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MGB1在神经变性疾病炎症反应过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江楠 丁智斌 +5 位作者 杨婷 侯苗苗 韩红霞 马存根 宋丽娟 李新毅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2-478,共7页
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组以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变性和凋亡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慢性神经炎症反应作为其潜在致病和诱发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HMGB1作为一种广泛表达的非组蛋白核蛋白,在维持染色体稳态同时,主要通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 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组以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变性和凋亡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进行性疾病,慢性神经炎症反应作为其潜在致病和诱发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HMGB1作为一种广泛表达的非组蛋白核蛋白,在维持染色体稳态同时,主要通过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和Toll样受体等参与机体炎症反应过程。HMGB1作为参与神经炎症的关键因子,广泛参与神经变性疾病发生发展,可能成为神经变性疾病的生物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本文就HMGB1在神经变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讨靶向HMGB1治疗神经变性疾病提供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神经变性疾病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合酶在神经变性疾病神经元进行性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高俊鹏 孙珊 +2 位作者 李文伟 赵虹 蔡定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14-220,共7页
环氧合酶(COX)是非甾体抗炎药的主要作用靶点。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被发现至今,COX已被证实广泛参与炎性反应过程。小胶质细胞是介导"神经炎性反应"的主要细胞类型,过去十年中,COX通路参与小胶质细胞激活及神经变性过程的机制... 环氧合酶(COX)是非甾体抗炎药的主要作用靶点。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被发现至今,COX已被证实广泛参与炎性反应过程。小胶质细胞是介导"神经炎性反应"的主要细胞类型,过去十年中,COX通路参与小胶质细胞激活及神经变性过程的机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对该领域的新近研究成果予以论述,并以三大神经变性疾病,即阿尔采末病(AD)、帕金森病(PD)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为例,对COX在其发病中的作用加以阐释,突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为神经变性疾病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合酶 神经变性疾病 阿尔采末病 帕金森病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融合、分裂与神经变性疾病 被引量:7
3
作者 许美芬 何轶群 管敏鑫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13-1119,共7页
线粒体是一种处于高度运动状态的频繁地进行融合与分裂的细胞器.在生理状态下,线粒体的融合与分裂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这种平衡受线粒体融合蛋白1/2(Mfn1/2)、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和动力相关蛋白1(Drp1)的调节.Mfn1/2介导线粒体外膜... 线粒体是一种处于高度运动状态的频繁地进行融合与分裂的细胞器.在生理状态下,线粒体的融合与分裂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这种平衡受线粒体融合蛋白1/2(Mfn1/2)、视神经萎缩蛋白1(OPA1)和动力相关蛋白1(Drp1)的调节.Mfn1/2介导线粒体外膜的融合,而OPA1则参与线粒体内膜的融合,这些蛋白受泛素化和蛋白水解的调控.Drp1参与线粒体的分裂过程,受多种翻译后修饰的调节,如磷酸化、泛素化、SUMO化和S-硝基化.对于神经元来说,线粒体融合分裂的动态平衡对保证神经元末梢长距离运输和能量平均分布是非常重要的.因此,线粒体融合分裂异常可能是许多神经变性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对线粒体融合而言,Mfn2错义突变将导致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2型(CMT2A);OPA1错义突变将引起显性遗传性视神经萎缩(ADOA),而就线粒体分裂而言,Drp1突变与多系统功能障碍的新生儿致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融合与分裂 神经变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组织铁沉积性神经变性疾病的临床与基因学特点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洋 毕鸿雁 +1 位作者 赵伟秦 赵亚明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47-650,共4页
脑组织铁沉积性神经变性(NBIA)疾病是一组以铁离子聚集于脑组织为特点的进行性锥体外系疾病,虽然其发病率尚无确切的统计学资料,但已知发病在种族人群、年龄、性别方面并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神经变性疾病 铁代谢障碍 磁共振成像 基因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在神经变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邓钰蕾 陈生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关键词 神经变性疾病 核转录因子 NF-ΚB 淋巴细胞 发病机制 ALZHEIMER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与神经变性疾病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飞 杜芸兰 李焰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10,22,33,43,47,共5页
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组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特定区域神经元发生变性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包括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HD)等,这... 神经变性疾病是一组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特定区域神经元发生变性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疾病,主要包括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亨廷顿舞蹈病(Huntington’s disease,HD)等,这些疾病均以异常蛋白质聚集和神经元选择性丢失为特征。虽然细胞自身具备清除这种蛋白质的途径,但是当其产生速度超过清除速度时,将会聚集并干扰细胞的正常功能。因此,寻找降解异常蛋白质的有效途径,对于治疗神经变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 神经变性疾病 聚集小体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神经变性疾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陈彪 郑晓立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4-7,共4页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载体和生理功能的执行者,对蛋白质复杂多样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将在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等多个层次上全面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而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一次完成大量蛋白质的高通量分析.