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经肛门灌洗的效果
1
作者 王春霞 卢晓霞 +2 位作者 李静 何鑫雨 章梅云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4-46,共3页
目的探讨经肛门灌洗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肠道管理方案,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简易工具进行经肛... 目的探讨经肛门灌洗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患者按住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40例)和干预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肠道管理方案,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简易工具进行经肛门灌洗。结果两组各有39例完成全程研究。干预后干预组腹胀发生率及排便频率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经肛门灌洗可有效减轻脊髓损伤后肠功能障碍患者腹胀、排便频率异常等肠道症状,改善患者肠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肠道功能障碍 脊髓损伤 经肛门灌洗 肠道功能 腹胀 便秘 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评估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张文豪 杨德刚 +9 位作者 李建军 杨明亮 杜良杰 高峰 刘长彬 徐珮珮 郭韵 张洁 秦川 张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1-404,共4页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引起腹胀、便秘、大便失禁、排便困难以及排便时间延长等症状。目前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主要通过一般情况采集、体格检查、临床检查、评价量表以及肠道微生物等进行评估。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肠道功能障碍 评估 肠道微生物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脊髓损伤后P物质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0
3
作者 龙志华 高飞 +5 位作者 张锋良 岳军忠 王磊 王烨 刘文国 徐青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18-722,共5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结肠中P物质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60只体质量(220±40)g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正常对照组(n=20)和模型组(n=20)。氯胺酮6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利用NYU脊髓打击器,...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结肠中P物质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 60只体质量(220±40)g的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20)、正常对照组(n=20)和模型组(n=20)。氯胺酮60 mg/kg腹腔注射麻醉大鼠,利用NYU脊髓打击器,以75 g·cm致伤力制作T10脊髓损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后24 h、1周、3周和5周时切除大鼠结肠组织制作标本,检测肠道传输功能,采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和组织中的P物质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物质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脊髓损伤后出现肠道传输功能下降,且于造模后3周时肠道传输达到最低值;造模后3周时模型组血清和组织中P物质含量与假手术组相比均降低,结肠组织中P物质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也下调,与假手术组、正常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假手术组P物质的表达是模型组的(3.12±0.51)倍(P<0.05)。结论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与结肠中P物质的表达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P物质 神经肠道功能障碍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诊断、评价和康复治疗现况 被引量:33
4
作者 朱黎婷 朱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63-1167,共5页
脊髓损伤fspinalcordinjury)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fneurogeniebowel,NB)^[1-4],是脊髓损伤后肠道失中枢神经支配造成感觉运动障碍,使结肠活动和肛门直肠功能发生紊乱,导致结肠通过时间延长,肛门括约肌失去自主控制,直肠平滑肌... 脊髓损伤fspinalcordinjury)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fneurogeniebowel,NB)^[1-4],是脊髓损伤后肠道失中枢神经支配造成感觉运动障碍,使结肠活动和肛门直肠功能发生紊乱,导致结肠通过时间延长,肛门括约肌失去自主控制,直肠平滑肌与盆底横纹肌协调性被打乱,表现为便秘、大便失禁等肠道并发症^[2],损伤平面在T5-6以上可影响全部肠道^[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肠道功能障碍 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 诊断 肛门直肠功能 肛门括约肌 盆底横纹肌 肠道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自我管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尹丹丹 陶菊 +4 位作者 陈霞 叶燕 刘家梅 刘倩如 郭文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3-36,共4页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自我管理体验,为制订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例住院脑卒中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提炼出3个... 目的了解脑卒中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自我管理体验,为制订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4例住院脑卒中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访谈资料。结果提炼出3个主题9个亚主题,即自我管理动力不足(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认知不足、内驱力不足、反馈激励不足)、自我管理困扰体验(习惯固化、机体功能受损、用药困扰)、自我管理适应与调节(依赖药物、积极生活方式调整、应急行为调适)。结论脑卒中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自我管理动力不足、困扰较多,医护人员应加强相关知识普及和专科指导,多途径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神经肠道功能障碍 便秘 肠道管理 自我管理 护理干预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6
作者 高涛 朱晓中 +2 位作者 鲍丙波 李星玮 郑宪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16-1121,共6页
脊髓损伤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耗费以及低龄化等特点,给患者及社会造成巨大负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为脊髓损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表现为便秘、大便失禁等,严重限制患者社交活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一大难... 脊髓损伤具有高发生率、高致残率、高耗费以及低龄化等特点,给患者及社会造成巨大负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为脊髓损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表现为便秘、大便失禁等,严重限制患者社交活动,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是临床上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对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关注日益提升。该文就其流行病学、分类、病理生理机制、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肠道功能障碍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康复干预进展 被引量:19
