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5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姜黄素的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对皮肤损伤愈合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王苗 伏庭书 +4 位作者 陈梦炜 周宏达 柏小楠 马保华 彭莎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042-4052,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负载姜黄素(curcumin,CUR)的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derived from 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cADMSC-EXO)对皮肤损伤修复的效果及可行性。将小鼠和犬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ON)、外泌体治疗组(EXO... 本研究旨在探讨负载姜黄素(curcumin,CUR)的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derived from 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cADMSC-EXO)对皮肤损伤修复的效果及可行性。将小鼠和犬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ON)、外泌体治疗组(EXO)、姜黄素治疗组(CUR)和负载姜黄素的外泌体组(EXO-CUR)。制作直径1 cm(小鼠)和1.5 cm(犬)的背部全层皮肤损伤模型,并在第1、3、5、7、9天进行皮下注射。结果发现,相较于CON组和其他单独治疗组,负载CUR的cADMSC-EXO能够加速小鼠和犬皮肤损伤模型的伤口愈合,显著促进皮肤组织结构的恢复。其通过上调皮肤愈合相关基因(VEGFA、FGF 2)和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促进损伤修复;同时下调疤痕相关基因(SOX9、TGF-β1、Twist 1)并上调TGF-β3的表达,减少瘢痕形成。此外,小鼠血清中皮肤愈合因子(VEGF、FGF2)水平升高,氧化应激相关因子ROS减少,GSH水平增加;炎症因子(IL-1β、TNF-α)含量降低。负载CUR的cADMSC-EXO能够有效促进皮肤损伤的修复,且相较于单独使用CUR或者EXO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损伤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姜黄素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干预的神经干细胞外泌体通过抑制经典细胞焦亡途径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损伤 被引量:3
2
作者 左春月 李猛 +6 位作者 靳晓飞 张天赐 陈笑寒 杨少泽 郑天刚 高维娟 周晓红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6,共10页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IV)预处理的神经干细胞外泌体(EXOs)通过抑制经典细胞焦亡途径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损伤的机制。方法:取出生24 h内胎鼠,提取神经干细胞并鉴定,培养3 d后加入ASIV继续培养5 d,收集细胞上清超速离心后获取纯神经...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ASIV)预处理的神经干细胞外泌体(EXOs)通过抑制经典细胞焦亡途径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大鼠脑损伤的机制。方法:取出生24 h内胎鼠,提取神经干细胞并鉴定,培养3 d后加入ASIV继续培养5 d,收集细胞上清超速离心后获取纯神经干细胞EXOs及ASIV预处理的神经干细胞EXOs(ASIV-EXOs)。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EXOs特异性标志物四次跨膜蛋白CD63、肿瘤易感基因101(TSG101)及阴性指标calnexin的表达,并采用纳米颗粒跟踪分析检测粒径大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形态的方法对EXOs进行鉴定对比。取6~8周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大脑中动脉梗阻/再灌注(MCAO/R)组、阳性对照药依达拉奉(EDA)干预组(MCAO/R+EDA组)、EXOs干预组(MCAO/R+EXOs组)和ASIV-EXOs干预组(MCAO/R+ASIV-EXOs组),MCAO/R模型成功后行尾静脉给药。采用Zea Longa法对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进行评估;TTC染色观察脑组织梗死区域;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TUNEL和caspase-1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细胞焦亡;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IL-18的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皮质缺血区组织caspase-1、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含caspase募集结构域的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消皮素D(GSDMD)和IL-18蛋白的表达。结果:(1)HE染色结果显示,MCAO/R组大鼠脑皮质缺血区出现明显筛网状梗死灶,坏死区域周围神经元细胞排列紊乱,尼氏小体减少或消失,核仁固缩或碎裂,胞质内有空泡产生,见大量红色神经元;各药物干预组大鼠脑皮质缺血区病理损伤较轻,神经元结构较清晰,红色神经元数量亦明显减少。(2)与sham组比较,MCAO/R组与各药物干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升高(P<0.01),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P<0.01),血清中IL-1β和IL-18水平显著增高(P<0.01),免疫荧光染色双阳性细胞数量显著增多(P<0.01),脑皮质缺血区caspase-1、NLRP3、ASC、IL-18和GSDMD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MCAO/R组比较,各药物干预组大鼠的上述指标均下降或减少(P<0.05);与MCAO/R+EXOs组比较,MCAO/R+ASIV-EXOs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无显著变化(P>0.05),脑梗死体积减小(P<0.05),血清中IL-1β和IL-18水平降低(P<0.05),免疫荧光染色双阳性细胞数量减少(P<0.05),脑皮质缺血区caspase-1、NLRP3、ASC、IL-18和GSDMD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黄芪甲苷预处理的神经干细胞外泌体可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大鼠的脑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经典的NLRP3/caspase-1细胞焦亡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黄芪甲苷 缺血性脑卒中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抑制地塞米松诱导的C2C12肌管萎缩
