路对载脂蛋白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选择8周龄C57BL/6雄性载脂蛋白E^(-/-)小鼠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重组GDF-15组,每组4只。对照组:高脂饮食4周后,每周1次尾静脉注射磷酸盐缓冲液;重组GDF-15组:高脂饮食4周后,每周1次尾静脉注射重组GDF-15(0.05 mg/kg)。高脂饮食12周,监测小鼠体质量,处死小鼠。取4只同等周龄(20周龄)正常小鼠作为正常组,比较3组空腹血糖、血脂、皮质醇和醛固酮水平。主动脉冷冻切片油红O染色评估对照组和重组GDF-15组斑块大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对照组和重组GDF-15组脑组织GDF-15及GFRAL表达。结果 重组GDF-15组血清GDF-15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59±2.90)ng/ml vs(20.09±1.27)ng/ml,P<0.01]。重组GDF-15组11周和12周体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低[(28.60±0.22)g vs(29.47±0.25)g;(28.98±0.22)g vs(30.35±0.13)g,P<0.01]。重组GDF-15组三酰甘油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0.22±0.02)mmol/L vs(0.38±0.09)mmol/L,P<0.05]。重组GDF-15组斑块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22±2.58)%vs(31.61±3.51)%,P<0.01]。重组GDF-15组脑组织GDF-15和GFRAL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0.088±0.007 vs 0.030±0.006,0.031±0.003 vs 0.010±0.001,P<0.01)。对照组及重组GDF-15组皮质醇和醛固酮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组GDF-15组醛固酮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01±3.67)mg/ml vs(87.29±8.63)mg/ml,P<0.01]。结论 GDF-15可能通过GFRAL调控小鼠体质量、三酰甘油及醛固酮水平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模型 动物 生长分化因子15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受体 脂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脊髓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和酪氨酸激酶受体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8
2
作者 艾坤 张泓 +3 位作者 匡静之 张雨辰 李景兴 鲍秋影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48-950,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脊髓组织内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酪氨酸激酶受体A(Trk 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电针治疗该病的可能机制。方法: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抽取10只为空白组,其余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穴位组... 目的:观察电针对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脊髓组织内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酪氨酸激酶受体A(Trk A)表达的影响,以探讨电针治疗该病的可能机制。方法:SD雌性大鼠40只,随机抽取10只为空白组,其余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穴位组和电针对照点组,每组10只。术后第15天起按组电针大鼠"次髎"、"中极"、"三阴交"三穴,分别施以7次治疗,治疗结束后取脊髓组织行Western blot检测NGF及其受体Trk A在脊髓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电针治疗7天后,脊髓组织中NGF及受体Trk A的表达均提高,而且针刺穴位组效果明显优于针刺对照点组。结论:电针骶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大鼠"次髎"、"中极"、"三阴交"三穴可显著提高脊髓组织中NGF及受体Trk A的表达,并可能通过提高NGF及受体Trk A的表达而达到抑制膀胱逼尿肌亢进,恢复膀胱功能活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骶上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神经生长因子 酪氨酸激酶受体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基底前脑NGF-受体阳性神经元损伤后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3
作者 龙大宏 姚志彬 +3 位作者 何蕴韶 顾耀铭 陈以慈 邝国壁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3-18,共6页
切断老年鼠(24月龄)左侧穹窿海马伞,造成隔海马胆碱能系统损伤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脑室注射NGF对基底前脑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阳性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实验证明损伤一个月后,损伤对照组损伤例内侧隔核和斜角带... 切断老年鼠(24月龄)左侧穹窿海马伞,造成隔海马胆碱能系统损伤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脑室注射NGF对基底前脑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阳性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实验证明损伤一个月后,损伤对照组损伤例内侧隔核和斜角带核垂直支NGF-R阳性神经元数量分别减少了59.4%和37.24%,残存的神经元发生萎缩及表面受体含量增加。NGF治疗组,损伤侧的内侧隔核和斜角带核垂直支的NGF-R阳性神经元数量只减少4.47%和2.36%,细胞形态学参数及受体灰度值都类似于正常。提示NGF对基底前脑NGF-R阳性神经元损伤后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受体 基底前脑 神经元损伤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下颌骨骨折愈合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于立明 张伟 +1 位作者 陈坤 吴亚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0-464,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受体(p75和TrkA)在骨折愈合过程的表达及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32只白兔随机分为8组(每组4只),4只无骨折作为健康对照组2,8只制作右下颌骨骨折模型,立即行钛板固定。