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源性炎症介质在玫瑰痤疮发病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关贺文 林景荣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36,共6页
神经源性炎症已被证实是玫瑰痤疮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多种神经源性炎症介质的释放可直接或间接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功能,通过多种途径刺激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及肥大细胞的脱颗粒作用,介导玫瑰痤疮发生神经源性炎症反应。本... 神经源性炎症已被证实是玫瑰痤疮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多种神经源性炎症介质的释放可直接或间接调节角质形成细胞和免疫细胞的功能,通过多种途径刺激促炎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及肥大细胞的脱颗粒作用,介导玫瑰痤疮发生神经源性炎症反应。本文总结神经源性炎症介质在玫瑰痤疮发病机制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为玫瑰痤疮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玫瑰痤疮 神经源性炎症 炎症介质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肃金方对风邪犯肺型感染后咳嗽患者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班品雁 宋功如 +1 位作者 许起琴 吴安源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目的探讨肃金方治疗风邪犯肺型感染性咳嗽(post-infection cough,PIC)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116例风邪犯肺型PI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二氧丙嗪片联合肺力咳胶囊治疗,治疗组联合... 目的探讨肃金方治疗风邪犯肺型感染性咳嗽(post-infection cough,PIC)患者临床疗效及对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将116例风邪犯肺型PI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给予二氧丙嗪片联合肺力咳胶囊治疗,治疗组联合应用肃金方治疗。治疗1周末,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介质[P物质(substance P,SP)、神经激肽A(neurokinin A,NKA)、神经激肽B(neurokinin B,NKB)、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生活质量、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①试验过程中,对照组患者脱落剔除5例,治疗组患者脱落2例,实际完成109例。治疗组56例,对照组53例。②治疗组日间咳嗽、夜间咳嗽、咽痒、中医证候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痰液SP、CGRP、NKA低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生理问题、社会问题、改良中文版莱斯特咳嗽问卷(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总分高于对照组(P<0.05)。⑤治疗组总有效率94.46%(53/56)高于对照组81.13%(43/53)(χ^(2)=4.417,P<0.05)。⑥治疗组不良反应7.14%(4/56)低于对照组20.75%(11/53)(χ^(2)=4.251,P<0.05)。结论肃金方治疗能够改善风邪犯肺型PIC患者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可能与抑制气道神经源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后咳嗽 风邪犯肺 肃金方 气道神经源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流感病毒感染豚鼠咳嗽反射敏感性变化及其神经源性炎症机制探讨 被引量:18
3
作者 叶新民 钟南山 +2 位作者 刘春丽 赖克方 陈如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人副流感病毒Ⅲ型(PIV3)感染豚鼠的咳嗽反射敏感性(CRS)变化和机制,以及神经源性炎症在CRS变化和病毒性咳嗽中的作用。方法:豚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以及病毒感染6、12、28和42 d组;通过滴鼻方法接种PIV3。Buxco肺功能仪测... 目的:探讨人副流感病毒Ⅲ型(PIV3)感染豚鼠的咳嗽反射敏感性(CRS)变化和机制,以及神经源性炎症在CRS变化和病毒性咳嗽中的作用。方法:豚鼠50只,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以及病毒感染6、12、28和42 d组;通过滴鼻方法接种PIV3。Buxco肺功能仪测定CRS。免疫荧光和FQ-PCR方法检测PIV3抗原和核酸。ELISA法检测肺组织匀浆的P物质(SP)含量;FQ-PCR检测肺组织SP受体NK1、辣椒素受体亚型1(VR1)的mRNA水平;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组织SP、VR1和蛋白基因产物(PGP-9.5)的表达及半定量分析,并对它们各自与CRS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各感染组豚鼠CRS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以42 d组为最高。免疫荧光可见PIV3抗原表达;FQ-PCR显示病毒RNA含量在6 d组最高,并随感染时间逐步降低。各组SP和VR1 mRNA,以及12、28和42 d组NK1 mRN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6、12及28 d组SP,28和42 d组VR1及42 d组PGP-9.5蛋白表达均增强。相关分析显示,6和28 d组肺匀浆SP含量,12、28和42 d组NK1 mRNA以及各感染组VR1 mRNA均与CRS呈正相关;6、12和42 d组SP的蛋白表达,12和28 d组VR1及12 d组PGP-9.5蛋白表达亦与CRS呈正相关。结论:神经肽的释放增加提示神经源性炎症的发生。