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6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亚慢性铝暴露对子代大鼠海马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尹玉华 杨烁 +5 位作者 张天 郭红 张璐炜 刘赞 李新 张立丰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研究铝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探究铝损伤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低剂量Al组(Al-L)、中剂量Al组(Al-M)和高剂量Al组(Al-H),其子代大鼠从出生至断... 目的:研究铝暴露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探究铝损伤学习记忆功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Wistar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低剂量Al组(Al-L)、中剂量Al组(Al-M)和高剂量Al组(Al-H),其子代大鼠从出生至断乳期间通过乳汁摄入铝,Control组母鼠饮用的是蒸馏水,而Al-L、Al-M、Al-H染毒组的母鼠分别饮用含2.0、4.0和8.0 g/L AlCl 3的蒸馏水溶液;断乳后,染铝组子代大鼠饮用含2.0、4.0和8.0 g/L AlCl 3的蒸馏水溶液直至出生后第90 d,建立亚慢性铝暴露子代大鼠模型。染铝结束后,穿梭箱实验检测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称量子代大鼠体重及海马重评估铝的染毒效果,Western blot法检测子代大鼠海马神经生长因子(NGF)蛋白表达,real time RT-PCR检测子代大鼠海马NGF mRNA表达。结果:Al-H组子代大鼠体重显著低于其他3个剂量组子代大鼠体重;在穿梭箱实验中,与Control相比,染铝组子代大鼠主动回避反应与被动回避反应,随染铝剂量的增加下降,表明染铝组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受损;与Control组相比,染铝组子代大鼠海马区NGF蛋白含量及NGF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亚慢性铝暴露下调海马区NGF表达水平,可能导致子代大鼠学习记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学习记忆 神经生长因子 子代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源性干细胞诱导分化的施万样细胞中神经生长因子高表达对大鼠背根神经节细胞突起生长的促进作用
2
作者 朱清华 袁博 +5 位作者 王一伦 任淼 李晓飞 王思邈 甄子萱 付秀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84-995,共12页
目的:探讨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诱导分化的施万样细胞(SCLCs)高表达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细胞突起生长的促进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从SD大鼠附睾旁脂肪中提取ADSCs,通过成骨诱导、成脂诱导和成软骨诱导鉴定... 目的:探讨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诱导分化的施万样细胞(SCLCs)高表达的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大鼠背根神经节(DRG)细胞突起生长的促进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从SD大鼠附睾旁脂肪中提取ADSCs,通过成骨诱导、成脂诱导和成软骨诱导鉴定ADSCs的多向分化能力。将ADSCs诱导分化为SCLCs,并通过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ADSCs和SCLCs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表达水平。分离培养大鼠DRG细胞,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DRG细胞中Ⅲ类β微管蛋白(βⅢ-tubulin)以鉴定DRG细胞。将SCLCs与DRG细胞共培养(共培养组),DRG细胞单独培养作为DRG组。利用甲苯胺蓝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测量共培养组和DRG组细胞的突起长度。采用小干扰RNA(siRNA)转染技术敲低NGF,质粒转染技术过表达NGF,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NGF 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NGF蛋白表达水平。将转染后的SCLCs与DRG细胞共培养,分为对照组、siNC/vector组、NGF敲低组(si-NGF组)和NGF过表达组(oe-NGF组),观察各组DRG细胞突起的长度。结果:原代ADSCs接种24 h后基本贴壁并留有少量脂滴,培养3 d后细胞多为短梭形、纺锤状或多角形,呈旋涡状生长,增长迅速,传代后细胞形态均一,呈长梭形,鱼群状排列。ADSCs经成脂诱导培养基培养14 d后,细胞形态由梭形变为扁圆形,中间可见透亮的圆形脂滴形成,经油红O染色可见细胞质中的脂滴被染成红色。ADSCs经成骨诱导培养基培养28 d后可见细胞呈沙粒样,形态模糊,出现钙化结节,经茜素红染色后可见钙化结节被红染,沉积在细胞外基质。ADSCs经成软骨诱导培养基立体培养28 d后可见小米粒大小的软骨球生成,对软骨球进行冰冻切片,阿利辛蓝染色后显微镜下可见软骨组织中的酸性黏多糖被染色成蓝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纯化后第3代ADSCs,可见被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为绿色荧光的CD29蛋白表达阳性、被Cy3标记为红色荧光CD44蛋白表达阳性。免疫荧光法,可见GFAP被FITC标记为绿色荧光,S100β被Cy3标记为红色荧光。Western blotting法,与ADSCs比较,SCLCs高表达S100β和GFAP蛋白。