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15例报告) 被引量:22
1
作者 李伟光 漆松涛 +2 位作者 彭玉平 骆实 龙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0-333,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行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手术适应证。方法15例交通性脑积水病人均行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术前术后行NPH评分,测Evans指数,腰穿测颅内压,脑池显像观察脑脊液动力学的改变。结果患者术后NPH评分平均提...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行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手术适应证。方法15例交通性脑积水病人均行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术前术后行NPH评分,测Evans指数,腰穿测颅内压,脑池显像观察脑脊液动力学的改变。结果患者术后NPH评分平均提高(3.26±1.83),Evans指数平均减小(0.11±0.09),颅内压平均下降(66.3±65.8)mmH2O,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池显像表明放射性示踪剂在术后1~3h进入侧脑室,术后6h离开侧脑室,术后24h于大脑凸面呈大致对称的放射性分布。结论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可应用于交通性脑积水,造瘘同时穿透Liliequist膜间脑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性脑积水 脑室 脑池显像 神经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影像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伟光 彭玉平 +3 位作者 漆松涛 张喜安 樊俊 纠智松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磁共振特点,指导临床选择手术适应证。方法15例患者行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磁共振常规扫描分析其术前术后的影像特点。结果1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术后影像显示梗阻部位...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磁共振特点,指导临床选择手术适应证。方法15例患者行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磁共振常规扫描分析其术前术后的影像特点。结果15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术后影像显示梗阻部位的积水解除,脑室缩小,室周水肿现象减退,病人症状改善。结论磁共振可通过显示脑池的大小,三脑室底的形态,室周水肿现象推断交通性脑积水在脑室外脑池内梗阻部位,通过对交通性脑积水的术前影像分析,可帮助确定交通性脑积水行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的手术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脑室 交通性脑积水 磁共振 Liliequist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联合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慢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伍学斌 曾胜田 +2 位作者 彭远强 卢来明 陈洪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98-404,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联合神经内镜引导下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慢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脑病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联合神经内镜引导下脑室-腹腔分流术(VPS)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慢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脑病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慢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4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内镜联合分流组和传统分流组,每组21例。内镜联合分流组采用ETV联合神经内镜引导下VPS治疗,传统分流组单纯应用VPS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成功穿刺至预设位置、术后并发症(发热、颅腔积气、硬脑膜下积液、颅内出血、颅内感染、低颅压、癫痫)、术后分流管堵管、术后近期(术后≤3个月)疗效及远期(术后>3个月)疗效。结果内镜联合分流组成功穿刺至预设位置患者比例[95.2%(20/21)比71.4%(15/21);χ^(2)=4.286,P=0.038]、术后远期总临床有效率[85.7%(18/21)比57.1%(12/21);χ^(2)=4.200,P=0.040]均高于传统分流组,术后分流管堵管发生率低于传统分流组[4.8%(1/21)比28.6%(6/21);χ^(2)=4.286,P=0.038],术后发热[66.7%(14/21)比33.3%(7/21);χ^(2)=4.667,P=0.031]、颅腔积气[42.9%(9/21)比14.3%(3/21);χ^(2)=4.200,P=0.040]发生率均高于传统分流组,两组术后硬脑膜下积液、颅内出血、低颅压、颅内感染及癫痫等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总临床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ETV联合神经内镜引导下VPS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正常压力脑积水总有效率高于单纯VPS,具有远期疗效好、穿刺至预设位置成功率高、术后堵管发生率低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正常压力 脑室腹膜分流 第三脑室 神经内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段婴幼儿先天性梗阻性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神经发育状态 被引量:3
4
作者 特吾尔巴提.苏尔旦尼亚 阿合买提.沙买提 +1 位作者 麦麦提力.米吉提 更.党木仁加甫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梗阻性脑积水经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疗效。方法 2011年7月至2014年1月,将33例经ETV治疗的先天性梗阻性脑积水患儿根据手术年龄段分为ETV≤6月组(n=17)与ETV>6月组(n=16),随访术后6个月并进行神经发... 目的探讨婴幼儿先天性梗阻性脑积水经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疗效。方法 2011年7月至2014年1月,将33例经ETV治疗的先天性梗阻性脑积水患儿根据手术年龄段分为ETV≤6月组(n=17)与ETV>6月组(n=16),随访术后6个月并进行神经发育评测(采用Gesell儿童智力发育诊断量表,包括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适应能力、语言功能及个人一社会行为)。比较两组患儿手术疗效与术后神经发育状态。结果 ETV≤6月组与ETV>6月组术后神经发育预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ETV≤6月组患儿在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适应能力,语言功能及个人-社会行为方面均不如于ETV>6组患儿(23.00±3.62vs.48.81±6.81;25.94±3.07 vs.55.56±8.40;15.00±3.06 vs.40.94±6.69;20.00±3.06 vs.45.81±6.81;21.12±3.22 vs.45.88±7.22);ETV≤6组患儿中,重度神经发育障碍17例(100%)(DQ值﹤40),而ETV>6月组患儿中重度神经发育障碍1例(6.25%)。结论出生6个月以内行神经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婴幼儿先天性梗阻性脑积水手术成功率低,术后神经发育预后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梗阻性脑积水 脑室 神经发育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梗阻性脑积水行三脑室底造瘘术脑池显像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李伟光 漆松涛 +3 位作者 彭玉平 李贵平 黄凯 邓志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29-1931,共3页