CRS和神经肽的时空变化以及两者的正相关提示神经源性炎症在CRS增高和病毒感染性咳嗽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 咳嗽反射敏感 神经源性炎症 副流感病毒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证型变应性鼻炎复合大鼠模型鼻腔黏膜神经源性炎症特点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何苗 张勤修 +2 位作者 李昕蓉 刘洋 曾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97-2101,2309-2310,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变应性鼻炎(AR)复合大鼠模型鼻腔黏膜神经源性炎症的特点。方法: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肺气虚AR组、脾气虚AR组、单纯AR组)与空白对照组,以相应造模方法先后建立中医证型以及证型AR复合模型。并通过证型评估、大鼠变应... 目的:探讨不同证型变应性鼻炎(AR)复合大鼠模型鼻腔黏膜神经源性炎症的特点。方法:动物随机分为模型组(肺气虚AR组、脾气虚AR组、单纯AR组)与空白对照组,以相应造模方法先后建立中医证型以及证型AR复合模型。并通过证型评估、大鼠变应性鼻炎行为学评分、镜下黏膜组织病理学观察、P物质(SP)与血管活性肠肽肽(VIP)免疫组化染色以及积分光密度值测定,对各组大鼠鼻黏膜神经源性炎症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中医证型造模后,肺气虚模型组大鼠呼吸频率明显升高,脾气虚模型组大鼠提质量增幅明显降低。AR复合模型建立后,各模型组大鼠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黏膜HE染显色示肺气虚AR组炎性细胞浸润、脾气虚AR组黏膜下腺体扩张较其它组更加明显;神经肽免疫组化显示肺气虚与脾气虚AR模型组分别在SP、VIP出现高水平表达,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证型AR复合大鼠模型之间鼻腔黏膜神经源炎症检测指标具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鼻炎复合大鼠模型 中医证型 神经源性炎症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源性炎症痛的分子机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孙建梅 刘彤彤 唐宗湘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86-493,共8页
神经源性炎症是指由感觉神经元引起的炎症,即当感觉神经元受到伤害性刺激时,所产生的动作电位会顺向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背根反射),或者逆向传递到感觉神经末梢(轴突反射),进而影响突触或者轴突末梢释放神经肽(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P物... 神经源性炎症是指由感觉神经元引起的炎症,即当感觉神经元受到伤害性刺激时,所产生的动作电位会顺向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背根反射),或者逆向传递到感觉神经末梢(轴突反射),进而影响突触或者轴突末梢释放神经肽(如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和P物质),最终引起神经系统或外周组织的炎症反应。神经源性炎症痛则是由于神经源性炎症敏化了伤害性神经末梢而导致的疼痛。神经源性炎症痛涉及多种以疼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机制。因此,探究神经源性炎症痛的分子机制对多种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神经源性炎症痛的定义、发生机制、临床诊断及治疗以及神经源性炎症痛伴发的相关疾病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炎症 分子机制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本止咳平喘颗粒对咳嗽变异性哮喘大鼠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甘雨 张宏 +6 位作者 乔敏 李淼 丁春晓 朱竞赫 武晓琳 范英兰 李国信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12期2653-2656,2686,共5页
目的:探讨固本止咳平喘颗粒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肺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以揭示其可能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机制。方法:采用烟熏结合卵蛋白(OVA)激发致敏的方法建立CVA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 目的:探讨固本止咳平喘颗粒对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肺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影响,以揭示其可能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机制。方法:采用烟熏结合卵蛋白(OVA)激发致敏的方法建立CVA大鼠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固本止咳平喘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片组。记录辣椒素诱咳时大鼠的咳嗽潜伏期和次数,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BALF中NGF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肺组织中NGF的表达。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固本止咳平喘颗粒中、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片组大鼠咳嗽潜伏期显著延长(P<0.05),咳嗽次数显著减少(P<0.05或P<0.01);固本止咳平喘颗粒中、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片组大鼠BALF中NGF水平明显降低(P<0.05或P<0.01);固本止咳平喘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和地塞米松片组大鼠肺组织中NGF表达减弱。结论:固本止咳平喘颗粒能明显降低CVA大鼠咳嗽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GF表达,降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咳嗽变异哮喘 固本止咳平喘颗粒 气道神经源性炎症 神经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在哮喘神经源性炎症信号传导中的作用 被引量:4