原代提取的DRG细胞常规培养6 h后开始贴壁,培养3 d后细胞胞体发亮呈圆形,胞体发出两条线状突起。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中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βⅢ-tubulin呈阳性表达,表明分离提取的细胞为DRG细胞。与ADSCs比较,SCLCs中NGF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DRG组比较,DRG细胞与SCLCs以1∶2比例接种时,共培养组DRG细胞突起长度最高(P<0.05)。RT-qPCR法,与si-NC组比较,si-NGF-1、si-NGF-2和si-NGF-3组细胞中NGF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si NGF-1敲低效率最好,后续将采用si-NGF-1进行实验。ELISA法,与si-NC组比较,si-NGF-1、si-NGF-2和si-NGF-3组细胞上清中NGF水平均降低(P<0.05)。与vector组比较,oe-NGF组细胞中NGF m RNA表达水平升高(P<0.05),细胞上清中NGF水平升高(P<0.05)。与对照组和si NC/vector组比较,si NGF组DRG细胞突起长度缩短(P<0.05),oe-NGF组DRG细胞突起长度增加(P<0.01)。结论:ADSCs可以定向分化为SCLCs,且分化后的细胞高表达NGF;敲低或过表达NGF可影响DRG细胞突起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万样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 背根神经节细胞 脂肪源性干细胞 周围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高原牦牛与平原黄牛端脑中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吴亚娟 杜晓华 +2 位作者 刘霞 郑丽平 刘珊珊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5-273,共9页
为探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A(TrkA)在高原牦牛(Bos grunniens)与平原黄牛(Bos taurus)端脑组织中表达与分布的差异,本研究采集不同海拔地区的成年牦牛与黄牛端脑不同组织(n=5),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 为探究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高亲和力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A(TrkA)在高原牦牛(Bos grunniens)与平原黄牛(Bos taurus)端脑组织中表达与分布的差异,本研究采集不同海拔地区的成年牦牛与黄牛端脑不同组织(n=5),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技术(WB)对NGF和TrkA在牦牛与黄牛端脑各区中的定位特征及表达水平进行比较。IHC结果显示,两种因子在牦牛与黄牛端脑各区中的分布与定位特征基本一致,主要在神经元胞质、神经胶质细胞及血管内壁中表达,其蛋白免疫阳性反应强度整体表现为牦牛高于黄牛。qRT-PCR结果显示,牦牛的NGF基因表达量在额叶皮质、大脑白质及枕叶皮质中低于黄牛或无差异,在其余区域中显著高于黄牛(P<0.05);TrkA基因表达量仅在大脑白质中与黄牛无显著差异,其余区域中显著高于黄牛(P<0.05)。WB结果显示,牦牛的NGF蛋白表达量仅在大脑白质中低于黄牛,其余区域均显著高于黄牛(P<0.05);牦牛的TrkA蛋白表达量在额叶皮质、大脑白质及枕叶皮质中低于黄牛或无差异,其余区域中显著高于黄牛(P<0.05)。综上,两种因子在牦牛端脑部分组织表达上调可能与低氧刺激有关,推测二者在低氧条件下协同发挥内源性神经保护作用,以维持动物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探究NGF和TrkA在牦牛低氧适应性方面发挥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酪氨酸蛋白激酶A 牦牛 端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NGF)对基底前脑NGF-受体阳性神经元损伤后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龙大宏 姚志彬 +3 位作者 何蕴韶 顾耀铭 陈以慈 邝国壁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3-18,共6页
切断老年鼠(24月龄)左侧穹窿海马伞,造成隔海马胆碱能系统损伤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脑室注射NGF对基底前脑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阳性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实验证明损伤一个月后,损伤对照组损伤例内侧隔核和斜角带... 切断老年鼠(24月龄)左侧穹窿海马伞,造成隔海马胆碱能系统损伤模型。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脑室注射NGF对基底前脑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阳性神经元损伤的影响、实验证明损伤一个月后,损伤对照组损伤例内侧隔核和斜角带核垂直支NGF-R阳性神经元数量分别减少了59.4%和37.24%,残存的神经元发生萎缩及表面受体含量增加。NGF治疗组,损伤侧的内侧隔核和斜角带核垂直支的NGF-R阳性神经元数量只减少4.47%和2.36%,细胞形态学参数及受体灰度值都类似于正常。提示NGF对基底前脑NGF-R阳性神经元损伤后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受体 基底前脑 神经元损伤 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3(IL-13)和白介素-18(IL-18)调节支气管哮喘大鼠神经生长因子mRNA(NGF mRNA)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廖翎帆 陈文 +2 位作者 代继宏 周远大 何海霞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208-1211,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IL-13和IL-18对支气管哮喘大鼠神经生长因子mRNA(N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哮喘模型,分离脾淋巴细胞并培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测定NGF mRNA的基础水平,并观察予以IL-18和IL-13干预后... 