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9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持续性疼痛的神经影像学生物标志物 被引量:2
1
作者 Jae-Joong Lee 付苏(译) 刘风雨(校)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66-366,共1页
疼痛作为当前面临的主要临床和社会问题之一,目前仍缺乏有效的客观评估指标。在美国,大约五分之一的成年人(20.4%)患有临床疼痛,每年的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临床疼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持续性疼痛,除感觉辨别过程外,还涉及一系列参与自... 疼痛作为当前面临的主要临床和社会问题之一,目前仍缺乏有效的客观评估指标。在美国,大约五分之一的成年人(20.4%)患有临床疼痛,每年的经济损失达数千亿美元。临床疼痛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持续性疼痛,除感觉辨别过程外,还涉及一系列参与自上而下的认知和情感处理的大脑区域。但是,由于临床疼痛通常受多种因素影响,例如学习和评估,情绪和情感以及注意力和自我参照过程,因此仍难以客观地评估病人的持续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志 情绪和情感 持续性疼痛 神经影像 自上而下 评估指标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瘤ADC直方图参数联合影像生物标志物预测直肠腺癌神经脉管浸润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海升 袁隆 +6 位作者 朱凯博 席华泽 刘建强 雒攀 高榕 周俊林 刘宏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69,95,共8页
目的 探究基于全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参数联合影像生物标志物预测直肠腺癌神经脉管浸润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的102例患者的术前临床及MRI资料,根据病理结果进行分... 目的 探究基于全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参数联合影像生物标志物预测直肠腺癌神经脉管浸润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的102例患者的术前临床及MRI资料,根据病理结果进行分组,神经侵犯(perineural invasion,PNI)和脉管侵犯(lymphovascular invasion,LVI)中任意一项或两项阳性为PNI/LVI阳性组,两项均阴性为PNI/LVI阴性组。采用FireVoxel软件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后获得原发肿瘤的ADC直方图参数:ADC平均值(ADC-mean)、标准差、变异系数、熵、偏度和ADC第1、5、10、25、50、75、90、95、99百分位数(ADC-1%、ADC-5%、ADC-10%、ADC-25%、ADC-50%、ADC-75%、ADC-90%、ADC-95%、ADC-99%)。分析比较PNI/LVI阳性组和阴性组间ADC直方图参数、MRI评估壁外血管侵犯(MRI assessment extramural venous invasion,mrEMVI)状态、肿瘤位置、mrT分期、mrN分期之间的差异,通过单变量分析筛选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ADC直方图参数,并基于这些参数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ADC直方图模型);进一步联合单变量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非直方图参数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联合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DC直方图模型和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De Long检验比较各模型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差异。结果 ADC-mean、标准差、ADC-1%、ADC-75%、ADC-95%、ADC-99%、mrEMVI在直肠腺癌PNI/LVI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连续变量中,ADC-99%效能最高(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35、77.1%、86.6%)。由ADC-mean、标准差、ADC-1%、ADC-75%、ADC-95%、ADC-99%、mrEMVI构建的联合模型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18、89.6%、82.9%,其诊断效能优于直方图模型(AUC为0.898)及各全肿瘤ADC直方图参数(AUC为0.670~0.835)。联合模型与ADC直方图模型的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模型与各直方图参数的AU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肿瘤ADC直方图参数及影像标志物mrEMVI可用于术前直肠腺癌神经脉管状态的预测,尤其当两者联合时,对直肠腺癌神经脉管状态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腺癌 神经脉管浸润 磁共振成像 表面扩散系数 直方图 影像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生命周期ASD患者语言障碍相关潜在神经影像学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谭娅 姜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3-597,共15页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发病早、发病率高且通常影响终身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大量学者围绕其主要特征之一语言障碍进行实证研究,致力于通过神经影像学技术揭示与ASD语言障碍相关的潜在神经影像学标志物。论文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系... 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发病早、发病率高且通常影响终身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大量学者围绕其主要特征之一语言障碍进行实证研究,致力于通过神经影像学技术揭示与ASD语言障碍相关的潜在神经影像学标志物。