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粘附分子相关蛋白在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中的表达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陈历国 丁显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1405-1408,共4页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相关蛋白E-cadherin、CD44在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病理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浆膜腔积液标本制作成的细胞块,结合病史及HE筛检出间皮细胞反应性增生30例、转移癌123例及恶性间皮瘤11例。免疫细胞化学方... 目的:探讨粘附分子相关蛋白E-cadherin、CD44在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中的表达情况及其病理诊断意义。方法:收集浆膜腔积液标本制作成的细胞块,结合病史及HE筛检出间皮细胞反应性增生30例、转移癌123例及恶性间皮瘤11例。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用SP法,评估用半定量分析法。结果:当以阳性面积>25%为准时,E-cadherin阳性见于95.52%(128/134)的恶性肿瘤细胞(P<0.005);CD44s阴性见于87.31%(117/134)恶性肿瘤(P<0.005);E-cadherin+/CD44-见于91.87%(113/123)转移癌(P<0.005)。当以阳性面积>10%为阳性时,E-cadherin阳性见于98.51%(132/134)的恶性肿瘤细胞;CD44阴性见于83.58%(112/134)恶性肿瘤细胞;E-cadherin+/CD44-见于89.43%(110/123)转移癌和9.09%(1/11)间皮瘤(P均<0.005)。单用E-cadherin+且以阳性面积>10%为准时与联用E-cadherin+/CD44-且以阳性面积>25为准时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cadherin+、CD44-、E-cadherin+/CD44-模式提示恶性肿瘤,在浆膜腔积液脱落细胞学的诊断中有重要帮助,但以单用E-cadherin且以阳性面积>10%为准时其敏感性及特异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腔积液 粘附分子相关蛋白 免疫细胞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蛋白刺激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粘附分子的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刘宏 侯凡凡 +2 位作者 梁敏 蒋建平 张训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9-321,共3页
为探讨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 (DRA)时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上调的机制 ,采取分离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将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AGE)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 (AGE HSA)、人血清白蛋白 (HSA)与HUVEC在体外共同培养的方法 ,并用荧光... 为探讨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 (DRA)时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表达上调的机制 ,采取分离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将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AGE)修饰的人血清白蛋白 (AGE HSA)、人血清白蛋白 (HSA)与HUVEC在体外共同培养的方法 ,并用荧光单克隆抗体染色 ,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内皮细胞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1(VCAM 1)、E 选择素 (E selectin)的表达。结果显示 ,正常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表达ICAM 1和VCAM 1,但无E selectin的基础表达。AGE HSA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上调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 1、VCAM 1、E selectin的表达 (P <0 .0 5 ) ,而HSA对血管内皮细胞上述粘附分子的表达均无影响。提示AGE能上调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 ,从而促进DRA时单核 /巨噬细胞的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血管内皮细胞 细胞粘附分子 透析相关性淀粉变 D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炎症细胞因子刺激人类关节滑膜B型细胞表达粘附分子 被引量:2
3
作者 蒋建平 侯凡凡 张训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9-72,共4页
目的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 (DRA)病人关节滑膜组织粘附分子表达增强 ,并与局部炎细胞浸润密切相关。旨在探讨DRA时诱导滑膜细胞粘附分子表达上调的机制。方法 :分离正常人关节滑膜B型细胞 ,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 β2微球蛋白 (AGE ... 目的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 (DRA)病人关节滑膜组织粘附分子表达增强 ,并与局部炎细胞浸润密切相关。旨在探讨DRA时诱导滑膜细胞粘附分子表达上调的机制。方法 :分离正常人关节滑膜B型细胞 ,与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修饰的 β2微球蛋白 (AGE β2 m)、天然 β2 m、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白细胞介素 1β(IL 1β)在体外共同培养 ,用荧光单克隆抗体染色 ,流式细胞仪检测定量分析滑膜B型细胞表面细胞间粘附分子 1(ICAM 1)、血管细胞间粘附分子 1(VCAM 1)、E 选择素 (E selectin)的表达。结果 :正常关节滑膜B型细胞表达ICAM 1、VCAM 1,但不表达E selectin。IL 1β、TNF α能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上调滑膜B型细胞ICAM 1、VCAM 1的表达 ,但无诱导E selectin表达的作用。AGE β2 m和 β2 m对B型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无直接影响。结论 :DRA时关节组织存在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可能上调滑膜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 ,从而促使局部的单核细胞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滑膜 粘附分子 细胞因子 B型细胞 晚期糖基化终产物 Β2微球蛋白 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在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洪伟 柏宏伟 +3 位作者 石炳毅 王一平 李州利 周文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868-870,共3页
