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1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血清中神经烯醇化酶及心肌酶谱的检测 被引量:6
1
作者 刘莉 李青 +2 位作者 王乾 朱松梅 胡蔚 《临床荟萃》 CAS 2012年第13期1157-1159,共3页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致病原是A组科萨奇病毒A16(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年龄组儿童,临床以手、足、口及臀部出现水疱疹为特征。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但部分患儿可...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致病原是A组科萨奇病毒A16(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年龄组儿童,临床以手、足、口及臀部出现水疱疹为特征。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但部分患儿可并发脑炎,并引起致命性的损伤。因此,早期发现手足口病合并脑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时具有特征意义的检测指标国内外尚未见研究报道。本研究观察手足口病合并脑炎患儿血清中血清神经烯醇化酶(NSE)及心肌酶谱的含量,探讨其临床价值,旨在为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脑炎 神经烯醇化酶 心肌 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TNM分期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神经烯醇化酶水平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虞红珍 梁春梅 +2 位作者 江冬瑞 李晓灿 虞伟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13-315,共3页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神经烯醇化酶(NSE)水平与TNM分期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61例SCLC患者血清NSE水平,回顾性分析其TNM分期,电话随访患者并计算生存期。Kendall's tau法行NSE值与TNM分期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神经烯醇化酶(NSE)水平与TNM分期的关系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61例SCLC患者血清NSE水平,回顾性分析其TNM分期,电话随访患者并计算生存期。Kendall's tau法行NSE值与TNM分期相关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描绘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筛选影响生存的因素。结果 SCLC患者血清NSE水平为35.06(14.87,57.31)ng/m L,其中Ⅰ+Ⅱ期、Ⅲ期、Ⅳ期SCLC患者血清NSE水平分别为13.34(8.23,27.32)ng/m L、36.47(18.85,61.65)ng/m L、51.55(35.06,96.61)ng/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期组与Ⅲ期或Ⅳ期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Ⅲ和Ⅳ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血清NSE值与TNM分期呈中等正相关性(rK=0.472,P<0.01)。生存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血清NSE水平、治疗前体能状态(PS)评分均为影响SCLC的预后因素(P均<0.01);而PS评分及TNM分期则为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SCLC患者血清NSE水平与TNM分期呈正相关,两者与PS评分均为影响SCLC预后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TNM分期 血清 神经烯醇化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性惊厥患儿外周血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神经烯醇化酶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李迟佳 王红群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8期82-86,101,共6页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外周血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神经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97例热性惊厥患儿为病例组,根据疾病类型将其分为单纯性...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外周血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L1(UCH-L1)、神经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6月安徽省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97例热性惊厥患儿为病例组,根据疾病类型将其分为单纯性热性惊厥组(单纯组,55例),复杂性热性惊厥组(复杂组,42例);根据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76例)和预后不良组(21例)。选取同期于我院急诊科就诊的高烧并最后确诊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60例患儿为对照组。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分析热性惊厥患儿血清UCH-L1、NSE水平与临床资料的相关性,评估血清UCH-L1、NSE对热性惊厥及不良预后的诊断价值。结果病例组血糖、乳酸、UCH-L1、NSE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1)。复杂组血糖、乳酸、UCH-L1、NSE水平均高于单纯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单纯组(均P<0.01)。预后不良组血糖、乳酸、UCH-L1、NSE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血红蛋白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均P<0.01)。热性惊厥患儿血清UCH-L1、NSE水平与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血糖、乳酸呈正相关(r>0,P<0.05),与血红蛋白呈负相关性(r<0,P<0.05)。UCH-L1诊断热性惊厥的截断值为2.23 ng/mL,曲线下面积(AUC)为0.878(95%CI:0.839~0.917),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0.83、0.87;NSE诊断热性惊厥的截断值为9.85 ng/mL,AUC为0.838(95%CI:0.792~0.885),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0.77、0.83;UCH-L1联合NSE诊断热性惊厥的AUC为0.915(95%CI:0.886~0.944),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0.86、0.92。UCH-L1预测热性惊厥患儿不良预后的截断值为3.65 ng/mL,AUC为0.818(95%CI:0.768~0.853),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0.77、0.86;NSE预测热性惊厥患儿不良预后的截断值为18.79 ng/mL,AUC为0.798(95%CI:0.760~0.834),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0.75、0.82;UCH-L1联合NSE预测热性惊厥患儿不良预后的AUC为0.931(95%CI:0.889~0.964),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0.83、0.89。结论血清UCH-L1、NSE表达上调参与了热性惊厥患儿发病过程,并且与脑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早期联合检测可作为诊断热性惊厥和预测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性惊厥 泛素羧基末端水解L1 神经烯醇化酶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烯醇化酶检测用于急性脑梗死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章雯秀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1期25-26,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神经烯醇化酶(NSE)检测用于急性脑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神经烯醇化酶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24 h内、3d、5d、7d的NSE检测... 目的探讨分析神经烯醇化酶(NSE)检测用于急性脑梗死的应用效果。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来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8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神经烯醇化酶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入院24 h内、3d、5d、7d的NSE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入院24 h内开始至入院3 d,患者血浆内NSE达到峰值,后经过治疗,浓度逐渐下降,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NSE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脑梗死患者NSE检测结果明显高于轻、中型脑梗死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烯醇化酶检测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具有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烯醇化酶 急性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糖类抗原50、糖类抗原242及糖类抗原724表达情况分析
