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锰神经毒作用机理及其生物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宾萍 姜岳明 胡万达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 2004年第2期102-103,共2页
锰主要侵害基底神经节 ,选择性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 ,其机制可能与神经细胞内自由基的产生、线粒体功能受损及钙稳态失调等有关。长期接触低浓度锰可能对工人神经系统产生有害的影响 。
关键词 神经毒作用机理 生物标志物 线粒体功能 神经系统 早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在继发性脊髓损伤中的神经毒作用
2
作者 景爱红 王廷华 陈庆功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继发性脊髓损伤 神经毒作用 NO 脊髓继发性损伤 神经元死亡 组织损伤 一氧化氮 血管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中β淀粉样蛋白的神经毒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春喜 景爱红 陈庆功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4-67,共4页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Β淀粉样蛋白 神经毒作用 自由基 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铅神经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谢秉言 何胜男 +2 位作者 李赵聪 张玉温 姜岳明 《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 2017年第4期210-214,共5页
铅化合物应用广泛,长期低水平铅暴露可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血脑屏障的损伤、影响神经胶质细胞的正常功能、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引起脂质过氧化损伤... 铅化合物应用广泛,长期低水平铅暴露可对人体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严重者出现中毒性脑病。铅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对血脑屏障的损伤、影响神经胶质细胞的正常功能、诱导神经细胞凋亡、引起脂质过氧化损伤、干扰神经递质的储存和释放等。近年来,人们对铅神经毒作用又有了新的认识,本文就此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毒作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碳的神经毒作用
5
作者 王伟 《口岸卫生控制》 2001年第2期39-40,共2页
二硫化碳(CS2)为脂溶性易挥发液体,是生产粘胶纤维的重要原料.二硫化碳对神经、心血管、生殖、胃肠道及泌尿系统等都有损伤,但其主要是亲神经类有机溶剂,进人人体内后主要中毒表现是神经系统的损害.
关键词 二硫化碳 神经毒作用 钙离子分布 神经行为改变 生物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物神经毒性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1
6
作者 牛侨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8期767-768,共2页
关键词 化学物 神经 物危害 有机溶剂 职业人群 神经毒作用 农业生产 自然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对大鼠海马内注射β-淀粉样蛋白后小胶质细胞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吕诚 胡小令 +1 位作者 张宪郁 温蔚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5-226,共2页
关键词 Β-淀粉样蛋白 雷公藤多甙 胶质细胞反应 海马内注射 disease protein 小胶质细胞激活 大鼠 免疫炎症学说 免疫抑制作用 神经毒作用 发病机理 治疗方法 病理机制 炎性介质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奋性氨基酸与脑缺氧损伤 被引量:1
8
作者 董志 薛春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2年第4期36-39,共4页
兴奋性氨基酸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同时又具有神经毒作用,被用作损害神经元的工具药。近年研究证明,它在脑缺氧损害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兴奋性氨基酸在正常和脑缺氧情况下的释放及其在脑缺氧损害中的作用。
关键词 兴奋性氨基酸 缺氧损伤 工具药 谷氨酸载体 神经毒作用 脑缺氧 大脑缺血 细胞超微结构 突触前膜 N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TECTIVE EFFECT OF MELATONIN ON NEURAL CELLS AGAINST THE CYTOTOXICITY OF OXYRADICALS 被引量:3
9
作者 安沂华 刘恩重 +3 位作者 刘相轸 杨富明 韩风平 戴钦舜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0-44,共5页
BZ]To investigate the exact mechanism of melatonin to prohibit the apoptosis of neural cells induced by various kinds of cytotoxic agents. [WT5”BX]Methods. [WT5”BZ]We used the methods of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y, M... BZ]To investigate the exact mechanism of melatonin to prohibit the apoptosis of neural cells induced by various kinds of cytotoxic agents. [WT5”BX]Methods. [WT5”BZ]We used the methods of phase contrast microscopy, MTT assay and hoechst dye staining to check this mechanism in SKNSH and U251 cell lines. [WT5”BX]Results. Both 2mmol/L H 2O 2 and 0 5 μ mol/L amyloid β protein (Aβ) induce these two cell lines die via apoptosis. Either melatonin or glutathione can significantly protect both cell lines.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10 μ mol/L melatonin is as same as that of 60 μ mol/L glutathione. [WT5”BX]Conclusion. Melatonin can partly inhibit the cytotoxicity of H 2O 2 and Aβ through its role as a free radical scaveng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ATONIN APOPTOSIS amyloid β protein CYTOTOXIC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