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数据开放共享中的个人信息保护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嘉祺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62,共15页
通过脑机接口技术系统收集到的神经数据本身具有生物识别能力,且从中可推断出与个人的健康状态、心理状态等相关的信息,应被界定为敏感且私密的个人信息。神经数据因具有高度的生物识别能力而面临匿名化难题,因此不能通过单一的匿名化... 通过脑机接口技术系统收集到的神经数据本身具有生物识别能力,且从中可推断出与个人的健康状态、心理状态等相关的信息,应被界定为敏感且私密的个人信息。神经数据因具有高度的生物识别能力而面临匿名化难题,因此不能通过单一的匿名化技术与静态匿名化评估方法让神经数据自由流通,而应采取多种先进的隐私技术保护方法,对匿名化进行动态评估,实现匿名化数据与未匿名化数据之间的流动转换。对于未匿名化的神经数据,不能直接作为个人健康医疗数据进行开放共享,应考虑到神经数据的私人属性大于公共属性,通过订立数据共享协议的形式取得个人的书面同意,就经济利益的分配取得个人授权。对于数据的滥用,未来可考虑通过立法予以明确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技术 神经数据 个人健康医疗数据 个人同意与授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数据商业应用的风险透视与保护进路
2
作者 刘文渊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1-15,共5页
神经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神经数据的规模化商业应用,引发隐私泄露与神经歧视的新型风险。通过数据、制度与技术三维视角分析发现,神经数据本体的复杂性导致归类困境;告知同意规则因技术壁垒与场景压制呈现形式化;神经数据的天然可识别... 神经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神经数据的规模化商业应用,引发隐私泄露与神经歧视的新型风险。通过数据、制度与技术三维视角分析发现,神经数据本体的复杂性导致归类困境;告知同意规则因技术壁垒与场景压制呈现形式化;神经数据的天然可识别性造成匿名技术的失灵化。需将神经数据确立为敏感个人信息项下的独立类型,在告知同意规则中嵌入风险预防理念,构建持续性信息告知机制与分层分类的单独同意规则,形成适配神经技术发展特点的弹性规制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神经数据 告知同意 敏感个人信息 神经歧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脑机接口神经数据的界定及归类
3
作者 宁馨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6-10,共5页
脑机接口神经数据是由神经活动直接产生、衍生以及经过解码推断的信息,其生成过程决定其具有可识别性和可推断性特征。智利“神经数据第一案”所展现的“神经例外主义”正引领着世界范围的立法趋势,将神经数据作为特殊类型的个人信息加... 脑机接口神经数据是由神经活动直接产生、衍生以及经过解码推断的信息,其生成过程决定其具有可识别性和可推断性特征。智利“神经数据第一案”所展现的“神经例外主义”正引领着世界范围的立法趋势,将神经数据作为特殊类型的个人信息加以规制。《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并未对神经数据进行明确界定和归类,结合信息保护立法传统及脑机接口技术特征,应当以“神经信息”为名纳入敏感个人信息之类,弥合法律规范与神经技术之间的代际鸿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神经数据 神经信息 敏感个人信息 信息保护 人格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机接口技术中神经数据的法律性质探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李筱永 梁恒瑜 任静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58-62,共5页
神经数据源自脑机接口技术对大脑神经活动的监测,具有生理和精神的双重面向。关于神经数据的法律性质,目前存在基于“神经例外主义”的新型权利创设说与基于原有权利的扩大解释说两种构造方式。神经数据来源不限于医疗场域,范围与健康... 神经数据源自脑机接口技术对大脑神经活动的监测,具有生理和精神的双重面向。关于神经数据的法律性质,目前存在基于“神经例外主义”的新型权利创设说与基于原有权利的扩大解释说两种构造方式。神经数据来源不限于医疗场域,范围与健康医疗数据不相匹配,且其兼具生物识别与健康医疗的双重属性,不宜以一般数据规制;加之数字经济流通利用的需求,难以被隐私所涵盖。其兼具人格和财产属性的特征,宜将神经数据确认为与生物识别、医疗健康等相并列的敏感个人信息,强调兼顾数据利用和信息保护的要求,以应对脑机接口技术在医疗和商业等领域发展的新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神经数据 神经还原论 隐私 敏感个人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信息的法律保护:个人信息、隐私与数据
5
作者 张红 叶竞欧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9-50,共12页
脑机接口技术能直接探知和反映人类的意识活动,这一划时代的技术变革对自然人的人格权益构成严重威胁。神经信息是由脑机接口设备采集的意识活动信息,现行规范可由神经信息切入,从多个层次应对脑机接口的技术冲击。从整体上看,所有神经... 脑机接口技术能直接探知和反映人类的意识活动,这一划时代的技术变革对自然人的人格权益构成严重威胁。神经信息是由脑机接口设备采集的意识活动信息,现行规范可由神经信息切入,从多个层次应对脑机接口的技术冲击。从整体上看,所有神经信息都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4条第1款所规定的个人信息,其原则上均受《个人信息保护法》调整。具有私密性的神经信息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32条第2款所规定的隐私,自然人可依隐私权人的身份,行使相应的人格权请求权、侵权责任请求权和违约责任请求权。大规模聚合的匿名化神经信息构成神经数据,神经数据持有者可依一般性的数据规范,享有相应的神经数据持有权、加工使用权和产品经营权,并承担神经数据安全的保障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信息 脑机接口 神经信息隐私 神经数据 人格权 生命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科学数据应用引发的隐私问题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林玲 张新庆 黄小茹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3期294-298,303,共6页
