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压迫及非压迫因素在实验性神经根性疼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唐家广 袁文 +2 位作者 侯树勋 吴闻文 商卫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65-868,共4页
目的:探讨压迫及非压迫因素在实验性椎间盘源性神经根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取大鼠自体脊椎关节突修剪后放置在L5神经根下,造成对L5神经根的直接压迫(压迫组);取大鼠自体尾椎椎间盘组织无压迫下放置在L5神经根表面(非压迫组);同时设立... 目的:探讨压迫及非压迫因素在实验性椎间盘源性神经根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取大鼠自体脊椎关节突修剪后放置在L5神经根下,造成对L5神经根的直接压迫(压迫组);取大鼠自体尾椎椎间盘组织无压迫下放置在L5神经根表面(非压迫组);同时设立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测定各组大鼠后足底机械刺激疼痛阈值的变化。结果:压迫组与非压迫组大鼠后足底均产生了一个长时程机械刺激疼痛阈值的降低;与压迫组相比,非压迫组大鼠术后1天就开始出现了疼痛阈值降低(P<0.05),明显早于压迫组大鼠,并且疼痛阈值降低更加显著;而压迫组大鼠术后1周时才出现明显的疼痛阈值降低(P<0.05)。对照组大鼠疼痛阈值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结论:尽管压迫和非压迫因素都参与椎间盘源性神经根性疼痛的发生,但二者作用的时间不同,在椎间盘突出的早期阶段非压迫因素可能在疼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后压迫因素可能逐渐成为致痛的主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性疼痛 椎间盘突出 痛觉过敏 机械压迫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治疗影像学阴性表现的腰脊神经根性痛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广建 李仁淑 +2 位作者 金文哲 金明 张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17-518,共2页
腰脊神经根性痛是骨科和疼痛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其常见病因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结核和肿瘤等。部分患者表现为典型的下肢神经根性痛,但影像学(CT和MRI)检查却是阴性表现(未见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黄韧... 腰脊神经根性痛是骨科和疼痛科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其常见病因有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结核和肿瘤等。部分患者表现为典型的下肢神经根性痛,但影像学(CT和MRI)检查却是阴性表现(未见明确的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黄韧带肥厚、小关节增生内聚、骨性退变、结核、肿瘤等可能引起根性痛的影像学改变)。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硬膜外阻滞、选择性神经根阻滞等对该类患者疗效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神经根性 影像学改变 表现 脉冲射频治疗 神经 选择神经阻滞 腰椎管狭窄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1α在髓核源性神经根性疼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唐家广 侯树勋 +1 位作者 张伟佳 梁红英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64-166,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琢(IL-1琢)是否参与髓核突出所致的坐骨神经疼痛的产生。方法:将大鼠自体尾椎的髓核无压迫下放置在L4和L5神经根表面,在术后不同时间测量大鼠后足对机械刺激敏感性的变化,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移植髓核中的IL-1琢...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琢(IL-1琢)是否参与髓核突出所致的坐骨神经疼痛的产生。方法:将大鼠自体尾椎的髓核无压迫下放置在L4和L5神经根表面,在术后不同时间测量大鼠后足对机械刺激敏感性的变化,同时用免疫组化方法对移植髓核中的IL-1琢进行检测。结果:在无明显机械压迫的情况下,大鼠腰神经根上放置自体髓核后,术侧后足可产生明显机械刺激痛觉过敏;实验组大鼠移植髓核组织中IL-1琢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结论:髓核组织的生物学作用是引起腰腿痛的重要因素,炎性介质IL-1琢可能参与疼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Α 髓核源神经根性疼痛 痛觉过敏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7颈神经通过椎体隧道治疗对侧臂丛神经根性损伤的可行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夏长丽 井月 +7 位作者 田勇 王祥 韩青 王阳 韩莹莹 苏略 王玉发 李幼琼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727-730,I0002,F0003,共6页
目的:通过椎体隧道通路方式治疗对侧臂丛神经根性损伤,为臂丛神经根损伤的外科治疗提供新的术式。方法:利用20具成人尸体,模拟椎前通路术式和隧道通路术式进行对比,观测两种术式下可供移植神经根的有效长度。选取30例成年人对颈部(涵盖C... 目的:通过椎体隧道通路方式治疗对侧臂丛神经根性损伤,为臂丛神经根损伤的外科治疗提供新的术式。方法:利用20具成人尸体,模拟椎前通路术式和隧道通路术式进行对比,观测两种术式下可供移植神经根的有效长度。选取30例成年人对颈部(涵盖C6~T1椎骨)进行CT扫描,测量其轴向旋转角及侧屈角,观测颈椎活动对移植后第7颈神经的牵拉影响。36组新鲜椎体试件(C5~C7)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打孔,然后用万能试验机进行轴向载荷压缩试验,检验椎体打孔后形成的椎体隧道对椎体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经过椎体隧道通路到达对侧下干所需长度为69.19mm,比经过椎前通路缩短25.14mm。C7对T1椎体之间轴向旋转角为9.4°±0.3°,旋转产生的前后牵拉范围为2.44mm;C7对T1椎体之间侧屈角为0.6°±0.2°,侧屈造成的上下牵拉范围为0.156mm;C7对T1之间的前屈后伸运动幅度非常小,所造成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椎体压缩实验结果:实验组比对照组的极限载荷仅下降了14.89%,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椎前通路术式比较,椎体隧道通路术式能提供较充足的神经长度;椎骨旋转角度对移植神经的牵拉幅度影响小;椎骨生物力学几乎无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 神经根性损伤 椎体隧道通路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组织中磷脂酶A2活性水平与神经根性疼痛的关系 被引量:55
5