目的:初步探讨IL-13和IL-18对支气管哮喘大鼠神经生长因子mRNA(N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Wistar大鼠哮喘模型,分离脾淋巴细胞并培养,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法测定NGF mRNA的基础水平,并观察予以IL-18和IL-13干预后NGF 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哮喘大鼠脾淋巴细胞在基础状态下具有表达NGF mRNA的功能,并在ConA刺激下呈时间依赖性增强。空白对照组培养脾淋巴细胞0、12、24、48h时基础NGF mRNA表达量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升高,IL-13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基础NGF mRNA表达量逐渐升高。随着时间的延长,IL-13组NGF mRNA表达相对值逐渐升高,并且至12h后分别显著高于各时间点的空白对照组(P<0.01)(表1)。同时随着IL-13干预浓度的依次增高,NGF mRNA表达相对值逐渐升高,并且分别与前一梯度低浓度处理组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而随着IL-18干预浓度的依次增高,NGF mRNA表达相对值却逐渐降低。结论:在哮喘中Th2类细胞因子IL-13可上调淋巴细胞NGF mRNA表达,Th1类细胞因子IL-18可下调淋巴细胞NGF mRNA表达,两者均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Th1/Th2类细胞因子免疫失衡可能通过调控NGF mRNA表达间接促进其诱导神经源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神经生长因子 白细胞介素-13 白细胞介素-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通过TrkA^(NGFR)信号途径促进肝细胞增殖 被引量:3
6
作者 李俊峰 舒建昌 +2 位作者 陈莲香 朱海燕 吕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0-325,共6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NGFR和p75NTR)在肝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β(NGF-β)对肝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体外培养L02肝细胞,免疫细胞化学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NGF、TrkANGFR和p75NTR在L02细胞中的...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受体(TrkANGFR和p75NTR)在肝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β(NGF-β)对肝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方法:体外培养L02肝细胞,免疫细胞化学和荧光定量PCR法分别检测NGF、TrkANGFR和p75NTR在L02细胞中的表达。XTT法检测外源性NGF-β、anti-NGF、anti-TrkANGFR和anti-p75NTR对L02细胞增殖的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源性NGF-β对L0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L02细胞表达NGF及其受体TrkANGFR、p75NTR,NGF主要位于细胞质和细胞核,TrkANGFR和p75NTR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外源性NGF-β上调L02细胞表达NGF和TrkANGFR。低剂量外源性NGF-β(12.5~200μg/L)通过调控L02细胞的S期,促进细胞增殖,抗细胞凋亡,高剂量(>400μg/L)NGF-β不能促进L02细胞增殖;anti-NGF和anti-TrkANGFR抑制NGF-β诱导的L02细胞增殖,anti-p75NTR并不影响NGF-β诱导的L02细胞增殖。结论:L02细胞表达NGF及其受体TrkANGFR、p75NTR;合适剂量外源性NGF-β可能通过NGF/TrkANGFR信号途径促进L02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L02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NGF)对老年痴呆治疗的展望 被引量:3
7
作者 何蕴韶 陈以慈 姚志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50-251,共2页
随着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研究由外周神经转向中枢神经,它对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选择性营养作用受到广泛重视。研究者们希望通过对中枢NGF的研究,阐明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制,找到防治它的新途径。本综述重点讨论老年记忆障碍的胆碱能假说和... 随着神经生长因子(NGF)的研究由外周神经转向中枢神经,它对基底前脑胆碱能神经选择性营养作用受到广泛重视。研究者们希望通过对中枢NGF的研究,阐明老年性痴呆的发病机制,找到防治它的新途径。本综述重点讨论老年记忆障碍的胆碱能假说和NGF对中枢胆碱能神经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与临床应用有关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老年人痴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通过激活NF-κB信号通路促进BV2细胞介导神经炎症