3
作者 柯义兵 丁永宏 +3 位作者 阿布都克热木·达吾提 郭浩然 兰志杰 王勇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56,共7页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来源的外泌体(exsomes,EXOs)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的C2C12肌管萎缩的影响。方法(1)分离提取培养C57BL/6J小鼠BMSCs。(2)提取并鉴定BMSCs-EXOs。(3)C2...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来源的外泌体(exsomes,EXOs)对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诱导的C2C12肌管萎缩的影响。方法(1)分离提取培养C57BL/6J小鼠BMSCs。(2)提取并鉴定BMSCs-EXOs。(3)C2C12细胞成肌分化。(4)将肌管细胞分为对照组(Control,2%马血清培养基培养48 h)、地塞米松组(DEX、浓度为10μmol·L^(-1)的DEX干预肌管48 h)、外泌体组(EXOs、外泌体干预肌管48 h)、外泌体抑制剂组(GW4869、10μmol的GW4869干预BMSCs后提取的外泌体干预肌管48 h)。48 h后测量各组肌管直径,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肌肉萎缩及成肌分化相关蛋白的表达量。结果BMSCs呈长梭形,BMSCs-EXOs在透射电镜下为圆形的双层膜结构,直径约200 nm,且高表达CD9、CD63和CD81。相比于Control组,DEX组细胞活性降低(P<0.01),肌管细胞直径减少(P<0.01),atrogin-1(P<0.05)和MuRF-1(P<0.01)的表达明显上调,MYOD(P<0.01)蛋白表达降低;相比于DEX组,BMSCs-EXOs组细胞活性升高(P<0.01),肌管细胞直径增加(P<0.01),atrogin-1(P<0.05)和MuRF-1(P<0.01)的表达明显下调,MYOD(P<0.01)蛋白表达升高;相比于BMSCs-EXOs组,BMSCs-EXOs(GW4869)组细胞活性降低(P<0.05),肌管细胞直径减少(P<0.01),atrogin-1(P<0.05)和MuRF-1(P<0.05)的表达上调,MYOD(P<0.01)蛋白表达降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BMSCs-EXOs)可抑制地塞米松诱导的C2C12肌管萎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地塞米松 肌管 肌肉萎缩 C2C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在胰岛移植中的作用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睿 王殿相 +2 位作者 梁兆伟 韩冰 廉皓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3-168,共6页
1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的慢性自身免疫疾病,胰岛移植为1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恢复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的治疗方法,但由于供者短缺、移植后排斥反应损伤等问题,其广泛应用受限。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SC-Exo)因其免... 1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的慢性自身免疫疾病,胰岛移植为1型糖尿病患者提供了一种恢复内源性胰岛素分泌的治疗方法,但由于供者短缺、移植后排斥反应损伤等问题,其广泛应用受限。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MSC-Exo)因其免疫调节和组织修复能力而成为胰岛移植治疗的潜在工具,且MSC-Exo具有低免疫原性、易于储存和运输的特性,以及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潜力,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将MSC-Exo转化为临床实践前需克服制备、纯化、标准化及安全性验证等挑战。因此,本文就MSC-Exo在胰岛移植中的应用及潜在优势进行综述,以期为1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胰岛移植 间充质干细胞 炎症反应 血管重建 胰岛再生 药物递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付学奇 曾琳琳 刘洋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7-215,共9页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Exos)是一类在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的纳米级囊泡,含有多种生物分子,包括miRNA、mRNA、蛋白质和脂质等,具有介导细胞信号传导和参与调控受体细胞的功能.基于MSC-Exos的重要作用,从研究进展及临床应... 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SC-Exos)是一类在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的纳米级囊泡,含有多种生物分子,包括miRNA、mRNA、蛋白质和脂质等,具有介导细胞信号传导和参与调控受体细胞的功能.基于MSC-Exos的重要作用,从研究进展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综述MSC-Exos在促进组织修复、免疫调节和神经保护方面的显著效果,尤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肿瘤方面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分析其临床应用面临一系列尚未解决的问题及应用普及的挑战,包括阐明作用机制、分离提取纯化技术、制订标准化生产规则、确定剂量和给药途径、增强稳定性和降低免疫原性等,为解决这些局限性,实现MSC-Exos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免疫疾病 神经疾病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在肺部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马涛 乐林芝 +2 位作者 代禹美 杜文雅 吴利先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8-282,共5页