7
作者 邹威凤 汤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440-442,共3页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炎症细胞、细胞组分及神经递质参与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近年来随着对哮喘肺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深入研究.由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系统介导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airwayneurogenicirrflam.mat.ion)成... 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炎症细胞、细胞组分及神经递质参与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近年来随着对哮喘肺内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深入研究.由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神经系统介导的气道神经源性炎症(airwayneurogenicirrflam.mat.ion)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神经生长因子nervegrowthfactor,NGF)是调控神经源性炎症关键的细胞因子。发现它可通过连接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而发挥放大气道炎症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神经生长因子在哮喘神经源性炎症及其信号传导中的作用。旨在为探讨哮喘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神经源性炎症 神经生长因子 信号传导 哮喘 胆碱能神经系统 非特异炎症 神经系统功能紊乱 非肾上腺素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激承山穴引起循膀胱经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 被引量:1
8
作者 郭进 江赛男 +1 位作者 牛汉璋 单天民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78-81,共4页
实验使用大白鼠,由颈静脉注射Evans蓝溶液,同心针电极刺激承山穴,照像记录皮肤Evans蓝的渗出,测定皮肤、内脏Evans蓝含量(n=12).实验证明,在刺激侧爪外侧缘,小腿和大腿背侧,腰骶椎及胸椎皮肤出现沿足太阳... 实验使用大白鼠,由颈静脉注射Evans蓝溶液,同心针电极刺激承山穴,照像记录皮肤Evans蓝的渗出,测定皮肤、内脏Evans蓝含量(n=12).实验证明,在刺激侧爪外侧缘,小腿和大腿背侧,腰骶椎及胸椎皮肤出现沿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点状形式的蓝线反应,对侧小腿及大腿对称部位也有少量蓝点渗出.结果呈现具特征性的沿躯体纵向的点状蓝反应,点连线与足太阳膀胱经循行吻合.这些部位皮肤Evans蓝含量与其周围皮肤有显著性差异(P<0.05).膀胱和卵巢(睾丸)也出现蓝色渗出,与空肠和降结肠相比Evans蓝含量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可作为经脉显示的标志,电针刺激穴位可引起特定经脉的呈现,证明了经脉的存在,并有其神经生理学基础.实验还证明经脉与有关脏腑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山穴 经脉 轴突反射 神经源性炎症 膀胱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探讨翘芩清肺剂对咳嗽变异性哮喘调节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黄慧思 韩超 +4 位作者 石艳红 齐春丽 熊爱华 张秋玲 梁慧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666-673,共8页
目的:探讨翘芩清肺剂调控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1.05 mg/kg)及翘芩清肺剂高、中、低剂量组(26、13、6.5 g/kg),每组8只。采用卵清白蛋白(OVA)联合... 目的:探讨翘芩清肺剂调控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大鼠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作用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孟鲁司特钠组(1.05 mg/kg)及翘芩清肺剂高、中、低剂量组(26、13、6.5 g/kg),每组8只。采用卵清白蛋白(OVA)联合氢氧化铝[Al(OH)3]致敏并反复多次激发的方法建立大鼠CVA模型,从致敏第2天开始,灌胃给药28 d。各组大鼠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双抗夹心ABC-ELISA法测定肺泡灌洗液(BALF)中神经生长因子(NGF)、P物质(SP)的含量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肺组织内NGF、SP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模型组有显著的炎症表现,翘芩清肺剂高、中、低剂量组和孟鲁司特钠组炎症浸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组织中NGF、SP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翘芩清肺剂高、中、低剂量组和孟鲁司特钠组肺组织中NGF、SP的蛋白表达水平和肺泡灌洗液中的NGF、SP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翘芩清肺剂可能通过调节气道神经源性炎症中NGF、SP的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减轻气道炎症,缓解咳嗽变异性哮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芩清肺剂 咳嗽变异哮喘 气道神经源性炎症 神经生长因子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大细胞特异性受体介导神经源性炎症和疼痛 被引量:3