神经科学数据具有实践和理论上的局限性,其应用可能会引发“思想隐私”问题。相对于传统医学情境下的信息化隐私,神经科学数据的隐私问题突出了思维、情感的私密性,范围更广,更接近于隐私的本质。“思想隐私”泄露后会产生思想行为被他... 神经科学数据具有实践和理论上的局限性,其应用可能会引发“思想隐私”问题。相对于传统医学情境下的信息化隐私,神经科学数据的隐私问题突出了思维、情感的私密性,范围更广,更接近于隐私的本质。“思想隐私”泄露后会产生思想行为被他人控制、易于“污名化”、削弱个体尊严等的后果。神经科学巨量数据的庞大影响面加之个人权利与公共需求之间的权衡,使得神经科学数据伦理问题的应对成为一项难题,需要考虑多主体参与的神经科学数据的伦理治理,以促进负责任的研究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学数据 数据局限性 思想隐私 个体尊严 伦理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组数据处理神经网络气动人工肌肉迟滞特性 被引量:7
7
作者 崔霞 施光林 沈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31-935,共5页
气动人工肌肉的动态特性中存在着非常复杂的迟滞现象.目前对其迟滞特性的研究很不充分,甚至对其输入空间都难以确定.为此,建立了单自由度气动人工肌肉实验平台,利用分组数据处理神经网络独特的自组织特性,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气动人工... 气动人工肌肉的动态特性中存在着非常复杂的迟滞现象.目前对其迟滞特性的研究很不充分,甚至对其输入空间都难以确定.为此,建立了单自由度气动人工肌肉实验平台,利用分组数据处理神经网络独特的自组织特性,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气动人工肌肉迟滞特性的输入空间.将自适应模糊小脑模型神经网络引入滑模控制,基于已确定的输入空间,在每个采样周期逼近迟滞力不断变化的动态值,在线实时补偿迟滞力的影响.实验结果验证了输入空间选取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组数据处理神经网络 气动人工肌肉 迟滞力 输入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算法的火电厂实时数据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杨雁梅 陈梅倩 刘杰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57,64,共5页
提出了一种建立在BP神经网络上的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简称L-M)算法的火电厂实时数据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减少训练次数和提高训练精度。通过对某电厂300MW机组高压加热器进口温度进行训练和校核,分析了数据预处理的重要性。仿真结... 提出了一种建立在BP神经网络上的基于Levenberg-Marquardt(简称L-M)算法的火电厂实时数据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减少训练次数和提高训练精度。通过对某电厂300MW机组高压加热器进口温度进行训练和校核,分析了数据预处理的重要性。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获得未来时刻合理的预测结果,可用于缺失数据补充和实时数据校核,提高数据可靠性,适用于在线对未来状态的评价,为状态检修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厂 L-M算法 BP神经网络 实时数据神经网络 预测模型 数据预处理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工程技术在癫痫治疗中的应用
9
作者 常鹏飞 李勇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812-814,共3页
神经工程学研究主要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神经科学技术,首先是对神经生理信号数据的测量和提取,从而解码神经功能信号、预测神经系统的行为。根据解码的神经数据特征,通过应用模拟神经功能的数学模型重建神经功能。根据神经功能的数学模型... 神经工程学研究主要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神经科学技术,首先是对神经生理信号数据的测量和提取,从而解码神经功能信号、预测神经系统的行为。根据解码的神经数据特征,通过应用模拟神经功能的数学模型重建神经功能。根据神经功能的数学模型可以设计研发发挥神经功能的仪器设备。由于有神经功能的数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功能 应用 工程技术 治疗 癫痫 数学模型 生理信号 神经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构建与分析技术的语音响度差异神经处理机制研究
10
作者 房春英 李海峰 +2 位作者 马琳 刘哲 王勋达 《燕山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416-422,共7页
相关分析能够找出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相关方向以及相关程度,可以发现大数据集里隐藏的关联网络。本文面向语音响度变化认知问题,提出"差异度"的概念,利用相关分析构建大脑功能的复杂网络,探索深层的神经处理机制与脑认... 相关分析能够找出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相关方向以及相关程度,可以发现大数据集里隐藏的关联网络。本文面向语音响度变化认知问题,提出"差异度"的概念,利用相关分析构建大脑功能的复杂网络,探索深层的神经处理机制与脑认知新规律。提出一种短时窗分析方法,构建不同认知阶段的脑网络;基于不同刺激下节点度的拓扑特征,构建基于差异度的脑地形图,实现脑区之间数据关系的可视化表达和动态演化过程表达。结果发现,前额叶、右额颞区和右后颞区分别在听觉处理的早期、中期和晚期对声音响度变化具有显著响应。研究表明脑复杂网络构建与分析技术可以成为研究神经处理机制与认知规律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元大数据 脑网络 差异度 认知过程 语音响度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黑客入侵检测新方法 被引量:8
11
作者 伍良富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459-1461,共3页