8
作者 沈若琪 鲁玉宝 +3 位作者 王子铭 刘斌 张良明 杨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66-672,共7页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小胶质细胞介导神经炎症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为后续可能治疗靶点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小鼠小胶质细胞(BV2)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HGF组,通过蛋白质组... 目的 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对小胶质细胞介导神经炎症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为后续可能治疗靶点的确定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参考。方法 选取小鼠小胶质细胞(BV2)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HGF组,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以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等检测HGF对BV2细胞NF-κB信号通路活性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 蛋白质组学分析显示HGF处理后,NF-κB通路显著富集;HGF处理1h时,BV2细胞增殖活力随浓度升高下降,6h和12h时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qRT-PCR显示HGF显著上调炎症因子(iNOS、TNF-α、IL-1β);WB表明HGF促进炎症相关因子(TNF-α、NF-κB p65)相对表达量上升。结论本研究首次证实HGF通过激活BV2细胞NF-κB信号通路促进神经炎症的作用及其机制,为进一步探究神经炎症调控策略及开发有效的临床治疗手段提供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 小胶质细胞 神经炎症 NF-ΚB信号通路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及其mRNA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研究
9
作者 杨晓静 杨竹林 +2 位作者 黄江生 杨乐平 付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207-209,共3页
目的研究胆囊良恶性病变组织中NGF及其mRNA表达水平和临床病理意义。方法108例胆囊腺癌、46例癌旁组织和35例慢性胆囊炎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NGF染色方法为En VisiomTM免疫组化法,NGFmR-NA染色方法为原位杂交法。结果胆囊腺癌NGF和NGFm... 目的研究胆囊良恶性病变组织中NGF及其mRNA表达水平和临床病理意义。方法108例胆囊腺癌、46例癌旁组织和35例慢性胆囊炎标本常规石蜡包埋切片,NGF染色方法为En VisiomTM免疫组化法,NGFmR-NA染色方法为原位杂交法。结果胆囊腺癌NGF和NGF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慢性胆囊炎组织(P<0.01);腺瘤癌变或高分化腺癌、肿块最大径<2cm、无淋巴结转移和未侵犯周围组织病例NGF和NGFmRNA表达阳性率及其评分明显低于低分化腺癌、肿块最大径≥2cm、淋巴结转移及侵犯周围组织病例(P<0.05或P<0.01)。结论NGF及其mRNA表达水平可能与胆囊腺癌发生、进展、侵袭有密切关系,可能是反映胆囊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慢性胆囊炎 神经生长因子 免疫组织化学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rgetUnmaskingFluid在强化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免疫组织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10
作者 王子慧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5期359-360,I030,T001,共2页
首次将TargetUnmaskingFluid(TUF)应用在人体组织的陈旧石蜡切片上强化显示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显示:石蜡切片经TUF及微波预处理后,NGFR免疫反应的阳性细胞数及免... 首次将TargetUnmaskingFluid(TUF)应用在人体组织的陈旧石蜡切片上强化显示神经生长因子受体(NGFR)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结果显示:石蜡切片经TUF及微波预处理后,NGFR免疫反应的阳性细胞数及免疫反应强度均明显提高,背景十分清晰。TUF对增强和改善某些陈旧性抗原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有十分可观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切片 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神经生长因子基因(β-NGF)的扩增、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御宇 黄秉仁 蔡良琬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334-338,共5页
