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张倍玮 葛伟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4-548,共5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4年4月至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针灸推拿科门诊CSR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期间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组脱落2例。2组均接...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4年4月至10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针灸推拿科门诊CSR患者9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期间对照组脱落1例,治疗组脱落2例。2组均接受常规电针治疗,对照组加予甲钴胺(弥可保注射液)常规肌肉注射,治疗组加予甲钴胺穴位注射治疗,隔日治疗1次,共治疗20次。治疗前后观察2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NDI)及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的变化,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NDI、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ND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均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甲钴胺穴位注射相比非穴位常规肌肉注射可更有效地改善肌电图F波传导速度,提高CSR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穴位注射 VAS NDI 肌电图 甲钴胺 弥可保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杠杆微调手法结合水突穴位注射治疗重症神经根型颈椎病32例 被引量:14
2
作者 翁文水 林玉芬 +5 位作者 吴铅谈 王海磊 董倔强 林思雄 杜诚恳 苏新挺 《世界中医药》 CAS 2010年第2期103-104,共2页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手法及穴位注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吊运动疗法结合推拿理筋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上肢感觉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7
3
作者 阴涛 罗彬 +2 位作者 高强 王琰 张杰锋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9-173,共5页
目的采用悬吊运动疗法(suspension exercise therapy,SET)结合推拿理筋手法的治疗方案,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上肢感觉功能的变化,并评估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将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SET疗法结合推拿理筋手法... 目的采用悬吊运动疗法(suspension exercise therapy,SET)结合推拿理筋手法的治疗方案,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上肢感觉功能的变化,并评估疗效。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将7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SET疗法结合推拿理筋手法组)与对照组(单纯颈椎牵引治疗组),每周治疗6次,疗程4周。检测治疗前后正中神经、尺神经的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的峰潜伏期(peak latency,PL)、上肢电流感觉阈值(current perception threshold,CPT),并观察患肢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变化,判定治疗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对照组臂丛电位N9、颈髓电位N13的SEP峰潜伏期均较治疗前缩短(P<0.05),CPT等级、VAS疼痛评分均有降低(P<0.01),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SET加推拿理筋手法可有效促进神经根型颈椎病神经感觉功能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悬吊运动疗法 体感诱发电位 电流感觉阈值 推拿理筋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罗汉华 郭友华 农文恒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8-121,共4页
目的:初步观察颈椎本体感觉反射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治疗方法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颈椎本体感觉反射疗法组(治疗组)及颈椎澳式手法组(对照组),以颈椎关节活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 目的:初步观察颈椎本体感觉反射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为中医治疗方法规范化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将入选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颈椎本体感觉反射疗法组(治疗组)及颈椎澳式手法组(对照组),以颈椎关节活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颈椎病症状分级确定手法治疗的疗效。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均可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本体感觉反射疗法治疗后(第21、28、35天)的颈椎关节屈度范围除颈椎前屈疗效不如对照组外(第21天:Z=2.33,P=0.02;第28天:Z=2.45,P=0.013;第35天:Z=2.44,P=0.02),其余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的疗效相当,认为本体感觉反射疗法规范化研究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本体感觉反射疗法 澳式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东雁 梁雪微 +3 位作者 刘守亮 李金钧 王小明 陶玉东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1期92-92,共1页
目的探讨注射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分为3组:注射针刀组40例,封闭组30例,牵引理疗组30例;20d后观察各组疗效。结果注射针刀组有效率97·5%,显效率90·3%;封闭组有效率86%,显效率66·7%;牵引理疗组有... 目的探讨注射针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100例患者分为3组:注射针刀组40例,封闭组30例,牵引理疗组30例;20d后观察各组疗效。结果注射针刀组有效率97·5%,显效率90·3%;封闭组有效率86%,显效率66·7%;牵引理疗组有效率86·7%,显效率53·3%,注射针刀组优于其他两组(P<0·05)。6个月后,注射针刀组复发率为12·5%,封闭组为33·3%,牵引理疗组为37·5%,注射针刀组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注射针刀组将针、刀、药有机结合,无论近期疗效还是远期疗效均优于封闭对照组和牵引理疗对照组,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针刀疗法 神经颈椎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针灸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8
6
作者 尹力为 张田 +3 位作者 梁兆晖 曾令烽 蒙昌荣 李滋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71-1974,共4页
目的:旨在客观评价常用的3种针灸疗法:常规针刺、穴位注射和刺络放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和中期疗效。方法:将招募的1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组纳入常规针刺组、穴位注射组、刺络放血组,每组50例,3组选穴均选取颈夹脊... 目的:旨在客观评价常用的3种针灸疗法:常规针刺、穴位注射和刺络放血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短期和中期疗效。方法:将招募的15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组纳入常规针刺组、穴位注射组、刺络放血组,每组50例,3组选穴均选取颈夹脊、肩中俞、肩井、外关,常规针刺组予常规针刺,留针30min后出针;穴位注射组注射药物选用丹参注射液,每穴0.5-1mL;刺络放血组予点刺穴位并留罐10min后出罐。每周完成2-3次治疗,每两次治疗至少间隔24h,在4周内共完成10次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治疗结束后3个月填写NPQ颈痛量表。结果:3组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治疗结束后3个月NPQ量表评分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表明,常规针刺组和穴位注射组与刺络放血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穴位注射组与常规针刺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针灸疗法在缓解颈痛方面均有确切疗效,其中穴位注射组与常规针刺组疗效接近,刺络放血组的疗效则不及前两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针刺 穴位注射 刺络放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丁满飞 任晓东 张向梅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1期473-474,共2页
2012年1月~2015年1月笔者对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别应用针刀加手法和牵引加功能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经随访,效果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45... 2012年1月~2015年1月笔者对12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别应用针刀加手法和牵引加功能训练的方法进行治疗,经随访,效果显著.现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2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男42例,女18例;年龄45~55岁38例,56~65岁22例;采用小针刀加手法治疗.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45~55岁39例,56~65岁21例;采用牵引加功能锻炼.两组病程均小于5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手法治疗 中医综合疗法 临床研究 颈椎患者 功能训练 总结报告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夹脊穴位注射对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8
作者 杨文博 王浩 +2 位作者 杨玲 章葱葱 于晓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172-175,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夹脊灯盏细辛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4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6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因转院、新冠疫情等失访9例,最终计入统计研究的患者按照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采用颈夹脊灯盏细辛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4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6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因转院、新冠疫情等失访9例,最终计入统计研究的患者按照随机数余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9例。对照组接受电针颈夹脊穴治疗,治疗组采用穴位注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疼痛积分、疼痛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疼痛积分比较差异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及疼痛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的症状体征评分、疼痛分级指数、疼痛强度低于对照组,此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比较差异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CGRP明显高于对照组,而ET、血浆黏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率94.94%(75/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8%(65/79),经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较电针颈夹脊穴治疗好,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症状体征及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的含量,对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颈椎 穴位注射 日常生活能力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