具有其他研究手...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载体和生理功能的执行者,对蛋白质复杂多样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将在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等多个层次上全面揭示生命现象的本质。而蛋白质组学技术可以一次完成大量蛋白质的高通量分析.具有其他研究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是当今生命与生物技术中最活跃、最前沿、应用最广泛的研究领域之一。自2003年正式启动国际“人类蛋白质组计划”以来.我国政府对蛋白质的研究和发展十分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并将“功能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纳入国家“十一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成为生物和医药领域4项重大研究项目之一.这必将推动我国蛋白质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发现具有应用前景的生物学标志物。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但目前在诊断方面尚无可靠的生物学标志物,而主要依靠医师的临床经验.其漏诊率和误诊率均较高。因此,应用先进的蛋白质组学技术,尽快开发出具有早期预警、早期诊断价值的生物学标志物将是今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的前沿课题。我们将本期专题定为“蛋白质组学研究”,旨在使临床医师更为深入地了解蛋白质组学的相关技术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也希望使大家知道这项实验室中的前沿技术已距临床很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我们诊断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先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组学技术 神经变性疾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生物学标志物 早期诊断价值 人类蛋白质组计划 科学技术发展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集素蛋白与神经变性疾病 被引量:1
8
作者 马建芳 陈生弟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04-307,共4页
关键词 糖蛋白 聚集素 神经变性疾病 SERTOLI细胞 血清蛋白质 氨基酸序列分析 聚集作用 载脂蛋白 睾酮抑制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6在聚集小体和神经变性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方韵 梁中琴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03-307,共5页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6(HDAC6)是主要存在于胞浆中的微管脱乙酰基酶,在体内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研究表明,错误折叠和聚集的蛋白质组成的聚集小体是神经变性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聚集小体在早期通过自吞噬作用,对细胞起着保护性作用,而...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6(HDAC6)是主要存在于胞浆中的微管脱乙酰基酶,在体内参与多种重要的生物学过程。研究表明,错误折叠和聚集的蛋白质组成的聚集小体是神经变性疾病的主要病理特征,聚集小体在早期通过自吞噬作用,对细胞起着保护性作用,而HDAC6能调节聚集小体的形成并且参与自噬性降解。本文综述了近几年HDAC6参与聚集小体以及神经变性疾病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为神经变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并为新药研发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脱乙酰基酶6 聚集小体 神经变性疾病 自吞噬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质网应激介导神经变性疾病错折叠蛋白的神经毒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俊鹏 蔡定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01-205,共5页
Endoplasmic reticulum(ER)stress can be caused by disturbances in the function of the ER with the accumulation of misfolded proteins.The ER response is characterized by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causing translation... Endoplasmic reticulum(ER)stress can be caused by disturbances in the function of the ER with the accumulation of misfolded proteins.The ER response is characterized by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UPR)causing translational attenuation,induction of ER chaperones and degradation of misfolded proteins.In case of prolonged or aggravated ER stress,cellular signals leading to apoptosis are activated.ER stress has been suggested to be involved in human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such as Alzheimer’s disease,Parkinson’s disease,and 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s well as other disorders.Here we will discuss the neurotoxic effect of ER stress in these three maj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and highlight current knowledge in this field that may reveal novel insight into disease mechanisms and help to design better therapies for these disorde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质网 蛋白质折叠 神经变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神经变性疾病的康复 被引量:1
11
作者 江钟立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91-392,共2页
神经变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是一类由大脑和脊髓中特定区域神经元发生变性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病、脊髓小脑共济失调、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多系统萎... 神经变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是一类由大脑和脊髓中特定区域神经元发生变性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疾病,主要包括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病、脊髓小脑共济失调、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多系统萎缩症等。此类疾病大多病因不明,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药物只能缓解部分症状。由于疾病多呈慢性进展,患者的运动功能和记忆等相关认知功能随时间的推移进行性恶化,最终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丧失和社会功能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变性疾病 脊髓小脑共济失调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康复 神经系统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多发性硬化症 多系统萎缩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u蛋白与神经变性疾病关系的研究