给出了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该模型可对网络中的 IP数据包进行分析处理以及特征提取 ,并采用智能神经网络进行学习或判别 ,以达到对未知数据包进行检测的目的 .首先建立功能专一、结构简单、易于构造的神经网络来... 给出了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网络入侵检测系统模型 .该模型可对网络中的 IP数据包进行分析处理以及特征提取 ,并采用智能神经网络进行学习或判别 ,以达到对未知数据包进行检测的目的 .首先建立功能专一、结构简单、易于构造的神经网络来完成单一的黑客入侵检测任务 ,然后利用智能神经网络组成原理将这些能够检测多种多样的黑客入侵的小网合并 ,组合成功能完善、结构复杂的大网来完成整个检测任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net入侵检测 智能神经网络 IP数据 Bp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mato Growth Height Prediction Method by Phenotypic Feature Extraction Using Multi-modal Data
12
作者 GONG Yu WANG Ling +3 位作者 ZHAO Rongqiang YOU Haibo ZHOU Mo LIU Jie 《智慧农业(中英文)》 2025年第1期97-110,共14页
[Objective]Accurate prediction of tomato growth height is crucial for optimizing production environments in smart farming.However,current prediction methods predominantly rely on empirical,mechanistic,or learning-base... [Objective]Accurate prediction of tomato growth height is crucial for optimizing production environments in smart farming.However,current prediction methods predominantly rely on empirical,mechanistic,or learning-based models that utilize either images data or environmental data.These methods fail to fully leverage multi-modal data to capture the diverse aspects of plant growth comprehensively.[Methods]To address this limitation,a two-stage phenotypic feature extraction(PFE)model based on deep learning algorithm of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RNN)and 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was developed.The model integrated environment and plant information to provide a holistic understanding of the growth process,emploied phenotypic and temporal feature extractors to comprehensively capture both types of features,enabled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omato plants and their environment,ultimately leading to highly accurate predictions of growth height.[Results and Discussion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e model's ef‐fectiveness:When predicting the next two days based on the past five days,the PFE-based RNN and LSTM models achieved 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of 0.81%and 0.40%,respectively,which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8.00%MAPE of the large language model(LLM)and 6.72%MAPE of the Transformer-based model.In longer-term predictions,the 10-day prediction for 4 days ahead and the 30-day prediction for 12 days ahead,the PFE-RNN model continued to outperform the other two baseline models,with MAPE of 2.66%and 14.05%,respectively.[Conclusions]The proposed method,which leverages phenotypic-temporal collaboration,shows great potential for intelligent,data-driven management of tomato cultivation,making it a promising approach for enhancing the efficiency and precision of smart tomato planting manag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mato growth prediction deep learning phenotypic feature extraction multi-modal data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 long short-term memory large language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网络算法在股指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光强 周佩玲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1-212,共2页