作者 吴闻文 侯树勋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2-6,共5页
作者既往临床研究的结果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神经根受压程度与临床症状和腰腿疼痛的程度并无直接关系。手术中病理观察发现,神经根有炎症表现者,在临床上表现出剧烈的根性疼痛,这似乎提示神经根性疼痛与局部的炎症有密切关系... 作者既往临床研究的结果表明,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神经根受压程度与临床症状和腰腿疼痛的程度并无直接关系。手术中病理观察发现,神经根有炎症表现者,在临床上表现出剧烈的根性疼痛,这似乎提示神经根性疼痛与局部的炎症有密切关系。磷脂酶(PL)A2是人体内重要的炎症介质和致痛物质,也是组织炎症的标志物。作者采用生化方法测定了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手术中获取的髓核组织中的PLA2活性水平,并将其结果与病人的神经根性疼痛程度和术中病理所见进行对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椎间盘髓核中PLA2活性显著高于自身血液中和健康人椎间盘髓核中PLA2活性水平;(2)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腰腿痛程度与其髓核中PLA2活性明显相关;(3)直腿抬高试验强阳性者的髓核中PLA2活性水平显著增高;(4)腰椎间盘突出的类型与其髓核中PLA2活性无显著关系。作者还就PLA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所引起的放射性疼痛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突出 神经根性疼痛 磷脂酶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神经移位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护理
6
作者 操静 黎荷鲜 苏雅萍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1992年第2期65-66,共2页
臂丛神经是由颈5至胸;神经根所组成,其功能为支配上肢的运动与感觉。因此,一旦臂丛神经受损,患侧上肢的感觉与运动功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广泛的根性撕脱伤则造成患肢功能的完全丧失,其治疗尤为困难。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和手外科的不... 臂丛神经是由颈5至胸;神经根所组成,其功能为支配上肢的运动与感觉。因此,一旦臂丛神经受损,患侧上肢的感觉与运动功能将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广泛的根性撕脱伤则造成患肢功能的完全丧失,其治疗尤为困难。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和手外科的不断发展,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临床采用膈神经,副神经、颈丛运动支以及肋间神经等多组神经移位的手术方式来治疗臂丛神经根性损伤,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根性 撕脱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旁与硬膜外阻滞治疗腰神经根性痛的对照观察 被引量:19
7
作者 邵兆军 谭建强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37-137,共1页
关键词 椎旁阻滞 硬膜外阻滞 治疗 神经根性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型臂引导下神经根阻滞治疗下腰神经根性疼痛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2
8
作者 张萍 涂慧慧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54-254,256,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人15老龄化,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腰腿疼的腰椎疾病逐年上升,许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也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我院自2010年8月-2011年4月应用神经根阻滞术治疗下腰神经根性疼痛54... 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加,人15老龄化,生活方式的转变导致腰腿疼的腰椎疾病逐年上升,许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在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时,也不愿接受手术治疗。我院自2010年8月-2011年4月应用神经根阻滞术治疗下腰神经根性疼痛5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性疼痛 腰椎疾病 阻滞治疗 C型臂引导 护理配合 生活方式 老年患者 工作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死亡表型及其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冯亚平 丁有权 +1 位作者 覃扬 齐建国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7-541,共5页
人类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损伤,但目前这类损伤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不仅导致损伤远侧段周围神经变性和相应靶器官的失神经支配,更为重要的是还造成了脊神经腹根和背根与脊髓的脱离[1]。... 人类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周围神经损伤,但目前这类损伤尚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不仅导致损伤远侧段周围神经变性和相应靶器官的失神经支配,更为重要的是还造成了脊神经腹根和背根与脊髓的脱离[1]。目前的外科手术修复虽然可以将撕脱的脊神经腹根和背根重新植入脊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 神经根性撕脱伤 运动神经 细胞死亡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通过抑制脊髓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反应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英文) 被引量:27
10
作者 胡育铭 朱丽蓉 +2 位作者 赵元淑 许明贤 钟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316-1322,共7页