5
作者 杭秀萍 史忠梅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81-83,共3页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242(CA242)及糖类抗原724(CA724)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4年5月东台市中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2例作为对照组。检... 目的:分析胃癌患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50(CA50)、糖类抗原242(CA242)及糖类抗原724(CA724)表达情况。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4年5月东台市中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研究对象NSE、CA50、CA242、CA724水平,比较两组及观察组不同分期患者各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NSE、CA50、CA242、CA72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01)。Ⅳ期患者NSE、CA50、CA242、CA724水平高于Ⅰ、Ⅱ、Ⅲ期患者,Ⅲ期患者NSE、CA50、CA242、CA724水平高于Ⅰ、Ⅱ期患者,Ⅱ期患者NSE、CA50、CA242、CA724水平高于Ⅰ期患者(P<0.05)。结论:胃癌患者NSE、CA50、CA242、CA724呈现高表达,且分期越高其表达水平越高,可为胃癌患者疾病诊断、病情评估提供数据支持,值得临床应用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糖类抗原50 糖类抗原242 糖类抗原7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与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与白蛋白比值在脓毒症相关性谵妄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6
作者 杨印 沈威 张杏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和白蛋白比值(NPAR)在脓毒症相关性谵妄(SAD)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ICU住院的脓毒症患者资料,根据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将患者分... 目的 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与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和白蛋白比值(NPAR)在脓毒症相关性谵妄(SAD)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收集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ICU住院的脓毒症患者资料,根据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AM-ICU)将患者分为SAD组和N-SAD组,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结果,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SA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纳入的90例脓毒症患者中,其中SAD患者39例,SAD发生率43.33%。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血小板压积(PCT)、肌钙蛋白Ⅰ(cTnⅠ)、D-二聚体(D-D)、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性粒细胞百分率/白蛋白比值(NPA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APACHEⅡ评分、NSE、NPAR是SAD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NPAR、NSE是SAD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SAD的早期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相关性谵妄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中性粒细胞百分率与白蛋白比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ICU死亡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张立涛 徐鑫 +2 位作者 李令令 郝清卿 李素彦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9-723,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ICU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住院的74例SCAP患者。患者于入院后12小时内检测血中性粒细...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点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CAP)患者ICU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EICU)住院的74例SCAP患者。患者于入院后12小时内检测血中性粒细胞计数、血肌酐(Scr)、白蛋白(Alb)、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于患者入院后第1天[NSE(day1)]和第4天[NSE(day4)]早晨采集NSE血样进行检验。并根据患者ICU内是否死亡分为生存组(n=57)和死亡组(n=17)。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上述参数的预测效果。结果死亡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II评分(APACHE II score)、IL-6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SE(day1)和NSE(day4)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氧合指数(PaO_(2)/FiO_(2))明显低于生存组(P<0.05)。APACHE IIscore、IL-6水平、中性粒细胞计数、NSE(day1)和NSE(day4)水平与SCAP患者ICU死亡呈弱的正相关(P<0.05),PaO_(2)/FiO_(2)与患者ICU死亡呈弱的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PACHE IIscore和NSE(day4)与SCAP患者ICU死亡相关(P<0.05)。APACHE II score和NSE(day4)预测SCAP患者ICU死亡的AUC分别为0.729(95%CI 0.613~0.826)和0.787(95%CI0.676~0.874),两者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61)。NSE(day4)预测患者ICU死亡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7.89%和88.24%(临界值为14.83μg/L)。结论NSE(day4)是SCAP患者ICU死亡的独立预测指标,是评估SCAP患者预后的一个很好的替代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 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频脑电图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早产儿脑损伤的预测价值
8
