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测SCLC患者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徐丽艳 游泳红 +1 位作者 朱允中 刘哲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367-369,共3页
关键词 SCLC 小细胞肺癌 血清胃泌素 释放肽前体 神经特异性 烯醇化酶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在缺血缺氧性脑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
作者 龚玉芳 黄宏远 潘正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41-142,共2页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HIE)时 ,血液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浓度变化及其与HIE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 47例不同程度HIE患儿生后第 1天、第 5天、第 10天血液中NSE浓度和 38例足月正常新生儿生后第一天...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HIE)时 ,血液中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NSE)浓度变化及其与HIE不同时期和不同程度间的关系。方法 :测定 47例不同程度HIE患儿生后第 1天、第 5天、第 10天血液中NSE浓度和 38例足月正常新生儿生后第一天血NSE浓度 ,并进行比较。结果 :HIE患儿血液中NSE浓度于生后第 1天最高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随着疾病的逐渐恢复 ,血NSE浓度逐渐下降。HIE越严重 ,增高的血NSE浓度恢复至正常所需时间越长 ,也即恢复期越长。HIE越严重 ,血NSE浓度随时间下降幅度越明显。结论 :NSE可作为HIE脑损伤早期标志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缺血缺氧性脑病 临床意义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对离体人脑神经元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朱波 吕国义 +2 位作者 薛玉良 李兰英 叶铁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39-341,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纳洛酮对体外培养人脑神经元缺氧损伤后细胞内外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及NSE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无血清方法原代培养人胚胎大脑神经元,经免疫组化染色证实神经元比例达80%以上,对神经...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纳洛酮对体外培养人脑神经元缺氧损伤后细胞内外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及NSE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量变化的影响。方法应用无血清方法原代培养人胚胎大脑神经元,经免疫组化染色证实神经元比例达80%以上,对神经元进行缺氧结合无糖处理。将24孔培养板上的细胞随机分为单纯缺氧1 h组、缺氧+纳洛酮0.25μg/ml组、缺氧+纳洛酮5μg/ml组、缺氧+纳洛酮10μg/ml组和对照组,每组6孔细胞。缺氧处理1 h后复氧,于复氧24 h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细胞内外NSE浓度。将25 ml培养瓶内的细胞随机分为单纯缺氧0.5 h组、缺氧+纳洛酮0.5μg/ml组和缺氧+纳洛酮10μg/ml组,缺氧处理0.5 h后复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缺氧及复氧后不同时间细胞内NSE 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①单纯缺氧1 h组细胞外液NSE浓度明显升高(P<0.01),给药组随纳洛酮浓度增加,NSE浓度呈现逐渐降低趋势,至5μg/ml恢复至对照组水平。②单纯缺氧1 h组细胞内NSE浓度明显降低(P<0.01),给药组随纳洛酮浓度增加,细胞内NSE浓度呈现逐渐升高趋势,至10μg/ml恢复至对照组水平。③单纯缺氧0.5 h组,缺氧后NSE mRNA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其后逐渐降低,并于复氧24 h后恢复至接近缺氧前水平。给予纳洛酮0.5μg/ml,NSE mRNA表达量在缺氧0.5 h后即刻仍明显升高。给予纳洛酮10μg/ml,NSE mRNA表达高峰延迟至复氧6 h出现。结论纳洛酮可减轻细胞膜损伤,减少细胞内酶的外漏,并在转录水平调节细胞NSE的表达,发挥对神经元缺氧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缺血 缺氧 纳洛酮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视椎蛋白样蛋白1水平对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6
4
作者 闫睿 初桂兰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4期304-307,共4页
目的检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模型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视椎蛋白样蛋白1(VILIP-1)水平,为HIE早期诊断提供血清学参考指标。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E模型,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建模后不予干预,治疗组建模后... 目的检测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模型血清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视椎蛋白样蛋白1(VILIP-1)水平,为HIE早期诊断提供血清学参考指标。方法建立新生大鼠HIE模型,分为假手术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建模后不予干预,治疗组建模后予维生素E灌胃,每组各48只新生大鼠。以ELISA法检测各组1、6、12、24、48和72h时点血清NSE和VILIP-1水平。以24h时点NSE和VILIP-1水平绘制ROC曲线。结果①对照组12、24、48h时点NSE水平显著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24、48和72h时点NSE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②对照组12、24、48和72h时点VILIP-1水平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治疗组6、12和24h时点VILIP-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③NSEROC曲线下面积为0.649(95%CI:0.511~0.898),以1630mg·L-1为阈值,诊断HIE的敏感度为72.4%,特异度为63.7%;VILIP-1ROC曲线下面积为0.840(95%CI:0.622~0.931),以590mg·L-1为阈值,诊断HIE的敏感度为75.9%,特异度为99.9%;NSE与VILIP-1指标结合ROC曲线下面积为0.862(95%CI:0.641~0.944),阳性预测值为0.9013。④维生素E对新生大鼠HIE模型NSE和VILIP-1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其神经行为学未见改善。结论 HIE可引起新生大鼠NSE和VILIP-1表达升高。VILIP-1诊断HIE的敏感度和特异度高于NSE,两者结合诊断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缺血性脑病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视椎蛋白样蛋白1 诊断价值 维生素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脐动脉血乳酸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华 张建华 +1 位作者 吴味辛 代小红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1期75-77,共3页
