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儿茶酸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祖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关水 刘天庆 +2 位作者 葛丹 马学虎 崔占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8-452,共5页
目的观察原儿茶酸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祖细胞的增殖和自发性凋亡的影响。方法神经干/祖细胞取自胚胎14 d小鼠海马组织,以悬浮方式在培养器皿中培养成"神经球"。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生存力,B rdU染色标记分析细胞的增殖。结... 目的观察原儿茶酸对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祖细胞的增殖和自发性凋亡的影响。方法神经干/祖细胞取自胚胎14 d小鼠海马组织,以悬浮方式在培养器皿中培养成"神经球"。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生存力,B rdU染色标记分析细胞的增殖。结果培养4 d后,神经干/祖细胞发生了自发性凋亡,原儿茶酸(0.06 mmo.lL-1)有效地减少了该种凋亡,将细胞的存活率提高至对照组的140.3%±9.2%;细胞培养4 d和7 d,原儿茶酸(0.06 mmo.lL-1)使细胞内ROS水平分别下降至对照组的43.8%±4.7%和54.5%±6.1%,caspase-3活性下降至对照组的70.6%±4.4%和62.3%±5.5%。结论原儿茶酸剂量和时间依赖地提高了神经干/祖细胞的生存力并且刺激了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儿茶酸 神经/祖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儿茶酸调节神经干/祖细胞分化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关水 李海华 +2 位作者 葛丹 刘天庆 马学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18-1223,共6页
目的观察原儿茶酸调节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祖细胞分化及对细胞分化显型的保护作用。方法神经干/祖细胞取自胚胎14 d小鼠海马组织,以单层贴壁方式培养。免疫荧光染色标记分化的细胞,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生存力,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细胞。... 目的观察原儿茶酸调节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祖细胞分化及对细胞分化显型的保护作用。方法神经干/祖细胞取自胚胎14 d小鼠海马组织,以单层贴壁方式培养。免疫荧光染色标记分化的细胞,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的生存力,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细胞。结果原儿茶酸单独使用不能诱导神经干/祖细胞的分化,但与1%胎牛血清的联合应用时,原儿茶酸(0.06 mmol.L-1)有效地提高神经元的分化比例,介导神经元的成熟并促进突触的伸长;另一方面,原儿茶酸明显提高了分化显型的生存力并抑制了细胞凋亡,同时激活了细胞内源性的抗氧化酶系统。结论原儿茶酸能够有效地促进神经干/祖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比例并提高细胞分化显型的生存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祖细胞 分化 神经 原儿茶酸 神经保护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缺血性脑卒中模型中介导神经干-祖细胞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张东圆 李明 +4 位作者 王正则 张文冉 许晓丹 张丽莹 田沈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9-322,共4页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一种缺氧应答因子。脑缺血缺氧时,HIF-1α表达上调,调控下游基因表达,对脑缺血后能量代谢障碍的改善以及微循环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神经干-祖细胞的再生能促进脑梗死的功能恢复。HIF-1α可能通过Notch通路... 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是一种缺氧应答因子。