肺部疾病作为一类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已然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主要问题。由于环境的污染以及职业因素的影响,肺部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参与免疫调节、抗菌、抗凋亡的作用,来源... 肺部疾病作为一类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已然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主要问题。由于环境的污染以及职业因素的影响,肺部疾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严重影响了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间充质干细胞(MSC)具有参与免疫调节、抗菌、抗凋亡的作用,来源于MSC的外泌体携带蛋白质、脂质、核酸等物质在肺部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不同来源的MSC外泌体在肺部疾病中的作用,为临床诊治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MSC) 肺部疾病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条件下,神经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通过miR-9/Hes1轴调节脑微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增殖、迁移和细胞死亡
7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3-203,共1页
研究背景:先前的研究发现,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SC)衍生的外泌体(EXOs)通过miR-9/Hes1轴调控NSC分化。然而,EXOs通过miR-9/Hes1轴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功能障碍的影响仍然未知。因此,本研究旨在确定EXOs通过miR-9/Hes1轴对BMEC增殖... 研究背景:先前的研究发现,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NSC)衍生的外泌体(EXOs)通过miR-9/Hes1轴调控NSC分化。然而,EXOs通过miR-9/Hes1轴对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MEC)功能障碍的影响仍然未知。因此,本研究旨在确定EXOs通过miR-9/Hes1轴对BMEC增殖、迁移和死亡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定量实时聚合酶链反应、细胞计数试剂盒检测、伤口愈合检测、钙素-乙酰氧甲基/碘化丙啶染色、苏木精-伊红染色等方法确定EXOs对BMEC的作用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聚合酶链反应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伤口愈合 细胞计数 缺氧条件 神经干细胞 细胞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细胞和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结肠炎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
8
作者 刘苡佳 刘斌 +2 位作者 胡奎 陈颜芳 蔡德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7-453,共7页
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免疫调节、肠道微生物稳态等有关。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一种膜囊泡,包含蛋白质、脂质等物质。干细胞和巨噬细胞可通过分泌外泌体参与调控相关疾病。研究发现,干细胞和巨噬细胞来源的外... 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肠道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免疫调节、肠道微生物稳态等有关。外泌体是由细胞分泌的一种膜囊泡,包含蛋白质、脂质等物质。干细胞和巨噬细胞可通过分泌外泌体参与调控相关疾病。研究发现,干细胞和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密切参与结肠炎的调节,而干细胞中尤其是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在抗结肠炎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以间充质干细胞为主的干细胞以及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调节结肠炎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旨在为深入研究结肠炎及为其治疗新策略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间充质干细胞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脂肪干细胞和人真皮成纤维细胞来源外泌体对紫外线诱导裸鼠光老化皮肤皱纹的改善作用
9
作者 迪丽达尔·地里夏提 贾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1-631,共11页
目的:探讨人脂肪干细胞(hADSCs)和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s)来源的外泌体(Exo)对紫外线诱导裸鼠光老化皮肤皱纹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效果。方法:分别由hADSCs和HDFs中分离Exo,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记为hADSCs-Exo和HDFs-Exo。... 目的:探讨人脂肪干细胞(hADSCs)和人真皮成纤维细胞(HDFs)来源的外泌体(Exo)对紫外线诱导裸鼠光老化皮肤皱纹的改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效果。方法:分别由hADSCs和HDFs中分离Exo,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记为hADSCs-Exo和HDFs-Exo。将28只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注射Hank’s平衡盐溶液(HBSS)]、hADSCs-Exo组(注射hADSCs-Exo)和HDFs-Exo组(注射HDFs-Exo),每组7只,除对照组外,其余3组裸鼠建立背部皮肤光老化模型,4周后,观察各组裸鼠背部皮肤大体形态表现并进行皮肤皱纹等级评分,HE染色观察各组裸鼠皮肤组织病理形态表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各组裸鼠皮肤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 (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裸鼠皮肤组织中胶原蛋白Ⅰ(ColⅠ)、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MMP-2、MMP-3、MMP-9和MMP-13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各组裸鼠皮肤组织中ColⅠ、原弹性蛋白和原纤维蛋白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由hADSCs和HDFs中分离的颗粒物均表现为典型的囊泡状结构,直径为50~100 nm,CD81、CD63、热休克蛋白70 (HSP70)和肿瘤易感基因101蛋白(TSG101)均呈高表达,表明成功分离hADSCs-Exo和HDFs-Exo。