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骶神经根功能性磁刺激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作用 被引量:35
1
作者 宋志明 安恒远 +1 位作者 张华 李鹏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4-548,共5页
目的:观察骶神经根功能性磁刺激(functional magnetic stimulation,FMS)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0例脊髓损伤后OAB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 目的:观察骶神经根功能性磁刺激(functional magnetic stimulation,FMS)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治疗的效果。方法:将40例脊髓损伤后OAB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膀胱功能干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骶神经根FMS(强度为70%~100%最大输出强度,频率15Hz,每分钟刺激5s,共刺激30min,每日1次,每周5次,共治疗8周),对照组则给予相同参数FMS(刺激线圈与治疗部位垂直,无刺激作用)。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8周后比较尿流动力学指标(初尿意时膀胱容量、最大膀胱测压容量、残余尿量)、排尿日记指标(单次尿量、排尿次数和最大排尿量)及因排尿不良而引起生活质量评分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及排尿日记指标较术前均显著改善。初尿意时膀胱容量(对照组65.25±6.41ml、治疗组78.44±9.52ml)增加(P<0.05),最大膀胱测压容量(对照组339.55±36.75ml、治疗组394.46±36.68ml)显著增加(P<0.05),残余尿量(对照组120.22±40.35ml、治疗组88.25±33.61ml)明显减少(P<0.05);日均单次排尿量(对照组120.06±23.23ml、治疗组150.28±24.24ml)增加(P<0.05),24h平均排尿次数(对照组12.28±3.31、治疗组9.44±3.95)减少(P<0.05),最大排尿量(对照组233.58±47.14ml、治疗组274.51±30.18ml)显著改善(P<0.05);因排尿症状而引起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降低;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FMS可改善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膀胱功能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刺激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高轶 廖利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0-183,共4页
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是膀胱过度活动症中较为高发的一种类型。本文从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病因、病理生理及治疗方面综述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过度活动症 病因 病理生理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有膀胱过度活动症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17
3
作者 胡浩 许克新 +5 位作者 张晓鹏 方志伟 陈京文 霍飞 王栋 王晓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19-523,共5页
目的:探讨伴有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水平,以及其与OAB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 目的:探讨伴有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水平,以及其与OAB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共纳入178例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行常规术前检查及尿动力学检查,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和OAB症状评分表进行症状评估,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尿液BDNF表达水平,结果用尿液标本的肌酐(Cr)值进行标准化BDNF/Cr (mg/mol).结果:中度和重度下尿路症状患者尿液BDNF/Cr平均值分别为(1.189±0.753) mg/mol和(1.817±1.110) mg/mol (P<0.001).梗阻Ⅲ~Ⅵ级患者尿液BDNF/Cr平均值分别为(1.382±0.945) mg/mol、(1.435±0.938) mg/mol、(1.640±1.104) mg/mol和(1.653±1.019) mg/mol (P>0.05),BDNF/Cr值与梗阻的严重程度无显著的相关关系(r=0.103,P=0.173).不伴OAB症状和伴OAB症状患者的尿液BDNF/Cr平均值分别为(0.297 ±0.183) mg/mol和(1.913±0.843) mg/mol(P<0.001).轻度、中度和重度OAB症状患者的尿液BDNF/Cr平均值分别为(1.501±0.543) mg/mol、(1.806±0.703) mg/mol和(2.560±0.979) mg/mol(P<0.05),尿液BDNF/Cr值与OAB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显著的相关关系(r =0.743,P<0.001).不伴逼尿肌过度活动症状和伴逼尿肌过度活动症状患者的尿液BDNF/Cr平均值分别为(1.194±1.013) mg/mol和(1.917±0.866) mg/mol (P<0.001).结论:中度和重度下尿路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尿液中BDNF表达水平与梗阻程度没有明显相关性;与不伴有OAB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相比,伴有OAB症状的患者尿液中BDNF的表达水平会明显升高,且与OAB症状的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营养因子 前列腺增生 膀胱 过度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神经调控及与情绪关联性的机制