GMDH是一种具有自组织特征的数据处理方法,适用于非线性系统的建模,股指是一种重要的金融数据,具有混沌特性。该文将相空间重构引入了GMDH神经网络的建模中,并将之应用于道琼斯等股指的预测。同BP神经网络方法及一阶局域预测法相比,GMD... GMDH是一种具有自组织特征的数据处理方法,适用于非线性系统的建模,股指是一种重要的金融数据,具有混沌特性。该文将相空间重构引入了GMDH神经网络的建模中,并将之应用于道琼斯等股指的预测。同BP神经网络方法及一阶局域预测法相比,GMDH获得了更好的预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组数据处理的神经网络算法 股指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ulti-dimension and multi-modal rolling mill vibration prediction model based on multi-level network fusion
14
作者 CHEN Shu-zong LIU Yun-xiao +3 位作者 WANG Yun-long QIAN Cheng HUA Chang-chun SUN Ji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9期3329-3348,共20页
Mill vibration is a common problem in rolling production,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thickness accuracy of the strip and may even lead to strip fracture accidents in serious cases.The existing vibration prediction mode... Mill vibration is a common problem in rolling production,which directly affects the thickness accuracy of the strip and may even lead to strip fracture accidents in serious cases.The existing vibration prediction models do not consider the features contained in the data,resulting in limited improvement of model accuracy.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this paper proposes a multi-dimensional multi-modal cold rolling vibration time series prediction model(MDMMVPM)based on the deep fusion of multi-level networks.In the model,the long-term and short-term modal features of multi-dimensional data are considered,and the appropriate prediction algorithms are selected for different data features.Based on the established prediction model,the effects of tension and rolling force on mill vibration are analyzed.Taking the 5th stand of a cold mill in a steel mill as the research object,the innovative model is applied to predict the mill vibration for the first time.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2))of the model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92.5%,and the root-mean-square error(RMSE)is 0.0011,which significantly improves the modeling accuracy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models.The proposed model is also suitable for the hot rolling process,which provides a new method for the prediction of strip rolling vib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lling mill vibration multi-dimension data multi-modal data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time series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智能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医疗文本信息自动识别系统 被引量:3
15
作者 夏宇隆 蒋理 +4 位作者 但炜 谢延风 邓博 黄琦麟 利节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22-1127,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医疗文本信息自动识别系统,快速识别和分析患者临床信息,高效地输出正确的诊疗方案。方法:基于国内外最新高血压性脑出血诊疗指南,经多位高年资神经外科医生和专业人工智能团队共同讨论,构建基于... 目的:构建基于人工智能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医疗文本信息自动识别系统,快速识别和分析患者临床信息,高效地输出正确的诊疗方案。方法:基于国内外最新高血压性脑出血诊疗指南,经多位高年资神经外科医生和专业人工智能团队共同讨论,构建基于语言表征模型和专家模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医疗文本信息自动识别及决策系统(即H系统)。随后将收集到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例分为训练集、测试集和验证集,以数据库中病例的真实治疗方案为金标准,先总体评价H系统的准确性,再将其与神经外科医生进行对比,分析H系统的判读效率。结果:在测试集中,H系统所输出的治疗方案的准确率为94.0%(91.5%~96.5%),特异度为91.8%(86.3%~97.3%),灵敏度为95.5%(89.3%~98.2%),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为0.936(0.922~0.950)(P=0.000);在验证集中,H系统所输出的治疗方案的准确率为93.3%(89.5%~97.1%),特异度为89.9%(83.4%~96.4%),灵敏度为95.8%(92.3%~99.3%),AUC值为0.928(0.891~0.966)(P=0.000)。在处理同样的70例病例时,H系统用时(334.60±4.46)s,而神经外科医生用时(12 550.28±95.45)s;在50 min内,H系统处理的病例数为(383±3)例,而神经外科医生处理的病例数为(11±4)例。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H系统能够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急诊病例进行自动识别和分析,并快速输出准确的诊疗方案,可协助医生对高血压脑出血进行急诊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脑卒中 人工智能 自然语言处理 急诊电子病历 神经外科急诊电子病历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ror assessment of laser cutting predictions by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16