目的:从脊髓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反应角度探究中药葛根素在治疗大鼠神经根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自体髓核(NP)移植方法复制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假手术组行同样手术但不进行NP移植。治疗组大鼠术前1 h开始腹腔注射不同浓度(50... 目的:从脊髓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反应角度探究中药葛根素在治疗大鼠神经根性疼痛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自体髓核(NP)移植方法复制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假手术组行同样手术但不进行NP移植。治疗组大鼠术前1 h开始腹腔注射不同浓度(50、100和150 mg/kg)葛根素注射液,每天1次,连续7 d。机械性缩爪阈值(PWT)检测法评价大鼠痛行为。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活化情况。ELISA检测脊髓抗炎和致炎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NP移植后3~14 d,大鼠的PWT明显下降。与溶剂对照组相比,100 mg/kg和150 mg/kg的葛根素明显增加NP组大鼠的PWT,缓解疼痛症状。葛根素明显降低小胶质细胞标志物离子钙结合接头分子1和星形细胞标志物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并且降低致炎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6的含量,增加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含量(P <0. 01)。结论:葛根素通过抑制脊髓胶质细胞活化和炎症反应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诱导的神经根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性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脊髓胶质细胞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TLR4/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治疗神经根性疼痛 被引量:22
11
作者 陈璐 朱丽蓉 +4 位作者 蒋珊 梁雨航 谢彦 欧阳文瑞 钟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67-672,共6页
目的:探究传统中药葛根素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自体髓核(NP)移植的方法复制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连续7天腹腔注射葛根素(100 mg·kg^(−1)·d^(−1))观察镇痛效果;采用机械性撤足阈值(PWT... 目的:探究传统中药葛根素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自体髓核(NP)移植的方法复制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模型,连续7天腹腔注射葛根素(100 mg·kg^(−1)·d^(−1))观察镇痛效果;采用机械性撤足阈值(PWT)和热撤足潜伏期(PWL)作为痛觉阈值检测指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脊髓组织TLR4和p-NF-κB(p-p65)的蛋白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ELISA法检测脊髓组织中相关致炎和抗炎细胞因子的含量。结果:葛根素显著缓解NP移植引起的痛觉过敏和痛觉超敏;葛根素降低了脊髓组织中TLR4和p-p65的蛋白水平,抑制了脊髓小胶质细胞的激活;此外,葛根素还降低了脊髓组织中致炎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含量,增加了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含量。结论:葛根素可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TLR4/NF-κB介导的炎症反应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诱导的神经根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LR4/NF-κB信号通路 小胶质细胞 炎症反应 神经根性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通过抑制背根神经节Nav1.7上调治疗神经根性疼痛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玮丽 唐倩 +2 位作者 邓镇 赵元淑 钟祎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32-339,共8页
目的:探究传统中药葛根素(puerarin,PU)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自体髓核(neucleus pulposus,NP)移植的方法复制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模型。实验一:20只大鼠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法分成假手术组(sham,n=4... 目的:探究传统中药葛根素(puerarin,PU)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神经根性疼痛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自体髓核(neucleus pulposus,NP)移植的方法复制大鼠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模型。实验一:20只大鼠用完全随机化分组法分成假手术组(sham,n=4)和NP组(n=16),NP组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a,DRG)中电压门控钠通道Nav1.7的表达,ELISA法检测DRG和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RG组织TNF-α的表达。实验二:40只大鼠分为五组(n=8):sham组;NP移植组;NP+PU组;NP+Veh组;NP+PU+TNF-α组,对NP移植大鼠连续7天腹腔注射葛根素(100 mg/kg,每日1次)观察镇痛效果;在术后0、3、5、7、14天进行疼痛行为学检测,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作为痛觉阈值检测指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DRG组织中TNF-α和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hosphorylated-nucleus factor-κB,p-NF-κB)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Nav1.7表达情况。结果:NP移植组大鼠手术同侧DRG中Nav1.7表达上升,同侧DRG组织和CSF中TNF-α含量显著增加;葛根素明显缓解NP移植引起的单侧机械性痛觉过敏和热痛觉超敏;葛根素降低NP移植组大鼠同侧DRG中TNF-α、p-NF-κB(p-p65)和Nav1.7的表达;鞘内注射TNF-α(0.3 ng,每6小时1次,持续7天)阻断了葛根素的镇痛作用,并抑制了葛根素引起的Nav1.7的降低。结论:葛根素可通过抑制背根神经节Nav1.7上调治疗神经根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神经 电压依赖钠通道 神经根性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硬膜外前外侧间隙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与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腰神经根性疼痛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小青 穆玉娟 +2 位作者 刘向东 许亚春 沈海燕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96-1000,共5页