对照组裸鼠背部皮肤光滑,未见松弛或皱纹;模型组裸鼠皮肤皱纹严重,可见表皮粗糙、干燥和色素沉积等损伤情况;与模型组比较,hADSCs-Exo组裸鼠背部皮肤有少量深皱纹和轻度皮肤松弛,HDFs-Exo组裸鼠背部皮肤皱纹深度明显减轻。皮肤皱纹等级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裸鼠皮肤皱纹等级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hADSCs-Exo组和HDFs-Exo组裸鼠皮肤皱纹等级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hADSCs-Exo组比较,HDFs-Exo组裸鼠皮肤皱纹等级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HE染色观察,对照组裸鼠皮肤组织分层结构清晰,表皮较薄;模型组裸鼠皮肤组织分层紊乱,结构松散,表皮明显增厚;与模型组比较,hADSCs-Exo组和HDFs-Exo组裸鼠皮肤组织病变减轻,且HDFs-Exo组裸鼠皮肤组织表皮变薄,组织分层较为清晰,皮肤结构趋于正常。ELISA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裸鼠皮肤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hADSCs-Exo组和HDFs-Exo组裸鼠皮肤组织中IL-1β、IL-6及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hADSCs-Exo组比较,HDFs-Exo组裸鼠皮肤组织中IL-1β、IL-6和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RT-q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裸鼠皮肤组织中ColⅠ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MMP-1、MMP-2、MMP-3、MMP-9和MMP-1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hADSCs-Exo组和HDFs-Exo组裸鼠皮肤组织中ColⅠ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MMP-1、MMP-2、MMP-3、MMP-9和MMP-1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hADSCs-Exo组比较,HDFs-Exo组裸鼠皮肤组织中ColⅠ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 MMP-1、 MMP-2、 MMP-3、 MMP-9和MMP-13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裸鼠皮肤组织中原弹性蛋白、原纤维蛋白1和ColⅠ染色强度均明显减弱;与模型组比较,hADSCs-Exo组和HDFs-Exo组裸鼠皮肤组织中原弹性蛋白、原纤维蛋白1和ColⅠ染色强度均明显增强;与hADSCs-Exo组比较,HDFsExo组裸鼠皮肤组织中原弹性蛋白、原纤维蛋白1和ColⅠ染色强度更深。结论:hADSCs和HDFs来源的Exo对紫外线诱导裸鼠光老化皮肤皱纹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HDFs来源的Exo作用效果要优于hADSCs来源的Ex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脂肪干细胞 人真皮成纤维细胞 光老化 皮肤皱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膜水凝胶负载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外泌体治疗骨关节炎
10
作者 章竞 常恬 +3 位作者 刘欣 张诗晗 刘阳 霍强 《海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93-999,共7页
目的:制备了一种骨膜细胞外基质(periosteum extracellular matrix, PECM)水凝胶负载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of 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dMSC-Exo),评价其对内侧半月板失稳术(destabilization of medial meni... 目的:制备了一种骨膜细胞外基质(periosteum extracellular matrix, PECM)水凝胶负载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of 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 AdMSC-Exo),评价其对内侧半月板失稳术(destabilization of medial meniscus, DMM)构建的骨关节炎大鼠模型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AdMSC-Exo并进行表征。PECM通过脱细胞和酶降解工艺制备。以制得的水凝胶负载外泌体得到PECM@AdMSC-Exo。SD雄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DMM+Saline组、DMM+PECM组、DMM+AdMSC-Exo组、DMM+PECM@AdMSC-Exo组。通过关节腔注射药物进行体内药效实验,观察其对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结果:表征实验结果表明,成功制备了AdMSC-Exo、PECM和PECM@AdMSC-Exo。体外实验表明,AdMSC-Exo对损伤的软骨细胞具有修复作用。体内药效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PECM@AdMSC-Exo可以有效修复软骨,对大鼠骨关节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对大鼠的体重无明显影响。结论:本研究成功制备了PECM@AdMSC-Exo,对大鼠软骨损伤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为骨关节炎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膜细胞基质水凝胶 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修复 骨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治疗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耀东 李佳林 +2 位作者 娄艳茹 徐慧玉 杨蕊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58-764,共7页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生理和生殖功能的复杂内分泌疾病,已成为育龄期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临床特征为闭经或月经稀发、低雌激素或雌激素缺乏以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POI的...