作者 刘雪 张焕改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早产儿脑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以头颅共振多序列联合(MRI)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将全部早产儿分为脑损伤组...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联合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早产儿脑损伤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邢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以头颅共振多序列联合(MRI)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将全部早产儿分为脑损伤组(n=40)和无损伤组(n=60)。全部早产儿于出生第7天进行视频脑电图检查,于出生第2、7天进行血清NSE检查。运用ROC曲线分析视频脑电图、NSE及其联合预测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效能。结果视频脑电图对早产儿脑损伤的诊断准确率为85.00%(85/100),灵敏度为77.78%(35/45),特异度为90.91%(50/55),一致性度量(Kappa)为0.694。在出生第2、7天,脑损伤组的NSE明显高于无损伤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SE的最佳截断值为20.35 ng/mL,灵敏度为75.00%,特异度为85.00%,AUC值为0.827。视频脑电图联合NSE的诊断效能更佳,AUC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0.00%、91.70%、0.917,较两者单独诊断效能更好(P<0.05)。结论视频脑电图联合NSE预测早产儿脑损伤具有更佳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脑电图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早产儿 脑损伤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早期的变化研究
9
作者 薛乔 王诗晴 +1 位作者 陈锦文 吴伟彬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6期125-127,共3页
目的:研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早期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7月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62例宫内窘迫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出生第1天NSE水平是否>30.0μg/L分为低水平组与高水平... 目的:研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在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早期的变化。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7月广州市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的62例宫内窘迫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出生第1天NSE水平是否>30.0μg/L分为低水平组与高水平组,各31例。两组均接受头颅MRI、NSE检查,比较不同时间点情况。结果:低水平组出生后1、4、7 d NSE水平低于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出生后7、14 d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高于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水平组头颅MRI检查异常信号阳性率低于高水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早期NSE水平较高时,多数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情况较为严重,提示NSE水平可为宫内窘迫新生儿脑损伤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宫内窘迫 新生儿 脑损伤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对高热惊厥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许荷燕 施林燕 虞凯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5期92-94,98,共4页
目的 探究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高热惊厥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高热惊厥患儿。对患儿予12个月的随访,观察患儿预后情况,并根... 目的 探究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高热惊厥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三人民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2例高热惊厥患儿。对患儿予12个月的随访,观察患儿预后情况,并根据预后结果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外周血RDW、NSE水平;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分析高热惊厥患儿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RDW、NSE水平对高热惊厥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高热惊厥患儿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5.61%(21/82)。预后不良组RDW、NSE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年龄≤3岁、复杂型高热惊厥、有高热惊厥家族史、惊厥平均持续时间≥15 min、合并贫血、脑电图异常者占比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高热惊厥家族史(OR=6.392)、RDW(OR=3.915)、NSE(OR=4.542)是高热惊厥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DW、NSE联合预测高热惊厥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 外周血RDW、NSE水平是影响高热惊厥患儿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检测外周血RDW、NSE水平可有效预测患儿预后,且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热惊厥 红细胞分布宽度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预后结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钙结合蛋白β、视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联合超声视神经鞘宽度对中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孙小龙 燕宪亮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18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超声视神经鞘宽度对中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中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148例,根... 目的探讨S100钙结合蛋白β(S100β)、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联合超声视神经鞘宽度对中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收治的中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148例,根据治疗6个月后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分为预后良好组(4~5分)和预后不良组(1~3分)。检测患者入院时血清S100β、NSE水平及视神经鞘宽度,分析中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评估S100β、NSE联合超声视神经鞘宽度对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临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148例中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中预后不良36例,占比24.32%。预后不良组患者的重度颅脑损伤占比、血肿体积≥40 ml占比及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S100β水平、NSE水平、视神经鞘宽度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严重程度(OR=4.509,95%CI:1.664~12.214)、血肿体积(OR=3.655,95%CI:1.349~9.901)、APACHEⅡ评分(OR=3.873,95%CI:1.429~10.491)、S100β(OR=4.586,95%CI:1.693~12.423)、NSE(OR=4.080,95%CI:1.506~11.052)、视神经鞘宽度(OR=4.540,95%CI:1.676~12.299)是中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S100β、NSE及神经鞘宽度单一及三者联合预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6、0.702、0.724、0.812。结论S100β、NSE联合超声下测量神经鞘宽度预测中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效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 S100钙结合蛋白β 神经特异性烯醇 神经鞘宽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6
