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 被引量:53
1
作者 周跃 李长青 +5 位作者 王建 张正丰 初同伟 郑文杰 潘勇 罗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45-34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9月~2008年10月收治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63.9岁。均有腰腿痛,其中7例为单纯L5/S1神经根管狭窄,14例为L5/S1神经根管狭...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2005年9月~2008年10月收治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患者21例,男13例,女8例,平均年龄63.9岁。均有腰腿痛,其中7例为单纯L5/S1神经根管狭窄,14例为L5/S1神经根管狭窄伴椎间盘突出。均采用系列骨铰刀行经皮椎间孔成形术,其中14例伴椎间盘突出者同时行椎间盘切除术。采用目测视觉类比评分法(VAS)、功能障碍指数(ODI)和Nakai分级评定疗效。结果:手术时间平均86min,术后卧床时间平均10.5h,手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5d。无硬脊膜撕裂和永久性神经根损伤等并发症发生。随访4~29个月,平均9.5个月,其中随访时间≥6个月者15例,手术前腿痛VAS为7.9±3.2分,术后3个月3.7±2.1分,术后6个月2.5±1.2分,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手术前ODI为52.5±26,术后3个月27.5±14,术后6个月21.6±8,手术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根据Nakai分级,末次随访时优良率为85.7%。结论:采用系列骨铰刀行经皮椎间孔成形术是治疗L5/S1神经根管狭窄症简单、安全和有效的微创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管狭窄症 经皮椎间孔成形术 内窥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 被引量:51
2
作者 李广松 乔荣慧 +3 位作者 刘伟 牛菁川 易九云 汪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22-526,共5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 ,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5月我院采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 ,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5月我院采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资料。使用德国joimax GmbH公司椎间孔镜,局部浸润麻醉,透视下穿刺至病变节段的椎间孔外侧,应用四级扩张导管逐级完成椎间孔扩大成形,环锯逐级扩大椎间孔,置入椎间孔镜,摘除突出髓核,直至神经根和硬膜囊完全松解。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及日本骨科学会( JOA)下腰痛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40例均完成手术,未发生神经根损伤、硬膜囊破裂、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38例下肢疼痛症状术后即刻缓解,2例术后无明显缓解,于术后1周行椎间孔镜下翻修手术。40例随访6~30个月,平均11.8月,优19例(47.5%),良15例(37.5%),可6例(15.0%),差0例。优良率85.0%(34/40)。 VAS术后即刻(2.8±1.3)、术后3个月(1.7±0.8)及末次随访时(1.9±0.8)均低于术前(7.5±1.1)(t=17.455,26.969,26.039,P均=0.000)。 JOA评分术后3个月(23.1±2.5)及末次随访时(24.3±1.7)均高于术前(12.1±2.3)(t=20.479,26.978,P均=0.000)。结论 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管狭窄 椎间孔镜 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内镜减压治疗高龄腰椎退变性脊柱侧凸合并神经根管狭窄 被引量:14
3
作者 李新锋 王琨 靳林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探讨局麻下脊柱内镜减压治疗高龄腰椎退变性脊柱侧凸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局部麻醉下经椎间孔入路,从背侧和腹侧减压受压神经根。术后症状改善采用下肢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 目的探讨局麻下脊柱内镜减压治疗高龄腰椎退变性脊柱侧凸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方法局部麻醉下经椎间孔入路,从背侧和腹侧减压受压神经根。术后症状改善采用下肢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手术疗效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估。结果术中1例硬膜撕裂,术后出现随体位变化的疼痛不适感,3周后症状改善。12例侧凸腰椎冠状面Cobb角39.3°±6.8°。12例随访(19.4±3.4)月。下肢痛VAS评分从术前(6.5±1.2)分,改善为末次随访(1.2±0.9)分(P=0.000)。ODI从术前(67.5±6.1)%,改善为末次随访(29.0±6.6)%(P=0.000)。末次随访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为83.3%(10/12)。结论高龄退变性腰椎侧凸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处理需要考虑患者自身条件,局麻脊柱内镜下减压能够有效缓解神经压迫症状,改善生活质量,是一种可供选择且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凸 腰椎 神经根管狭窄 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孔镜下神经根腹侧和背侧联合减压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滑脱伴神经根管狭窄症:2年以上随访报告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新锋 王琨 靳林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77-1082,共6页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部分去除滑脱下方椎体后上缘骨质进行神经根腹侧减压联合背侧减压,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滑脱伴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部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去除滑脱下方椎体后上缘骨质进行腹侧减压,同时结合去除部... 目的探讨椎间孔镜下部分去除滑脱下方椎体后上缘骨质进行神经根腹侧减压联合背侧减压,治疗高龄退变性腰椎滑脱伴神经根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局部下经椎间孔入路,椎间孔镜下去除滑脱下方椎体后上缘骨质进行腹侧减压,同时结合去除部分肥厚黄韧带和增生关节突关节完成神经根背侧减压。采用腿痛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术后症状改善情况,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估,通过CT和(或)MRI进行术后神经减压的影像学评估,滑脱率评估腰椎滑脱程度。结果术前和术后3个月、术后2年ODI和腿痛VAS评分分别为(6.4±1.2)%、(1.7±1.0)%、(1.7±0.8)%和(68.6±6.7)、(29.6±4.9)、(30.9±5.0)分,术后均显著改善(P<0.05)。未出现永久性神经并发症。术后2年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为85.7%(18/21)。术前和术后2年腰椎滑脱率差异无显著性[(18.0±5.1)%vs.(18.5±5.1)%,t=-0.523,P=0.607]。术后CT和(或)MRI显示滑脱椎体下位椎体后上缘向椎管内突出的台阶样压迫被去除,神经根腹侧和背侧减压满意。结论局麻椎间孔镜下部分去除滑脱下方椎体后上缘骨质进行神经根腹侧减压,能减少背侧减压对小关节的破坏,安全可行,为部分腰椎滑脱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症的高龄患者提供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滑脱 神经根管狭窄 椎间孔镜 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神经根受压的形态学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5