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remature ovarian insufficiency,POI)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生理和生殖功能的复杂内分泌疾病,已成为育龄期女性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临床特征为闭经或月经稀发、低雌激素或雌激素缺乏以及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POI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临床上针对POI的常规治疗方法仍无法从根本上改善卵巢功能和解决生育问题。随着再生医学的发展,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已成为POI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其外泌体也作为一种新型的“无细胞治疗”方法而备受关注。多项动物研究显示,MSCs及其外泌体通过调控颗粒细胞增殖与凋亡、促进卵巢血管新生、增强抗氧化应激能力、抑制卵巢组织纤维化、促进卵泡发育与成熟以及调节卵巢局部免疫微环境等多重机制,发挥对POI的治疗作用。此外,相关临床研究也已取得一定进展。本文对MSCs及其外泌体治疗POI的相关机制及临床疗效进行综述,旨在为POI的深入研究及临床转化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间充质干细胞 再生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葵胶囊预处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改善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12
作者 姚雅韡 贺佳辉 +5 位作者 王浩 王誉潼 王睿妍 万幸雨 刘雨佳 吕兴华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7-245,共9页
目的 探讨黄葵胶囊预处理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来源外泌体(Exo)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HUC-MSC分别置于含有不同浓度的黄葵胶囊培养基中培养24 h,测定细胞活力,选取适宜浓度进行后续实验。选取50μg... 目的 探讨黄葵胶囊预处理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C-MSC)来源外泌体(Exo)对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HUC-MSC分别置于含有不同浓度的黄葵胶囊培养基中培养24 h,测定细胞活力,选取适宜浓度进行后续实验。选取50μg/mL的黄葵胶囊预处理HUC-MSC 24 h,使用Exo提取试剂盒提取Exo,透射电镜观察其形态、纳米粒径分析检测粒径大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Exo膜表面标记蛋白表达。将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细胞)随机分为缺氧/复氧组(M组)、缺氧/复氧+Exo组(E组)和缺氧/复氧+黄葵胶囊预处理Exo组(H组)。蛋白质印迹法测定内质网应激(ERS)相关蛋白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测定ERS相关基因信使RNA(mRNA)表达。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Exo组(E组)和缺血-再灌注+黄葵胶囊预处理Exo组(H组)。24 h后行肾脏组织学评估,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测定及炎症因子检测。结果 Exo和黄葵胶囊预处理Exo均具有双层膜结构,呈杯状形态;二者平均粒径大小分别为116.8 nm和81.3 nm;两者均表达CD9、CD63、TSG101。与M组比较,E组转录激活因子6(ATF6)、蛋白激酶R样内质网激酶(PERK)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m RNA相对表达量升高,C/EBP同源蛋白(CHOP)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与E组相比,H组ATF6、PERK、CHOP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降低,ATF6、PERK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均为P<0.05)。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I/R组肾小管损伤评分升高,Scr、BUN、白细胞介素(IL)-1β、IL-10、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升高;与I/R组比较,E组和H组肾小管损伤评分降低,Scr、BUN、IL-1β、IL-10、IL-18、TNF-α水平下降;与E组比较,H组肾小管损伤评分下降,Scr、BUN、IL-1β、IL-10、IL-18、TNF-α水平下降(均为P<0.05)。结论 黄葵胶囊预处理HUC-MSC来源的Exo可通过抑制ERS,改善肾脏I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黄葵胶囊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内质网应激 急性肾损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Klotho的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源的外泌体对犬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作用
13
作者 王晨蕾 郭鑫瑞 +3 位作者 贺海洋 刘阳 马保华 彭莎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978-2989,共12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过表达Klotho的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from canine 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verexpressing Klotho,KL-Exos)对犬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治疗作用。构建过表达Klotho... 本研究旨在探究过表达Klotho的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s from canine 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 overexpressing Klotho,KL-Exos)对犬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治疗作用。构建过表达Klotho的重组质粒pCDH-EF1-copGFP-T2A-PURO-Klotho(EF1-KL重组质粒),并转染至犬脂肪间充质干细胞(canine 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cADMSCs),超速离心细胞培养液上清收集KL-Exos。