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50
1
作者 孙春霞 葛东明 +3 位作者 丁涟沭 王爱凤 王正梅 林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3248-3251,共4页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230例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预...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230例患者按住院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结果:患者发生不良事件观察组为11例,对照组为30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6种不良事件各自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22%,对照组为85.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有效的预见性护理,能够降低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预见性护理 安全管理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陈桂兰 高作良 +3 位作者 阮巧芬 王迎春 柯晓燕 黄静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2期81-82,共2页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现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调查505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以及是否实施侵入性操作。采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物体表面标本792份进行细菌监测。结果...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现状,采取针对性的防控措施。方法调查505例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感染部位,以及是否实施侵入性操作。采集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环境、物体表面标本792份进行细菌监测。结果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为22.77%,其中呼吸道感染居首位,占46.96%。接受过侵入性操作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未接受者(均P<0.01)。环境细菌监测合格率为61.36%。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高,加强环境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重视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严防交叉感染,加强基础护理,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约束评估工具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病人身体约束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被引量:10
3
作者 葛娟 柏慧华 +5 位作者 王德生 祝晓娟 钱婷 朱雪芳 虞杨 刘聪灵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293-1296,共4页
目的:比较高危导管滑脱护理评估表、约束必要性等级工具(treatment interference protocol,TIP)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病人身体约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病人分为TIP组46例,对照组32例,TIP组采用... 目的:比较高危导管滑脱护理评估表、约束必要性等级工具(treatment interference protocol,TIP)在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病人身体约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病人分为TIP组46例,对照组32例,TIP组采用TIP进行评估,对照组采用高危导管滑脱护理评估表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病人身体约束率、约束时间、非计划拔管率、约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TIP组的身体约束率低于对照组,约束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6和0.016)。TIP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生非计划拔管。TIP组约束并发症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高危导管评估表相比,TIP能帮助护士对神经外科危重病人的约束必要性做出正确评估,有效降低身体约束率,缩短约束时间和减少约束相关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约束 约束评估工具 效果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赵素民 赵贵锋 +3 位作者 陈峰 刘永飞 康伟民 武靓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629-632,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NSICU452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中心静脉导管相... 目的调查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SICU)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NSICU452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率、病原菌分布和药物耐药性情况。结果 452例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中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21例,感染率4.6%。股静脉部位置管感染率(10.5%)高于颈内静脉(4.0%)和锁骨下静脉(2.6%),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55,P=0.008)。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患者中共分离鉴定出病原菌2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3株(50.0%),革兰阴性菌11株(42.3%),真菌2株(7.7%)。革兰阳性菌中以表皮葡萄球菌(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3株)最常见;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4株)、黏质沙雷菌(3株)最常见;真菌为白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各1株。引起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前2位是表皮葡萄球菌(19.2%)、肺炎克雷伯菌(15.4%);13株革兰阳性菌对青霉素、红霉素、苯唑西林、克林霉素有较高的耐药率;11株革兰阴性菌对头孢唑林、哌拉西林有较高的耐药率;2株念珠菌对氟康唑、伏立康唑、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等药物高度敏感。结论 NSICU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病原菌中以革兰阳性菌为主,表皮葡萄球菌最为常见,革兰阴性菌中以肺炎克雷伯菌较为常见,且耐药率均较高。临床应注意无菌操作,并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减缓耐药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病房 中心静脉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临床调查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陈 蒋纯 +4 位作者 刘敏 王振宇 王弘略 杨昌贵 刘坤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7-131,共5页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感染部位病原菌的构成及感染影响因素,以寻求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自制调查表收集贵州省铜仁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362例N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感染... 