12
作者 赵永波 王枫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13-315,共3页
关键词 TAU蛋白 神经变性疾病 分子遗传学 病理学 额颞叶痴呆 帕金森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变性疾病相关睡眠障碍的循证治疗 被引量:5
13
作者 林雪 李娟 刘凌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691-696,共6页
目的 评价神经变性疾病相关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为神经变性疾病相关睡眠障碍提供具有循证证据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分别以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 or sleep disturbance)、神经变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帕金... 目的 评价神经变性疾病相关睡眠障碍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为神经变性疾病相关睡眠障碍提供具有循证证据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 分别以睡眠障碍(sleep disorder or sleep disturbance)、神经变性疾病(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or PD)、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or AD)、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 or MSA)等中英文词组作为检索词,检索PubMed、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英国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等数据库获取关于神经变性疾病相关睡眠障碍的系统评价、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临床对照试验、病例观察、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等文献,采用Jadad量表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经筛选共纳入与神经变性疾病相关睡眠障碍治疗相关的英文文献35篇,包括系统评价2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5篇、临床对照试验13篇和病例观察13篇,余2篇为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与治疗无关。35篇文献中13篇被评为高质量文献,余22篇被评为低质量文献。经对各项临床试验治疗原则和不同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评价显示:(1)帕金森病相关睡眠障碍的治疗建议为注意睡眠卫生、合理应用拟多巴胺类药物,可改善失眠;亮光疗法可改善昼夜节律失调;氯硝西泮可改善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等。但迄今为止尚缺乏标准治疗方案,仍待更多的临床研究。(2)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睡眠障碍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其中药物治疗以褪黑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药、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等为主;非药物治疗包括亮光疗法及行为疗法,但仍待更多的临床研究证明其疗效。(3)多系统萎缩相关睡眠障碍主要有睡眠相关呼吸障碍和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睡眠相关呼吸障碍以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为一线治疗方案,快速眼动睡眠期行为障碍首选氯硝西泮。(4)与睡眠障碍相关的其他神经系统变性疾病还有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路易体痴呆等,但鲜有临床治疗的研究报道。结论 借助循证医学评价方法可为神经变性疾病相关睡眠障碍的循证治疗提供临床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变性疾病 睡眠障碍 循证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变性疾病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丽立 王维治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2期102-109,共8页
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一类临床表型复杂、难以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疾病群,发病隐匿且多呈慢性进行性发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关键。探寻神经变性疾病特异性的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对指示或评价特定神经变性损害,以及对此类疾病的... 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是一类临床表型复杂、难以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疾病群,发病隐匿且多呈慢性进行性发展,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十分关键。探寻神经变性疾病特异性的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对指示或评价特定神经变性损害,以及对此类疾病的早期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本文就脑脊液生物学标志物在常见神经变性疾病(多发性硬化、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中的研究现状,以及对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辅助价值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变性疾病 脑脊髓液 生物学标记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异质性及其在神经变性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5
作者 邹林辉 石亚军 马磊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14-317,共4页
几乎在所有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中,均可观察到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T)活化的现象,包括脑感染、脊髓损伤、脑卒中、癫痫等,AST活化在以上疾病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在CNS病变中,AST经历增生、... 几乎在所有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疾病中,均可观察到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T)活化的现象,包括脑感染、脊髓损伤、脑卒中、癫痫等,AST活化在以上疾病进程中具有重要作用^([1])。在CNS病变中,AST经历增生、活化等过程,最终转变成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reactive astrocytes,RAS)^([2,3])。传统观念认为RAS阻碍神经修复,但新近研究表明RAS具有极大的异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 异质性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变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与神经变性疾病