从正常人血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以此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PCR方法扩增神经生长因子基因,把得到的基因片段重组到质粒pUC12上,经转化、筛选和鉴定得到含有中国人神经生长因子基因(β-NGF)的克隆。用双链末端... 从正常人血白细胞中提取基因组DNA,以此基因组DNA为模板,应用PCR方法扩增神经生长因子基因,把得到的基因片段重组到质粒pUC12上,经转化、筛选和鉴定得到含有中国人神经生长因子基因(β-NGF)的克隆。用双链末端终止法测定其全部354bp核苷酸顺序。测出的核苷酸顺序与文献报道的顺序有6处不同,据此推导出的氨基酸顺序有3处变化。推测中国人神经生长因子基因具有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聚合酶链反应 克隆 分子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神经生长因子低亲和力受体(p^(75)NGFR)cDNA的克隆及其在神经细胞中表达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易明 顾继杰 +1 位作者 黄秉仁 蔡良琬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17-21,共5页
利用酸性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从人胎儿基底前脑中提取总RNA,用逆转录与聚合酶链反应相结合的RT-PCR法,扩增出人神经生长因子低亲和力受体p^(75)NGFR基因cDNA,在限制性内切酶SmaⅠ存在下的连接体系... 利用酸性异硫氰酸胍-酚-氯仿一步法从人胎儿基底前脑中提取总RNA,用逆转录与聚合酶链反应相结合的RT-PCR法,扩增出人神经生长因子低亲和力受体p^(75)NGFR基因cDNA,在限制性内切酶SmaⅠ存在下的连接体系中,将扩增出的cDNA片段克隆入pUC12的SmaⅠ位或,经限制性内切酶EcoRⅠ和PstⅠ酶切鉴定是否插入以及HindⅢ酶切鉴定方向。将重组质粒中的p^(75)NGFR的cDNA再次亚克隆至pUC12载体中后,以其双链DNA为模板,用末端终止法测出其全部核苷酸顺序,证实其核苷酸编码的p^(75)NGFR除两个碱基突变外,其余与文献完全一致。完整的p^(75)NGFR的cDNA分两步克隆到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pXT-1,经PA317包装细胞株体外包装后、收集病毒上清转染条件不死性大鼠小脑神经细胞系R2.初步结果表明转染了p^(75)NGFR的R2细胞株去除NGF培养时出现程序化死亡的典型特征梯型DNA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低亲和力受体 神经细胞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低分子量神经生长因子(hNGF)的分离、纯化和性质鉴定
13
作者 尹晓红 张鹤云 +1 位作者 张太平 王石泉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5期632-636,共5页
将从小鼠颌下腺中分离纯化神经生长因子(NGF)的方法运用于胎盘,通过中性搅拌抽提,两次CM-52阳离子交换层析柱和一次SephadexG-75凝胶过滤得到一纯度和比活都比较高的、可促进神经节生长的碱性蛋白质,通过免疫... 将从小鼠颌下腺中分离纯化神经生长因子(NGF)的方法运用于胎盘,通过中性搅拌抽提,两次CM-52阳离子交换层析柱和一次SephadexG-75凝胶过滤得到一纯度和比活都比较高的、可促进神经节生长的碱性蛋白质,通过免疫学(Western-bloting)和生物学性质(可以促进鸡胚背根神经节长出神经纤维)的鉴定,确定此物是人的一种低分子量的神经生长因子(hN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鸡胚 背根神经 等电聚焦 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督脉经穴对大脑中动脉梗阻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梗死体积及脑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潘江 陈武善 +1 位作者 陈成 章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41-543,I0003,I0004,共5页
目的:探索电针督脉经穴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督脉经穴组、大肠经穴组,每组10只。用永久性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梗阻脑缺血模型(MCAO)。依照实验方案对实验大鼠进行处理后... 目的:探索电针督脉经穴对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督脉经穴组、大肠经穴组,每组10只。用永久性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梗阻脑缺血模型(MCAO)。依照实验方案对实验大鼠进行处理后,采用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免疫组化法检测NGF在脑组织内的表达水平。结果:1督脉经穴组、大肠经穴组的脑梗死体积、梗死率明显小于模型组(P<0.01)。2与正常组、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督脉经穴组、大肠经穴组能促进大鼠脑组织中NGF的表达(P<0.01);且后两经穴组高于模型组(P<0.01);而督脉经穴组亦明显高于大肠经穴组(P<0.01)。结论:电针能减小脑梗死体积和脑梗死率,具有抗神经损伤及神经修复的作用;而电针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NGF的内源性调控机制,促进NGF在脑梗死区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督脉经穴 大脑中动脉梗阻脑缺血模型(MCAO)大鼠 神经生长因子(n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学训练对大鼠海马梗死后齿状回区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江山 李玲 +2 位作者 袁华 潘惠娟 王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3期207-209,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行为学训练对大鼠海马梗死后齿状回区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2只SD大鼠随机分为训练3 d7、d、14 d2、1 d2、8 d、35 d、42 d4、9 d组;制动3 d、7 d1、4 d、21 d、28 d3、5 d4、2 d、49 d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 目的研究行为学训练对大鼠海马梗死后齿状回区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2只SD大鼠随机分为训练3 d7、d、14 d2、1 d2、8 d、35 d、42 d4、9 d组;制动3 d、7 d1、4 d、21 d、28 d3、5 d4、2 d、49 d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采用光化学法造成大鼠左侧海马区梗死,训练组于造模1 d后开始给予水迷宫训练,制动组于造模1 d后开始给予制动,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海马齿状回区NGF的表达。