选取8只一岁左右体况相近的雄性中华田园犬,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NC)、急性肾损伤组(AKI)、Exos治疗组(Exo)和KL-Exos治疗组(KL-Exo)。AKI组、Exo组和KL-Exo组注射硫酸庆大霉素,剂量为60 mg·(kg·次)^(-1),每日两次,连续5 d;Exo组和KL-Exo组于第6、9、12天分别注射300μg的Exos或KL-Exos进行治疗,NC组和AKI组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治疗完成后分别依次通过影像学、血清学、解剖学、组织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相关指标来综合评价治疗效果。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EF1-KL重组质粒。相较于转染空载体组,转染EF1-KL重组质粒的cADMSCs的Klotho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01),提示成功建立了过表达Klotho的cADMSCs(KL-cADMSCs)。对该细胞培养液超速离心得到的沉淀进行检测,其粒径在150 nm左右,呈“茶托样”,表达外泌体标志蛋白CD63和Alix,以上结果均证明该沉淀属于外泌体。治疗结果显示,相较于AKI组犬,Exo组和KL-Exo组犬的肾功能显著提高、肾脏的形态质地和组织结构明显恢复好转、肾脏氧化应激程度下降。相较于Exo组犬,KL-Exo组犬的血清肌酐(Cre)浓度(P<0.0001)和尿素氮(Bun)浓度(P<0.0001)极显著下降;B超检查未见明显的肾脏积液;肾脏呈红褐色,质地柔软光滑;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显示,肾小管排列整齐,未见淤血等病变;肾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显著升高(P<0.0001),过氧化氢(H_(2)O_(2))(P<0.0001)和丙二醛(MDA)(P<0.01)浓度显著下降;肾脏中kelch样ECH相关蛋白1(Keap1)的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的基因表达水平的下调趋势更加明显。KL-Exos主要通过减少肾脏组织氧化应激,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来治疗犬的AKI,Keap1-Nrf2信号通路可能是KL-Exos治疗AKI的关键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OTHO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急性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去势小鼠骨质疏松的预防
14
作者 盛春辉 张晓 +1 位作者 吕珑薇 周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6,共10页
目的:研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SCs)外泌体对骨质疏松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以及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的预防效果。方... 目的:研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SCs)外泌体对骨质疏松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以及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hASCs分泌的外泌体,然后提取骨质疏松小鼠BMSCs,并将这些细胞暴露于含有hASCs外泌体的成骨诱导培养基中作为实验组,同时使用不含hASCs外泌体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对BMSCs进行成骨诱导作为对照组,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和定量分析以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评估hASCs外泌体对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将标记有荧光信号的hASCs外泌体通过尾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观察外泌体的体内分布情况。切除小鼠双侧卵巢构建小鼠雌激素缺乏模型,术后两周将小鼠分为3组:实验组为雌激素缺乏小鼠接受hASCs外泌体注射;阴性对照组为雌激素缺乏小鼠接受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注射;阳性对照组为假手术(Sham)小鼠接受PBS注射,每3天注射1次,共注射8次后收集小鼠股骨,拍摄显微CT(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计算骨密度并进行骨形态学分析。结果:使用超速离心法成功提取hASCs外泌体。hASCs外泌体使骨质疏松小鼠BMSCs的ALP染色加深,ALP活性增强,成骨相关基因表达上调。注射hASCs外泌体的雌激素缺乏小鼠较注射PBS的雌激素缺乏小鼠股骨骨小梁更为致密,骨密度增大,并且与Sham组相比并未出现明显的骨密度降低。结论:hASCs外泌体不仅能在体外促进骨质疏松小鼠BMSCs的成骨分化,还能在体内有效预防去势小鼠骨质疏松的发生,这些发现为hASCs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治疗手段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对动物急性肾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15
作者 贺海洋 马保华 彭莎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5,共11页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一种发病迅速、病因复杂且致死率较高的肾脏疾病,对动物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作为治疗急性损伤的有效方法已被广泛认可。然而,由于细胞疗...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 AKI)是一种发病迅速、病因复杂且致死率较高的肾脏疾病,对动物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作为治疗急性损伤的有效方法已被广泛认可。然而,由于细胞疗法存在局限性,一种备受关注的新型无细胞治疗方法即间充质干细胞源外泌体(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s, MSC-exos)在急性肾损伤治疗方面引起了极大关注。MSC-exos通过多种机制(如抑制炎症反应、减少凋亡以及调节自噬等方式)发挥着治愈急性肾损伤的作用。本文将总结MSC-exos在动物AKI治疗方面取得的相关进展,并旨在为基于干细胞来源外泌体进行动物临床治理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间充质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通过AKT-WEE1通路促进SCs增殖增强神经再生
16
作者 吴礼毛 贺靖澜 +1 位作者 申娜 陈松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7-50,共14页