4
作者 周文倩 江文瑞 +2 位作者 刘玉杰 张明明 窦小亮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8-772,共5页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由于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故临床治疗上尚未取得显著的突破。目前已知OAB常伴随情绪障碍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深入探讨OAB... 膀胱过度活动症(OAB)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由于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故临床治疗上尚未取得显著的突破。目前已知OAB常伴随情绪障碍发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深入探讨OAB的神经系统调控机制及其与情绪之间的关联性,对于揭示其发病机理、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就OAB的神经系统调控机制及其与情绪关联性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 情绪 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神经刺激治疗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9例报告 被引量:22
5
作者 刘茁 田晓军 +5 位作者 马潞林 刘可 邓绍晖 庞林涛 鞠文龙 王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2-324,328,共4页
目的评估骶神经刺激(sacral nerve stimulation,SNS)治疗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10月9例难治性OAB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包括体验性治疗与永久性植入两部分。术后使用三... 目的评估骶神经刺激(sacral nerve stimulation,SNS)治疗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10月9例难治性OAB的临床资料。手术治疗包括体验性治疗与永久性植入两部分。术后使用三代喹诺酮类或二代头孢类抗生素预防感染。比较永久植入术后与体验治疗术前的排尿日记(包括5 d平均24 h排尿次数、5 d平均24 h每次排尿量)、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veractive bladder symptom score,OABSS)、O’Leary-Sant评分(O’Leary-Sant problem and symptom index,OPSI)及其中的问题指数评分(interstitial cystitis problem index,ICPI)和症状指数评分(interstitial cystitis symptom index,ICSI)等。随访患者是否发生手术不良反应,刺激作用不良反应及装置不良反应。结果 9例体验治疗后疗效满意,均接受永久性调节器长期植入治疗,永久植入成功率为100%。体验治疗与永久植入术时间间隔为6~22 d,(9.6±5.0)d。术后随访3~8个月,(6.1±1.5)月。体验治疗术前平均24 h排尿次数(34.0±16.7)次,明显多于永久植入术后末次随访排尿次数(18.0±4.5)次(t=3.648,P=0.007);术前平均24 h每次排尿量(106.5±44.6)ml,明显少于永久植入术后末次随访排尿量(140.8±38.3)ml(t=-4.314,P=0.003)。体验治疗术前OABSS(10.8±1.7)分、OPSI(31.6±2.4)分、ICPI(14.4±1.1)分、ICSI(17.1±1.6)分,末次随访时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分别为(6.3±3.3)分(t=5.946,P=0.000)、(16.0±3.5)分(t=9.061,P=0.000)、(6.8±2.5)分(t=7.667,P=0.000)、(9.2±2.6)分(t=6.475,P=0.000)。未发生感染、出血、神经或血管损伤等手术不良反应,植入位点疼痛、新发疼痛、肠道功能变化、短暂轻度的电击感等刺激作用不良反应,电极断裂、电极短路、功能异常、部件腐蚀、感染等装置不良反应。结论 SNS对于其他治疗效果不佳的难治性OAB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刺激 膀胱过度活动 排尿障碍 尿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骶神经根磁刺激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女性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效果 被引量:13
6
作者 朱文静 吕坚伟 +1 位作者 吕婷婷 宋旭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5-729,共5页
目的探讨骶神经根磁刺激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女性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12月,120例难治性OAB患者随机分为骶神经根磁刺激组(n=40)、索利那新组(n=40)和联合治疗组(n=40)。治疗前后分别评价三组排尿日记(日... 目的探讨骶神经根磁刺激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女性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1月至12月,120例难治性OAB患者随机分为骶神经根磁刺激组(n=40)、索利那新组(n=40)和联合治疗组(n=40)。治疗前后分别评价三组排尿日记(日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单次排尿量、尿急次数)、尿动力指标(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和膀胱过度活动症评分(OABSS)。结果骶神经根磁刺激组2例、索利那新组1例、联合治疗组1例脱落。