7
作者 庄维崧 彭娟娟 +2 位作者 白子荣 高海霞 王萌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3-747,共5页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NBD)是由于肠道失去神经支配,造成肠道感觉和运动功能减退,缺乏胃结肠反射,最后导致排便障碍[1]。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慢性腹胀、便秘、大...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neurogenic bowel dysfunction,NBD)是由于肠道失去神经支配,造成肠道感觉和运动功能减退,缺乏胃结肠反射,最后导致排便障碍[1]。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临床表现为慢性腹胀、便秘、大便失禁等,研究显示,脊髓损伤患者上述问题的发生率分别高达38%[2],41%[3]及76.6%[4]。随着病程发展,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程度会持续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5]。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领域康复治疗方法的研究一直是热点问题,然而国内相关文献较少。本文就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的康复治疗进行综述,希望为脊髓损伤临床康复工作者带来新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肠道功能障碍 大便失禁 病程发展 康复工作者 脊髓损伤 排便障碍 运动功能减退 康复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基于Team STEPPS的出院准备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畅 王晶 +3 位作者 燕宪亮 刘筱 高兴 王晓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基于Team STEPPS出院准备的实施效果。方法将78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按照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准备,观察组实施基于Team STEPPS的出院...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基于Team STEPPS出院准备的实施效果。方法将78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按照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出院准备,观察组实施基于Team STEPPS的出院准备。结果观察组出院准备度及出院指导质量得分除需要的内容维度外,总分和其他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基于Team STEPPS构建和实施出院准备,可提高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出院准备度和出院指导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肠道功能障碍 医疗质量 患者安全 出院准备 出院指导 团队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主要照顾者全程参与肠道管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9
作者 任良湘 梅培培 +3 位作者 毛二莉 汤一帆 王雪 叶义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8期965-971,共7页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对全程参与患者肠道管理的需求。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202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9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的半结构... 目的了解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对全程参与患者肠道管理的需求。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江苏省人民医院2024年1月至12月收治的9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主要照顾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的半结构化访谈,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分析、归纳和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出3个主题和8个亚主题:肠道管理专业知识与技能标准的需求(肠道训练知识缺乏、获取知识能力不足、医疗机构标准不一);参与肠道训练躯体能力与决策能力的需求(参与精力不足、决策行为单一、过度依赖医护人员);以及对治疗获益渴望与心理自信建设的需求(担心患者预后、担心患者过度依赖药物)。结论临床医护人员应关注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全程参与患者肠道管理的实际需求及面临的困难,构建针对性的培训方案,加强主要照顾者技能及知识培训,提升他们的自主性和责任感,从而更好实现康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肠道功能障碍 主要照顾者 全程肠道管理 护理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心移动式步行矫形器对截瘫患者膀胱和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嘉利 钟世镇 +2 位作者 欧阳亚涛 唐丹 冼庆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应用自行研制的重心移动式步行矫形器(RGO),配合综合系统康复训练,帮助脊髓损伤截瘫患者改善膀胱和直肠功能。方法先后为12例T4~L1节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装配RGO,并于安装前后对其进行综合系统的康复训练。分别于装配前和装配后3... 目的应用自行研制的重心移动式步行矫形器(RGO),配合综合系统康复训练,帮助脊髓损伤截瘫患者改善膀胱和直肠功能。方法先后为12例T4~L1节段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装配RGO,并于安装前后对其进行综合系统的康复训练。分别于装配前和装配后3个月进行冷水试验、尿细菌培养和结肠排空实验,并检测患者的膀胱容量、残余尿量、膀胱充盈压及平均直肠压。结果12例截瘫患者装配RGO前后的冷水实验均为阳性;但其尿细菌培养结果示,装配RGO前11例为阳性,装配后仅1例阳性。装配RGO3个月后的膀胱容量和平均直肠压较装配前显著提高(P<0.05);而残余尿量、膀胱内压及平均结肠排空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应用RGO并配合综合系统康复训练可以有效地改善截瘫患者的膀胱和直肠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截瘫 神经性膀胱 神经肠道功能障碍 重心移动式步行矫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基础数据集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郑樱 周红俊 +6 位作者 李建军 刘根林 郝春霞 张缨 王一吉 康海琼 卫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3期208-211,共4页
创立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基础数据集的目的在于提出一个标准化方法用于收集和报告临床工作中所需的基本肠功能信息,它还便于评价和比较各项有关脊髓损伤后肠功能研究的结果。学习并使用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基础数据集,有助于提高我国脊髓... 创立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基础数据集的目的在于提出一个标准化方法用于收集和报告临床工作中所需的基本肠功能信息,它还便于评价和比较各项有关脊髓损伤后肠功能研究的结果。学习并使用国际脊髓损伤肠功能基础数据集,有助于提高我国脊髓损伤患者的肠道功能障碍的评定与康复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康复 神经源肠道功能障碍 功能基础数据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天枢穴联合中频电刺激改善脊髓损伤后肠道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
12
作者 李格格 马铁明 +2 位作者 张虹玺 焦政 谭丽双 《辽宁中医杂志》 2025年第9期179-184,I0011,I0012,共8页