目的通过测定新生儿脐动脉血中的乳酸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水平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方法50例产前无胎儿窘迫征象,出生后1分钟minApgar评分≥9分的新生儿为对照组;25例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 目的通过测定新生儿脐动脉血中的乳酸及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水平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方法50例产前无胎儿窘迫征象,出生后1分钟minApgar评分≥9分的新生儿为对照组;25例诊断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新生儿为病例组。所有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收集脐动脉血,检测乳酸及NSE值。结果病例组脐动脉血乳酸水平为4.55±1.07mmol/L、NSE水平为14.01±4.35μg/L。对照组脐动脉血乳酸水平为2.37±0.29mmol/L、NSE水平为7.61±2.14μg/L。病例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脐动脉血NSE与乳酸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32,P<0.01)。新生儿发生HIE的孕妇80%在孕期存在严重合并症或并发症,仅有20%是由于产时急性缺氧所致。结论测定脐动脉血乳酸及NSE水平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早期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及其严重程度的指标。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多是产前并发症引起较长时间的缺氧缺血所致,也有少部分是产时急性缺氧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脐动脉 乳酸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铬蛋白A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及突触素在肾上腺皮质中的分布特点
6
作者 张利朝 胡卫列 +1 位作者 廖秋灵 陈晓东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8期808-810,I0001,共4页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肾上腺皮质分泌物嗜铬蛋白A(Cg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突触素(SYN)在肾上腺皮质的分布特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皮髓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肾上腺髓质增生、嗜铬细胞瘤和嗜... 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肾上腺皮质分泌物嗜铬蛋白A(CgA)、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突触素(SYN)在肾上腺皮质的分布特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皮髓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奠定基础。方法: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对肾上腺髓质增生、嗜铬细胞瘤和嗜铬细胞癌56份组织标本进行CgA、NSE和SYN染色,以正常肾上腺作为对照,观察其在皮质中的分布特点。结果: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嗜铬细胞癌的皮质中均可见CgA染色阳性细胞,髓质增生和正常肾上腺病例皮质CgA染色阴性;肾上腺髓质增生和嗜铬细胞癌皮质NSE染色呈阳性,嗜铬细胞瘤和正常肾上腺皮质NSE染色呈阴性;肾上腺髓质增生、嗜铬细胞瘤的皮质中SYN染色呈阳性,正常肾上腺嗜铬细胞癌皮质SYN染色呈阴性。结论:①肾上腺皮质CgA、NSE和SYN分布特点可以帮助鉴别肾上腺髓质增生、嗜铬细胞瘤和嗜铬细胞癌的异同;②肾上腺皮髓质之间联系紧密,受共同机制所调控,除经典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外,肾上腺皮髓质之间存在相互调节的解剖学和内分泌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 肾上腺髓质分泌物嗜铬蛋白A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突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配体蛋白聚糖-1、血管内皮-钙粘蛋白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老年脓毒症相关性脑病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伍松柏 戴瑶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11-1116,共6页
目的探讨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herin)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在预测老年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 目的探讨多配体蛋白聚糖-1(syndecan-1)、血管内皮-钙粘蛋白(VE-cadherin)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在预测老年脓毒症相关性脑病(sepsis-associated encephalopathy,SAE)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4年8月长沙市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确诊为脓毒性休克的老年患者。检测脓毒性休克老年患者入ICU第1、3天的血清syndecan-1、VE-cadherin及NSE水平。分析syndecan-1、VE-cadherin及NSE预测SAE的最佳截断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96例脓毒性休克老年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SAE组40例,非SAE组56例,SAE组序贯脏器衰竭估计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28 d死亡率显著高于非SAE组(P<0.05)。SAE组第1天、第3天血清syndecan-1、VE-cadherin及NSE水平均显著高于非SAE组(P<0.05)。第3天血清syndecan-1、VE-cadherin及NSE高水平是SAE独立危险因素。