联合治疗组日间排尿次数、夜间排尿次数、单次排尿量、尿急次数、初始尿意膀胱容量、最大膀胱容量和OABSS评分均优于骶神经根磁刺激组和索利那新组(P<0.05)。结论骶神经根磁刺激联合索利那新治疗女性难治性膀胱过度活动症效果优于单一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膀胱过度活动 神经根磁刺激 索利那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逼尿肌反射理论尿道牵伸改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尿道括约肌过度活动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任亚锋 牛秋妍 +2 位作者 王磊 孙伟娟 白俊敏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2-525,共4页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近年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较大,已经得到医学界公认[1],而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又是导致其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大量临床及动物试验研究结果提示,骶上...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近年来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对家庭和社会造成的危害较大,已经得到医学界公认[1],而神经源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NB)又是导致其残疾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大量临床及动物试验研究结果提示,骶上SCI导致的NB多表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型[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膀胱 尿道括约肌 逼尿肌反射亢进 过度活动 脊髓损伤 发病率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GF与TrkA受体在儿童膀胱过度活动症中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何萍 潮敏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1-336,共6页
神经生长因子(NGF)因其在神经细胞的存活、生长以及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得到广泛研究。它分布于机体的各处,根据所结合受体发挥不同的病理生理作用。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A(TrkA)是其高亲和力受体,诸多研究表明NGF在与其结合后,根据... 神经生长因子(NGF)因其在神经细胞的存活、生长以及分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得到广泛研究。它分布于机体的各处,根据所结合受体发挥不同的病理生理作用。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A(TrkA)是其高亲和力受体,诸多研究表明NGF在与其结合后,根据其下游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而发挥不同作用。NGF与其结合后还对体内发生的其他信号转导通路有交叉影响作用。本文从不同的疾病症状对NGF与TrkA结合后的信号转导通路进行综述,从而探讨NGF/TrkA信号通路在儿童膀胱过度活动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儿童膀胱过度活动 原肌球蛋白相关激酶A受体 低亲和力神经营养因子p75受体 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缩泉丸对膀胱过度活动症大鼠膀胱充盈期盆神经放电的影响 被引量:9
9
作者 赖焕玲 陈鹏宇 +6 位作者 段晓瑾 徐伟君 雷玉婧 郭茜 吴清和 黄萍 操红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1-155,共5页
目的:研究缩泉丸对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大鼠膀胱容量、压力及盆神经放电的影响,探讨缩泉丸对OAB大鼠膀胱感觉功能的作用。方法:SD雌性大鼠分别进行膀胱出口梗阻手术以复制OAB模型,随机分为OAB模型组、假手术组和缩泉丸高、中、低剂量组... 目的:研究缩泉丸对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大鼠膀胱容量、压力及盆神经放电的影响,探讨缩泉丸对OAB大鼠膀胱感觉功能的作用。方法:SD雌性大鼠分别进行膀胱出口梗阻手术以复制OAB模型,随机分为OAB模型组、假手术组和缩泉丸高、中、低剂量组,给药4周后,以尿动力仪观察灌注过程中膀胱容量、压力及非排尿性收缩的变化,以多通道生理记录仪检测灌注过程中盆神经放电的变化。结果:OAB大鼠盆神经放电模式表现为放电频率先于压力达到峰值,而后压力达到峰值时,放电频率趋于平台或下降。OAB模型大鼠膀胱充盈过程中盆神经放电频率明显增强,膀胱压力上升,容量增加,非排尿性收缩增多;缩泉丸的干预能降低盆神经的放电冲动,减少神经放电增强引起的逼尿肌非排尿性收缩,降低膀胱压力,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缩泉丸对OAB大鼠膀胱感觉功能的调节可能是其治疗OAB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泉丸 膀胱过度活动 膀胱出口梗阻 神经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利那新在治疗女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继发膀胱过度活动症状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9
10
作者 廖波 邓显忠 +2 位作者 李雨根 陈小彬 余晓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3941-3943,共3页