脑缺血缺氧时,HIF-1α表达上调,调控下游基因表达,对脑缺血后能量代谢障碍的改善以及微循环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神经干-祖细胞的再生能促进脑梗死的功能恢复。HIF-1α可能通过Notch通路、Wnt/β-catenin通路等机制,介导神经干-祖细胞增殖、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缺氧诱导因子-1Α 神经-祖细胞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糖剥夺-再灌注星型胶质细胞内皮素-1过表达对神经干/祖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程骁 杨家杰 钟金淑子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6-121,共6页
目的探讨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星型胶质细胞内皮素(ET)-1过表达对神经干/祖细胞(NSPCs)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阴性对照星型胶质细胞(C6-Mock)和ET-1过表达的星形胶质细胞(C6-ET-1)OGD-R模型,并构建星型胶质细胞与NSPCs Transwell共培... 目的探讨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星型胶质细胞内皮素(ET)-1过表达对神经干/祖细胞(NSPCs)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阴性对照星型胶质细胞(C6-Mock)和ET-1过表达的星形胶质细胞(C6-ET-1)OGD-R模型,并构建星型胶质细胞与NSPCs Transwell共培养体系。对星型胶质细胞及原代NSPCs进行形态观察及鉴定;将细胞分为以下4组进行共培养:C6-Mock+NSPCs组,OGD-R+C6-Mock+NSPCs组,C6-ET-1+NSPCs组,OGD-R+C6-ET-1+NSPCs组,共培养0、24、48、72 h,分析各组NSPCs神经球直径。结果 C6-Mock及C6-ET-1均呈现Ⅰ型星型胶质细胞的纤维状形态,神经胶质酸性纤维蛋白(GFAP)表达于这两种细胞的胞质中。原代NSPCs的巢蛋白(nestin)染色阳性。共培养后的48 h及72 h,OGD-R+C6-Mock+NSPCs组神经球的直径明显大于C6-Mock+NSPCs组的直径,OGD-R+C6-ET-1+NSPCs组神经球的直径明显大于C6-ET-1+NSPCs组的直径,同时OGD-R+C6-ET-1+NSPCs组神经球的直径明显大于OGD-R+C6-Mock+NSPCs组的直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OGD-R星型胶质细胞促进NSPCs的增殖,且ET-1过表达进一步促进了NSPCs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型胶质细胞 神经/祖细胞(nspcs) 内皮素(ET)-1 氧糖剥夺-再灌注(OGD-R) 巢蛋白 增殖 Transwell共培养 神经球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胚鼠中脑神经干/祖细胞超微结构分析
5
作者 朱筑霞 胡晓霞 +3 位作者 刘鲜林 王旭东 陈刚 孔祥林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55-560,共6页
目的:研究并分析神经干细胞的超微结构和生物学特征。方法:无血清培养大鼠胚胎中脑组织中神经干细胞,用血清诱导分化。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球及单个神经干/祖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培养的神经干/祖细胞呈神经球样生长,经血清诱导可... 目的:研究并分析神经干细胞的超微结构和生物学特征。方法:无血清培养大鼠胚胎中脑组织中神经干细胞,用血清诱导分化。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球及单个神经干/祖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培养的神经干/祖细胞呈神经球样生长,经血清诱导可分化为神经元样和神经胶质细胞样细胞。扫描电镜下神经球表面的细胞直径约为5~10μm,常3~5个以上彼此粘附聚集成簇,松散不规则分布。透射电镜下神经球由神经干细胞和无定形结构的物质构成,根据电子密度不同分为明细胞和暗细胞。神经球内部大部分相邻细胞排列紧密,部分细胞可见有贯通两相邻细胞膜的通道;少部分相邻细胞排列疏松,并见部分相邻细胞间有壁呈腺泡样结构的囊泡的释放活动。神经球内干/祖细胞核质比高,多种细胞器不发达,高尔基复合体、核糖体、溶酶体等在不同神经干/祖细胞中的数量和分布不一致。多见自噬小体,髓样体。大部分细胞为单核,罕见双核、肾形核,常染色质多分布均匀,异染色质少,多见单个核仁。结论:胚鼠中脑神经干/祖细胞球内紧密排列的相邻细胞间有贯通两胞膜的孔道,排列疏松的相邻细胞间有腺泡样结构的囊泡的释放活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多因子对神经干/祖细胞的发育增殖、定向分化的调控及其相关途径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祖细胞 神经 分化 超微结构 大鼠胚胎 中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命运决定子Numb在神经干/祖细胞不对称分裂及分化中的调控作用