论文从全生命周期角度,系统综述了国外近15年ASD语言障碍相关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探讨了与婴幼儿期、儿童期、青年期、中年期以及老年期ASD患者音节感知、语音感知、词汇理解、句子理解、语篇理解、词汇产出以及整体性语言能力等相关的4种潜在神经影像学标志物:结构/结构连接、功能/功能连接、神经振荡以及脑电/磁成分的研究进展。通过详细分析不同年龄阶段的这些标志物,既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从神经影像学角度提供了全面的理论框架和最新研究动态,深化了其对ASD语言障碍相关神经机制的理解,还为制定个性化干预和治疗方案提供了科学依据。此外,这些不同年龄阶段的神经影像学标志物结合人工智能技术,有望实现具有年龄特异性的筛查、诊断和预后评估,从而提高诊断和预后评估的准确性。总而言之,这一综述对推动ASD相关研究的发展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命周期 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 语言障碍 神经影像学技术 潜在神经影像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联合生物标志物预测肝癌微血管侵犯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梁静慧 王铭 +3 位作者 陈婉婷 张宝璐荷 杜顺达 杨萌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6-835,共10页
微血管侵犯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术前对其发生情况进行准确预测对于临床个体化治疗决策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传统诊断主要依赖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评估,存在一定滞后性,而影像组学特征与生物标志物联合应用为微血管侵... 微血管侵犯是影响肝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术前对其发生情况进行准确预测对于临床个体化治疗决策的制订具有重要意义。传统诊断主要依赖术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评估,存在一定滞后性,而影像组学特征与生物标志物联合应用为微血管侵犯的术前预测提供了新思路。基于影像组学和生物标志物的术前预测模型,可从宏观影像学特征与微观分子层面精准解析,并高效预测微血管侵犯的发生风险,为临床决策提供多维度、精准化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侵犯 影像组学 标志 肝癌 精准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损伤生物标志物与术后谵妄相关性的Meta分析
5
作者 杨飞 修萌 +3 位作者 王清秀 王晨威 张美洁 张伟英 《临床麻醉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1-408,共8页
目的系统分析神经损伤生物标志物与术后谵妄(POD)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纳入关于POD术前神经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检索时间为建... 目的系统分析神经损伤生物标志物与术后谵妄(POD)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Med、Web of Science、Scopus、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纳入关于POD术前神经损伤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4年1月,采用Stata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0篇文献,患者6858例,其中POD组1703例,非POD组512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神经损伤标志物中Aβ40(SMD=0.68,95%CI 0.06~1.31,P=0.001)、T-tau(SMD=0.72,95%CI 0.43~1.01,P<0.001)、p-tau(SMD=1.17,95%CI 0.59~1.75,P<0.001)、NfL(SMD=0.50,95%CI 0.28~0.71,P<0.001)与POD呈正相关,Aβ42(SMD=-0.71,95%CI-0.97~-0.44,P<0.001)、Aβ40/p-tau(SMD=-0.83,95%CI-1.40~-0.25,P=0.005)、Aβ40/T-tau(SMD=-0.96,95%CI-1.45~-0.45,P<0.001)、Aβ42/p-tau(SMD=-0.97,95%CI-1.31~-0.64,P<0.001)、Aβ42/T-tau(SMD=-0.96,95%CI-1.30~-0.62,P<0.001)、Aβ42/Aβ40(SMD=-1.13,95%CI-1.52~-0.74,P<0.001)与POD呈负相关。结论Aβ40、Aβ42、T-tau、p-tau、NfL、Aβ40/p-tau、Aβ40/T-tau、Aβ42/p-tau、Aβ42/T-tau、Aβ42/Aβ40是POD术前神经损伤生物标志物,可用于构建POD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谵妄 标志 神经损伤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髓静脉及AI技术在脑小血管病影像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韩燕 周龙年 +2 位作者 王颖超 巴志霞 王宏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0-167,共8页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亚型之一,在老年人群中非常普遍,与卒中的发生和复发、步态障碍、认知障碍、心理障碍和排尿困难等有关。由于CSVD很难通过组织学进行明确的诊断,目前CSVD的诊断主... 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是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亚型之一,在老年人群中非常普遍,与卒中的发生和复发、步态障碍、认知障碍、心理障碍和排尿困难等有关。由于CSVD很难通过组织学进行明确的诊断,目前CSVD的诊断主要依赖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显示的神经影像标志物。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深髓静脉(deep medullary veins,DMVs)与CSVD的流行病学及影像学特征有关,可能参与了CSVD的发展,成为CSVD新的影像标志物。然而,CSVD的诊断过程缺乏定量的评价标准,容易导致漏诊和误诊。近年来,新兴的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已经在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识别并提取CSVD的影像标志物,为CSVD的诊断和预后提供更多肉眼无法识别的神经影像学信息。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CSVD影像标志物的研究成果,并简要介绍了AI在评价CSVD影像征象中的应用,总结了目前研究的局限性并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后续的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影像标志 深髓静脉 人工智能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影像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7
