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
被引量:
53
1
作者
周跃
李长青
+5 位作者
王建
张正丰
初同伟
郑文杰
潘勇
罗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5-34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9月~2008年10月收治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63.9岁。均有腰腿痛,其中7例为单纯L5/S1神经根管狭窄,14例为L5/S1神经根管狭...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9月~2008年10月收治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63.9岁。均有腰腿痛,其中7例为单纯L5/S1神经根管狭窄,14例为L5/S1神经根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均采用系列骨铰刀行经皮椎间孔成形术,其中14例伴椎间盘突出者同时行椎间盘切除术。采用目测视觉类比评分法(VAS)、功能障碍指数(ODI)和Nakai分级评定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6min,术后卧床时间平均10.5h,手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5d。无硬脊膜撕裂和永久性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4~29个月,平均9.5个月,其中随访时间≥6个月者15例,手术前腿痛VAS为7.9±3.2分,术后3个月3.7±2.1分,术后6个月2.5±1.2分,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术前ODI为52.5±26,术后3个月27.5±14,术后6个月21.6±8,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根据Nakai分级,末次随访时优良率为85.7%。结论:采用系列骨铰刀行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简单、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管狭窄症
经皮椎间孔成形术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或不伴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58
2
作者
徐恒
简伟
+4 位作者
谷福顺
信金党
郭锐
王爱国
郑昆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镜技术即TESSYS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或不伴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5月行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2例,其中15例伴腰椎神经根管狭窄。局麻下...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镜技术即TESSYS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或不伴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5月行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2例,其中15例伴腰椎神经根管狭窄。局麻下行突出髓核摘除、椎间孔成形及神经根管减压术。结果术前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分别为(7.18±0.84)分和(36.50±3.90)分,术后6个月随访时分别为(2.59±0.81)分和(18.95±2.57)分,明显改善(配对t检验,t=30.72、25.57,P=0.00、0.00)。随访6~12个月,末次随访根据改良Mac Nab评价标准,优6例(27.3%),良12例(54.5%),可3例(13.6%),差1例(4.5%),优良率81.8%。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在摘除突出髓核的同时能够充分对狭窄的神经根管进行减压,能够有效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管狭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
症
腰椎
神经根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
被引量:
53
1
作者
周跃
李长青
王建
张正丰
初同伟
郑文杰
潘勇
罗刚
机构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5-349,共5页
文摘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9月~2008年10月收治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63.9岁。均有腰腿痛,其中7例为单纯L5/S1神经根管狭窄,14例为L5/S1神经根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均采用系列骨铰刀行经皮椎间孔成形术,其中14例伴椎间盘突出者同时行椎间盘切除术。采用目测视觉类比评分法(VAS)、功能障碍指数(ODI)和Nakai分级评定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6min,术后卧床时间平均10.5h,手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5d。无硬脊膜撕裂和永久性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4~29个月,平均9.5个月,其中随访时间≥6个月者15例,手术前腿痛VAS为7.9±3.2分,术后3个月3.7±2.1分,术后6个月2.5±1.2分,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术前ODI为52.5±26,术后3个月27.5±14,术后6个月21.6±8,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根据Nakai分级,末次随访时优良率为85.7%。结论:采用系列骨铰刀行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简单、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
关键词
神经根管狭窄症
经皮椎间孔成形术
内窥镜
Keywords
Foraminal stenosis
Foraminotomy
Endoscopy
分类号
R681.5 [医药卫生—骨科学]
R616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或不伴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
58
2
作者
徐恒
简伟
谷福顺
信金党
郭锐
王爱国
郑昆仑
机构
天津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解放军总参谋部总医院骨科中心脊柱骨科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
出处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42,共4页
文摘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镜技术即TESSYS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或不伴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5月行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2例,其中15例伴腰椎神经根管狭窄。局麻下行突出髓核摘除、椎间孔成形及神经根管减压术。结果术前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分别为(7.18±0.84)分和(36.50±3.90)分,术后6个月随访时分别为(2.59±0.81)分和(18.95±2.57)分,明显改善(配对t检验,t=30.72、25.57,P=0.00、0.00)。随访6~12个月,末次随访根据改良Mac Nab评价标准,优6例(27.3%),良12例(54.5%),可3例(13.6%),差1例(4.5%),优良率81.8%。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在摘除突出髓核的同时能够充分对狭窄的神经根管进行减压,能够有效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管狭窄患者。
关键词
椎间孔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
症
腰椎
神经根管狭窄症
Keyword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urgery
Lumbar disc herniation
Lumbar nerve root canal stenosis
分类号
R687.3 [医药卫生—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
周跃
李长青
王建
张正丰
初同伟
郑文杰
潘勇
罗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或不伴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观察
徐恒
简伟
谷福顺
信金党
郭锐
王爱国
郑昆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