目的通过调查分析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感染部位病原菌的构成及感染影响因素,以寻求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自制调查表收集贵州省铜仁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5月362例NICU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年龄、感染部位、感染诱发因素、病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可能的影响因素等并作分析。结果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8.5%,8.2例/1 000床日,高于同期医院其他科室的感染率;发生医院感染的主要疾病为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和医院获得性肺炎,分别为58.2%和34.3%;共检出病原菌220株,其中革兰阴性杆菌103株(46.8%),革兰阳性球菌96株(43.6%),真菌21株(9.5%)。金葡菌除对万古霉素呈敏感外,对其余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80.0%,大肠埃希菌除对亚胺培南耐药率低,为1.1%外,对其余测试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20.0%。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住院时间、是否机械通气、侵袭性操作、H2受体拮抗剂的使用有关。结论 NICU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率高,感染部位集中,影响因素复杂,应采取综合措施控制医院感染,加强病室管理,在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监测病原菌及其耐药性,减少住院期间的交叉感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6
作者 王艳新 易晓平 +1 位作者 李曼 袁媛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319,共7页
目的 分析神经重症监护病房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纳入2017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重症... 目的 分析神经重症监护病房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纳入2017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收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重症监护病房的SAH患者。入院后,采用统一化标准方案收集患者人口学、疾病情况、手术治疗等临床信息。根据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the intensive care unit,CAM-ICU)的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谵妄组及非谵妄组,对比两组间资料的差异,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计算模型的AUC并使用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共纳入SAH患者252例,42例(16.7%)发生了谵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饮酒史(OR 4.005,95%CI 1.538~10.432,P<0.001)、冠心病史(OR 6.758,95%CI 2.048~22.301,P<0.001)、机械通气(OR 7.816,95%CI 2.305~26.500,P<0.001)、使用镇痛药物(OR 2.832,95%CI 1.093~7.334,P=0.032)、使用镇静药物(OR 21.896,95%CI 8.397~57.092,P<0.001)、低蛋白血症(OR 3.047,95%CI 1.121~8.282,P=0.029)是神经重症监护病房SAH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预测模型为Logit(P)=-4.553+1.388×饮酒史+1.911×冠心病史+2.056×机械通气+1.041×使用镇痛药物+3.086×使用镇静药物+1.114×低蛋白血症。该模型AUC值为0.890(95%CI 0.829~0.951,P<0.001);Hosmer-Lemeshow检验χ^(2)=3.579,P=0.733;最大约登指数为0.695,对应的敏感度为0.762,特异度为0.933,预测准确率为89.7%。结论 饮酒史、冠心病史、机械通气、使用镇痛药物、使用镇静药物以及低蛋白血症是神经重症监护病房SAH患者发生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谵妄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疗法在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35
7
作者 陈宇革 杨亚平 +2 位作者 朱莉 商慧兰 龚蔚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0期17-18,70,共3页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改善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不良情绪及疼痛的效果。方法将90例全身麻醉手术后进入外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专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改善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不良情绪及疼痛的效果。方法将90例全身麻醉手术后进入外科重症监护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术后采用专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5天的抑郁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ous scale,VAS)、收缩压和舒张压。结果治疗前和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的SDS、VAS评分及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和第5天,观察组患者的SDS、VAS评分及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音乐疗法可减轻ICU患者的抑郁情绪,稳定血压,减轻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适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疗法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抑郁 疼痛 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袋鼠式照护对早产儿生理、行为和神经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8
作者 胡晓静 张玉侠 +3 位作者 庄薇 曹云 陈超 周文浩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157,共6页
袋鼠式护理(KC)最早始于波哥大,当时早产儿的死亡率高达70%[1]。缺乏暖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同一台暖箱里面放置2名甚至更多的婴儿,增加了感染机会;同时母婴分离状态也使得很多早产儿被放弃治疗。研究者发现将婴儿放到母亲裸露的皮肤上... 袋鼠式护理(KC)最早始于波哥大,当时早产儿的死亡率高达70%[1]。缺乏暖箱是其中的原因之一,同一台暖箱里面放置2名甚至更多的婴儿,增加了感染机会;同时母婴分离状态也使得很多早产儿被放弃治疗。研究者发现将婴儿放到母亲裸露的皮肤上进行大面积的皮肤接触,不仅可以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还可以促进其生长发育[2],20世纪80~90年代该研究结果得以广泛传播,很多NICU都纷纷开展了K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袋鼠式护理 早产儿 神经发育 生理 照护 行为 皮肤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多重耐药菌及综合干预效果 被引量:23
9