6
作者 陈思杰 陈晓萍 +1 位作者 金建龙 杨飞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97-601,共5页
不对称分裂是干/祖细胞发育分化中的基本过程,膜相关蛋白Numb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Numb极性分布于细胞一侧,在干/祖细胞有丝分裂时不对等分配至两个子代细胞,使子代细胞产生不同分化命运.如一个保持在干/祖细胞状态,而另一个发育为神经元... 不对称分裂是干/祖细胞发育分化中的基本过程,膜相关蛋白Numb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Numb极性分布于细胞一侧,在干/祖细胞有丝分裂时不对等分配至两个子代细胞,使子代细胞产生不同分化命运.如一个保持在干/祖细胞状态,而另一个发育为神经元,这一过程主要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发挥作用.近年在哺乳动物中的研究中发现,高强度Notch信号又能够反馈抑制Numb活性.Numb具有维持神经干/祖细胞增殖与促进分化的双重作用,Numb的命运决定作用还与Shh信号通路和p53蛋白等相关.另外,Numb参与调控细胞的粘连、迁移以及神经元轴突的分支与延长.本文主要对Numb在果蝇及哺乳动物神经干/祖细胞中的定位以及其在决定细胞命运和分化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命运决定子 NUMB 神经/祖细胞 细胞不对称分裂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微环境对造血干/祖细胞线粒体数目的调节作用
7
作者 段宏林 程涛 程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38-1844,共7页
目的:研究神经微环境对造血干/祖细胞(HSPC)线粒体数目的影响,从而揭示造血干/祖细胞受神经调控的潜在机制。方法:应用六羟基多巴(6-OHDA)和辣椒素(capsaicin)分别干扰线粒体-绿色荧光蛋白报告鼠(mitochondria-GFP)体内交感神经和伤害... 目的:研究神经微环境对造血干/祖细胞(HSPC)线粒体数目的影响,从而揭示造血干/祖细胞受神经调控的潜在机制。方法:应用六羟基多巴(6-OHDA)和辣椒素(capsaicin)分别干扰线粒体-绿色荧光蛋白报告鼠(mitochondria-GFP)体内交感神经和伤害性感受神经的功能,通过流式细胞术对骨髓及脾脏各群造血干/祖细胞GFP荧光强度进行检测。分析比较正常骨髓及脾脏HSPC的GFP平均荧光强度(MFI)。比较药物去除神经作用后的各群HSPC线粒体数目变化。结果:在稳态造血中,骨髓造血干细胞(HSC)具有最高的mito-GFP MFI(49 793±1 877)。造血干细胞在谱系分化过程中,mito-GFP MFI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药物去除伤害性感受神经显著提高骨髓MPP1(multipotent progenitor-1)mito-GFP MFI(50 751±420vs44 020±510)和LKS^(-)(Lineage^(-)cKit^(+)Sca1^(-))细胞mito-GFP MFI(15 673±65vs13 979±103);药物去除交感神经显著降低骨髓LKS^(+)(Lineage^(-)cKit^(+)Sca1^(+))细胞mitoGFP MFI(21 667±351vs29 249±973)。结论:交感神经和伤害性感受神经可调节HSPC线粒体数目,从而影响造血干/祖细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 伤害性感受神经 线粒体 造血/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灶性脑缺血对内源性神经干细胞激活及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罡 吴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3-186,共4页