通过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检测、观察不同损伤程度的肾组织中CD11a的表达以及肾功能和髓过氧化酶(MPO)活性的变化,探讨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在肾脏IRI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正常肾组织中CD11a的表达和MPO... 通过建立大鼠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模型,检测、观察不同损伤程度的肾组织中CD11a的表达以及肾功能和髓过氧化酶(MPO)活性的变化,探讨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在肾脏IRI中的作用。结果显示,正常肾组织中CD11a的表达和MPO活性极低,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肾组织中CD11a表达和MPO活性先后明显增加,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水平升高,并且同一时间点缺血60min组明显高于缺血30min组。研究表明,大鼠肾IRI过程中肾组织的CD11a和MPO水平明显增高,LFA-1介导的白细胞粘附在肾IRI中起重要作用;IRI后肾组织中CD11a表达明显上调,进一步阐明了IRI与急性排斥反应的联系机制;移植肾IRI越重,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可能性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粘附分子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yc下游调控基因2在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程浩 唐君 嵇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4-406,共3页
N-myc下游调控基因(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NDRG)家族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基因家族,家族成员包括NDRG1、NDRG2、NDRG3和NDRG4。Deng等从正常成人大脑c DNA文库中通过消减杂交法识别得到了NDRG2。NDRG2与NDRG1和NDRG3有57%... N-myc下游调控基因(N-myc downstream regulated gene,NDRG)家族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个基因家族,家族成员包括NDRG1、NDRG2、NDRG3和NDRG4。Deng等从正常成人大脑c DNA文库中通过消减杂交法识别得到了NDRG2。NDRG2与NDRG1和NDRG3有57%的相同氨基酸序列,与NDRG4有65%的相同氨基酸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肌钙蛋白 N-MYC 缺血半暗带区 星形细胞瘤组织 胶质细胞 调控基因 星形胶质 致密部 神经退行性疾病 老年斑 抑郁症 神经原纤维缠结 成肌细胞 细胞生成素 大脑皮质 相关疾病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细胞LFA-1/ICAM-1协同刺激信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黄文荣 王立生 达万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533-537,共5页
LFA 1/ICAM 1信号是T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重要协同刺激信号。T细胞表面LFA 1对ICAM 1的亲和力及亲合力在TCR/CD3交联MHC/抗原肽后迅速上调 ,并参与T细胞免疫突触的形成。随后产生的LFA 1/I CAM 1信号通过上调PI 3K、鞘磷脂酶和JNK等激酶... LFA 1/ICAM 1信号是T细胞参与免疫反应的重要协同刺激信号。T细胞表面LFA 1对ICAM 1的亲和力及亲合力在TCR/CD3交联MHC/抗原肽后迅速上调 ,并参与T细胞免疫突触的形成。随后产生的LFA 1/I CAM 1信号通过上调PI 3K、鞘磷脂酶和JNK等激酶活性协同第一信号活化T细胞 ,从而诱导T细胞分泌 1型细胞因子 ,促进T细胞增殖和增加细胞毒等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细胞粘附分子-1 协同刺激信号 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热化痰方药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壅肺证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4
7
作者 李彬 侯政昆 +4 位作者 李建生 赵君玫 陈萍 李素云 王明航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3-405,共3页
目的:基于清热化痰方药治疗AECOPD痰热壅肺证临床疗效基础上,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a)、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水平变化,进而探讨清热化痰方药治... 目的:基于清热化痰方药治疗AECOPD痰热壅肺证临床疗效基础上,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中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a)、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内皮素-1(ET-1)、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水平变化,进而探讨清热化痰方药治疗AECOPD痰热壅肺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14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留取血清测定IL-8、TNF-α、ICAM-1水平,留取血浆测定ET-1、CGRP含量,并与健康组对照。