作者 张明 郑祖根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9-111,共3页
目的:为神经根管狭窄神经根压迫的影像学诊断和手术进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解剖了56例腰骶椎标本神经根,观察神经根有关压迫因素。结果:椎管内压迫为上关节突的内侧缘及黄韧带,椎间孔内压迫为增生上关节突、膨隆的椎间盘,椎间孔外压... 目的:为神经根管狭窄神经根压迫的影像学诊断和手术进路选择提供依据。方法:解剖了56例腰骶椎标本神经根,观察神经根有关压迫因素。结果:椎管内压迫为上关节突的内侧缘及黄韧带,椎间孔内压迫为增生上关节突、膨隆的椎间盘,椎间孔外压迫为膨隆的椎间盘和椎体的骨唇。在无明显椎间盘膨隆标本,L4、L5神经根与硬膜的夹角分别为40.4°±3.1°和45.9°±3.7°,12个因椎间盘膨隆的神经根与硬膜夹角分别为67.0°±8.2°和69.6°±8.1°。结论:解剖学神经根压痕的存在不能绝对证明生前有神经根损害症状,但对神经根压迫的研究有助于解释神经根造影像,明确神经根压迫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压迫 神经根管狭窄 形态学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传恩 翟文芬 +3 位作者 黄义专 沈赟 戴玮 罗世科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351-351,共1页
目的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神经根管狭窄患者治疗中,应用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TESSY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神经根管狭窄的患者35例,均给予TESSYS技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VAS评分明显降低,JOA... 目的分析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神经根管狭窄患者治疗中,应用经椎间孔脊柱内窥镜技术(TESSY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神经根管狭窄的患者35例,均给予TESSYS技术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VAS评分明显降低,JOA评分明显提高(P<0.05),35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将TESSYS技术应用到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神经根管狭窄患者的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根管狭窄 TESSYS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或不伴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8
7
作者 徐恒 简伟 +4 位作者 谷福顺 信金党 郭锐 王爱国 郑昆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镜技术即TESSYS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或不伴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5月行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2例,其中15例伴腰椎神经根管狭窄。局麻下... 目的观察经椎间孔镜技术即TESSYS技术(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或不伴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的疗效。方法 2015年10月~2016年5月行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22例,其中15例伴腰椎神经根管狭窄。局麻下行突出髓核摘除、椎间孔成形及神经根管减压术。结果术前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分别为(7.18±0.84)分和(36.50±3.90)分,术后6个月随访时分别为(2.59±0.81)分和(18.95±2.57)分,明显改善(配对t检验,t=30.72、25.57,P=0.00、0.00)。随访6~12个月,末次随访根据改良Mac Nab评价标准,优6例(27.3%),良12例(54.5%),可3例(13.6%),差1例(4.5%),优良率81.8%。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在摘除突出髓核的同时能够充分对狭窄的神经根管进行减压,能够有效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伴神经根管狭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孔镜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神经根管狭窄症合并椎间静脉曲张畸形九例报告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华 李光业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80-282,共3页
腰神经根管狭窄症合并椎间静脉曲张畸形九例报告李华,李光业近年来,有关椎间盘脱出,小关节增生,黄韧带肥厚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的报道较多[1~3]。但尚未见到腰神经根管狭窄症合并椎间静脉(椎管内神经根管区)畸形的报道,特别... 腰神经根管狭窄症合并椎间静脉曲张畸形九例报告李华,李光业近年来,有关椎间盘脱出,小关节增生,黄韧带肥厚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的报道较多[1~3]。但尚未见到腰神经根管狭窄症合并椎间静脉(椎管内神经根管区)畸形的报道,特别是对此病的发病机理、临床特点、与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管狭窄 椎间静脉畸形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静脉曲张畸形合并腰神经根管狭窄症(附9例报告)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华 李光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4期167-168,共2页
关键词 椎间静脉畸形 神经根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6
10
作者 覃正仕 蒙德 +2 位作者 黄永光 杨腾衡 徐奎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5期61-65,共5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TESSYS(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神经根管狭窄患者为...