第3天血清syndecan-1(AUC 0.798,95%CI:0.709~0.886,最佳截断值160.80 ng/mL,敏感度71.43%,特异度72.50%)、VE-cadherin(AUC 0.847,95%CI:0.768~0.927,最佳截断值2429.00 ng/mL,敏感度78.87%,特异度82.50%)及NSE(AUC 0.765,95%CI:0.670~0.861,最佳截断值14.24 ng/mL,敏感度53.57%,特异度92.50%)水平均是SAE有效的预测指标,其中syndecan-1、VE-cadherin与NSE三者联合(AUC0.877,95%CI:0.806~0.949,敏感度85.71%,特异度80.00%)更有利于预测SAE。结论脓毒性休克老年患者继发SAE与血脑屏障功能障碍及脑损伤相关。第3天血清syndecan-1、VE-cadherin及NSE水平能够有效预测SAE,syndecan-1、VE-cadherin与NSE三者联合更有利于预测SA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配体蛋白聚糖-1 血管内皮-钙粘蛋白 神经异性烯醇化酶 脓毒性休克 老年患者 脓毒症相关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ICU死亡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立涛 徐鑫 +2 位作者 李令令 郝清卿 李素彦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9-723,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ICU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住院的74例SCAP患者。患者于入院后12小时内检测血中性粒细...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ICU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住院的74例SCAP患者。患者于入院后12小时内检测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血肌酐(Scr)、白蛋白(Alb)、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于患者入院后第1天[NSE(day1)]和第4天[NSE(day4)]早晨采集NSE血样进行检验。并根据患者ICU内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n=57)和死亡组(n=17)。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上述参数的预测效果。结果死亡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II评分(APACHE II score)、IL-6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SE(day1)和NSE(day4)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氧合指数(PaO_(2)/FiO_(2))明显低于生存组(P<0.05)。APACHE IIscore、IL-6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SE(day1)和NSE(day4)水平与SCAP患者ICU死亡呈弱的正相关(P<0.05),PaO_(2)/FiO_(2)与患者ICU死亡呈弱的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 IIscore和NSE(day4)与SCAP患者ICU死亡相关(P<0.05)。APACHE II score和NSE(day4)预测SCAP患者ICU死亡的AUC分别为0.729(95%CI 0.613~0.826)和0.787(95%CI0.676~0.874),两者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1)。NSE(day4)预测患者ICU死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7.89%和88.24%(临界值为14.83μg/L)。结论NSE(day4)是SCAP患者ICU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是评估SCAP患者预后的一个很好的替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异性烯醇化酶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在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中鉴别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王亚丽 崇丽宁 +2 位作者 王婷婷 马国梅 韩敬哲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观察化脓性脑膜炎(PM)、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三项指标在PM、TBM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衡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目的观察化脓性脑膜炎(PM)、结核性脑膜炎(TBM)患者脑脊液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差异,并分析三项指标在PM、TBM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将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衡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35例PM患者纳入PM组,45例TBM患者作为TBM组。采集患者治疗前的脑脊液样本,测定并对比两组脑脊液中LDH、CK、NSE水平及糖、蛋白、氯化物含量,经Pearson分析脑脊液中指标间相关性。线性回归分析影响TBM发生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脑脊液中LDH、CK、NSE及联合对PM与TBM的鉴别价值。结果年龄、性别、临床特征(发热、病理征、呕吐、肢体抽搐等)发生率、脑脊液中糖与蛋白含量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BM组脑脊液中LDH、NSE水平高于PM组,CK水平、氯化物含量低于PM组(P<0.05);Pearson相关性显示,脑脊液中LDH与CK、氯化物呈负相关(r<0,P<0.05),与NSE呈正相关(r>0,P<0.05);CK与NSE呈负相关(r<0,P<0.05),与氯化物呈正相关(r>0,P<0.05);NSE与氯化物呈负相关(r<0,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脑脊液中LDH、CK、NSE、氯化物均与TBM的发生相关(P<0.05);ROC曲线结果发现,脑脊液中LDH、CK、NSE及三者联合鉴别PM、TBM的AUC为0.849(95%CI:0.768~0.930)、0.858(95%CI:0.779~0.937)、0.851(95%CI:0.771~0.931)、0.954(95%CI:0.911~0.996)。结论PM、TBM患者临床特征相似,但脑脊液中LDH、CK、NSE水平存在差异,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PM与TBM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脑脊液 乳酸脱氢酶 肌酸激酶 神经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脑电图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早产儿脑损伤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刘雪 张焕改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早产儿脑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以头颅共振多序列联合(MRI)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将全部早产儿分为脑损伤组...