作者 Mustafa Zaidi Imran Amin +1 位作者 Ahmad Hussain Nukman Yusoff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0期3736-3745,共10页
Experimentation data of perspex glass sheet cutting, using CO2 laser, with missing values were modelled with semi-supervis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Factorial design of experiment was selected for the verification... Experimentation data of perspex glass sheet cutting, using CO2 laser, with missing values were modelled with semi-supervis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Factorial design of experiment was selected for the verification of orthogonal array based model prediction. It shows improvement in modelling of edge quality and kerf width by applying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algorithm, based on novel error assessment on simulations. The results are expected to depict better prediction on average by utilizing the systematic randomized techniques to initialize the neural network weights an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initialization. Missing values handling is difficult with statistical tools and supervised learning techniques; on the other hand,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generates better results with the smallest datasets even with missing val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mi-supervised learning training algorithm kerf width edge quality laser cutting process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GIDB:A fundus ground truth building tool with automatic DDLS classification for glaucoma research
17
作者 ZOU Bei-ji GUO Yun-di +3 位作者 CHEN Zai-liang HE Qi ZHU Cheng-zhang OUYANG Ping-bo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9期2058-2068,共11页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new standard HTML5,we designed an online tool called a browser/server-based glaucoma image database builder(BGIDB)for the demarcation of the optic disk and cup’s ellipse-like boundaries.The B-... Taking advantage of the new standard HTML5,we designed an online tool called a browser/server-based glaucoma image database builder(BGIDB)for the demarcation of the optic disk and cup’s ellipse-like boundaries.The B-spline interpolation algorithm is used,and a specially designed algorithm is proposed for classifying the disease grade according to the disc damage likelihood scale criterion,which is correlated strongly with the glaucoma process by quantity.This tool exhibits the best performance with a low overlapping error of 4.34%for the optic disk demarcation and 8.31%for the optic cup demarcation.It also has preferable time-consuming as compared to other tools and is a cross-platform system.This tool has already been utilized in building the ophthalmic image database in the cooperation of Center for Ophthalmic Imaging Research and The Second Xiangya Hospit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UCOMA image database B-SPLINE disc damage likelihood scale(DD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lement yield rate prediction in ladle furnace based on improved GA-ANFIS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喆 毛志忠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9期2520-2527,共8页
