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型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单位基因和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关联研究
1
作者 刘霞 孔凡芝 +4 位作者 彭志珍 万晓娜 王常青 程璐 洪晓虹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探讨CHRNA7、COM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聚丙烯酰胺凝胶芯片技术,检测粤东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与正常对照者(100例)CHRNA7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337980、rs1909884、rs883473)和C... 目的探讨CHRNA7、COMT基因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聚丙烯酰胺凝胶芯片技术,检测粤东地区精神分裂症患者(140例)与正常对照者(100例)CHRNA7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2337980、rs1909884、rs883473)和COMT基因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4680、rs737865、rs165599),并对分型结果进行测序鉴定。结果所有位点的单核苷多态性与精神分裂症发病风险无关联(均P>0.05)。结论在中国粤东地区CHRNA7基因3个位点(rs2337980、rs1909884、rs883473)和COMT基因3个位点(rs4680、rs737865、rs165599)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精神分裂症无关,但此结论尚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儿 茶酚-O-甲基转移酶基因 神经型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单位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3和/或α5型在大鼠脑垂体中的表达:荧光双标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2
作者 金亮 鞠躬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5-58,共4页
 为了探讨在大鼠脑垂体中,包含α3和 /或α5亚单位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 -AChR)是否存在,我们运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对成年雄性大鼠脑垂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N -AChR的α3和 /或α5亚单位样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局限性地分布在神经...  为了探讨在大鼠脑垂体中,包含α3和 /或α5亚单位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 -AChR)是否存在,我们运用免疫荧光双标记技术对成年雄性大鼠脑垂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N -AChR的α3和 /或α5亚单位样免疫反应阳性物质局限性地分布在神经垂体的催产素能神经纤维上,并一直延续到神经垂体的尾侧末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垂体 雄性大鼠 烟碱乙酰胆碱受体 单位 免疫组织化学 表达 神经垂体 末端 荧光 神经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神经损伤再生后肌肉nAChRε亚单位基因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张盈帆 江华 +2 位作者 林子豪 蔡在龙 吴包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建立肌肉内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 )ε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观察周围神经损伤后肌肉内nAChRε亚单位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构建克隆载体pMD18 T ε作为定量模板,进行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同时测定该法... 目的:建立肌肉内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 )ε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观察周围神经损伤后肌肉内nAChRε亚单位mRNA表达的变化。方法:构建克隆载体pMD18 T ε作为定量模板,进行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反应,同时测定该法的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同法检测大鼠股薄肌支配神经损伤修复后不同时间肌肉标本内nAChRε亚单位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用该方法检测nAChRε亚单位mRNA表达,其线性检测范围为6 个数量级,最低检测下限为1×102 拷贝,最高检测上限为1×107 拷贝。大鼠股薄肌支配神经损伤后,与对照组相比ε亚单位mRNA表达的拷贝数先增加后减少,在术后第3 周降到最低后又逐渐增高,但到术后30 周仍处于低水平(P<0.01)。结论:采用Taq Man实时荧光定量RT PCR检测nAChRε亚单位mRNA的表达水平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线性检测范围宽的优点。神经损伤再生的晚期ε亚单位mRNA表达水平较损伤前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ε单位 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周围神经损伤 基因表达和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碱能抗炎通路在电针预处理调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中的作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马治 白福海 +3 位作者 周恒 和姗 段海峰 王强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45-750,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电针(EA)+MCAO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单位(α7nAChR)PHA-543,613+M... 目的:观察电针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假手术组(Sham),脑缺血再灌注组(MCAO),电针(EA)+MCAO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亚单位(α7nAChR)PHA-543,613+MCAO组,溶剂(Vehicle)+MCAO组,α7nAChR抑制剂α-BGT+EA+MCAO组,溶剂+EA+MCAO组。脑缺血再灌注后3 d取材,运用Western Blot技术以及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脑缺血半暗带小胶质细胞经典激活状态(M1型)及选择性激活状态(M2型)特异性标志分子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MCAO组比较,电针预处理组(EA+MCAO)M1型小胶质细胞标志分子iNOS表达下调(P<0.05),M2型小胶质细胞标志分子Arginase表达上调(P<0.05);(2)α7nAChR激动剂PHA-543,613可模拟电针预处理的作用,使小胶质细胞由M1型向M2型转化;α7nAChR抑制剂α-BGT逆转了电针促进小胶质细胞由M1型向M2型转化的作用。结论:电针预处理可以使脑缺血再灌注后小胶质细胞由M1型向M2型转化,α7nAChR参与了电针预处理对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改变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电针 烟碱乙酰胆碱受体α7单位 脑缺血再灌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