二十世纪最后十年,神经科学的研究突飞猛进,使得以损伤细胞再生为基础的治疗策略成为可能:内源性神经干/神经祖细胞被发现长期存在于成年哺乳动物的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和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亚颗... 二十世纪最后十年,神经科学的研究突飞猛进,使得以损伤细胞再生为基础的治疗策略成为可能:内源性神经干/神经祖细胞被发现长期存在于成年哺乳动物的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SVZ)和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亚颗粒细胞层(subgranular zone,SGZ)并在基础的水平上不断增殖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这一发现也最终被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脑缺血 神经 内源性 细胞激活 迁移 成年哺乳动物 室管膜下区 神经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大脑额叶下VZ/SVZ的发育及其内nestin阳性细胞的分布 被引量:2
9
作者 杨蓬勃 靳辉 +3 位作者 肖新莉 石秦东 吕海侠 刘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8-712,共5页
目的探讨人类胎儿期大脑额叶VZ和SVZ的形态变化及神经干细胞分布的规律。方法将收集的引产胎儿按胎龄分为4组:9~11周,14~16周,22~24周和32~36周。切取额叶内含脑室区(VZ)和脑室下区(SVZ)的脑组织固定后切片,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 目的探讨人类胎儿期大脑额叶VZ和SVZ的形态变化及神经干细胞分布的规律。方法将收集的引产胎儿按胎龄分为4组:9~11周,14~16周,22~24周和32~36周。切取额叶内含脑室区(VZ)和脑室下区(SVZ)的脑组织固定后切片,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脑室区和脑室下区细胞构筑及nestin阳性细胞的分布及其增殖状况。结果在人胎9~36周期间,VZ的厚度在32周时才明显变薄(P<0.05);SVZ的厚度在9~24周期间快速增厚(P<0.05),32周时未见明显变薄(P>0.05);9~11周期间,VZ厚度明显大于SVZ厚度,而后其厚度却显著小于SVZ的厚度(P<0.05)。从组织结构来看,VZ内的细胞密度大于SVZ内的细胞密度,两者之间有较明显的分界线。VZ和SVZ内含有大量nestin阳性细胞,阳性物质主要沉积于细胞突起内,少量分布于胞浆,在SVZ内可见有1~3个突起的nestin阳性细胞。随着发育的进行,nestin免疫反应程度逐步减弱。Ki67和nestin双标阳性细胞主要位于VZ的最内层和整个SVZ内,也可见部分Ki67阴性的nestin阳性细胞。结论人胎脑发育过程中,SVZ充分扩大,VZ/SVZ内的神经干细胞具有形态多样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区 脑室下区 神经/祖细胞 人类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临床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琳 黄红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1期44-45,共2页
多种细胞移植对中枢神经损伤均有积极的治疗效果,部分种类的细胞已经用于脑卒中临床干预的研究,包括骨髓基质细胞、神经干/祖细胞、嗅鞘细胞、人神经元等。不同类型的细胞优势互补、各种神经修复手段综合应用,是今后探索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脑卒中 骨髓基质细胞 神经/祖细胞 嗅鞘细胞 神经 细胞移植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端脑额叶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的发育性表达及细胞定位
11
作者 解武玲 杨蓬勃 +5 位作者 张军峰 肖新莉 靳辉 石秦东 徐曦 刘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3-448,共6页
目的探讨人类胚胎期大脑额叶、脑室区(VZ)和脑室下区(SVZ)内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的表达规律及细胞分布。方法将收集的引产胎儿按胎龄分为4组:9~11周,14~16周,22~24周和32~36周。切取额叶及含VZ、SVZ的脑组织固定后切片,免... 目的探讨人类胚胎期大脑额叶、脑室区(VZ)和脑室下区(SVZ)内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mGluR5)的表达规律及细胞分布。方法将收集的引产胎儿按胎龄分为4组:9~11周,14~16周,22~24周和32~36周。切取额叶及含VZ、SVZ的脑组织固定后切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后观察额叶、VZ和SVZ内mGuR5的表达及其细胞定位。结果 9~36周的胚胎额叶及VZ、SVZ都有mGluR5表达,边缘带和皮质板内的免疫反应程度强于VZ和SVZ,阳性产物主要位于细胞膜。表达mGluR5的细胞主要为VZ和SVZ内的神经干/祖细胞、边缘带和VZ内的成熟前神经元及皮质板内的大量成熟神经元。