术后实验...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及其受体(p75和TrkA)在骨折愈合过程的表达及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将32只白兔随机分为8组(每组4只),4只无骨折作为健康对照组2,8只制作右下颌骨骨折模型,立即行钛板固定。术后实验组动物分别在1、3、5、7、14、21、28 d各取4只处死。切取下颌骨脱钙后制作骨组织切片,行HE染色、NGF及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NGF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表达阳性3,~5 d达到高峰,在未骨折组仅有轻度阳性表达。NGFR-TrkA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表达强阳性7,d达到高峰,到21 d时软骨细胞强阳性。NGFR-p75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表达阳性,5~7 d达到高峰,到21 d时仍为阳性表达。结论:在骨折愈合过程中NGF、p75和TrkA共同调节骨细胞活性,对骨的修复重建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受体 骨折愈合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在新生鼠、幼鼠及成鼠脊髓表达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王永忠 张志坚 +2 位作者 刘锦波 姜平 查小英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61-362,T075,共3页
为了探讨神经生长因子 ( NGF)受体 Trk A在新生鼠、幼鼠及成鼠脊髓的分布状况、进而分析 NGF的作用机制 ,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新生鼠、幼鼠及成鼠脊髓 NGF受体 Trk A的表达。结果显示 ,新生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只有胞核 Trk A表达明... 为了探讨神经生长因子 ( NGF)受体 Trk A在新生鼠、幼鼠及成鼠脊髓的分布状况、进而分析 NGF的作用机制 ,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新生鼠、幼鼠及成鼠脊髓 NGF受体 Trk A的表达。结果显示 ,新生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只有胞核 Trk A表达明显 ,胞浆及胞膜无表达 ,中间带、背角均无表达。幼鼠前角运动神经元胞浆 Trk A表达明显 ,胞核少量表达 ,胞膜无表达 ;部分中间带、背角神经元胞浆有表达。成鼠前角运动神经元胞浆及部分胞膜都有 Trk A表达 ,胞核无表达 ,中间带、背角神经元胞浆以及胶质细胞也明显表达。推论 ,新生鼠时胞核中 Trk A可与配体结合引起神经元的生物效应 ;成鼠 T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TrkA 新生鼠 幼鼠 成鼠 脊髓 表达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康法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缺血半暗区皮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叶涛 唐强 +4 位作者 朱路文 陈慧杰 吴孝军 李宏玉 田源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0-524,共5页
目的观察针康法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缺血半暗区皮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Flk-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9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入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每组再分为术后3 d、7 d、14 d三个亚组(n=6... 目的观察针康法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和缺血半暗区皮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Flt-1、Flk-1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90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入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每组再分为术后3 d、7 d、14 d三个亚组(n=6)。模型组、针刺组、康复组和针康组用线栓法制备永久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进行治疗,针刺组采用头穴丛刺针法治疗,康复组给予跑台训练,针康组采用头穴丛刺结合跑台训练治疗。术后各时间点,采用改良神经损害严重程度评分(m NSS)进行评定,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缺血半暗区皮层Flt-1、Flk-1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术后各时间点m NSS评分降低(P<0.05);术后7 d、14 d,与针刺组、康复组比较,针康组评分进一步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术后各时间点Flt-1、Flk-1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针刺组、康复组比较,针康组Flt-1、Flk-1蛋白表达水平进一步升高(P<0.05)。结论针康法治疗可进一步改善脑缺血大鼠神经行为,可能与其持续促进缺血半暗区皮层Flt-1、Flk-1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针康法 神经功能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 FLT-1 FLK-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家族及其受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7
作者 黄秉仁 蔡良琬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5-120,共6页
过去几年在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和神经元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几项引人注目的进展:(1)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家族的其他一些成员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神经营养素-4... 过去几年在神经营养因子、受体和神经元细胞程序性死亡的研究领域中取得了几项引人注目的进展:(1)神经生长因子(NGF)基因家族的其他一些成员包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神经营养素-3(NT-3)、神经营养素-4(NT-4)、神经营养素-5(NT-5)的发现;(2)神经生长因子三维结构及功能和进化之关系的阐明;(3)定性了两种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NGFR)和原癌基因p140(trkA)以及相关的trk家族的另外两个神经营养因子受体p145(trkB)及p145(trkC)。发现LNGFR是相关细胞的致死基因;(4)确认NGF等能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本文一并予以扼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家族 受体 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觉剥夺性近视豚鼠视网膜中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悦 张金嵩 朱子诚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39-442,共4页