作者 曹明明 王辉 尹雅芙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6-652,共7页
帕金森病作为全球第二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罹患该病的老年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认知功能障碍及帕金森病痴呆的发生是帕金森病病情进展的关键里程碑事件。而影像学检查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重要的筛... 帕金森病作为全球第二大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发病率出现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罹患该病的老年人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认知功能障碍及帕金森病痴呆的发生是帕金森病病情进展的关键里程碑事件。而影像学检查作为神经退行性疾病重要的筛查及评估手段,在帕金森病相关研究中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不同的影像检查技术在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筛查方面具有不同的优势和特点。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不仅能最大程度地利用其优势,提高识别具有认知功能障碍风险的帕金森病患者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还能减少患者的检查频次和受辐射剂量,降低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依从性,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该文从结构影像、功能影像和其他影像技术3个方面总结了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的影像学标志物,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相关探讨,旨在为帕金森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更有力的影像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障碍 影像标志 结构影像 功能影像 多模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分泌标志物INSM1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潘鑫源 郎志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2,共7页
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ulinoma-associated protein 1, INSM1)是一种新兴的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已在过往的研究中受到了广泛关注。在不同部位、不同级别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NENs)中,INSM1多展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和... 胰岛素瘤相关蛋白1(insulinoma-associated protein 1, INSM1)是一种新兴的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已在过往的研究中受到了广泛关注。在不同部位、不同级别的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 NENs)中,INSM1多展现出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然而,也有部分研究指出了其表达情况中存在不一致性。该文探讨INSM1在不同系统NENs及其他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的肿瘤中的具体表达模式,分析其在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应用价值、前景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分泌肿瘤 INSM1 免疫组织化学 神经内分泌标志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神经微环境潜在磁共振成像影像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9
作者 齐东 戚轩 +3 位作者 杨宏楷 杜兵 翟承凤 何永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4-200,共7页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全球男性中患病最多、致死率第二高的癌症。PCa神经微环境与肿瘤进展、手术根治程度及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神经微环境中的神经密度(neural density,ND)、神经周围侵袭(perineural inv... 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是全球男性中患病最多、致死率第二高的癌症。PCa神经微环境与肿瘤进展、手术根治程度及术后复发密切相关,但具体机制尚不明确。神经微环境中的神经密度(neural density,ND)、神经周围侵袭(perineural invasion,PNI)以及神经内分泌特征(neuroendocrine features,NEF)与TMPRSS2 ERG基因、单胺氧化酶A(monoamine oxidase A,MAOA)、核因子κB,神经营养因子以及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等的表达密切相关。挖掘与该基因组学及蛋白组学相关的影像标志物可以早期识别PCa神经微环境从而影响临床诊疗方案。基于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ultiparamete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影像组学特征可以识别PNI及NEF的潜在影像标志物。基于磁粒子成像技术(magnetic particle imaging,MPI)、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DNN)图像分类模型可以进行神经可视化。