目的探索CT引导下硬膜外前外侧间隙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和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腰神经根性疼痛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2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的腰神经根性疼痛患者175例,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64例患者采用计算机... 目的探索CT引导下硬膜外前外侧间隙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和复方倍他米松治疗腰神经根性疼痛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7月至2022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医院收治的腰神经根性疼痛患者175例,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64例患者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配到富血小板血浆组和复方倍他米松组。两组患者分别在CT引导下接受硬膜外前外侧间隙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和复方倍他米松。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周以及术后1、2、3、6个月使用疼痛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进行疗效评估,并记录与本次研究相关的并发症或不良反应。结果术后6个月共完成160例患者随访,富血小板血浆组79例,复方倍他米松组81例。两组患者术后各随访时间段疼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前3个月复方倍他米松组疼痛VAS评分显著优于富血小板血浆组,3个月至6个月时富血小板血浆组优于复方倍他米松组;复方倍他米松组术后6个月ODI评分较3个月时有所回升,富血小板血浆组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ODI评分值逐步降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需要治疗的出血、神经损伤、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或不良反应,富血小板血浆组术后出现的疼痛、胸痛和呼吸困难发生率显著低于复方倍他米松组(P<0.05),两组患者头晕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724)。结论CT引导下硬膜外前外侧间隙注射富血小板血浆是治疗腰神经根性疼痛安全有效的方法,远期疗效优于注射复方倍他米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倍他米松 富血小板血浆 CT引导 神经根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静脉注射中等剂量地塞米松对腰椎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神经根性痛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尹海玲 刘尧 +1 位作者 张萍 颜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36-1140,共5页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注射中等剂量地塞米松对后路腰椎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后早期神经根性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择期全麻下行一个或两个节段后路腰椎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地塞米... 目的探讨术前静脉注射中等剂量地塞米松对后路腰椎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术后早期神经根性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择期全麻下行一个或两个节段后路腰椎椎板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患者110例。随机分成两组:地塞米松组(D组)与生理盐水组(C组),D组患者在术前1 h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0.2 mg/kg),C组静脉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入麻醉恢复室时(PACU)、8、24和48 h腰部和腿部静息及活动状态下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术后24 h时WBC和CRP水平,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和需补救镇痛例数,同时记录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患者在入PACU时活动状态下腿部VAS评分,术后8 h和24 h时静息及活动时的腿部VAS评分明显低于C组(P <0.05),而48 h时静息及活动时的腿部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各时间点的静息及活动时的腰部VAS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 0.05);D组术后24 h WBC和CRP水平、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需要补救镇痛的例数、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C组(P <0.05)。结论术前静脉注射地塞米松能减轻腰椎术后神经根性痛,减少镇痛药物消耗,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而对术后腰痛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塞米松 腰椎手术 腰腿痛 神经根性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13例临床分析
15