结果正常大鼠海马的齿状回区NGF有一定的表达,造模后,训练组及制动组齿状回区NGF的表达均有所增高,但训练组的表达要高于制动组。结论行为学训练可增加NGF在海马齿状回区的表达,可能会促进大鼠海马梗死后脑自身的修复能力,促进神经功能的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海马齿状回 神经生长因子(ngf) 大鼠 水迷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在豚鼠耳蜗中的分布及其意义 被引量:7
16
作者 池君 张学渊 +1 位作者 宋武战 石东文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6期445-446,448,I0002,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factor,NGF)在正常豚鼠耳蜗中的定位分布,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听觉通路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健康杂色豚鼠20只,制备耳蜗石蜡切片,用兔抗小鼠神经生长因子多克隆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factor,NGF)在正常豚鼠耳蜗中的定位分布,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听觉通路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健康杂色豚鼠20只,制备耳蜗石蜡切片,用兔抗小鼠神经生长因子多克隆抗体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NGF在耳蜗中的表达。结果在正常豚鼠耳蜗中,NGF在螺旋神经节细胞、内外毛细胞、支持细胞、听觉神经纤维中均有表达,细胞内定位主要在胞浆。结论NGF在听觉感受器和听觉通路中有分布,表明在听觉功能的维持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ngf) 耳蜗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丁丁 于强 +1 位作者 陈子林 柳夏林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5-49,共5页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及TrKa阻断剂K252a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CEC)增殖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因子(NGF各浓度组、NGF+K252a各浓度组、bFGF组、bFGF+K252a组和正常培养液组)对正常和缺氧条件下培养的HR...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及TrKa阻断剂K252a对体外培养的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CEC)增殖的影响。【方法】MTT法检测不同因子(NGF各浓度组、NGF+K252a各浓度组、bFGF组、bFGF+K252a组和正常培养液组)对正常和缺氧条件下培养的HRCEC的影响。【结果】随NGF浓度增加(20、50、100ng/ml),HRCEC细胞数目明显增多(正常氧浓度NGF组分别为0.254±0.033、0.696±0.029、1.136±0.051;缺氧条件相应各组为0.422±0.036、0.798±0.044、1.376±0.052,P均<0.05)。随K252a浓度增加(50、100、200nmol/L),NGF+K252a组正常氧浓度时分别为0.864±0.067、0.496±0.025、0.202±0.078,缺氧条件时相应为1.042±0.047、0.700±0.065、0.401±0.078,较同浓度NGF(100ng/ml)组HRCEC细胞数目减少(P<0.05),随K252a浓度增加HRCEC细胞数目减少趋势愈加显著(P均<0.05)。【结论】NGF可促进HRCEC的增殖,该作用可被特异性TrkA阻断剂K252a所阻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ngf) 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HRCEC) TrkA阻断剂K252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SSY-B2对大鼠穹窿伞切断后神经元和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陆华宝 李林 +2 位作者 安文林 张丽 叶翠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3年第9期533-535,共3页