新兴神经影像技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扩散频谱成像(diffusion spectrum imaging,DSI)、神经突定向扩散与密度成像(neurite orientation dispersion and density imaging,NODDI)以及基于吩噁嗪的近红外荧光团的设计合成与神经成像技术,在显示及预测ND、PNI、NEF也蕴含着独特的价值。本文就PCa患者神经微环境潜在影像标志物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进一步揭示PCa神经微环境的神经生理机制,为后续诊疗过程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神经微环境 影像标志 磁共振成像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神经可视化 磁共振弥散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态MRI在评估宫颈癌治疗及预后相关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董德硕 刘爱连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0-227,共8页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作为我国女性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多种基因及蛋白相关生物标志物在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涉及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和免疫逃逸等过程。MRI功能与定量成像技术能够提供血流动... 宫颈癌(cervical cancer,CC)作为我国女性第五大常见恶性肿瘤,对女性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多种基因及蛋白相关生物标志物在CC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涉及血管生成、细胞增殖和免疫逃逸等过程。MRI功能与定量成像技术能够提供血流动力学改变、组织微观结构特征以及肿瘤乏氧微环境等多层面的量化数据,为深入理解CC的病理生理和代谢特征提供可视化依据。然而,当前传统影像及影像组学在CC生物标志物预测方面的研究仍较为分散,缺乏系统性总结。本综述旨在总结多模态MRI在CC治疗及预后相关生物标志物中的应用,剖析其临床应用价值及局限性,并展望未来有待进一步探索的高新技术和研究方向,以期指导临床利用无创影像学技术更准确地预测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实现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标志 精准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血浆标志物及其与磁共振脑影像和认知功能关联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葛丹妮 陈夫涛 +2 位作者 陈玖 张鑫 张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2-147,共6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其特征是脑内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并造成进行性认知下降。血浆生物标志物可反映脑内AD病理改变的特征和严重程度,此外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MRI可以阐...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作为最常见的痴呆类型,其特征是脑内淀粉样蛋白斑块沉积和神经纤维缠结,并造成进行性认知下降。血浆生物标志物可反映脑内AD病理改变的特征和严重程度,此外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MRI可以阐明AD病理下神经元特定的改变模式,二者在AD的早期诊断中起到愈发重要的作用。本文就AD主要的血浆标志物及其与MRI神经影像、认知功能的关联展开综述,希望能为AD的诊断预测及理解病理机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浆生标志 神经影像 磁共振成像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生理学及影像学生物标志物在脑卒中运动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2
作者 曲庆明 贾杰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66-570,共5页
脑卒中是成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1],超过80%的患者发生急性运动功能障碍,超过50%的患者运动功能会长期受限[2]。运动功能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对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负担。因此,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目前对脑卒中恢... 脑卒中是成人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1],超过80%的患者发生急性运动功能障碍,超过50%的患者运动功能会长期受限[2]。运动功能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对家庭及社会造成巨大负担。因此,卒中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至关重要。目前对脑卒中恢复机制的了解还比较有限,现有的临床评估很难准确预测患者的运动恢复过程及其预后。同时,尽管运动功能康复手段繁多,但不同患者之间存在如发病部位、种类不同、病变大小、功能障碍程度不同等诸多变异性因素,导致在治疗方法的选择、干预介入的时间、治疗剂量的确定,以及持续的治疗时间等方面循证医学依据匮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功能障碍 临床评估 运动功能恢复 神经生理学 标志 脑卒中 卒中后 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小血管病影像学标志物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3
作者 邢楠 华素玉 李俐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2-246,共5页