10
作者 Green 陈晓曦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71-171,共1页
肥大细胞是连接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桥梁。以往研究表明,肥大细胞靠近周围神经末梢,很早就可以感受神经纤维的活动。肥大细胞激活后,可以释放炎症因子并募集免疫细胞。局部损伤后,是什么机制引起肥大细胞激活,以及后续的神经炎症和疼... 肥大细胞是连接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桥梁。以往研究表明,肥大细胞靠近周围神经末梢,很早就可以感受神经纤维的活动。肥大细胞激活后,可以释放炎症因子并募集免疫细胞。局部损伤后,是什么机制引起肥大细胞激活,以及后续的神经炎症和疼痛反应,一直不甚明了。Mrgprb2受体,属于Mas相关G蛋白偶联受体(Mrgprs)家族成员,特异表达于肥大细胞。肥大细胞特异性受体Mrgprb2是否介导神经源性炎症和疼痛?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董欣中教授课题组对此进行深入探讨。该研究分为5部分:(1)为了观察肥大细胞Mrgprb2受体的作用,研究者在野生型(WT)和Mrgprb2-/-小鼠创建切口痛和CFA炎症痛模型,并观察炎症和疼痛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大细胞 神经炎症 特异 神经源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初级传入纤维传出引起的神经源性炎症反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房娟芝 江赛男 牛汉璋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555-557,共3页
关键词 炎症 神经源性炎症 细初级传入纤维 神经末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在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中作用 被引量:14
12
作者 徐宵寒 许力 黄宇光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11期847-850,共4页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是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常伴感觉、运动以及自主神经的异常。CRPS的外周敏化与神经源性炎症密切相关,主要包括C纤维末梢神经肽的释放、局部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上调,...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是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综合征,常伴感觉、运动以及自主神经的异常。CRPS的外周敏化与神经源性炎症密切相关,主要包括C纤维末梢神经肽的释放、局部促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上调,以及肥大细胞的激活。脊髓背角炎症反应参与CRPS中枢敏化过程,主要包括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的磷酸化、促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及星形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的激活。CRPS患者系统性和局部氧化应激水平升高,这或许与线粒体功能异常相关。CRPS患者的血清中存在结合自主神经受体的自身抗体,提示自身免疫机制或与自主神经功能异常相关。本文对神经炎症和自身免疫在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中的作用展开综述,其详细和全面的机制尚需更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区域疼痛综合征 神经源性炎症 自身免疫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风宣肺方通过背根神经反射降低咳嗽敏感性的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雅兰 马建岭 +4 位作者 史利卿 王颖 罗敬月 罗景舒 李扭扭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3060-3064,共5页
目的:探讨祛风宣肺方对咳嗽敏感性增高豚鼠背根神经节中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蛋白及基因的作用,进一步研究祛风宣肺方在慢性咳嗽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PF级雄性健康豚鼠随机分为正... 目的:探讨祛风宣肺方对咳嗽敏感性增高豚鼠背根神经节中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TRPV1)、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蛋白及基因的作用,进一步研究祛风宣肺方在慢性咳嗽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8只SPF级雄性健康豚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西药组(Capsazepine)、中药组(祛风宣肺方),采用卵蛋白致敏的方法建立咳嗽敏感性增高豚鼠模型。药物干预1周后辣椒素雾化法测定各组豚鼠的咳嗽次数,实时PCR法测定背根节中TRPV1、SP、CGRP mRNA水平,蛋白印迹法测定背根节中TRPV1、NK1-R、CGRP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咳嗽次数增加,背根节中TRPV1、SP、CGRP mRNA表达增加,TRPV1、NK-1R、CGRP蛋白表达升高(均P<0.01)。与模型组比较,西药组、中药组咳嗽次数降低(P<0.05),背根节中TRPV1、SP、CGRP mRNA表达下降(P<0.01),西药组背根节中TRPV1、NK-1R、CGRP蛋白表达下降(P<0.05),中药组背根节中NK-1R、CGRP蛋白表达下降(P<0.05),TRPV1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制TRPV1通道,抑制背根神经反射进而降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可能是祛风宣肺方的重要疗效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祛风宣肺方 咳嗽 咳嗽敏感增高 瞬时受体电位香草酸亚型1 背根神经 背根神经反射 气道神经源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三叉神经痛发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胡世辉 姜晓钟 +3 位作者 赵云富 刘渊 叶挺军 宋朝佑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3-176,共4页