结论人类胚胎额叶、VZ和SVZ内均有mGluR5表达,提示mGluR5可能参与了人类大脑皮质发生的调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 神经/祖细胞 大脑皮质 人类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明胶-透明质酸-硫酸肝素复合支架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林小敏 关水 +3 位作者 葛丹 刘天庆 马学虎 崔占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65-271,共7页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一种新型三维壳聚精-明胶一透明质酸-硫酸肝素(chitosan·gelatin-hyaluronate—heparansulfate,C.G.Ha.HS)复合支架,分别测定支架的孔径、孔隙率、吸水率和降解率等物理性质,同时以壳聚糖一明胶(chito...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一种新型三维壳聚精-明胶一透明质酸-硫酸肝素(chitosan·gelatin-hyaluronate—heparansulfate,C.G.Ha.HS)复合支架,分别测定支架的孔径、孔隙率、吸水率和降解率等物理性质,同时以壳聚糖一明胶(chitosan.gelatin,C.G)支架作为对照组,考察了神经干/祖细胞(neuralstem/progenitorcells,NS/PCs)在该支架上的粘附率、生长状态以及细胞生存力等生物相容性指标。扫描电镜观察及CCK-8分析表明,C-G-Ha—HS支架孔径主要分布于90.130um,孔隙率明显增大,吸水率大于95%且能够体外降解;c.G.Ha.HS支架明显改善了NS/PCs的粘附性及生存力,细胞在支架内相互交织成网状,C.G.Ha.HS支架(5:5)上的细胞粘附率提高至对照的(2008±8.0)%,培养6天以后,细胞的存活率增加至对照的(357.7±8.9)%。这些结果初步显示。C-G—Ha—HS支架可以用于构建体外NS/PCs的三维培养,为进一步应用于神经组织工程和药物筛选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明胶-透明质酸-硫酸肝素 支架 神经/祖细胞 细胞粘附率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G-Ha-HS支架改性协同原儿茶酸对NS/PCs粘附及定向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晓庆 关水 +3 位作者 葛丹 王树萍 刘天庆 马学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51-1058,共8页
通过层粘连蛋白(LN)对壳聚糖-明胶-透明质酸-硫酸肝素(C-G-Ha-HS)复合支架进行修饰,提高支架粘附率,优化神经干/祖细胞(NS/PCs)三维培养体系,同时考察了原儿茶酸(PCA)对三维条件下NS/PCs分化为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影响。扫... 通过层粘连蛋白(LN)对壳聚糖-明胶-透明质酸-硫酸肝素(C-G-Ha-HS)复合支架进行修饰,提高支架粘附率,优化神经干/祖细胞(NS/PCs)三维培养体系,同时考察了原儿茶酸(PCA)对三维条件下NS/PCs分化为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影响。扫描电镜观察及CCK-8分析表明,C-G-Ha-HS复合支架孔径为90~130μm,孔隙内的NS/PCs伸出类似神经样的突触使支架与细胞相互连接形成网状结构;培养4 h后,LN修饰的C-G-Ha-HS(5:5)支架细胞粘附率增加至未修饰组的(113.53±4.32)%;培养96 h后,细胞活率增加至未修饰组的(120.30±6.65)%;免疫细胞化学鉴定表明,1%胎牛血清(FBS)和0.06 mmol·L-1 PCA协同作用,明显提高了NS/PCs向DA能神经元分化率,TH阳性细胞分化率达到(16.53±0.65)%,增加至空支架组的(172.72±6.79)%;Nurr1阳性细胞分化率达到(15.93±0.91)%,增加至空支架组的(181.23±1.04)%;研究结果为PCA应用于NS/PCs移植治疗PD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明胶-透明质酸-硫酸肝素支架 层粘连蛋白 神经/祖细胞 原儿茶酸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英文对照名词词汇(六)
14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23-623,共1页
神经传导速度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NCV)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神经干/祖细胞neural stem/progenitor cells(NSPCs)
关键词 神经传导速度 词汇 名词 英文 神经细胞 /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