目的:探讨索利那新在治疗女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继发膀胱过度活动(OAB)症状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临床上顺序收集73例诊断为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继发OAB症状的成年女性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以琥... 目的:探讨索利那新在治疗女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继发膀胱过度活动(OAB)症状的临床效果,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临床上顺序收集73例诊断为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继发OAB症状的成年女性患者,并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予以琥珀酸索利那新,5 mg口服,每天1次,同时辅助OAB行为治疗,对照组仅予以OAB行为治疗。所有患者在抗生素治疗前后均行OABSS评分,两组患者停用抗生素后的治疗或观察时间均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OABSS评分结果及治愈率。结果:治疗组在接受索利那新治疗1周后,OABSS评分明显下降,治愈率达到56.10%,2周后达92.68%,而对照组观察1周后OABSS评分与抗感染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治愈率仅为6.25%,到第4周时OABSS才明显下降,治愈率达到37.50%,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无药物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索利那新对治疗女性单纯性下尿路感染继发OAB症状的效果确切,明显缩短患者治疗疗程,且药物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下尿路感染 膀胱过度活动 M受体拮抗剂 索利那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过度活动症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尿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鹏 文建国 +3 位作者 刘奎 苏静 张瑞莉 王庆伟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0-212,共3页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和OAB合并压力性尿失禁(OAB+SUI)患者尿动力表现。方法有OAB症状的女性患者76例,依据患者病史和主诉分为2组,Ⅰ组为单纯OAB患者(n=38,年龄(53±8)岁),Ⅱ组为OAB合并SUI患者(n=38,年龄(57±12)岁... 目的探讨女性膀胱过度活动症(OAB)和OAB合并压力性尿失禁(OAB+SUI)患者尿动力表现。方法有OAB症状的女性患者76例,依据患者病史和主诉分为2组,Ⅰ组为单纯OAB患者(n=38,年龄(53±8)岁),Ⅱ组为OAB合并SUI患者(n=38,年龄(57±12)岁)。比较2组尿动力学参数。结果OAB组初始尿意容量,强烈排尿感容量、最大膀胱测压容量均小于OAB+SUI组(P<0.05),而最大尿道压、最大尿道闭合压和功能性尿道长度均大于OAB+SUI组(P<0.05);OAB组中真性压力性尿失禁(GSI)2例(5%)、逼尿肌过度活跃(DO)26例(68%)、DO合并GSI2例(5%)和正常8例(22%),而OAB+SUI组则分别有23例(61%)、8例(21%)、4例(10%)和3例(8%),2组在GSI和DO例数上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尿动力学结果显示女性OAB合并SUI患者较单纯OAB患者尿道压力低。尿动力学检查可明确其是否伴有其他膀胱功能障碍,为OAB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动力学 膀胱过度活动 压力尿失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特罗定联合清洁间歇导尿和夜间留置导尿治疗儿童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艳 文建国 +3 位作者 张瑞莉 花朝阳 何翔飞 冯锦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7-740,共4页
目的:评估托特罗定联合清洁间歇导尿(CIC)和夜间留置导尿(CDN)治疗儿童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NDO)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9±2.5)岁NDO患儿44例,按单盲、随机法分为观察组24例(托特罗定联合CIC和CDN治疗)和对照组20例(安慰剂联合... 目的:评估托特罗定联合清洁间歇导尿(CIC)和夜间留置导尿(CDN)治疗儿童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NDO)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9±2.5)岁NDO患儿44例,按单盲、随机法分为观察组24例(托特罗定联合CIC和CDN治疗)和对照组20例(安慰剂联合CIC和CDN治疗),疗程4周。服药前和治疗4周后分别行尿动力学检查和记录3 d排尿日记。结果:共41例患儿完成4周治疗。观察组治疗后首次逼尿肌收缩时容量、膀胱安全容量、膀胱顺应性及每次导尿量较治疗前增大,24 h尿失禁次数减少(P<0.05);对照组治疗后膀胱安全容量、膀胱顺应性较治疗前增大(P<0.05);治疗后观察组首次逼尿肌收缩时容量、膀胱安全容量、膀胱顺应性、每次导尿量及24 h尿失禁次数的改善情况均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特罗定联合CIC和CDN治疗儿童NDO安全有效,可明显减少患儿尿失禁次数,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神经逼尿肌过度活动 托特罗定 导尿 尿动力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利那新对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国庆 廖利民 +1 位作者 吴娟 田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11-1113,共3页