目的探讨视网膜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在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DM)视网膜中的表达。方法对出生7d豚鼠以半透明眼罩遮盖右眼2个月制备FDM动物模型,左眼作为对照。遮盖前及遮盖2、4、8周后,检影验光检测双眼屈光度,A型超声测量... 目的探讨视网膜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在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FDM)视网膜中的表达。方法对出生7d豚鼠以半透明眼罩遮盖右眼2个月制备FDM动物模型,左眼作为对照。遮盖前及遮盖2、4、8周后,检影验光检测双眼屈光度,A型超声测量双眼眼轴长度。免疫组织化学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视网膜NGF和TrkA的表达变化。结果形觉剥夺使豚鼠眼轴增长,近视屈光度增加,遮盖眼与对照眼相比屈光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遮盖眼NGF与TrkA免疫活性逐渐降低,NGF与TrkAmRNA表达下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NGF和TrkA可能参与调控FDM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觉剥夺性近视 神经生长因子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作洪 朱炎昌 雷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28-30,共3页
目的 :探讨两种神经生长因子 (NGF)受体 (TrKA和 gp75 )在各类垂体腺瘤中的表达。 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 ,检测了 44例经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中两种NGF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TrKA在垂体PRL分泌腺瘤中的过度表达率6 9 2 % ,而在... 目的 :探讨两种神经生长因子 (NGF)受体 (TrKA和 gp75 )在各类垂体腺瘤中的表达。 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 ,检测了 44例经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中两种NGF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 :TrKA在垂体PRL分泌腺瘤中的过度表达率6 9 2 % ,而在其它类型垂体腺瘤中的过度表达率为 19 4% ,两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0 5 )。gp75在垂体PRL分泌腺瘤中的过度表达率为 46 2 % ,而在其它类型垂体腺瘤中的过度表达率为 9 7% ,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两种NGF受体主要在垂体PRL分泌腺瘤中表达 ,gp75的表达与否可能与PRL瘤的侵袭性和对多巴胺D2 受体激动剂治疗的敏感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肿瘤 受体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在下颌骨骨折愈合中的表达及意义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伟 于立明 +1 位作者 吴亚东 刘麒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55-257,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在骨折愈合过程的表达及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用32只白兔随机分为8组(每组4只):对0、1、3、5、7、14、21、28d组。制作右下颌骨骨折模型,立即行钛板固定。术后实验组动物分别在1、3、5、7、1... 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受体-p75在骨折愈合过程的表达及其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选用32只白兔随机分为8组(每组4只):对0、1、3、5、7、14、21、28d组。制作右下颌骨骨折模型,立即行钛板固定。术后实验组动物分别在1、3、5、7、14、21、28d处死。切取下颌骨脱钙后制作骨组织切片,分别行苏木精-伊红染色,NGFR-p75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NGFR-p75在未骨折组仅仅弱阳性表达,而在骨折愈合过程中表达阳性,5~7d达到高峰,到21d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NGFR-p75在骨折的愈合过程中,通过与NGF的结合,调节骨细胞的活性,对于骨折愈合过程中的修复重建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 P75 骨折愈合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组织中肿瘤生长因子-α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与胰周神经侵犯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韧 龚涌灵 +2 位作者 杨劲松 端木忠 张保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2期1105-1106,1109,共3页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肿瘤生长因子-α(TGF-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与胰腺癌胰周神经浸润转移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胰腺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TGFα-、EGFR表达水平。结果:EGFR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神经浸润... 目的:探讨胰腺癌组织中肿瘤生长因子-α(TGF-α)、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与胰腺癌胰周神经浸润转移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胰腺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组织中TGFα-、EGFR表达水平。结果:EGFR表达水平与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相关(P<0.05)。