目的 :通过研究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发作时是否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gene -relatedpeptide ,CGRP)参与 ,痛支与非痛支神经组织中CGRP含量是否有所不同 ,加深对三叉神经痛发病机理的认识。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16例三叉神经... 目的 :通过研究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发作时是否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gene -relatedpeptide ,CGRP)参与 ,痛支与非痛支神经组织中CGRP含量是否有所不同 ,加深对三叉神经痛发病机理的认识。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检测 16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肘静脉血及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中CGRP含量并以 10名同年龄组健康成人颈外静脉血中的CGRP含量作为正常对照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标记 16例患者痛支与非痛支神经切片中CGR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 ,定量观察痛支与非痛支神经纤维中CGR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的数量、面积、平均光密度和平均面积 ,从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的数量和面积两个方面来说明痛支与非痛支神经纤维中CGRP的含量有无差异 ;结果 :疼痛发作时患侧颈外静脉血中CGRP含量显著升高 ,与肘静脉血、术后患侧颈外静脉血及健康对照组颈外静脉血中的CGRP含量相比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而后三者相比差异均不显著 (P >0 .0 5 ) ;痛支神经纤维中CGR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的数量、面积均明显高于非痛支中CGRP免疫反应阳性颗粒 ,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1) ;结论 :CGRP与三叉神经痛发病关系密切 ,三叉神经痛发作时局部确有CGRP的参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三叉神经 临床研究 发病机制 放射免疫法 神经源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物质在非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丽凤 张尚俭 +2 位作者 司军强 呼海燕 王英姿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4期336-340,共5页
P物质是广泛分布于细神经纤维内的一种神经肽,在非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十分广泛,可在各种系统如心血管系统、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及骨组织中发挥作用,许多疾病如哮喘、慢支、膀胱炎、肠炎、偏头疼、呕吐、抑郁及疼痛发作等均与... P物质是广泛分布于细神经纤维内的一种神经肽,在非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十分广泛,可在各种系统如心血管系统、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道及骨组织中发挥作用,许多疾病如哮喘、慢支、膀胱炎、肠炎、偏头疼、呕吐、抑郁及疼痛发作等均与P物质有关。本文就P物质在非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生理、病理生理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速激肽 神经激肽-1受体 神经源性炎症 拮抗剂 非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诱导背根节感觉神经元细胞iNOS和P物质的表达及干扰素调节因子-1的作用(英文)
16
作者 潘频华 黄四云 胡成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86-391,共6页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脊髓C7-T5背根节感觉神经元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P物质表达的影响及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regulatory factor-1,IRF-1)的调控作用...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脊髓C7-T5背根节感觉神经元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P物质表达的影响及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regulatory factor-1,IRF-1)的调控作用,阐明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机制。方法:体外原代培养C7-T5脊髓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DRGn)细胞,然后给予NGF或NGF+IFN-γ刺激。