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早产儿脑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以头颅共振多序列联合(MRI)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将全部早产儿分为脑损伤组(n=40)和无损伤组(n=60)。全部早产儿于出生第7天进行视频脑电图检查,于出生第2、7天进行血清NSE检查。运用ROC曲线分析视频脑电图、NSE及其联合预测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视频脑电图对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准确率为85.00%(85/100),灵敏度为77.78%(35/45),特异度为90.91%(50/55),一致性度量(Kappa)为0.694。在出生第2、7天,脑损伤组的NSE明显高于无损伤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SE的最佳截断值为20.35 ng/mL,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85.00%,AUC值为0.827。视频脑电图联合NSE的诊断效能更佳,AUC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00%、91.70%、0.917,较两者单独诊断效能更好(P<0.05)。结论视频脑电图联合NSE预测早产儿脑损伤具有更佳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脑电图 神经异性烯醇化酶 早产儿 脑损伤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治价值 被引量:7
11
作者 李晓玲 孙立荣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35-43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分析30例NB患儿、20例肾母细胞瘤(WT)及横纹肌肉瘤(RB)患儿,以及20例正常儿童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NSE水平,分析其与疾病的关系。结果...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诊断、分期及疗效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分析30例NB患儿、20例肾母细胞瘤(WT)及横纹肌肉瘤(RB)患儿,以及20例正常儿童的临床资料,检测血清NSE水平,分析其与疾病的关系。结果 30例初诊NB患儿的血清NSE水平升高,为(87.5±69.5)ng/ml,30例初诊WT及RB患儿血清NSE水平处于正常范围,为(6.30±3.30)ng/m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NB患儿血清NSE较Ⅰ、Ⅱ期增高;经2个疗程强化疗后,NB患儿血清NSE水平[(12.8±4.20)ng/ml]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复发的7例血清NSE水平均升高,为(54.9±34.8)ng/ml,无复发的23例患儿血清NSE为(12.0±4.0)ng/m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E测定对神经母细胞瘤的早期诊断、分期及治疗过程中动态监测疗效评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 神经母细胞瘤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和热性惊厥患儿血清及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测定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2
12
作者 施旭来 胡鸿文 +3 位作者 李光乾 陈翔 叶秀云 林忠东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97-98,125,共3页
目的探讨癫(EP)和热性惊厥(FC)患儿血清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EP和FC患儿惊厥发作后24h内血清和脑脊液NSE的水平。结果EP组和FC组惊厥发作后24h内血清和脑脊液NSE水... 目的探讨癫(EP)和热性惊厥(FC)患儿血清和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及其与脑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EP和FC患儿惊厥发作后24h内血清和脑脊液NSE的水平。结果EP组和FC组惊厥发作后24h内血清和脑脊液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惊厥严重组 (24h内发作≥3次和/或单次发作时间≥15min)EP患儿血清和脑脊液NSE水平也明显高于较轻组 (24h内发作<3次及单次发作时间<15min) ,P<0.05 ;FC严重组患儿血清和脑脊液NSE水平也明显高于较轻组(P<0.05)。结论EP和FC发作可引起血清和脑脊液NSE水平的升高 ,NSE水平与惊厥发作的严重程度有关 ;提示EP和FC发作可导致神经元损伤 ,频繁发作或长时间持续发作神经元损伤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热性惊厥 EP 血清 脑脊液 神经异性烯醇化酶 电化学发光法 FC 脑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患者脑脊液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17
13
作者 赵钢 杨毅宁 +2 位作者 粟秀初 冯幼启 代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87-889,共3页
为了探讨脑脊液(CSF)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对中枢神经系统(CNS)炎症患者脑损伤的评估价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42例单纯疮疹病毒性脑炎(病脑组)、19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组)、17例隐球菌... 为了探讨脑脊液(CSF)S-100B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对中枢神经系统(CNS)炎症患者脑损伤的评估价值,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体夹心法对42例单纯疮疹病毒性脑炎(病脑组)、19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组)、17例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组)患者和22例无神经系统疾病、无肿瘤的外科腰麻患者(对照组)CSF中的S-100B蛋白和NSE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显示,3组CNS炎症患者脑脊液S-100B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病脑组>化脑组>隐脑组(P<0.01);脑脊液NSE含量病脑组最高,与化脑组和隐脑组相比差异有著性意义(P<0.05和P<0.01),隐脑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动态检测发现,脑脊液S-100B蛋白和NSE含量随3组CNS炎症患者病情的轻重而发生相应的变化。研究表明,3组CNS炎症患者脑脊液S-100B和NSE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且与患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100蛋白 神经异性烯醇化酶 脑脊液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含量测定 CSF NSE CNS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双抗夹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胆红素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后脑功能损伤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7