目的探索巨噬细胞源外泌体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巨噬细胞极化为M1与M2表型后提取外泌体干预雪旺细胞,随后进行细胞增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流式细胞术、RNA测序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法实验等。体内建立坐骨神经挤压模... 目的探索巨噬细胞源外泌体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巨噬细胞极化为M1与M2表型后提取外泌体干预雪旺细胞,随后进行细胞增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流式细胞术、RNA测序以及蛋白免疫印迹法实验等。体内建立坐骨神经挤压模型并分为磷酸缓冲盐水治疗组、M1-exo治疗组及M2-exo治疗组,分别注射磷酸缓冲盐水、M1型外泌体及M2型外泌体,同时另设正常组。术后每周对各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湿重率以及肌肉神经组织染色等进行评估。结果M1型外泌体促进雪旺细胞迁徙并上调胶质源性神经生长因子;M2型外泌体促进雪旺细胞增殖迁徙并上调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髓鞘蛋白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神经生长因子受体及S100钙结合蛋白B等。体内第4周M2型外泌体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湿重率、肌肉神经组织Masson染色及神经轴突与雪旺细胞荧光面积均优于PBS治疗组,均具有显著差异,而M1-exo治疗组与PBS治疗组则无显著差异。同时,体内外实验均表明M2-exo可通过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后下调细胞周期蛋白WEE1促进雪旺细胞增殖。结论M2型外泌体促进雪旺细胞上调神经再生相关基因;并可通过AKT-WEE1通路促进雪旺细胞增殖、迁徙以提高神经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雪旺细胞 周围神经损伤 WE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节风总黄酮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外泌体促进巨核细胞分化的作用及机制
17
作者 刘慧珍 卢晓南 +4 位作者 柳歌 蔡关庆 李平安 曾英坚 尚广彬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18-1626,共9页
目的 探索肿节风总黄酮(TFFSG)影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状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及其外泌体(BMSCs-Exos)促进巨核细胞分化成熟的效应及机制。方法 SD大鼠BMSCs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ITP-BMSCs模型组、肿节风总黄酮低(1.95... 目的 探索肿节风总黄酮(TFFSG)影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状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及其外泌体(BMSCs-Exos)促进巨核细胞分化成熟的效应及机制。方法 SD大鼠BMSCs为研究对象,分为空白对照组、ITP-BMSCs模型组、肿节风总黄酮低(1.95μg/mL)、中(3.90μg/mL)、高(7.80μg/mL)剂量干预组。分别检测各组BMSCs细胞凋亡率及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B淋巴细胞瘤-2相关X蛋白(BAX)和胱天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情况。提取空白对照组外泌体(NC-BMSCs-Exos)、ITPBMSCs模型组外泌体(APS-BMSCs-Exos),肿节风总黄酮中剂量组的外泌体(TFFSG-BMSCs-Exos),各组外泌体5μg/mL与巨核系Dami细胞共培养96 h,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巨核系分化标志分子(CD41a、CD42b、CD61)表达和多倍体细胞(≥4 N)比例,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p-MEK1/2、MEK1/2和p-ERK1/2、ERK1/2的表达。结果 与ITP-BMSCs模型组相比,肿节风总黄酮低、中、高3个剂量组BMSCs凋亡率均显著下降(P <0.01),肿节风总黄酮的中、高剂量组BAX和Caspase-3的表达显著下调,而Bcl-2的表达则显著上调(P <0.05,P <0.01)。与ITP-BMSCs-Exos组比较,TFFSG-BMSCs-Exos组的Dami细胞巨核系分化标志分子CD41a^(+)、CD42b^(+)、CD61^(+)和多倍体细胞(≥4 N)比例显著增加(P <0.05),p-MEK1/2/MEK1/2和p-ERK1/2/ERK1/2表达明显上调(P <0.05)。结论 肿节风总黄酮能抑制体外ITP状态BMSCs凋亡,同时可以通过BMSCs-Exos上调MEK1/2/ERK1/2信号通路促进巨核细胞分化和多倍体化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肿节风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对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
18
作者 王超 徐倩倩 +1 位作者 张书绢 朱艳萍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447-2454,共8页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s,HUC-MSC-Exo)对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injury,WMI)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3日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假... 目的观察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derived exosomes,HUC-MSC-Exo)对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white matter injury,WMI)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方法将3日龄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Sham)组、缺氧缺血(hypoxia-ischemia,HI)组和HUC-MSC-Exo组纳入研究,每组12只大鼠。采用单侧颈总动脉结扎联合缺氧(8%氧气和92%氮气)构建WMI大鼠模型;超高速离心法提取外泌体(exosomes,Exo)并通过纳米流式、免疫印迹实验和透射电镜进行表征;脑立体定位仪辅助下侧脑室移植Exo(2×10^(8)粒子/μL)并于HI后14 d进行脑组织样本获取。