12
作者 丁秋蕾 赵明哲 +3 位作者 吴海燕 郝小军 安翠平 周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40例ACI患者(观察组)血清NSE水平,并分析其与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分型]及梗...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动态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40例ACI患者(观察组)血清NSE水平,并分析其与梗死体积、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分型]及梗死部位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NS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30例健康人),P<0.01;NSE水平与梗死灶体积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P<0.01)。结论NSE是反映脑内神经元损伤或坏死的客观指标;可作为ACI早期诊断、判断病情转归和预后的综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和神经元烯醇化酶在小细胞肺癌的辅助诊断作用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3
作者 郭子建 刘中娟 +9 位作者 张瑞丽 韩慧娟 秦绪珍 张力 柳涛 李雪 肖雨 刘茜 夏良裕 程歆琦 《协和医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59-263,共5页
目的分析评价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ProGRP)和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临床辅助诊断中的作用及干扰因素。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 目的分析评价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ProGRP)和神经元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在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临床辅助诊断中的作用及干扰因素。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6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SCLC患者(SCLC组)93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NSCLC组)120例、肺良性疾病患者(肺良性疾病组)120例及健康者(健康对照组)90名,分别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血清ProGRP和NSE浓度;化学发光免疫分析和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评价标本溶血和患者肾功能损害对2项指标在SCLC诊断中的影响。结果 SCLC组的血清ProGRP和NSE浓度分别为90.61(11.75~20 020.90)ng/L和13.18(3.05~201.88)μg/L;NSCLC组为13.26(8.54~526.23)ng/L和5.86(1.80~100.90)μg/L;肺良性疾病组为24.65(1.32~802.93)ng/L和7.22(1.36~174.62)μg/L;健康对照组为14.74(4.59~100.86)ng/L和4.95(1.31~10.58)μg/L;SCLC组与其他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ProGRP诊断SCLC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56±0.023(95%CI:0.811~0.901);以46 ng/L为临界值时,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约登指数分别为64.5%(60/93)、94.2%(311/330)、75.9%(60/79)、90.4%(311/344)和58.7%。标本溶血严重影响NSE的检测水平,导致NSE结果升高;患者肾功能损害则使ProGRP的检测结果升高。结论血清ProGRP和NSE均为辅助诊断SCLC较好的指标,ProGRP与NSE组合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标本溶血严重导致NSE的检测结果升高,患者肾功能损害则使ProGRP的检测结果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小细胞肺癌 胃泌素释放肽前体 神经烯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良伟 李强 +5 位作者 许延路 刘敏 赵修敏 陈兴旺 苗莉莉 冯肖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3期71-72,共2页
目的观察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102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巴曲酶治疗。观察治疗前后... 目的观察巴曲酶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影响,探讨其对脑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102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巴曲酶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血清NSE浓度以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结果巴曲酶治疗组第7天血液中NSE浓度明显下降,低于对照组(P<0.05),第14、28天神经功能评分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巴曲酶可减轻脑梗死患者神经元损伤,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曲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弥漫性轴突损伤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15
作者 成惠林 王汉东 +1 位作者 谭启富 史继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152-153,,175,,共3页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突损伤 ( 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neuron specificenolase,NSE)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符合 DAI诊断标准的脑外伤患者 13例 ,均行 CT扫描。于入院时或损伤后 12 h左...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突损伤 ( 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neuron specificenolase,NSE)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符合 DAI诊断标准的脑外伤患者 13例 ,均行 CT扫描。于入院时或损伤后 12 h左右采血检测血清中 NSE浓度。 结果 :13例 DAI患者中 ,CT扫描显示颅内有组织撕裂出血改变者 7例 ,脑肿胀者 3例 ,阴性者 3例。 DAI患者血清 NSE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 ,分别为 ( 46 .5 3± 2 4.2 5 )μg/ L和 ( 6 .96± 2 .5 2 )μg/ L。在死亡或植物生存患者 NSE值升高更明显。 结论 :DAI患者血清 NSE值明显升高 ,血清NSE检测有望成为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CT扫描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午流注纳甲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B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商俊芳 姜华 +6 位作者 杨喜云 张武德 王金海 李志东 赵敏 鲍英存 黄春换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54-57,共4页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模型大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SD雄性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循经组和纳甲组...