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损害神经影像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磊 周福庆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神经影像技术特别是MRI在评估脑解剖结构及功能变化等方面应用广泛,已逐渐成为临床研究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损害(chemotherapy-rel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CRCI)的有力工具,并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了客观的影像诊断标志物。本文就神经影... 神经影像技术特别是MRI在评估脑解剖结构及功能变化等方面应用广泛,已逐渐成为临床研究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损害(chemotherapy-rel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CRCI)的有力工具,并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了客观的影像诊断标志物。本文就神经影像方法在乳腺癌CRCI神经影像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揭示其病理生理机制及早期诊断研究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相关认知损害 神经影像标志物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障碍神经影像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梅磊磊 张曼曼 +2 位作者 杨宏楷 罗潇 何永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8-113,共6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相关认知功能障碍起病隐匿,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结构MRI能客观度量脑体积和皮层形态改变;扩散成像能精确追踪神经纤维;定量磁化率成像可量化活体组织的铁异常沉积。图论分析能反映脑网络对信息...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相关认知功能障碍起病隐匿,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结构MRI能客观度量脑体积和皮层形态改变;扩散成像能精确追踪神经纤维;定量磁化率成像可量化活体组织的铁异常沉积。图论分析能反映脑网络对信息的处理效率;神经血管耦合分析能检测神经血管的损伤;机器学习能构建可靠的诊断或预测模型。目前,将多模态MRI与先进的神经影像分析理论结合已逐渐成为临床研究T2DM认知功能损伤机制的有力工具。本文就多模态MRI在T2DM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影像标志物研究中的进展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揭示其神经生理机制及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认知障碍 神经影像标志物 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生命周期ASD患者语言障碍相关潜在神经影像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谭娅 姜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3-597,共15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发病早、发病率高且通常影响终身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大量学者围绕其主要特征之一语言障碍进行实证研究,致力于通过神经影像学技术揭示与ASD语言障碍相关的潜在神经影像学标志物。论文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系...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发病早、发病率高且通常影响终身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大量学者围绕其主要特征之一语言障碍进行实证研究,致力于通过神经影像学技术揭示与ASD语言障碍相关的潜在神经影像学标志物。论文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系统综述了国外近15年ASD语言障碍相关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探讨了与婴幼儿期、儿童期、青年期、中年期以及老年期ASD患者音节感知、语音感知、词汇理解、句子理解、语篇理解、词汇产出以及整体性语言能力等相关的4种潜在神经影像学标志物:结构/结构连接、功能/功能连接、神经振荡以及脑电/磁成分的研究进展。通过详细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这些标志物,既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从神经影像学角度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框架和最新研究动态,深化了其对ASD语言障碍相关神经机制的理解,还为制定个性化干预和治疗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这些不同年龄阶段的神经影像学标志物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有望实现具有年龄特异性的筛查、诊断和预后评估,从而提高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准确性。总而言之,这一综述对推动ASD相关研究的发展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 语言障碍 神经影像学技术 潜在神经影像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磁共振脑影像研究进展
4
作者 易佳媛 何来昌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8-193,共6页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颈椎病中最严重的类型,也是全球范围内成人脊髓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最近研究表明CSM患者的上位中枢大脑可能发生了潜在的不可逆损伤、神经修复及重组过程,因此,探索其背后的病理... 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是颈椎病中最严重的类型,也是全球范围内成人脊髓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最近研究表明CSM患者的上位中枢大脑可能发生了潜在的不可逆损伤、神经修复及重组过程,因此,探索其背后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对推进CSM的识别、治疗等方面的发展至关重要。当前,尽管已有部分综述关注CSM神经重塑的影像学改变,但对于其神经影像学近期的相关研究仍缺乏系统性的梳理和分析。本文回顾并总结了近年来使用MRI从结构、功能及代谢和血流灌注方面对CSM患者大脑损伤、修复及重组的相关研究,分析当前的挑战并提出未来发展方向,旨在为CSM相关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提供影像学依据,以期采用无创影像学技术对CSM的诊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脊髓型颈椎病 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神经影像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I-ALPS方法评估类淋巴系统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淞 孙善億 +1 位作者 刘慧 黄清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60-1266,共7页
类淋巴系统可以清除脑内代谢废物,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是学习、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的重要基础。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沿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 类淋巴系统可以清除脑内代谢废物,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的内环境稳态起着重要作用,是学习、记忆等高级认知功能的重要基础。近来,越来越多的研究采用沿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分析(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analysis along the perivascular space,DTI-ALPS)方法评估类淋巴功能。相比其他需要荧光示踪技术或注射造影剂的有创检查,DTI-ALPS可以通过量化不同方向上水分子的弥散率对类淋巴系统进行流体力学评估,是一种无创的在体神经影像学方法。利用DTI-ALPS方法计算出的ALPS指数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及其他系统疾病的认知功能显著相关,并能反映疾病的动态变化。因此,ALPS指数有望成为预测疾病预后及临床干预疗效的新型神经影像学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淋巴系统 沿血管周围间隙弥散张量成像分析 认知功能障碍 神经影像学生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