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喀什地区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潘淑芳 常艳宇 +4 位作者 王晓红 祖丽皮亚·莫明 买买提艾力·吐尔逊 崇雨田 朱建芸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9-656,共8页
【目的】探讨喀什地区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特征,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2019年12月至2024年1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例神经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神经型布鲁氏菌病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9... 【目的】探讨喀什地区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特征,提高诊疗水平。【方法】对2019年12月至2024年1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8例神经型布鲁氏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神经型布鲁氏菌病患者中,男性9例,女性9例,中位年龄36(17~54.5)岁。所有患者均有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史。诊断为脑膜脑炎12例,脑膜炎5例,脑炎1例。其中2例患者合并脊髓膜炎。2例患者合并骨关节炎,1例患者合并附睾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头痛、发热、乏力。虎红平板试验(RBPT)及试管凝集试验(SAT)的阳性比分别为11/12、8/9,血培养阳性比2/10,脑脊液培养阳性比4/16,脑脊液病原高通量测序(NGS)阳性比5/5。脑脊液呈渗出性改变,白细胞升高,以单个核细胞升高为主。所有患者均应用多西环素、利福平、头孢曲松、头孢克肟、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或磺胺中的2~4种联合治疗。多数患者预后较好。【结论】来自布鲁菌病疫区的患者存在中枢神经系统表现需要考虑神经型布鲁菌病的可能性。当脑脊液出现渗出性改变时,可以通过结合布鲁氏菌血清学、血培养、脑脊液培养和NGS来鉴别其他病原体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NGS可以明显提高神经型布鲁菌病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布鲁氏菌病 布鲁氏菌 脑炎 脑膜炎 脑膜脑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型布鲁氏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曹秀云 张哲林 +1 位作者 石树君 柴丽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43-848,共6页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轻重不等。当布鲁氏菌侵入神经系统引起的炎症性疾病称作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神经炎是这种疾病的重...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轻重不等。当布鲁氏菌侵入神经系统引起的炎症性疾病称作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神经炎是这种疾病的重要特征,主要表现为脑膜炎、脑膜脑炎、脑脊髓膜炎、脊髓炎、急性脑血管病、周围神经病、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炎等。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明确,目前也没有确切的诊断标准,其临床症状、脑脊液检验及影像学表现不典型,常与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混淆,容易漏诊及误诊。为了提高临床工作者对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认识及重视,本文将对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临床特点及可能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研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布鲁氏菌 炎症 机制 临床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型布鲁氏菌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预防 被引量:8
3
作者 赵婷婷 赵世刚 +1 位作者 苏霄 刘丹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03-508,共6页
布鲁氏菌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人兽共患病,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7大最容易被忽视的疾病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由于管理不善和资源有限,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种内/种间(动物与动物之间... 布鲁氏菌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的人兽共患病,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7大最容易被忽视的疾病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由于管理不善和资源有限,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近年来种内/种间(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人之间)感染率不断增加,至今仍困扰着世界.人类布鲁氏菌病易使多系统受累,一旦发展到慢性阶段,将难以治愈,对人类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神经系统受累为布鲁氏菌病的并发症之一,称为神经型布鲁氏菌病(neuobrucellosis,NB),NB在布鲁氏菌病中的发病率为1%~2%,本文重点总结了NB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及疫苗制作的研究进展,为今后该病在诊断及预防中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布鲁氏菌 机制 诊断方法 疫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