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在弥漫性轴索损伤评估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吴剑 沈国良 +4 位作者 牟朝辉 黄丹江 李春茂 黄志澄 应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97-700,共4页
目的通过氢质子2D-CSI磁共振波谱(1H-MRS)成像研究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不同部位神经生化代谢变化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40例DAI患者分别在伤后1、2、3和4周不同时点行1H-MRS检查,动态分析中线旁白质、基底节内囊区域、胼胝体... 目的通过氢质子2D-CSI磁共振波谱(1H-MRS)成像研究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患者不同部位神经生化代谢变化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40例DAI患者分别在伤后1、2、3和4周不同时点行1H-MRS检查,动态分析中线旁白质、基底节内囊区域、胼胝体、脑干和小脑等易出现轴索损伤区域即1H-MRS兴趣区(ROI)的神经生化代谢改变,并与1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比较,采用直线回归分析患者1H-MRS值与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AI患者N-乙酰天冬氨酸/总肌酸(NAA/Cr)和N-乙酰天冬氨酸/胆碱化合物(NAA/Cho)值下降,胆碱化合物/总肌酸(Cho/Cr)值升高(P<0.05),且随伤情加重,这种变化更加明显。同一时点不同部位代谢物水平不同,同一部位不同时点代谢物水平也不同,不同部位不同时点的代谢物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也不同,脑干与胼胝体在受伤后第3周的代谢物水平与预后相关度最强。结论1H-MRS检测对评估DAI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轴索损伤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神经生化代谢 格拉斯哥预后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