结果:治疗后,两组TNF-α、ICAM-1、IL-8及ET-1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P<0.05),CGRP水平明显升高(P<0.01);试验组治疗后TNF-α、ICAM-1、IL-8及ET-1水平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5),CGRP升高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IL-8、TNF-α、ICAM-1、ET-1、CGRP细胞因子参与COPD的急性加重和形成,清热化痰方药能够降低AECOPD的TNF-α、ICAM-1、IL-8、ET-1高水平表达、升高CGRP表达水平,可能是清热化痰方药治疗AECOPD发挥临床疗效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痰热壅肺证 细胞因子 白介素-8 肿瘤坏死因子-α 细胞粘附分子-1 内皮素-1 降钙素基因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预处理对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期肝脏NF-κB活性和ICAM-1/LFA-1分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洋 朱继芳 +1 位作者 刘作金 龚建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84-888,共5页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预处理对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肝脏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活性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Intercellular adhension molecule-1... 目的:探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预处理对大鼠肝移植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损伤中肝脏核因子-κB(Nuclearfactor-κB,NF-κB)活性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Intercellular adhension molecule-1/Lymphocyte function associated antingen-1,ICAM-1/LFA-1)分子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原位肝移植组(OLT组)和原位肝移植+LPS预处理组(LPS组)。Sham组只开腹分离肝十二指肠韧带,OLT组和LPS组按两袖套法进行肝移植。Sham组于分离肝十二指肠韧带后0、60、180min、OLT组和LPS组于门静脉血流恢复后0、60、180min分别测定各时相点肝组织NF-κB活性、ICAM-1/LFA-1分子表达及血清ALT、AST水平。结果:再灌注后0、60、180min,OLT组与LPS组的NF-κB活性、ICAM-1/LFA-1分子表达均高于Sham组(P<0.01);再灌注后0min,OLT组与LPS组的NF-κB活性、ICAM-1/LFA-1分子表达和ALT、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灌注60、180min,OLT组的NF-κB活性,ICAM-1/LFA-1分子表达,ALT、AST水平均明显高于LPS组(P<0.01)。结论:大鼠肝移植再灌注期内毒素信号转导通路的NF-κB活性增强,上调ICAM-1/LFA-1分子表达对移植肝造成损害;脂多糖预处理可有效抑制大鼠肝移植I/R中肝脏NF-κB活性、下调ICAM-1/LFA-1分子表达,对大鼠移植肝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缺血再灌注损伤 脂多糖 核因子-κB 细胞粘附分子-1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休克大鼠外周血白细胞表面LFA-1及其配基表达变化的研究
9
作者 王妍春 赵克森 徐安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1年第4期284-285,共2页
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时白细胞表面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1(LFA 1) ,细胞内粘附分子 (ICAM 1)的表达变化。方法 :以创伤休克大鼠为模型 ,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测定休克时白细胞表面LFA 1,ICAM 1的表达。结果 :创伤后 3h测得... 目的 :探讨创伤性休克时白细胞表面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1(LFA 1) ,细胞内粘附分子 (ICAM 1)的表达变化。方法 :以创伤休克大鼠为模型 ,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标记法测定休克时白细胞表面LFA 1,ICAM 1的表达。结果 :创伤后 3h测得的多形核粒细胞表面LFA 1,ICAM 1表达量均明显降低 (P <0 0 5 )。而单核白细胞表面LFA 1,ICAM 1表达量却无变化。结论 :LFA 1/ICAM 1依赖的白细胞粘附机制不是剂量依赖性的 ,ICAM 1未见增多可能与其白细胞膜脱落有关。进一步研究LFA 1,ICAM 1功能结构改变和其它粘附分子变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休克 外周血 细胞表面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 细胞粘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致炎剂诱导大鼠硬脑膜神经源性炎症 被引量:7
10
作者 徐花 薛刘军 +3 位作者 燕兰云 刘欣 杨君 万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32-935,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致炎剂刺激大鼠硬脑膜的神经源性炎性反应,为建立慢性偏头痛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致炎剂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组、致炎剂+CGRP组,每组6只。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刺激... 目的观察不同致炎剂刺激大鼠硬脑膜的神经源性炎性反应,为建立慢性偏头痛模型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组、致炎剂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组、致炎剂+CGRP组,每组6只。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刺激前后各组硬脑膜动脉血流量,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肥大细胞脱颗粒数及脱颗粒比例,伊文思蓝荧光法观察大鼠硬脑膜血管渗出情况。结果与刺激前比较,致炎剂组、CGRP组、致炎剂+CGRP组大鼠刺激后脑血流明显增多。致炎剂+CGRP组大鼠脑血流量较生理盐水组、致炎剂组、CGRP组明显增多;致炎剂组、CGRP组、致炎剂+CGRP组大鼠硬脑膜肥大细胞脱颗粒比例较生理盐水组明显增加。致炎剂+CGRP组大鼠硬脑膜肥大细胞脱颗粒比例较致炎剂组及CGRP组明显增加。致炎剂组、CGRP组、致炎剂+CGRP组大鼠硬脑膜荧光红斑明显多于生理盐水组。结论致炎剂+CGRP较常规致炎剂、CGRP刺激大鼠硬脑膜可以引起脑血流显著增加,肥大细胞脱颗粒及血管渗出,从而发生神经源性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原性感染 硬膜 降钙素基因相关 肥大细胞 细胞脱颗粒 偏头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蛋白NrCAM-Fc的重组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1