作者 刘帆 刘逸文 +1 位作者 郑勇 尹维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了解某院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并评价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方法对某院2011年3—12月入住神经科ICU>48 h的患者进行MDRO目标性监测,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MDRO感染情况。结果共监测住院患者932... 目的了解某院神经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情况,并评价综合干预措施效果。方法对某院2011年3—12月入住神经科ICU>48 h的患者进行MDRO目标性监测,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MDRO感染情况。结果共监测住院患者932例,发生MDRO医院感染72例,发病率为7.73%;居前5位的MDRO为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MDRO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其次为泌尿道和血液系统。干预前MDRO检出率为11.70%(55株),干预后为3.68%(17株),干预前后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675,P<0.001)。结论神经科ICU住院患者易感染MDRO,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其医院感染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重症监护病房 多重耐药菌 病原菌 干预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贾淑梅 刘冰 +2 位作者 扬秀玲 王雅莉 顾克菊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 了解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方法对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麻醉科ICU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用ALOS调整感染率,并对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1113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30例次,感染发病率为20.7%,其中心脏... 目的 了解外科重症监护病房(ICU)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方法对心脏外科、神经外科、麻醉科ICU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用ALOS调整感染率,并对侵入性操作相关感染进行分析。结果 1113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30例次,感染发病率为20.7%,其中心脏外科为19.6%,神经外科为11.8%,麻醉科为44.0%。经ALOS调整后,心脏外科为23.9%,神经外科为25.7%,麻醉科为16.4%。同期回顾性调查明显低于前瞻性调查的感染发病率。气管切开相关肺炎日感染发病率三个科平均为132.5‰。结论 重症监护病房是医院感染重点监测部门,应进行前瞻性调查;必须加强对患者呼吸道相关器械的消毒管理,以降低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 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调查 发病率 IC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监护病房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频次的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晶 周晶 +3 位作者 田洋洋 宋岩 于鸿源 纪微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1-334,共4页
目的通过对神经外科监护病房(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现状的调查,探讨最佳消毒频次。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ICU内的床栏、微量泵、监护仪按钮、洗手液按压开关、鼠标、病历的物体表面共6项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消毒后2、4、6... 目的通过对神经外科监护病房(ICU)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现状的调查,探讨最佳消毒频次。方法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外科ICU内的床栏、微量泵、监护仪按钮、洗手液按压开关、鼠标、病历的物体表面共6项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消毒后2、4、6、8 h进行采样,培养48 h后读取菌落数。比较不同消毒后时间点的菌落数。结果床栏和监护仪按钮消毒后不同时间点采样菌落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平均菌落数均<5 CFU/cm^2。微量泵、洗手液按压开关、鼠标、病历消毒后不同时间点采样菌落数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该四类物体表面消毒后8 h的菌落数均高于消毒后6 h(均P<0.05)。结论 ICU内不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污染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应根据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实际情况制定最佳的消毒频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接触物体表面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病房 消毒 频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3
12
作者 周晴 钟鸣 +3 位作者 胡必杰 阴忆青 黄声雷 诸杜明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52-356,共5页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查阅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上海中山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抗菌药物使用量(以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表示),及同期该病房送检的临床标本中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菌...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与抗菌药物的使用强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查阅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上海中山医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抗菌药物使用量(以antibiotics use density,AUD表示),及同期该病房送检的临床标本中检出的铜绿假单胞菌菌株的耐药率,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该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送检的临床标本中所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共429株(不包括2周内重复菌株),标本来源大部分为痰标本(92.3%)。在2009年和2011年铜绿假单胞菌对各种抗菌药的耐药率分别为:亚胺培南9.1%和45.7%、头孢哌酮-舒巴坦1 8.2%和42.9%、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2.7%和48.6%,上述结果显示该菌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有上升。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27.3%和54.3%,P<0.01)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4.6%和14.3%,P<0.01)的检出率也明显升高。亚胺培南(AUD:2.32上升至4.96)、头孢哌酮-舒巴坦(AUD:0.16上升至7.56)、哌拉西林-他唑巴坦(AUD:2.19上升至4.76)的使用强度呈明显上升。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与亚胺培南的使用强度的相关系数为0.570,P值为0.067。亚胺培南的使用强度与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0.01,R=0.881)及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P=0.031,R=0.647)的发生率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发生率也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使用强度相关(P=0.038,R=0.630)。结论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与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的增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调查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0