16
作者 杨胜乾 杜冠华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48-757,共10页
神经变性疾病是由于神经元或者髓鞘的损伤、丢失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病因复杂,影响因素甚多,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蛋白激酶在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蛋白激酶抑制剂能有效保护神经细胞,缓解或减轻神... 神经变性疾病是由于神经元或者髓鞘的损伤、丢失引起的神经系统疾病,其病因复杂,影响因素甚多,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蛋白激酶在神经变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蛋白激酶抑制剂能有效保护神经细胞,缓解或减轻神经变性疾病的病情。本文就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顿病等神经变性疾病中所涉及的蛋白激酶及其抑制剂进行综述,分析各蛋白激酶与主要神经变性疾病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针对这些疾病的药物研发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认为新型复方药物可能成为治疗神经变性疾病药物研发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 神经变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亨廷顿病 蛋白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多聚磷酸盐在神经变性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潜在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耿雪薇 陈晓丹 +3 位作者 黄筱钧 黄胜 罗洪斌 石廷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4-743,共10页
无机多聚磷酸盐(inorganic polyphoshpate,polyP)是由磷酸根通过高能磷酸键连接而成的线状聚合物[1]。在生物出现之前polyP就已经存在于地球。在早期地球的高压和干燥环境中能产生polyP,比如在类似地球早期环境的火山口存在polyP。poly... 无机多聚磷酸盐(inorganic polyphoshpate,polyP)是由磷酸根通过高能磷酸键连接而成的线状聚合物[1]。在生物出现之前polyP就已经存在于地球。在早期地球的高压和干燥环境中能产生polyP,比如在类似地球早期环境的火山口存在polyP。polyP的广泛存在表明其在生物的起源和生存方面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2]。polyP在细菌中起到多种作用,如细菌的运动性、生物膜形成、毒性和压力抗性等[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多聚磷酸盐 神经变性疾病 阿尔茨海默症 帕金森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批准利用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人兽混种胚胎用于研究帕金森氏症和老年性痴呆症等神经变性疾病
18
《生物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7-77,共1页
综合2008年1月19日《新民晚报》消息及同日《参考消息》援引英国《卫报》1月17日报道,今天英国生殖和胚胎研究监管机构——人工授精与胚胎等管理局(HFEA)决定正式批准两个英国研究小组培育用于研究的人兽混合胚胎。
关键词 细胞核移植技术 神经变性疾病 老年性痴呆症 帕金森氏症 胚胎 英国 培育 混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卟啉对抗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洁 陆静 +3 位作者 王庆怡 楚楚 曾玲晖 赵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9,共9页
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是一类由大脑和脊髓神经元退化并死亡所引发的疾病,至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过氧亚硝酸盐是一种神经毒性物质,研究表明体内活性氧的过度积累与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紧密相关。有效清除过氧亚硝酸盐的策略可能成为治疗... 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是一类由大脑和脊髓神经元退化并死亡所引发的疾病,至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过氧亚硝酸盐是一种神经毒性物质,研究表明体内活性氧的过度积累与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紧密相关。有效清除过氧亚硝酸盐的策略可能成为治疗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的一种潜在途径。一些水溶性金属卟啉因其高效的过氧亚硝酸盐清除能力备受关注,常见金属卟啉如铁卟啉和锰卟啉通过抑制淀粉样斑块聚集、减轻氧化应激和神经炎症损伤、改善线粒体功能以及减少神经细胞凋亡等发挥神经保护作用。部分金属卟啉的血脑屏障穿透性不佳,除采用传统的合成工艺外,还可以制备成纳米粒以提高其体内生物利用度。本文综述了金属卟啉在抵抗常见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方面所涉及的不同潜在机制的最新进展,并阐述了金属卟啉作为抗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药物的治疗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 过氧亚硝酸盐 金属卟啉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运RNA的表观遗传修饰及其异常对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的影响
20
作者 唐明敏 毕洪运 +1 位作者 董子敬 曾玲晖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9,共12页
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是一组以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的功能和结构完整性逐渐丧失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这类疾病的病因复杂,致病机制及药物靶点的研究仍面临诸多难题。转运RNA(tRNA)修饰在调节密码子识别、维持分子结构稳定性以及影... 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是一组以中枢或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的功能和结构完整性逐渐丧失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这类疾病的病因复杂,致病机制及药物靶点的研究仍面临诸多难题。转运RNA(tRNA)修饰在调节密码子识别、维持分子结构稳定性以及影响tRNA衍生片段(tRF)产生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对神经发育和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异常的tRNA修饰与多种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特别是延伸因子复合物依赖的tRNA修饰和甲基化修饰异常能导致翻译过程和tRF水平变化,进而干扰蛋白质稳态和细胞应激反应,影响神经元存活。此外,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患者体内tRF水平也显示出显著变化,特定tRF对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有着不同的影响。本文从tRNA表观遗传修饰的生物学功能出发,深入探讨其异常在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中的作用,包括经典的密码子识别功能和非经典的tRF生成机制,最后讨论了tRNA修饰可以作为治疗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 转运RNA 表观遗传修饰 转运RNA衍生片段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