作者 闫文浩 王瑶 +5 位作者 孔惠敏 牛慧霞 张继要 徐晓莉 罗强 禚志红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589,共4页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CIDP)是一类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对称性近端和远端无力伴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感觉功能障碍,病程呈慢性进... 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emyelinating polyradiculoneuropathy,CIDP)是一类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脱髓鞘疾病,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对称性近端和远端无力伴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以及感觉功能障碍,病程呈慢性进展或缓解复发,电生理学或病理学检查提示周围神经脱髓鞘改变,应用免疫抑制剂或免疫调节治疗有效[1]。少数患者临床表现可不典型,诊断困难,容易漏诊或误诊。CIDP可见于各个年龄,多见于40~60岁成年人,儿童CIDP罕见[2]。作者总结了13例CIDP患儿的临床特征、治疗反应及预后,以提高对儿童CIDP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髓鞘多发神经神经 儿童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镜下神经根管减压术治疗根性症状为主的腰椎退行性病变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志琳 施多伟 +4 位作者 窦强 屈涛 张军华 王世勇 甄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7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神经根管探查、减压术治疗有根性症状的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36例有根性症状的腰椎退行性病变在椎间盘镜下行神经根管探查、减压术,对比术前与术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神经根管探查、减压术治疗有根性症状的腰椎退行性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36例有根性症状的腰椎退行性病变在椎间盘镜下行神经根管探查、减压术,对比术前与术后6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临床效果。结果 36例在神经根管探查时均发现存在神经根管狭窄,对神经根有明显的压迫,神经根活动度<1 cm,进行神经根管减压后,神经根压迫解除,神经根活动度>1 cm。手术时间(61.7±5.6)min,出血量(60.0±9.7)ml,术后住院(3.5±0.5)d。36例随访6~29个月,平均17.5月:术前ODI评分(72.3±6.2)分,显著高于术后6个月(21.2±8.6)分(t=49.204,P=0.000);术后6个月VAS评分(3.3±0.1)分,显著低于术前(7.7±0.8)分(t=-141.496,P=0.000)。结论椎间盘镜下神经根管探查、减压术可彻底解除神经根压迫,显著缓解神经根性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镜 神经 神经根性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根型颈椎病行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后癔症性瘫痪1例报告
17
作者 刘超 张正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58-960,共3页
癔症性瘫痪主要为患者受到创伤或者刺激时,由于心理因素所致的瘫痪。区别癔症性瘫痪与器质性病因所致瘫痪在临床中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患者有创伤或手术而引起的致瘫性风险存在时。对于神经根性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 癔症性瘫痪主要为患者受到创伤或者刺激时,由于心理因素所致的瘫痪。区别癔症性瘫痪与器质性病因所致瘫痪在临床中非常重要。特别是在患者有创伤或手术而引起的致瘫性风险存在时。对于神经根性颈椎病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是一种经典有效的手术方式.而术后一项严重的并发症即为脊髓或神经根损伤所致瘫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 癔症瘫痪 内固定术后 植骨融合 神经型颈椎病 神经根性颈椎病 内固定手术 器质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刺激器定位坐骨神经阻滞治疗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刘小男 韩丽丽 +3 位作者 杨晓秋 宋云 刘茂林 刘丹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28-630,共3页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器定位坐骨神经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所致单侧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LDH所致单侧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59例,分为2组:坐骨神经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组(S组,n=3... 目的:观察神经刺激器定位坐骨神经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所致单侧根性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LDH所致单侧根性坐骨神经痛患者59例,分为2组:坐骨神经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组(S组,n=30):神经刺激器引导下行患侧臀部坐骨神经阻滞,并行硬膜外腔神经阻滞。硬膜外腔及坐骨神经处均注射含糖皮质激素的镇痛复合液;硬膜外腔神经阻滞组(E组,n=29),硬膜外腔注射含糖皮质激素镇痛复合液。2组患者均7d注射1次,4次1疗程。治疗前后进行VAS评分,并观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9d(T1)、1月(T2),2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时点S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E组;下肢麻木消失、坐骨神经出盆口压痛消失及直腿抬高试验转阴率,S组均高于E组。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神经刺激器定位坐骨神经联合硬膜外腔神经阻滞治疗能更快、更好的缓解LDH所致根性坐骨神经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刺激器 坐骨神经阻滞 坐骨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根损伤后慢性疼痛发生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岳寿伟 吴宗耀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47-149,共3页
关键词 神经损伤 疼痛 分子机制 神经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椎间盘性神经根压迫症的诊断及其手术治疗 被引量:4
20
作者 贾连顺 李家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425-428,共4页
报告非椎间盘性腰骶神经根压迫症52例及其手术治疗。其致压因素有椎体后缘骨赘;神经根管(包括侧隐窝)狭窄;退变增生的关节突关节和黄韧带等。手术方法的选择依局部病变和解剖特点而定,如脊椎滑脱和节段性不稳,于减压术同时应用植骨融合... 报告非椎间盘性腰骶神经根压迫症52例及其手术治疗。其致压因素有椎体后缘骨赘;神经根管(包括侧隐窝)狭窄;退变增生的关节突关节和黄韧带等。手术方法的选择依局部病变和解剖特点而定,如脊椎滑脱和节段性不稳,于减压术同时应用植骨融合术。本组随访优良为45例,占86.5%。讨论了腰骶神经根压迫的病理和治疗方法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椎间盘神经压迫症 诊断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