目的观察针刺天枢穴联合中频电刺激对T10脊髓打击伤大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改善,并探讨其影响肠道功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频组及中频联合针刺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Allen′s WD法制造T10脊髓打击伤模... 目的观察针刺天枢穴联合中频电刺激对T10脊髓打击伤大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改善,并探讨其影响肠道功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雌性SD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中频组及中频联合针刺组,每组10只。采用改良Allen′s WD法制造T10脊髓打击伤模型。中频组接受双侧天枢穴中频电刺激,联合组则加针刺。评估包括各组间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肠道功能恢复时间、脊髓、结肠组织生物标志物表达,以综合探究天枢穴联合中频电治疗的治疗效果。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频组、中频联合针刺组大鼠运动功能显著改善(P<0.05),后者更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频组、中频联合针刺组首粒黑便排出时间降低(P<0.001),后者更优(P<0.001)。与模型组比较,中频组脊髓组织中神经激肽-1受体(neurokinin-1 receptor,NK1R)下降(P<0.05),中频联合针刺组脊髓组织中P物质(substance P,SP)与NK1R下降(P<0.05)。与中频组比较,中频联合针刺组LC3B降低(P<0.01),p62增加(P<0.01)。与模型组和中频组比较,中频联合针刺组结肠组织中SP降低(P<0.0001,P<0.001)。与模型组比较,中频组和中频联合针刺组结肠组织中NK1R表达下降(P<0.05,P<0.0001),两者比较后者下降更明显(P<0.001)。结论针刺天枢穴联合中频电刺激治疗通过调控SP/NK1R通路和自噬过程显著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并且治疗效果比单独中频电刺激天枢穴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枢穴 针刺 神经肠道功能障碍 P物质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大鼠结肠血管活性肠肽能神经元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龙志华 徐青 +1 位作者 王磊 刘文国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3-106,119,共5页
目的:分析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结肠壁病理结构及结肠肌间神经丛内血管活性肠肽能(VIP)神经元表达变化,探讨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NBD)的病理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非NBD(对照组)和NBD(模型组);大鼠氯胺酮(60mg/... 目的:分析大鼠脊髓损伤(SCI)后结肠壁病理结构及结肠肌间神经丛内血管活性肠肽能(VIP)神经元表达变化,探讨脊髓损伤所致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NBD)的病理机制。方法:实验动物分为假手术组、非NBD(对照组)和NBD(模型组);大鼠氯胺酮(60mg/kg)腹腔注射麻醉,利用NYU脊髓打击器,以75gcm致伤力制作第10胸椎节段(T10)SCI模型,手术切除大鼠结肠组织制作标本,采用HE染色法观察结肠壁病理结构,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blot法检测VIP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大鼠SCI后结肠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绒毛减少、倒伏、脱落,结肠组织中VIP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下调,与假手术组、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结肠VIP能神经元表达变化可能是导致大鼠SCI后NBD的病理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血管活性肠肽 神经肠道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胫神经电刺激对脑卒中后便秘的康复效果 被引量:9
14
作者 岳雨珊 马召玺 +2 位作者 陆轲 李翀 鲍治诚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697-1699,共3页
脑卒中患者,肠道活动异常,肛门结肠感觉功能受损,肛门内、外括约肌控制力下降,继发一系列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包括便秘、大便失禁或不成形、腹痛、腹胀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及社会参与功能,对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1]。同时... 脑卒中患者,肠道活动异常,肛门结肠感觉功能受损,肛门内、外括约肌控制力下降,继发一系列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包括便秘、大便失禁或不成形、腹痛、腹胀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及社会参与功能,对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1]。同时,有研究表明,便秘常见于脑卒中后胃肠道障碍,卒中后便秘的发生率为30%—6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括约肌 大便失禁 日常生活质量 脑卒中患者 神经肠道功能障碍 脑卒中后便秘 康复效果 神经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合施护对脊髓损伤后NBD病人肠道症状和炎症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静 阳煜 +5 位作者 张达慧 吴晓敏 刘艳雨 谢静仪 卢秀玲 胡颖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3637-3640,共4页
目的:探讨杂合施护对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NBD)病人肠道症状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SCI后NBD病人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杂合施护,比较两... 目的:探讨杂合施护对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肠道功能障碍(NBD)病人肠道症状及炎症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SCI后NBD病人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与护理基础上实施杂合施护,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后排便困难发生情况及炎症水平。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中重度排便困难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77.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NF⁃γ)、C反应蛋白(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常规康复护理基础上,加用中医杂合施护有助于改善SCI后NBD病人的症状,下调炎症水平,利于病人的家庭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合施护 脊髓损伤 神经肠道功能障碍 排便困难 炎症水平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粘连性肠梗阻35例报道 被引量:1
16
作者 龙志华 高飞 徐青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82-985,共4页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患者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2008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普外科接受诊治的35例脊髓损伤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患者脊髓损伤后均因各种原因有过腹... 目的分析脊髓损伤患者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2008年8月~2013年8月在本院普外科接受诊治的35例脊髓损伤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患者脊髓损伤后均因各种原因有过腹部手术史,结肠代膀胱术后22例,胆囊切除术后13例。其中胸10~腰1段脊髓损伤25例,颈段脊髓损伤10例。26例(74.3%)非手术治疗后痊愈,9例(25.7%)行手术治疗。结论脊髓损伤患者腹部手术后发生肠梗阻后,临床症状和体征不典型,早期诊断较困难,需结合影像学检查,对于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应及时行剖腹探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粘连性肠梗阻 神经肠道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