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经不同处理后细胞内P物质和iNOS的mRNA表达水平;再采用慢病毒GFP-IRF-1-shRNA转染DRGn细胞,观察阻断IRF-1表达后iNOS和P物质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经NGF刺激后的各组细胞内P物质及iN-OS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单纯NGF刺激组相比,NGF+IFN-γ刺激组细胞内P物质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而iNOSmRNA水平明显升高(P<0.01);经慢病毒GFP-IRF-1-vshRNA阻断IRF-1表达后,细胞内P物质及iNOS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结论:NGF通过IRF-1调控气道感觉神经元细胞内P物质及iNOS的合成参与气道神源性炎症,IRF-1可能成为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 神经源性炎症 神经生长因子 干扰素调节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神经生长因子的信号传导通路 被引量:3
17
作者 汤渝玲 胡成平 +1 位作者 冯俊涛 朱锦琪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2-587,共6页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介导哮喘神经源性炎症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选用参与哮喘神经源性炎症的重要效应细胞-支气管气道上皮细胞株(NHBEC)作为研究对象。NHBEC于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达尔伯克(氏)改良伊格尔(氏)培养基(DMEM... 目的:研究神经生长因子(NGF)介导哮喘神经源性炎症的信号转导通路。方法:选用参与哮喘神经源性炎症的重要效应细胞-支气管气道上皮细胞株(NHBEC)作为研究对象。NHBEC于含体积分数为10%胎牛血清的达尔伯克(氏)改良伊格尔(氏)培养基(DMEM)中培养。实验分8组:①A组:正常对照组;②B组:NGF组;③C组:NGF+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抑制剂(PD98059)组;④D组:PD98059组;⑤E组:NGF+佛波酯(PMA)组;⑥F组:PMA组;⑦G组:NGF+酪氨酸磷酸化抑制剂(AG490)组;⑧H组:AG490组。分别进行细胞干预。干预后免疫印迹法半定量测定细胞原癌基因(c-fos)、磷酸化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蛋白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半定量检测各组细胞神经激酶1受体(NK-1R)mRNA含量。并应用免疫细胞化学定性观察各组细胞表达NK-1R的情况。结果:在NGF未处理的PD98059组及AG490组c-fos蛋白水平、磷酸化的ERK1/2蛋白水平几乎检测不到;而在NGF组,经NGF作用30 min后,可见c-fos蛋白水平及磷酸化的ERK1/2蛋白水平显著增高,c-fos/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及p-ERK/GAPDH光密度比值分别为(0.835 4±0.101 2)及(1.318 7±0.2078),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PD98059可明显抑制NGF诱导NHBEC表达c-fos蛋白及磷酸化的ERK1/2蛋白,c-fos/GAPDH及p-ERK/GAPDH光密度比值分别为(0.301 2±0.103 4)及(0.314 6±0.095 7),与NGF组相比P<0.01。PMA可刺激NGF诱导NHBEC表达c-fos及磷酸化的ERK1/2蛋白。而转录信号转导子与激活子3(Signaltransducers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传导途径特异性抑制剂AG490则无此作用。免疫细胞化学研究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及PD98059组NK-1R表达呈阴性反应;NGF组及NGF+PMA组呈强阳性反应;PMA组呈阳性反应;而NGF+PD98059组呈弱阳性反应。RT-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K-1RmRNA在NGF未处理的PD98059组表达较少;而在NGF组,经NGF作用1h后,可见NK-1RmRNA水平显著增高(光密度比值为1.068 2±0.159 7),与正常对照组(光密度比值为0.375 3±0.064 2)相比P<0.01。PD98059可抑制NGF诱导NHBEC表达NK-1R mRNA(光密度比值为0.478 7±0.098 1)。PMA可刺激NGF诱导NHBEC表达NK-1R mRNA。结论:NGF通过上调NHBEC NK-1R的表达,参与哮喘神经源性炎症;NGF上调NHBEC表达NK-1R可能通过激活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Ras/MAPK/c-fos信号传导通路)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 哮喘神经源性炎症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丘脑室旁核对胃食管反流豚鼠咳嗽敏感性的调控机制 被引量:2
18
作者 孙乐家 景丹 +1 位作者 董榕 赖克方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7-102,共6页