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甲法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模型大鼠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B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SD雄性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建立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循经组和纳甲组,空白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不作治疗,循经组予循经辨证取穴针刺治疗,纳甲组予子午流注纳甲法针刺治疗,每日定时治疗1次,观察神经功能及脑梗死体积情况,检测血清NSE、S100B蛋白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循经组、纳甲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梗死灶体积减小、梗死灶体积百分比降低(P<0.05,P<0.01),血清NSE、S100B蛋白含量降低(P<0.05,P<0.01),纳甲组效果总体优于循经组。结论子午流注纳甲法通过降低AIS模型大鼠血清NSE、S100B蛋白含量达到神经保护和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午流注纳甲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S100B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对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进展至血管性痴呆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艳丽 李婷婷 +1 位作者 王艳 宋亚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7年第4期106-109,12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进展至血管性痴呆(Va D)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性队列研究,纳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于2014年6月14日~2015年10月1日期间初次收治、尚处于VC...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非痴呆性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进展至血管性痴呆(Va D)的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性队列研究,纳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东风医院于2014年6月14日~2015年10月1日期间初次收治、尚处于VCIND阶段的患者为观察队列,对其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以确认预后转归,确诊Va D后,采用修订版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R)评定痴呆程度。分析进展至Va D与未进展至的Va D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差异性;按基线NSE水平对其进行四分位数分组,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NSE水平对于进展至Va D的预测价值;以随访时MMSE-R量表为因变量,以NSE等其他临床指标为自变量,基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基线NSE水平对进展至Va D的影响。结果 (1)观察队列中所有患者均至少进行为期一年的随访,最终纳入66患者的临床资料,16例患者于随访期内进展至Va D(实验组)、50例患者于随访期未见病情进展(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年龄、BMI、吸烟史所占比、TC、NSE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Peptide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依照基线NSE水平行四分位分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最高四分位分组进展至Va D的风险是最低四分位分组的1.43倍;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校正其他危险因素后,最高四分位分组进展至VCIND的风险依然为最低四分位分组的1.21倍。(3)多元线性回归显示,基线NSE水平与随访时MMSE-R评分存在显著相关性,依据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以一年为随访周期,NSE含量每升高1ng/m L,Va D患者的MMSE-R评分降低0.368分。结论VCIND患者的NSE水平增加是其进展至Va D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水平与病情程度存在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淑贞 马驰骋 +2 位作者 曹丽丽 魏汝云 迟兆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29,共2页
用免疫学方法测定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 SE)水平,并与正常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血清N SE(30.54±12.66)ng/m l,脑出血患者(31.30±13.78)ng/m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89±6.76)... 用免疫学方法测定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 SE)水平,并与正常健康者进行对照。结果显示,脑梗死患者血清N SE(30.54±12.66)ng/m l,脑出血患者(31.30±13.78)ng/m 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3.89±6.76)ng/m l(P<0.05);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发病后不同时期血清N SE有明显变化,N SE水平与脑损伤程度呈正相关,与病情转归及患者预后有明显关系。提示血清N SE水平是急性脑血管病所致脑损害较敏感的生化指标,可较早反映脑损伤程度,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关系密切,有助于其早期诊断、指导临床和评价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脑梗死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6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在惊厥性脑损伤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文莲 李文菊 +2 位作者 王欢 姜杰 邓萌 《临床荟萃》 CAS 2015年第10期1136-1139,共4页
目的探讨惊厥性脑损伤患儿血清、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惊厥患儿100例,据病情分为惊厥持续状态组38例、多次惊厥组32例,单次惊厥组30... 目的探讨惊厥性脑损伤患儿血清、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变化的临床价值。方法观察惊厥患儿100例,据病情分为惊厥持续状态组38例、多次惊厥组32例,单次惊厥组30例,选择同期无惊厥患儿30例为对照组,测定患儿惊厥发作后24、72小时血清、脑脊液IL-6、NSE的水平变化。结果惊厥发作后24小时各惊厥组血清、脑脊液中IL-6、NSE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惊厥持续状态组明显高于多次惊厥组,多次惊厥组明显高于单次惊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2小时后各惊厥组IL-6、NSE与24小时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示,血清IL-6与NSE呈正相关(P<0.05),脑脊液IL-6与NSE呈正相关(P<0.05),血清、脑脊液IL-6呈正相关(P<0.05);血清、脑脊液NSE呈正相关(P<0.05)。结论 IL-6与NSE参与了惊厥性脑损伤的病理损害过程,能反映惊厥性脑损伤病理损害的严重程度,评估惊厥患儿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惊厥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和C反应蛋白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兴国 谷燕 +1 位作者 刘尊齐 王海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9期48-49,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关系。方法测定48例DEACMP患者和30例对照组血清NSE和CRP浓度,观察比较DEACMP患者在不同病情时血清NSE和CRP浓度变化。结果DEACMP组血...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关系。方法测定48例DEACMP患者和30例对照组血清NSE和CRP浓度,观察比较DEACMP患者在不同病情时血清NSE和CRP浓度变化。结果DEACMP组血清NSE和CR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1),并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P均<0.01),血清NSE和CRP浓度呈正相关(r=0.64,P<0.01)。结论DEACMP患者血清NSE和CRP浓度明显增高,血清NSE和CRP浓度可以为判断脑神经元损伤程度提供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碳中毒 急性 迟发性脑病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