14
作者 王岩 欧阳和中 +2 位作者 刘凤国 刘淑艳 谢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56-46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胆红素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后脑功能损伤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依据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标准,对73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按血清NSE、胆红素水平增高与正常分为试验组41...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胆红素与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后脑功能损伤及预后的关系。方法依据急性卒中Org 10172治疗试验(TOAST)分型标准,对73例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按血清NSE、胆红素水平增高与正常分为试验组41例、对照组32例。于入院第1天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测量血清NSE、胆红素(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水平,并与患者住院第7、14天复查结果比较;于发病/入院30 d应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价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对患者发病/入院1年的预后情况进行随访,采用Kaplan-Meier乘积限法进行良好结局率的分析,并对两组/层间(不同胆红素、NSE水平)的良好结局率进行Log-rank检验。结果 (1)试验组第1、7、14天NIHSS评分、血清NSE及胆红素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第7、14天的血清胆红素及NSE水平均低于第1天。(2)试验组第30天m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286,P=0.001)。(3)第1天时,试验组大面积梗死CT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6.1%(23例)比28.1%(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12,P=0.017)。(4)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无论是按分组,还是按入院时患者血清NSE水平分层,其良好结局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精确χ2值分别为4.063、4.685,P值分别为0.044、0.030)。结论早期高水平的血清NSE、高胆红素血症能够作为早期识别预后不良的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脑梗死 胆红素 预后 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 神经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4
15
作者 朱思亮 潘学威 +1 位作者 郑建乐 胡英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765-1766,共2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经CT或MRI确诊的发病在48h内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14、21天检测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enolase,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经CT或MRI确诊的发病在48h内的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常规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7、14、21天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NSE水平,并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NSE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治疗后第7、14、21天的NSE水平与常规治疗组相应时间的NSE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达拉奉组治疗后第7、14、21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常规治疗组相应时间的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以显著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水平,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异性烯醇化酶 依达拉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惊厥患儿脑脊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李晓华 王继春 +3 位作者 朝鲁门其其格 杨光路 任少敏 付亮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37-639,共3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在惊厥性脑损伤中的变化。方法选择90例惊厥患儿,根据惊厥发作的频率和单次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分为短程惊厥组(51例)和长程惊厥组(39例),再根据病因分为病毒性脑炎组、原发性... 目的:探讨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在惊厥性脑损伤中的变化。方法选择90例惊厥患儿,根据惊厥发作的频率和单次惊厥发作的持续时间分为短程惊厥组(51例)和长程惊厥组(39例),再根据病因分为病毒性脑炎组、原发性癫组和热性惊厥组,采集患儿惊厥发作后24~48 h内的脑脊液;以23例外科手术患儿作为对照组,手术前采集脑脊液。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并比较各组脑脊液中NSE水平。结果长程惊厥组及短程惊厥组脑脊液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长程惊厥组更高于短程惊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无论在短程还是长程惊厥组,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脊液NSE水平均明显高于原发性癫组和热性惊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而后两者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惊厥发作可导致脑脊液中NSE水平升高,尤以长程惊厥及病毒性脑炎明显;脑脊液中NSE水平可作为早期判断惊厥后脑损伤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惊厥 脑损伤 神经异性烯醇化酶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36