胰腺癌中有神经浸润转移者TGF-α/EGFR共同表达为24例(63.16%),无神经浸润转移者共同表达为4例,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EGFR的过度表达及TGF-α/EGFR自分泌环可能在胰腺癌神经浸润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神经浸润转移 肿瘤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与肿瘤的关系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雪宝 陆天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543-546,共4页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肿瘤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视网膜脱离后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晓东 张皙 +1 位作者 许迅 胡宏慧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42-542,共1页
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术后视功能恢复不理想一直是眼科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是一类新发现的细胞因子,在神经损伤的保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改善视功能的药物.... 视网膜脱离(retinal detachment,RD)术后视功能恢复不理想一直是眼科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 NGF)是一类新发现的细胞因子,在神经损伤的保护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被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改善视功能的药物.本研究试通过对NGF及其受体TrkA 的研究,探讨NGF是否有可能用于RD以保护视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神经生长因子 表达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己二酮对大鼠坐骨神经雪旺细胞神经生长因子及其p75神经营养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清君 张艳淑 +4 位作者 刘强 段化伟 陈泓 何凤生 郑玉新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1-277,共7页
目的研究正己烷代谢产物2,5-己二酮(2,5-HD)对雪旺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p75神经营养素受体(p75NTR)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取新生Wistar大鼠坐骨神经进行雪旺细胞原代培养,采用差速贴壁法和Thy-1.1抗体进行细胞纯化。采用免疫荧光法... 目的研究正己烷代谢产物2,5-己二酮(2,5-HD)对雪旺细胞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p75神经营养素受体(p75NTR)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取新生Wistar大鼠坐骨神经进行雪旺细胞原代培养,采用差速贴壁法和Thy-1.1抗体进行细胞纯化。采用免疫荧光法观察2,5-HD不同染毒浓度和染毒时间雪旺细胞NGF及其p75NTR表达水平的变化,图像分析软件Image-Pro Plus进行定量分析。结果2,5-HD 5~40 mmol·L^(-1)染毒24 h可以促进雪旺细胞NGF及其p75NTR的表达,呈浓度-效应关系;2,5-HD 10.0 mmol·L^(-1)染毒1~48 h,NGF及其p75NTR表达水平呈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2,5-HD可以促进雪旺细胞NGF及其p75NTR的表达,这可能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为使用NGF治疗正己烷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5-己二酮 雪旺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 受体 p75神经营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原代培养神经上皮细胞中的生物学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郝晶 高英茂 +1 位作者 管英俊 刘凯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6-40,共5页
本实验利用神经细胞培养技术,用加入NGF的正调法和加入NGF抗体、NGF受体抗体的负调法、观察了NGF及其受体在胚胎神经细胞发育和存活中的作用。结果显示:NGF可明显促进神经细胞突起生长和细胞存活.加入NGF抗体和NGF受体抗体则引起神... 本实验利用神经细胞培养技术,用加入NGF的正调法和加入NGF抗体、NGF受体抗体的负调法、观察了NGF及其受体在胚胎神经细胞发育和存活中的作用。结果显示:NGF可明显促进神经细胞突起生长和细胞存活.加入NGF抗体和NGF受体抗体则引起神经细胞死亡。在培养的第3d.NGF受体开始表达.7d后达到高峰,而后逐渐减少,结果表明:NGF及其受体在胚胎神经细胞发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受体 原代神经细胞 培养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mRN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马璟曦 罗勇 蔡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观测电针大鼠双侧合谷穴(LI 4)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mRN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神经发生和血管生成间可能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目的观测电针大鼠双侧合谷穴(LI 4)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mRNA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神经发生和血管生成间可能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9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6)、模型组(n=42)和电针组(n=42)。观察局灶性脑缺血1 h后再灌注2 h、12 h、24h、3 d、7 d、14 d、21 d共7个时相点,每个时相点6只大鼠。采用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RT-PCR)法检测VEGFR-2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BDNF蛋白的表达。结果再灌注后12 h、24 h,电针组VEGFR-2 mRNA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3 d也高于模型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海马区BDNF蛋白在再灌注后2 h开始增加(P<0.05),24 h达高峰(P<0.01),3 d后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呈现增加幅度降低的趋势。结论电针能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后VEGFR-2 mRNA、BDNF蛋白的表达;神经血管因子可能是神经发生与血管生成联系与作用的分子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注 神经血管因子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电针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人胚胎结肠神经系统中的表达与分布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龙 王忠荣 王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7期1961-1963,共3页