The traditional prediction methods of element yield rate can be divided into experience method and data-driven method.But in practice,the experience formulae are found to work only under some specific conditions,and t... The traditional prediction methods of element yield rate can be divided into experience method and data-driven method.But in practice,the experience formulae are found to work only under some specific conditions,and the sample data that are used to establish data-driven models are always insufficient.Aiming at this problem,a combined method of genetic algorithm(GA) and adaptive neuro-fuzzy inference system(ANFIS) is proposed and applied to element yield rate prediction in ladle furnace(LF).In order to get rid of the over reliance upon data in data-driven method and act as a supplement of inadequate samples,smelting experience is integrated into prediction model as fuzzy empirical rules by using the improved ANFIS method.For facilitating the combination of fuzzy rules,feature construction method based on GA is used to reduce input dimension,and the selection operation in GA is improved to speed up the convergence rate and to avoid trapping into local optima.The experimental and practical test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is more accurate than other prediction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tic algorithm adaptive neuro-fuzzy inference system ladle furnace element yield rate PREDI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机接口技术与个人信息保护的冲突与弥合
19
作者 江海洋 《理论与改革》 2025年第5期53-69,170,共18页
随着脑机接口(BCI)技术应用日益广泛,神经数据保护问题愈发凸显。神经数据属于个人信息,“神经数据例外说”主张应创设神经隐私权或将其直接归为敏感个人信息,然而,该观点并不合理。神经技术在信息获取方式、数量、可靠性与控制力方面,... 随着脑机接口(BCI)技术应用日益广泛,神经数据保护问题愈发凸显。神经数据属于个人信息,“神经数据例外说”主张应创设神经隐私权或将其直接归为敏感个人信息,然而,该观点并不合理。神经技术在信息获取方式、数量、可靠性与控制力方面,与其他数字技术或自然读心术无本质差异,因此,对神经技术的规制宜秉持“神经谦抑”态度。针对脑机接口应用中存在的告知同意困境,目的限制原则冲突及访问、更正、删除权实现困难,应构建基于风险的神经数据保护路径:首先,依据风险分级建立分层透明的告知机制,通过多维披露完善知情基础,并结合法律强制与技术设计重塑信息主体对神经数据的自决权;其次,以场景完整性框架为起点,对个人信息处理全过程进行风险监测,建立基于场景和风险评估的动态合规框架;最后,通过“以技术实现权利”的监管思路,将抽象法律权利转化为具体技术功能,保障个人信息访问、更正与删除权在脑机接口场景中的切实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个人信息保护 神经数据 神经隐私权 风险监管 敏感个人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重构CNN处理器的高效能自适应映射策略
20
作者 常立博 武丹妮 +3 位作者 杜慧敏 张盛兵 郝鹏 蔡秀霞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25年第7期1157-1169,共13页
针对因CNN模型巨大的参数规模和数据访问量,及不同CNN模型或同一模型中不同层的计算模式存在多样性,导致其仅可支持单一或固定映射方式及片上数据缓存的计算系统整体效能较低的问题,提出软硬件协同设计策略.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适应... 针对因CNN模型巨大的参数规模和数据访问量,及不同CNN模型或同一模型中不同层的计算模式存在多样性,导致其仅可支持单一或固定映射方式及片上数据缓存的计算系统整体效能较低的问题,提出软硬件协同设计策略.将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自适应访存优化机制与片上弹性缓存动态划分方法结合,根据可重构CNN处理器中存储结构相关参数,针对不同CNN运算层自动搜索最优的循环调度策略;并通过设计可重构片上互联结构、地址映射逻辑以及动态存储调度方法,使片上弹性缓存可根据不同调度策略动态划分地址映射空间.在基于Eyeriss和TPU的CNN处理器构架上,与对比的调度策略相比,采用所提方法可分别将2种可重构CNN处理器的效能提升约3倍和4倍;并且,采用相同的调度策略,与固定容量双缓存结构相比,文中的弹性存储划分方法可分别将功耗减少30.28%和18.43%.与基于FPGA平台的相关研究相比,文中可重构CNN处理器将计算效率和计算效能分别提高了约10倍和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映射器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数据 深度强化学习 片上弹性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