17
作者 何平 陈建南 孙定卫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6期2925-2927,共3页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探讨尤瑞克林对脑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尤瑞克林治疗过程中血清NSE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 目的观察尤瑞克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不同时期血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探讨尤瑞克林对脑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尤瑞克林治疗过程中血清NSE水平,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与常规治疗组进行比较。结果尤瑞克林治疗组治疗后第3、7天血清NSE水平明显下降,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尤瑞克林治疗组NIHSS在治疗后第14天时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尤瑞克林对脑神经元有保护作用,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瑞克林 神经异性烯醇化酶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测定及意义 被引量:20
18
作者 胡静 石小华 +2 位作者 田野 谢国锦 叶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3390-3391,共2页
目的:回顾32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水平,观察其与临床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确诊为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患儿320例根据血清NSE水平分为4组,A组35例血清NSE含量正常(<... 目的:回顾32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及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水平,观察其与临床其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1年7月确诊为重症手足口病住院患儿320例根据血清NSE水平分为4组,A组35例血清NSE含量正常(<16μg/L),B组74例血清NSE含量轻度升高(16~32μg/L),C组146例血清NSE含量中度升高(32~64μg/L),D组65例血清NSE含量明显升高(>64μg/L);分别观察每组患儿的脑电图,脑脊髓磁共振,恢复期脑脊液细胞数阴转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4组脑电图异常率分别为14.29%、31.08%、63.01%、87.69%,脑脊髓磁共振异常率分别为2.86%、27.03%、57.53%、84.62%,恢复期(病程14d)脑脊液细胞数阴转率分别为100.00%、82.43%、76.03%、56.36%,住院时间分别为(11.11±1.53)d,(13.32±1.49)d,(15.64±1.71)d,(18.91±1.62)d,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脑脊液NSE只有D组5例异常。结论:血清NSE浓度反映了重症手足口神经系统损害的程度,尤其血清NSE含量显著升高(>64μg/L)提示脑电图及脑脊髓磁共振异常可能性大,常规时间复查脑脊液阴转率低,并且住院时间长。而脑脊液NSE阳性率低,但异常者提示神经系统受损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神经异性烯醇化酶 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刘世乐 邢祖民 +3 位作者 李凤仙 袁柳青 许平 徐世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25-327,共3页
目的观测乌司他丁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24例,年龄18~65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2例。U组在切皮时予2kU/kg乌司他丁静脉推注,随后予1kU... 目的观测乌司他丁对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浓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24例,年龄18~65岁。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2例。U组在切皮时予2kU/kg乌司他丁静脉推注,随后予1kU·kg-1·h-1泵注至术毕。A组于相同时点输入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全麻诱导前(T1)、切皮前(T2)、切硬脑膜后1h(T3)、缝硬脑膜(T4)、手术结束(T5)及术后24h(T6)采集颈内静脉球部血,ELISA法测定血清S100β和NSE浓度。结果 T3~T6时两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均明显高于T1时(P〈0.01)。T3~T5时U组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明显低于A组(P〈0.01)。结论预防性输注与术中持续应用乌司他丁可降低幕上肿瘤切除术患者血清S100β蛋白和NSE浓度,减轻脑组织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幕上肿瘤切除术 乌司他丁 S100Β蛋白 神经异性烯醇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脑脊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髓鞘碱性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淑英 吕路线 +3 位作者 赵幸福 郭慧荣 赵峥 高福莲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1-262,共2页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有脑损伤。方法 对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9例对照组手术病人的脑脊液(CSF)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法测定。结果 病例组的NSE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是否有脑损伤。方法 对3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9例对照组手术病人的脑脊液(CSF)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髓鞘碱性蛋白(MBP)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法测定。结果 病例组的NSE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病例组脑脊液中NSE和MBP的含量呈正相关。结论 提示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脑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脑脊液 研究 神经异性烯醇化酶 髓鞘碱性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