目的:研究人胚胎结肠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NGF)与其两个受体TrkA、P75NTR在结肠神经系统中的分布及与结肠神经系统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一抗为PGP9.5、NGF、TrkA、P75NTR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结肠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 目的:研究人胚胎结肠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NGF)与其两个受体TrkA、P75NTR在结肠神经系统中的分布及与结肠神经系统发育的关系。方法:采用一抗为PGP9.5、NGF、TrkA、P75NTR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显示结肠神经系统中的神经元。结果:随着胚胎结肠神经系统的发育,P75NTR表达水平不断下降,而NGF、TrkA表达水平不断上升,P75NTR与NGF、TrkA的比例在不断变化。结论:NGF、TrkA、P75NTR参与了结肠神经系统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 神经生长因子 低亲和力受体P75NTR 高亲和力受体TrkA 结肠 人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春星 丁文龙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9-653,共5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再生 周围神经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机制 受体 神经营养因子 相互作用 相关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和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的分布与共存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怀星 姚志彬 +1 位作者 顾耀铭 陈以慈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31-34,共4页
用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免疫组化,NADPH-d组化及两者的双重反应技术观察了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和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的表达和共存。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和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在基底前脑内都以一条连续的细胞带的形式存在.神... 用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免疫组化,NADPH-d组化及两者的双重反应技术观察了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和一氧化氮合酶在大鼠基底前脑神经元的表达和共存。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和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在基底前脑内都以一条连续的细胞带的形式存在.神经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神经元多为多极形.排列较密,由吻侧向尾侧数量逐渐增多;一氧化氮合酶神经元的形状与神经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神经元相似,但数量较少,且由吻侧向尾侧数量相对稳定。通过双重反应证明,基底前脑神经元包括着神经生长因子受体阳性和一氧化氮合酶阳性以及两者共存的神经元等三种类型。双重反应阳性神经元在形态上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神经元相似,其数量从吻侧向尾侧逐渐减少,在前由+1.0水平,它占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70%,神经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神经元的50%;但到前连合水平则仅占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20%和神经生长因子受体阳性神经元的40%。本文对神经生长因子受体与一氧化氮合酶双重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意义以及此二种阳性神经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受体 一氧化氮合酶 基底前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在多种疼痛中的表达及作用差异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婷 田书心 +8 位作者 甄思佳 吴茗慧 吕政仪 吴雨欣 沈赟涛 杜俊英 房军帆 方剑乔 梁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48-452,共5页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最早发现的酪氨酸激酶家族的受体之一,其能被许多内源性配体激活,促进组织生长、分化和修复,在癌症治疗领域被认为是重要的靶点。既往EGFR在治疗癌性疼痛中的作用已得到广泛...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是最早发现的酪氨酸激酶家族的受体之一,其能被许多内源性配体激活,促进组织生长、分化和修复,在癌症治疗领域被认为是重要的靶点。既往EGFR在治疗癌性疼痛中的作用已得到广泛关注,近期研究提示EGFR在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均有表达,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炎性痛、骨癌痛等多种疼痛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EGFR参与疼痛的机制,为后期镇痛药物的开发提供参考,本文以EGFR结构为基础,介绍了其功能特点、分布特性以及调节疼痛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论述了其在不同类型的疼痛模型中差异表达及相关机制,以期为临床研发相关镇痛药物寻找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疼痛 脊髓 背根神经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