脑小血管疾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的部分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下降并可能进展为痴呆,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关于CSVD影像学标志物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脑白质高信号、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脑微出血、腔... 脑小血管疾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CSVD)的部分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下降并可能进展为痴呆,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关于CSVD影像学标志物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脑白质高信号、血管周围间隙扩大、脑微出血、腔隙性脑梗死的分布位置、严重程度对各认知域产生不同影响,CSVD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炎症因子间接影响和脑组织纤维束破坏等机制相关。但CSVD影像学标志物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及其相关机制还需要更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影像标志 脑白质高信号 血管周围间隙扩大 脑微出血 腔隙性梗死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淀粉样血管病神经影像相关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肖志龙 徐丽君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7-379,共3页
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老年人自发性脑出血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1]。通过血管淀粉样蛋白病理标本的检测或者神经影像学检查,再根据波士顿诊断标准进行判断,脑淀粉样血管病的诊断率逐渐提高[2]... 脑淀粉样血管病(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CAA)是老年人自发性脑出血和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1]。通过血管淀粉样蛋白病理标本的检测或者神经影像学检查,再根据波士顿诊断标准进行判断,脑淀粉样血管病的诊断率逐渐提高[2]。如何提高人体活体诊断,其神经影像学标记物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淀粉样血管病 铁沉积影像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损害神经影像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磊 周福庆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神经影像技术特别是MRI在评估脑解剖结构及功能变化等方面应用广泛,已逐渐成为临床研究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损害(chemotherapy-rel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CRCI)的有力工具,并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了客观的影像诊断标志物。本文就神经影... 神经影像技术特别是MRI在评估脑解剖结构及功能变化等方面应用广泛,已逐渐成为临床研究乳腺癌化疗相关认知损害(chemotherapy-related cognitive impairment,CRCI)的有力工具,并为其早期诊断提供了客观的影像诊断标志物。本文就神经影像方法在乳腺癌CRCI神经影像标志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揭示其病理生理机制及早期诊断研究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化疗相关认知损害 神经影像标志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影像病理特征及肿瘤标志物预测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转移风险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劭晋 郑世鹏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418-2424,共7页
目的 根据乳腺癌患者术前的影像病理特征以及肿瘤标志物指标来构建预测模型以预测前哨淋巴结(SLN)的转移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32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前检查资料,并按照3∶1随机分为训练... 目的 根据乳腺癌患者术前的影像病理特征以及肿瘤标志物指标来构建预测模型以预测前哨淋巴结(SLN)的转移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32例乳腺癌患者的术前检查资料,并按照3∶1随机分为训练集(174例)和验证集(58例),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确定影响SLN转移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列线图,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校正曲线分析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估模型的准确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可触及性、CA153、钙化、ALN血流信号是S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将4个独立变量整合到nomogram图中,并绘制ROC,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810(95%CI:0.744~0.876)、0.737(95%CI:0.606~0.867),校准曲线显示具有良好的预测准确性。结论 建立一种nomogram来术前预测乳腺癌患者SLN转移风险,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并作为一种可靠的工具来识别不必要SLN活检的乳腺癌患者,有助于制定进一步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及辅助治疗的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预测模型 前哨淋巴结 多维度指标 影像学特征 肿瘤标志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神经胶质瘤生物标志物NDUFA6-DT的发现及调控机制的研究
17
作者 黄瑞婷 孔颖 +1 位作者 罗芷晴 李趣欢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89-589,共1页