作者 史金阳 Krissansen GW +2 位作者 夏畅 何蓉 阮强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7,20,共4页
目的 :构建神经原相关的细胞粘附分子 (NrCAM )和免疫球蛋白Fc片段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并通过Baculovirus载体转染到昆虫细胞。方法 :利用RT PCR方法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 N SN获得NrCAM的信号肽区和跨膜区片段并直接克隆到 pGEMT载体 ... 目的 :构建神经原相关的细胞粘附分子 (NrCAM )和免疫球蛋白Fc片段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并通过Baculovirus载体转染到昆虫细胞。方法 :利用RT PCR方法从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系SK N SN获得NrCAM的信号肽区和跨膜区片段并直接克隆到 pGEMT载体 ,经多次酶切、连接、转化、筛选获得NrCAM Fc的重组融合基因 ,测序后将此基因通过Baculovirus载体转染至昆虫细胞。结果 :多种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NrCAM Fc的序列与原序列符合率达 98%以上 ,NrCAM与Fc连接处序列保证了Fc的读码框架 (ORF)。结论 :Baculovirus载体转染效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原相关细胞粘附分子 基因重组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芎嗪对骨髓移植后小鼠LFA-1和ICAM-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付丽 刘文励 +4 位作者 孙汉英 罗琳 周剑锋 刘丹 徐惠珍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74-178,共5页
本研究探讨川芎嗪对骨髓移植 (BMT)后小鼠骨髓中LFA 1和ICAM 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促进骨髓造血重建的机制。 15 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和川芎嗪组。正常组未作任何处理 ,生理盐水组和川芎嗪组在BMT后分别喂饲相同剂... 本研究探讨川芎嗪对骨髓移植 (BMT)后小鼠骨髓中LFA 1和ICAM 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促进骨髓造血重建的机制。 15 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组和川芎嗪组。正常组未作任何处理 ,生理盐水组和川芎嗪组在BMT后分别喂饲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 ( 0 .2毫升 /只 ,每天 2次 )和川芎嗪 ( 2毫克 /只 ,每天 2次 ) ,并分别于BMT后第 7,14 ,2 1,2 8天统计存活率 ,计数脾集落形成单位 (CFU S)、外周血细胞、骨髓单个核细胞 (BMM NC) ,分析骨髓组织学变化及LFA 1和ICAM 1表达水平。结果表明 :川芎嗪组小鼠在BMT后第 10天CFU S计数和BMT后第 7,14 ,2 1,2 8天存活率、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BMMNC计数、骨髓造血组织容量以及LFA 1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1或P <0 .0 5 ) ,成熟红细胞容量和ICAM 1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1或P <0 .0 5 )。川芎嗪组小鼠脂肪组织容量在BMT后第 7、14天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1) ,在第 2 1,2 8天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 (P <0 .0 1)。结论 :川芎嗪改善骨髓微环境 ,促进造血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嗪 骨髓移植 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 细胞粘附分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链霉菌H8797产生的二酮哌嗪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
13
作者 翟龙飞 刘瑜 +2 位作者 张新宜 詹良静 田敏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86-489,共4页
目的研究链霉菌H8797发酵液中抑制LFA-1/ICAM-1介导的人B淋巴瘤JY细胞聚集的活性成分。方法利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发酵液中的活性成分,梯度解吸,分部收集,跟踪监测活性,再通过C18硅胶柱层析和LH-20柱层析分离,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精制... 目的研究链霉菌H8797发酵液中抑制LFA-1/ICAM-1介导的人B淋巴瘤JY细胞聚集的活性成分。方法利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发酵液中的活性成分,梯度解吸,分部收集,跟踪监测活性,再通过C18硅胶柱层析和LH-20柱层析分离,高效制备液相色谱精制,测定活性,通过紫外、红外、元素分析、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进行分析,得到活性单组份。结果分离纯化了活性化合物H8797A并对其进行了结构确证。结论化合物H8797A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获得,属于二酮哌嗪类化合物,具有抑制LFA-1/ICAM-1介导的人B淋巴瘤JY细胞聚集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功能相关因子-1 细胞粘附分子-1 放线菌H8797 H8797A 二酮哌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