目的:探究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在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豚鼠咳嗽敏感性增高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调控途径。方法:利用健康雄性白化Hartley豚鼠制备GER模型,并通过柠檬酸咳嗽激发试验测定咳嗽敏... 目的:探究下丘脑室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PVN)在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 reflux,GER)豚鼠咳嗽敏感性增高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调控途径。方法:利用健康雄性白化Hartley豚鼠制备GER模型,并通过柠檬酸咳嗽激发试验测定咳嗽敏感性;应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分别观察PVN内Fos蛋白和P物质(SP)的表达情况,以及Fos/SP双标神经元的分布;利用假狂犬病毒(PRV)示踪剂进行气管壁逆行神经束路追踪,并结合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追踪剂的分布情况。结果:模型组与对照组相比,咳嗽敏感性明显增高。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Fos表达于PVN神经元的细胞核内,SP免疫阳性物质主要表达于PVN神经元的细胞浆内,模型组Fos和SP的表达显著增多(P<0.05),且PVN内部分Fos阳性神经元同时呈SP免疫阳性,这些Fos/SP免疫双标神经元大约占SP单标神经元数量的77.25%。神经束路追踪结果显示:气管壁内注射PRV 48 h后,在延髓迷走复合体(dorsal vagal complex,DVC)内可观察到PRV标记的神经元胞体,72 h后PRV标记的神经元胞体可见于PVN内。结论:PVN在GER豚鼠咳嗽敏感性增高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是PVN内SP能神经元通过PVN-DVC-气道神经通路调控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食管反流咳嗽 咳嗽敏感 下丘脑室旁核 气道神经源性炎症 P物质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喉反流性疾病中SP、NK-1R、IL-8、PGP9.5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刚 林春兰 +3 位作者 刘蔓林 陈函 王茂鑫 陈贤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82-586,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源性炎症与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关系,为咽喉反流性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2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均取头低脚高位,经口插入硬膜外麻醉管至食管中段,实验组灌注模拟胃液,对照组灌注生理盐水,... 目的初步探讨神经源性炎症与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关系,为咽喉反流性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2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均取头低脚高位,经口插入硬膜外麻醉管至食管中段,实验组灌注模拟胃液,对照组灌注生理盐水,以8滴/分速度灌注,每次20 min,灌注14天后取声门后联合区黏膜组织,行常规病理组织检查白细胞浸润程度;用蛋白印记法检测神经肽受体1(neuropeptide receptor-1,NK-1 R)、蛋白基因产物9.5(protein gene product 9.5,PGP 9.5)蛋白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P物质(substance P,SP)、NK-1R、白细胞介素8(IL-8)、PGP 9.5等mRNA表达,比较两组结果。结果①常规病理组织检查显示,实验组豚鼠咽喉部黏膜白细胞浸润程度(29.78±4.27个)较对照组(7.25±2.82个)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蛋白印迹法结果显示,实验组PGP 9.5的相对灰度值(1.88±0.22)明显高于对照组(1.26±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6.13,P<0.05);实验组NK1R的相对灰度值为0.29±0.05,明显高于对照组(0.21±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46,P<0.05);③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豚鼠咽喉部黏膜SP mRNA表达下调(0.57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豚鼠咽喉部黏膜的NK-1R、IL-8、PGP 9.5 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均上调(分别为6.32、3.34、2.27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SP、NK-1R、IL-8、PGP 9.5可能在咽喉反流性疾病咽喉部高敏感性机理中发挥作用,该作用与神经源性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喉反流疾病 神经源性炎症 神经肽受体-1 P物质 蛋白基因产物9.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肩周炎疼痛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89
20
作者 何勇 刘威 +6 位作者 王大明 熊建义 崔家鸣 陈洁琳 段莉 朱伟民 王大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87-990,共4页
肩周炎发病率较高,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各方向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长期遗留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目前肩周炎的疼痛机制仍不明确,相关研究尚不够深入。研究表明肩关节的神经分布、新生神经纤维和神经源性炎症等可能与肩周炎疼痛... 肩周炎发病率较高,以肩关节周围疼痛、各方向活动受限为主要症状,部分患者长期遗留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目前肩周炎的疼痛机制仍不明确,相关研究尚不够深入。研究表明肩关节的神经分布、新生神经纤维和神经源性炎症等可能与肩周炎疼痛相关。褪黑素可能在肩周炎夜间疼痛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就肩周炎疼痛机制的研究做一综述,希望为后续相关研究、临床治疗及新药开发等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肩周炎 疼痛 夜间痛 CGRP 神经源性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