目的胶质瘤是脑部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其治疗和诊断一直是临床难题。长链非编码RNA在癌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胶质瘤中的研究尚不充分。因此,本研究旨在确定适用于不同等级胶质瘤的lnc RNA特征,并探索其临床意义和潜在机... 目的胶质瘤是脑部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其治疗和诊断一直是临床难题。长链非编码RNA在癌症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在胶质瘤中的研究尚不充分。因此,本研究旨在确定适用于不同等级胶质瘤的lnc RNA特征,并探索其临床意义和潜在机制。方法利用多个公共数据库,通过差异分析、生存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等确定了胶质瘤中关键的lnc RNA特征。同时,探索了这些特征与临床特征、基因突变、诊断和预后的关系。通过功能富集分析揭示了这些lnc RNA特征的潜在生物学机制,并研究了相关的竞争性内源RNA调控网络。结果确认了NDUFA6-DT作为胶质瘤中一个重要的lnc RNA特征,其表达水平与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且在诊断和预后中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功能注释表明,NDUFA6-DT可能影响免疫反应和突触传递,进而影响胶质瘤的发生和发展。ce RNA网络显示NDUFA6-DT-mi R-455-3p-YWHAH/YWHAG轴可能存在于低级别胶质瘤和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中,并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通路影响胶质瘤细胞的存活和凋亡。结论NDUFA6-DT是一个与胶质瘤诊断和预后相关的新型lnc RNA,有望成为胶质瘤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难题 标志 神经胶质瘤 公共数据库 学机制 生存分析 基因突变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脑源性细胞外囊泡作为神经精神疾病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监测标志物的前景与展望
18
作者 谢新晖 徐淑娴 刘忠纯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84-1089,共6页
细胞外囊泡(EV)是一组源自内体系统或从细胞质膜脱落的膜质结构。EV可以携带一组异质性分子,包括蛋白质、脂质、核酸和其来源细胞的膜受体。EV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可以通过神经细胞表面标志物将来自脑的EV(BDEV)从外周血中提取出来。... 细胞外囊泡(EV)是一组源自内体系统或从细胞质膜脱落的膜质结构。EV可以携带一组异质性分子,包括蛋白质、脂质、核酸和其来源细胞的膜受体。EV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因此可以通过神经细胞表面标志物将来自脑的EV(BDEV)从外周血中提取出来。由于BDEV携带了中枢神经系统信号,如蛋白质、脂质、核酸等,这使得其成为一种有效的探索中枢神经系统工具。该文综述BDEV成为神经精神疾病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以及将其作为治疗过程中疗效监测指标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囊泡 脑源性细胞外囊泡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精神疾病 标志 疗效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障碍神经影像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9
作者 梅磊磊 张曼曼 +2 位作者 杨宏楷 罗潇 何永胜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8-113,共6页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相关认知功能障碍起病隐匿,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结构MRI能客观度量脑体积和皮层形态改变;扩散成像能精确追踪神经纤维;定量磁化率成像可量化活体组织的铁异常沉积。图论分析能反映脑网络对信息...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相关认知功能障碍起病隐匿,具体机制尚未明确。结构MRI能客观度量脑体积和皮层形态改变;扩散成像能精确追踪神经纤维;定量磁化率成像可量化活体组织的铁异常沉积。图论分析能反映脑网络对信息的处理效率;神经血管耦合分析能检测神经血管的损伤;机器学习能构建可靠的诊断或预测模型。目前,将多模态MRI与先进的神经影像分析理论结合已逐渐成为临床研究T2DM认知功能损伤机制的有力工具。本文就多模态MRI在T2DM认知功能障碍神经影像标志物研究中的进展进行文献综述,以期为揭示其神经生理机制及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认知障碍 神经影像标志 磁共振成像 结构磁共振成像 功能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性近视眼影像学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
20
作者 董敬红 薛嘉睿 +1 位作者 张荣荣 吴昌凡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13-416,共4页
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的患病率正逐年增加,会造成严重的视力损害和社会危害。然而对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的早期诊断、进展预判和治疗效果的评估等问题尚未解决。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多模态成像的应用为病理性近视的诊断、... 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的患病率正逐年增加,会造成严重的视力损害和社会危害。然而对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的早期诊断、进展预判和治疗效果的评估等问题尚未解决。近年来,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多模态成像的应用为病理性近视的诊断、疾病进展的监测及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尤其部分特异性影像学生物标志物的发现更有助于病理性近视的早期诊治和对其相关机制的认识。因此,本文就眼底照相、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造影中的病理性近视影像学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近视 影像 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