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脑组织形态学改变;尼氏染色观察脑组织尼氏小体形成;劳克坚劳蓝(luxol fast blue,LFB)染色观察脑组织髓鞘的形成;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离子钙结合适配器分子1(ionic calcium binds adaptor molecule 1,Iba1)的定位表达;免疫印迹实验检测分化簇86(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86,CD86)、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 NOS)、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CD206、精氨酸酶1(arginase-1,Arg-1)、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纳米流式、免疫印迹实验和透射电镜结果显示,HUC-MSC-Exo粒子直径处于30~150 nm之间,呈现类椭圆形态并可见膜状结构,Exo标志物CD9、CD63、TSG101阳性而calnexin阴性表达。HE染色、尼氏染色和LFB染色显示,与Sham组相比,HI组出现脑组织结构破坏,表现为细胞形态改变、神经纤维排列紊乱及空泡化,尼氏小体溶解甚至消失,髓鞘形成受阻;HUC-MSC-Exo明显逆转了HI组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染色和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主要表达于脑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与Sham组相比,HI后SVZ区Iba1蛋白表达增加(t=15.95、20.31,P<0.01);HUC-MSC-Exo明显降低了HI组Iba1蛋白表达(t=10.35、11.01,P<0.01)。免疫印迹实验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HI后M1小胶质细胞标志物(CD86和i NOS)和促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表达均明显增加(t=10.98、7.68、15.13、13.13,均P<0.01),M2小胶质细胞标志物(CD206和Arg-1)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和TGF-β)的表达亦增加(t=14.26、9.38、8.82、7.42,均为P<0.01);与HI组相比,HUC-MSC-Exo降低了CD86、iNOS、TNF-α和IL-1β的蛋白表达(t=9.79、5.81、8.06、7.03,均P<0.01)而增加了CD206、Arg-1、IL-10和TGF-β的蛋白表达水平(t=12.90、8.16、8.98、9.49,均P<0.01)。结论HUC-MSC-Exo通过调控小胶质细胞极化减轻新生大鼠W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白质损伤 小胶质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抑制特应性皮炎的作用机制
19
作者 毕迦琦 王昭 +6 位作者 王炳坤 孙春燕 孙亚 崔晓彤 庞欣 王晓钰 王杰琼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8-1157,共10页
目的研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 exosomes,ASC-exo)抑制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诱导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比较小鼠年龄、提取方法、Ⅰ型胶... 目的研究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 exosomes,ASC-exo)抑制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诱导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比较小鼠年龄、提取方法、Ⅰ型胶原酶溶液的浓度等条件来研究对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ASCs)提取后形态和数量的影响。建立FITC诱导的小鼠体内模型并给予不同剂量的ASC-exo,测量小鼠耳厚、耳质量、搔耳次数,HE染色观察小鼠耳组织病理变化;检测ASC-exo的无毒性;ELISA法检测Ig E、IL-5、IL-13等细胞因子水平;RT-q PCR检测TSLP、IL-33、封闭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CLDN-1)、钙黏蛋白E(E-cadherin)基因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蛋白表达。结果建立了一种高效的ASCs提取方法。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可见明显AD症状,与模型组相比,ASC-exo给药组可明显减少搔耳次数,减少表皮增厚,减少炎性细胞浸润和Th2细胞因子IL-5和IL-13的分泌,同时ASC-exo给药组明显升高了上皮细胞结构蛋白CLDN-1和occludin的表达并降低了TSLP和IL-33的表达。结论ASC-exo能够明显改善AD小鼠Th2型皮肤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上皮细胞中紧密连接蛋白及黏附链接蛋白的表达,修复皮肤屏障进而抑制促过敏关键启动因子TSLP和IL-33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特应性皮炎 表皮屏障 过敏性疾病 细胞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骨轴”探讨肠上皮细胞外泌体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铁死亡的机制
20
作者 牛明月 董万涛 +4 位作者 李昕昕 巩彦龙 黄九妹 杨攀 李书唱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9-415,共7页
“肠-骨轴”理论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与骨骼健康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本综述聚焦于肠上皮细胞外泌体在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铁死亡中的作用,探讨了其在“肠-骨轴”中的潜在调节功能。铁死亡是一种与铁依赖性和脂质氧化相关的细胞... “肠-骨轴”理论揭示了肠道微生物群与骨骼健康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本综述聚焦于肠上皮细胞外泌体在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铁死亡中的作用,探讨了其在“肠-骨轴”中的潜在调节功能。铁死亡是一种与铁依赖性和脂质氧化相关的细胞死亡形式,对BMSCs的成骨分化和骨代谢过程至关重要。肠上皮细胞外泌体通过携带生物活性物质和RNA分子,影响BMSCs的铁死亡过程,进而参与骨组织的重塑和稳态维持。此外,肠上皮细胞外泌体可能通过激活特定的信号通路,如PI3K/AKT/Nrf2和NF-κB,来抑制铁死亡和调节骨代谢。本综述强调了维护肠道健康在预防和治疗骨骼疾病中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骨轴 肠上皮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铁死亡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