13
作者 顾克菊 田英然 +2 位作者 杜军丽 贾淑梅 刘冰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2期24-26,共3页
目的 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N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分析 ,提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方法 调查 2 0 0 1年 4月至 9月期间NICU 6 1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分析所分离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 目的 对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N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病原菌流行病学进行调查分析 ,提出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方法 调查 2 0 0 1年 4月至 9月期间NICU 6 1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 ,分析所分离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医院感染发生率为 6 3.9% (39/ 6 1) ,其中肺部感染发生率 5 4 9% (2 8/ 5 1)。分离出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 (34/ 70 ) ,其次为革兰阳性菌 (2 4 / 70 )和真菌 (12 / 70 )。革兰阴性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居首位 ,且呈多重耐药 ,MRSA分离率占葡萄球菌的 6 6 .7% (10 / 15 )。结论 NICU内医院感染发生率较普通病房高 ,医院感染病原菌复杂且对抗菌药物呈现多重耐药。应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医护人员要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消毒隔离管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调查 护理 NICU 病原菌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卒中相关性肺炎非发酵菌的构成及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谢惠芳 刘艳 +1 位作者 龙军 颜振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3271-3273,共3页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卒中相关性肺炎非发酵菌构成及病原菌耐药特点。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脑卒中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到的非发酵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结果:经培养鉴... 目的:了解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卒中相关性肺炎非发酵菌构成及病原菌耐药特点。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我院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急性脑卒中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下呼吸道标本中分离到的非发酵菌进行鉴定、药敏试验。结果:经培养鉴定共取得211株致病菌,革兰阴性杆菌125株(59.2%),革兰阳性球菌66株(31.3%),真菌20株(9.5%),其中非发酵菌89株,占革兰阴性杆菌的71.2%,在89株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位于首位,其次是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洋葱假单胞菌。药敏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呈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头孢菌素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但对碳青霉烯类、舒巴坦与β内酰胺类复合剂仍保持较高敏感性。结论:该医疗单元非发酵菌病原菌构成以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主,非发酵菌呈多重耐药现象,临床上应高度重视卒中相关性肺炎的防治,加强病原菌的诊断及药敏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 卒中相关性肺炎 非发酵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流行病学分析及耐药性调查 被引量:10
15
作者 邹丽华 胡新勇 +1 位作者 陈铮立 宋艳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病原学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对某院NICU的179例医院感染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179例患者共培养出菌株346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2.89%),革兰阳性球菌...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病原学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对某院NICU的179例医院感染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结果:179例患者共培养出菌株346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52.89%),革兰阳性球菌为38.15%,真菌为8.96%。以下呼吸道感染居多(83.80%),其次为泌尿道感染(10.61%)、血管相关性感染(2.79%)、中枢神经系统感染(1.68%)和血液系统感染(1.12%)。结论:降低NICU内医院感染率的重点是控制下呼吸道感染,急性期加强革兰阳性球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后期加强对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额外预防措施,有效控制耐药菌株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监护病房 医院感染 病原学特点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医学助推神经外科发展得更快、更高、更强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宁 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共3页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在神经外科危重疾病的治疗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的学科建设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并且受各地区经济发展、神经外科科室规模、技术水平差异较大等因素的制约,故仍处于起步阶段。作者借鉴国外神经...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在神经外科危重疾病的治疗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的学科建设滞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并且受各地区经济发展、神经外科科室规模、技术水平差异较大等因素的制约,故仍处于起步阶段。作者借鉴国外神经外科重症的发展历史,回顾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监护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过程,期待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的科室建设、理念的形成以及专业队伍的扩大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助推神经外科向更高、更难、更强的领域进步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神经外科重症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淑贞 黄源春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59-161,共3页