目的评价索利那新治疗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患者50例,口服索利那新5 mg/d,记录服药前,服药后2周、12周的排尿日记以及患者感知膀胱症状量表评分(PPBC-S),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 目的评价索利那新治疗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患者50例,口服索利那新5 mg/d,记录服药前,服药后2周、12周的排尿日记以及患者感知膀胱症状量表评分(PPBC-S),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12周后每次导尿量由服药前的(224.2±15.7)ml增加到(302.6±23.3)ml和(301.3±21.1)ml(P<0.05);每天漏尿量由服药前的(753.9±121.7)ml减少到(444.1±87.1)ml和(449.1±89.2)ml(P<0.05);PPBC-S评分由服药前的(5.12±0.072)降低到(4.36±0.073)和(4.36±0.068)(P<0.05)。有3例(6%)患者出现口干,无患者诉眼干、视物模糊。结论索利那新治疗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安全有效,可以增加每次导尿的导尿量,减少漏尿量,且副作用小,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逼尿肌过度活动 索利那新 有效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影像尿动力学评估 被引量:1
14
作者 梁文立 廖利民 鞠彦合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7期611-612,共2页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的尿动力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25例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以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将患者分为L4-5和L5-S1两组,以鞍区感觉检查结果分为存在... 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的尿动力学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引起的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25例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以腰椎间盘突出部位将患者分为L4-5和L5-S1两组,以鞍区感觉检查结果分为存在、减弱和消失3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4-5及L5-S1两组间,膀胱感觉、膀胱顺应性、膀胱稳定性、膀胱颈开放程度、膀胱容量和尿道压力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鞍区感觉也无显著性差异(P=0.51)。膀胱感觉和尿道压力在不同鞍区感觉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尿动力学表现似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位无关;鞍区感觉情况可能提示膀胱感觉和静息尿道压力的状态。腰椎间盘突出病引起的尿动力表现的神经生理学机制仍待进一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 神经膀胱 影像尿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盆底肌训练对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效果 被引量:7
15
作者 栗亮 廖利民 +3 位作者 吴娟 靖华芳 高轶 王越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93-1097,共5页
目的观察盆底肌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影响。方法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1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试验组(n=9)。两组均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4 mg/d,共12周,试验组行盆底肌训练。治疗前后行尿动... 目的观察盆底肌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影响。方法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1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试验组(n=9)。两组均口服酒石酸托特罗定片4 mg/d,共12周,试验组行盆底肌训练。治疗前后行尿动力检查,采用神经源性膀胱症状评分量表、膀胱状况感知评分量表的差异,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各项尿动力指标和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t>3.674,|Z|>2.646,P<0.05)。试验组最大膀胱容量、逼尿肌首次收缩压力容积、逼尿肌漏尿点压力、逼尿肌最大收缩压力和神经源性膀胱症状评分较对照组有改善(|t|>2.194,P<0.05)。结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行盆底肌训练可以进一步改善脊髓损伤患者逼尿肌过度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膀胱 逼尿肌过度活动 盆底肌训练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的神经调节疗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芹 洪毅 +1 位作者 王方永 刘舒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92-895,共4页