目的评价中药制剂SSY B2对神经元丧失及神经生长因子 (NGF)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6组 :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脑复康治疗组、SSY B2小剂量治疗组 ( 1 5 g生药 /kg) ,SSY B2中剂量治疗组 ( 3 g生药 /kg) ,SSY B... 目的评价中药制剂SSY B2对神经元丧失及神经生长因子 (NGF)表达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6组 :假手术组、模型组、阳性对照药脑复康治疗组、SSY B2小剂量治疗组 ( 1 5 g生药 /kg) ,SSY B2中剂量治疗组 ( 3 g生药 /kg) ,SSY B2大剂量治疗组 ( 6g生药 /kg)。采用切断大鼠双侧隔海马穹窿伞的模型 ,术后给予药物治疗或灌水 6周 ,在大鼠行为学测试结束后 ,采用尼氏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对内侧隔区的神经元和不同脑区的NGF阳性神经元进行测量。结果模型组内侧隔区神经元数减少 ( 2 0 3 3± 14 0 1) ,SSY B2小剂量组 ( 5 9 13± 2 2 0 2 )、中剂量组 ( 5 0 60± 2 3 18)、大剂量组 ( 63 93± 18 3 5 )与模型组相比 ,P <0 0 0 5。模型组内侧隔核、海马齿状回多形层和内嗅皮层 /下托区的NGF阳性细胞与假手术组相比有所减少 (P >0 0 5 )。在内侧隔核 ,SSY B2各剂量均能明显促进NGF的表达 (均P <0 0 0 5 )。在海马齿状回多形层和内嗅皮层 /下托区 ,SSY B2小、中剂量均能促进NGF的表达 (P <0 0 5 )。结论SSY B2减少了大鼠内侧隔核神经元的丧失 ,这可能与此区NGF的表达增强有关 ;SSY B2使海马齿状回、下托和内嗅皮层NGF表达增强 ,有助于这些区域发挥一定的学习记忆代偿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SSY-B2 神经 神经生长因子(n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BMP-2骨诱导中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3
19
作者 夏胜利 戴尅戎 +3 位作者 汤亭亭 毛远青 李慧武 林在俊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5-498,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异位诱导成骨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探讨NGF在BMP骨诱导中的作用。方法采用ICR小鼠4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行右侧股后部肌袋异位成骨模型,实验组植入含0.125mgrhBMP-2胶原海... 目的通过观察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rhBMP2)异位诱导成骨过程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的表达,探讨NGF在BMP骨诱导中的作用。方法采用ICR小鼠4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行右侧股后部肌袋异位成骨模型,实验组植入含0.125mgrhBMP-2胶原海绵复合物,对照组仅植入相同体积胶原海绵,分别于术后3、7、14、21d取材,进行放射学、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放射学和组织学检测均证实,rhBMP-2胶原海绵复合物具有良好的诱导成骨能力;术后第7d,在软骨大量形成期,NGF阳性染色达到高峰,在成纤维细胞、软骨前体细胞、软骨细胞、肥大软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中均有阳性表达;术后14、21d,阳性细胞数量和染色强度有所回落。对照组未见成骨现象。结论首次证实在外源性BMP诱导成骨过程中有明显的NGF表达,提示NGF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参与并协同BMP的诱导成骨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BMP-2 神经生长因子 骨诱导 神经生长因子(ngf) 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 rhBMP-2 成骨过程 胶原海绵 免疫组化检测 诱导成骨能力 肥大软骨细胞 ICR小鼠 组织学检测 成纤维细胞 对照组 异位诱导 异位成骨 阳性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心络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后神经生长因子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田沈 张朝东 康志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5期433-434,共2页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改善局灶性脑缺血糖尿病大鼠的神经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线栓法复制糖尿病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干预组通心络胶囊1.0g/kg.d连续灌胃。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TUNEL染色计数脑缺血周边区神经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通心络对改善局灶性脑缺血糖尿病大鼠的神经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线栓法复制糖尿病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干预组通心络胶囊1.0g/kg.d连续灌胃。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TUNEL染色计数脑缺血周边区神经细胞凋亡数,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神经生长因子(NGF)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蛋白表达。结果干预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缺血周边区TUNEL阳性细胞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NGF、BDNF蛋白免疫阳性细胞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可增加糖尿病脑缺血后缺血周边区NGF、BDNF蛋白的表达,拮抗神经细胞凋亡,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缺血 通心络 凋亡 神经生长因子(ngf)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