目的:了解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感染患者标本中病原学的特点,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2年10月SICU感染患者标本中病原学的检出情况。结果:202份临床标本共分离出260株细菌,50份标本为混合感染。条件... 目的:了解外科重症监护病房(SICU)感染患者标本中病原学的特点,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2年10月SICU感染患者标本中病原学的检出情况。结果:202份临床标本共分离出260株细菌,50份标本为混合感染。条件致病菌为SICU感染的主要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占60.0%,主要是产气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不动杆菌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占24.6%,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真菌占15.4%,主要为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检出率,在大肠埃希菌为80.0%,肺炎克雷伯菌为73.6%;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91%,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中为92%。各类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严重耐药且呈多重耐药。结论:需加强SICU病原菌耐药性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重症监护病房 感染 病原学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分析——重点讨论听神经病的筛查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金毛 叶炎林 +1 位作者 王三南 邢光前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基于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新生儿的筛查,初步获得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在此类人群中患病情况的基本资料,探讨适合于我国国情的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方法采用自动听性脑干反... 目的基于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新生儿的筛查,初步获得听神经病(auditory neuropathy,AN)在此类人群中患病情况的基本资料,探讨适合于我国国情的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模式。方法采用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utomated 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ABR)两阶段筛查方案,即:NICU新生儿在出院前或病情稳定时以AABR进行听力初筛,对未通过者发放复筛通知单,嘱出院1个月后门诊接受AABR复筛。复筛仍未通过者,于3个月内转诊到我院儿童听力中心,进行包括听性脑干反应(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 product otoacoustic emission,DPOAE)和声导抗测试在内的全面听力学诊断评估。如ABR波V反应阈>35dBnHL,则认为有听力损失。AN诊断依据:ABR缺失、严重异常或阈值≥70dBnHL,伴DPOAE正常和声导抗测试鼓室图呈单峰型或双峰型。结果对2007年9月—2009年4月从我院NICU出院的1343名新生儿进行了听力筛查。117例(8.7%)未通过出院前的AABR初筛,其中88例(75.2%)1月后接受了AABR复筛,22例未通过。后者经全面的听力学诊断评估,10例(7.4‰)双侧或单侧ABR阈值>35dBnHL,诊断有听力损失,其中2例(1.5‰)分别表现为双耳ABR缺失和阈值>70dBnHL,而DPOAE正常、鼓室图为单峰型以及镫骨肌声反射未引出,诊断为AN。结论本组NICU新生儿听力损失总发病率(7.4‰)及听神经病发病率(1.5‰)低于已往文献报道。本研究未发现任何可以预测AN发生的听力损失高危因素,这可能与目标人群样本量较小有关。AABR两阶段筛查法是NICU新生儿合适的听力筛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筛查 神经 自动听性脑干反应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41
19
作者 朱姝芹 许勤 童孜蓉 《护理学杂志》 2012年第8期8-10,共3页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现状,分析其特征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前瞻性观察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置管和拔管的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患者119例,置管337例次,... 目的了解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现状,分析其特征及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前瞻性观察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置管和拔管的情况,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患者119例,置管337例次,总置管时间1 872.5d,非计划性拔管18例次,16例次为胃管、尿管等低危导管;13例次为自行拔管,其中10例次为有约束自行拔管。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患者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可能性高,约束并不能避免其发生,应从多方面控制,加强细节管理和重点患者的防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非计划性拔管 临床特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护士对专科护士资质要求及培训需求的调查 被引量:15
20
作者 戚春霞 厉春林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24期54-57,共4页
目的了解护士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专科护士(CNS)资质要求的理解及培训需求,探求合理的培训方式,为完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CNS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102名护士对CNS资质要求的理解及培训需求。结... 目的了解护士对神经外科重症监护专科护士(CNS)资质要求的理解及培训需求,探求合理的培训方式,为完善神经外科重症监护CNS队伍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102名护士对CNS资质要求的理解及培训需求。结果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对CNS资质需求评分为3.06±0.95,其中对强健的身体素质、较强的临床判断能力和应对能力、熟练的专科护理操作技术评分较高;对培训内容的需求评分为3.00±0.95,其中对危重症观察及护理、急救技术、监护仪及各种抢救设备的使用与保养需求评分较高。不同职称护士对不同培训方式的需求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护士对CNS资质要求的理解较好,不同层次护士对培训内容及方式的需求不同,应安排有针对性的培训,满足不同层次护士的培训需求,提高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重症监护 专科护士 培训 需求 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