脊髓损伤后,很多患者出现逼尿肌过度活动,常常引起泌尿道感染、膀胱输尿管返流,甚至肾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结合脊髓损伤后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发生机制、一般治疗方法及神经调节疗法进行综述,并分别对经皮胫后神经调节... 脊髓损伤后,很多患者出现逼尿肌过度活动,常常引起泌尿道感染、膀胱输尿管返流,甚至肾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结合脊髓损伤后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的发生机制、一般治疗方法及神经调节疗法进行综述,并分别对经皮胫后神经调节、阴部神经调节和骶神经调节展开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逼尿肌过度活动 神经调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毒素逼尿肌注射治疗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静 刘艳雨 +3 位作者 谢静仪 陈瑶 吴淑卿 卢秀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97-299,共3页
[目的]了解肉毒素逼尿肌注射治疗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有效性。[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的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接受肉毒素逼尿肌注射,对照组接受生理盐水逼尿肌注射,比较治疗前后每日导尿... [目的]了解肉毒素逼尿肌注射治疗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有效性。[方法]将60例脊髓损伤的神经源性逼尿肌过度活动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干预组接受肉毒素逼尿肌注射,对照组接受生理盐水逼尿肌注射,比较治疗前后每日导尿次数、每次导尿量、每日尿失禁次数、每日尿失禁量,采用问卷评估病人生活质量。[结果]注射3个月后,干预组病人肉毒素逼尿肌注射后每日导尿次数和每次导尿量增加,每日尿失禁次数、尿失禁量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减少,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肉毒素逼尿肌注射治疗后减少了尿失禁次数及尿失禁量,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逼尿肌过度活动 肉毒素 逼尿肌注射 导尿次数 导尿量 尿失禁次数 尿失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源性膀胱伴输尿管反流的尿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何翔飞 文建国 +4 位作者 吴军卫 李云龙 冯锦锦 闫少华 张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2137-2141,共5页
要目的:探讨有输尿管反流的神经源性膀胱(NB)患儿有或没有逼尿肌过度活动(DO)时的尿动力学差异,为临床治疗此类患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就诊并经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发现膀胱输尿管反流的NB患儿110例.男63例.女47例,年龄... 要目的:探讨有输尿管反流的神经源性膀胱(NB)患儿有或没有逼尿肌过度活动(DO)时的尿动力学差异,为临床治疗此类患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就诊并经影像尿动力学检查发现膀胱输尿管反流的NB患儿110例.男63例.女47例,年龄4~12岁,平均7.5岁。按照充盈期有无DO,将其分为DO组(n=32)与无DO组(n=78)。观察记录两组发生膀胱输尿管反流时的膀胱灌注量、逼尿肌压并计算发生反流时的膀胱顺应性:记录两组充盈结束时最大膀胱测压容量、最大逼尿肌压并计算充盈期膀胱顺应性,按照反流级别将其分为轻度反流(Ⅰ~Ⅱ度),重度反流(Ⅲ一Ⅴ度),分析两组的反流侧别及反流程度有无差异。结果:DO组发生膀胱输尿管反流时的膀胱容量与顺应性分别为(107.5±21.3)mL和(5.6±1.8)mL/cmH2O,无DO组发生膀胱输尿管反流时的膀胱容量与顺应性分别为(124.7±35.6)mL、(6.7±2.3)mL/cmH2O,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逼尿肌压分别为(21.7±8.3)cmH2O、(19.6±9.2)cmH2O,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O组充盈结束时的膀胱容量与顺应性分别为(198.7±36.5)mL、(5.8±1.9)mL/cmH2O,与无DO组充盈结束时的膀胱容量(223.8±40.2)mL与顺应性(6.5±1.4)mL/cmH2O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尿动力学检查结束时逼尿肌压分别为(35.8±7.1)cmH2O、(36.3±8.5)cmH2O,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DO组单侧反流20例(63%),双侧返流12例(37%),无DO组单侧返流31例(40%),双侧返流47例(60%).两组的反流程度均较严重。结论:膀胱容量小,膀胱顺应性差是有输尿管反流的NB患儿伴发DO时的尿动力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膀胱 膀胱输尿管反流 逼尿肌过度活动 影像尿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谭莹 吴清和 高启龙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5-667,共3页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及糖尿病、脑血栓、神经系统损害性疾病的增多,膀胱过度活动症(overactive bladder.OAB)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已引起临床医药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现将该病的研究及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 治疗 神经系统损害 老龄化社会 医药工作者 进展综述 糖尿病 脑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过度活动症的圆桌会议纪要 被引量:2
20
作者 梁文立 廖利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11期912-913,共2页
关键词 膀胱过度活动 神经泌尿学 会议纪要 膀胱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