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TESSYS(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spine system)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防城港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3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神经根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行小切口后路椎间盘减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和神经传导速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和切口长度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均P<0.05),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VAS、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本组术前(均P<0.05),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术前(均P<0.05),腓肠神经、隐神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快于本组术前(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VAS、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腓肠神经、隐神经、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显著快于对照组(均P<0.05),临床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神经根管狭窄的效果和安全性均优于小切口后路椎间盘减压术,且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和腰椎功能,提高下肢神经传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 TESSYS技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神经根管狭窄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管桥式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被引量:1
11
作者 詹世强 周良安 +1 位作者 王义生 周可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30-30,共1页
腰椎管桥式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詹世强,周良安,王义生,周可光自1993年5月至1994年10月,我科开展桥式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32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临床资料32例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8~63岁,平... 腰椎管桥式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詹世强,周良安,王义生,周可光自1993年5月至1994年10月,我科开展桥式椎管减压治疗腰椎管狭窄症32例,经临床观察疗效满意。临床资料32例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8~63岁,平均46.1岁。病程2个月至40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管狭窄 减压治疗 狭窄症 椎间盘突出 硬膜外 神经根管狭窄 黄韧带 脊柱稳定性 游离脂肪片 医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的神经致压因素
12
作者 王先安 王书成 陈膺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40-40,共1页
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的神经致压因素王先安,王书成,陈膺镇自1991年至1994年间共收治有神经损害症状的腰椎峡部裂并滑脱36例,年龄20~65岁。全组均有下腰痛及双下肢麻痛,有间歇性跛行者29例,肌力减退18例,感觉减退... 腰椎峡部裂并滑脱的神经致压因素王先安,王书成,陈膺镇自1991年至1994年间共收治有神经损害症状的腰椎峡部裂并滑脱36例,年龄20~65岁。全组均有下腰痛及双下肢麻痛,有间歇性跛行者29例,肌力减退18例,感觉减退20例。单节段症状者25例,双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峡部裂 椎间盘突出 神经损害 海南省 神经根管狭窄 影像学检查 内固定 植骨融合 手术治疗 软骨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变性脊柱侧凸近端融合椎的选择:原则及相关问题 被引量:3
13
作者 钱邦平 邱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73-675,共3页
退变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常合并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椎体旋转、椎间半脱位及矢状面失平衡等病理改变,其手术治疗策略复杂。当患者脊柱侧凸较重、畸形进行性进展,并存胸腰椎后凸畸形,或矢状、冠状面躯干倾斜明... 退变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常合并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椎体旋转、椎间半脱位及矢状面失平衡等病理改变,其手术治疗策略复杂。当患者脊柱侧凸较重、畸形进行性进展,并存胸腰椎后凸畸形,或矢状、冠状面躯干倾斜明显时,常需脊柱矫形融合术以恢复脊柱序列及躯干整体力线,减轻患者症状,并控制畸形的进展[1]。对此类患者,近端融合椎(UIV)的选择是影响远期疗效的重要因素。因此,笔者通过文献回顾并结合临床经验,对DS患者UIV的选择原则进行阐述,并分析相关争议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脊柱侧凸 近端 胸腰椎后凸畸形 神经根管狭窄 椎体旋转 病理改变 手术治疗 脊柱矫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来探讨CT诊断的应用价值
14
作者 徐朝旺 包义水 +1 位作者 黄孝舟 叶春万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5期12-14,共3页
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来探讨CT诊断的应用价值徐朝旺,包义水,黄孝舟,叶春万我院自1992年~1995年2月,经过CT扫描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73例病人,并经手术治疗。现将这些病例术前CT扫描情况与手术所见以及术后诊断... 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来探讨CT诊断的应用价值徐朝旺,包义水,黄孝舟,叶春万我院自1992年~1995年2月,经过CT扫描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73例病人,并经手术治疗。现将这些病例术前CT扫描情况与手术所见以及术后诊断进行分析,并探讨CT在诊断腰椎盘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 CT诊断 腰腿痛 巢湖地区 神经根管狭窄 突出物 椎管狭窄 疤痕粘连 应用价值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术后融合节段近端交界性后凸的危险因素与预防策略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丁红涛 刘玉增 海涌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79-284,共6页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4%~32%^([1])。其常合并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椎体旋转、椎间关节半脱位及矢状面失平衡等病理改变,其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改善脊柱功能状况,重建稳定性... 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在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1.4%~32%^([1])。其常合并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椎体旋转、椎间关节半脱位及矢状面失平衡等病理改变,其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症状,改善脊柱功能状况,重建稳定性,恢复脊柱平衡,治疗时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不同的手术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侧凸 椎间关节 神经根管狭窄 半脱位 椎体旋转 脊柱功能 手术策略 融合节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