目的了解梗阻性脑积水行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脑池显像的表现。方法15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行神经内窥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前后均行脑池显像,比较其前后的差异。结果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在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脑池显像有放射性药物返流入侧脑室内,并... 目的了解梗阻性脑积水行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脑池显像的表现。方法15例梗阻性脑积水患者行神经内窥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前后均行脑池显像,比较其前后的差异。结果梗阻性脑积水患者在三脑室底造瘘术后脑池显像有放射性药物返流入侧脑室内,并且延迟清除,类似于交通性脑积水的脑池显像表现。结论放射性药物返流入侧脑室的原因尚不清楚,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后脑脊液的流动可能存在"返转"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脑室 脑池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及活检在小儿松果体区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何家全 刘仕勇 +1 位作者 阴金波 杨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1798-1800,共3页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及活检在小儿松果体肿瘤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去除松果体病变之前运用神经内镜第三脑室造瘘既可以达到永久解除梗阻性脑积水、治疗颅内压增高 ,同时在内镜下行活体组织检查以明确肿瘤的性质 ,为...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造瘘及活检在小儿松果体肿瘤诊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去除松果体病变之前运用神经内镜第三脑室造瘘既可以达到永久解除梗阻性脑积水、治疗颅内压增高 ,同时在内镜下行活体组织检查以明确肿瘤的性质 ,为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结果  9例梗阻性脑积水儿童运用此方法均进行了第三脑室造瘘 ,后经MRI证实成功 ,所有病人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神经内镜第三脑室造瘘并取活检是松果体区肿瘤确实而有效的微侵袭诊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内镜 松果体瘤 第三脑室 内镜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认知功能评价儿童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疗效的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范雁东 杜郭佳 +8 位作者 汪永新 何萍 朱国华 麦麦提力.米吉提 吉文玉 苏日青 王昀 马振凯 更.党木仁加甫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3年第6期537-539,共3页
目的探讨用脑认知功能评价儿童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疗效的价值。方法 2007年6月~2012年6月,对20例行三脑室底造瘘术的脑积水患儿于手术前和术后2、6个月进行智能评测(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包括适应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 目的探讨用脑认知功能评价儿童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疗效的价值。方法 2007年6月~2012年6月,对20例行三脑室底造瘘术的脑积水患儿于手术前和术后2、6个月进行智能评测(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包括适应行为、大运动行为、精细运动行为、语言行为和个人-社会行为)及脑室额角宽度测量,进行术后疗效评价。结果术后2、6个月与术前相比智能测定有统计学差异(P<0.01),分别有8/20和15/20患儿DQ恢复正常。术后脑室大小较术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脑发育的改善及脑认知功能的恢复对儿童脑积水三脑室底造瘘术后疗效的评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脑积水 脑室 脑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第三脑室造瘘术后并发症的护理
8
作者 孙艳杰 王玚 +2 位作者 徐永革 田增民 马英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年第10期55-56,共2页
报道采用神经内镜第三脑室造瘘手术 (ETV)治疗 5 8例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的手术方法及其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针对患者及其家属对应用此项技术的心理负担较重 ,以及患者的心理特点 ,进行术前心理护理、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
关键词 后并发症 患者 第三脑室 内镜 治疗 观察及护理 前心理护理 心理负担 心理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视角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转归观察
9
作者 宋毅 刘明冬 +1 位作者 张铃铛 段国良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170-1171,共2页
目的探讨0°视角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转归。方法:纳入31例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均采用0°视角内镜下行脑室镜下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结果:29例患者术后短期疗效满意。随访中,1例症状复发改... 目的探讨0°视角神经内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非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转归。方法:纳入31例非交通性脑积水患者,均采用0°视角内镜下行脑室镜下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结果:29例患者术后短期疗效满意。随访中,1例症状复发改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无严重并发症。术后6个月VCR的减小以及mRS预后与术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0°视角内镜进行第三脑室底造瘘术可迅速有效地改善非交通性脑积水症状,脑脊液通过瘘孔进入生理性循环,可避免感染和过度分流,操作简单,效果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0°视角内镜 第三脑室 脑积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例脑积水患儿围手术期颅内压监测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翟瑄 梁平 +4 位作者 周渝冬 李禄生 吴宣萱 张为丹 蒋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3期1538-1541,共4页
目的探讨脑积水患儿不同术式治疗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的29例脑积水患儿围手术期的ICP变化,其中分流手术14例,脑室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 目的探讨脑积水患儿不同术式治疗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手术治疗的29例脑积水患儿围手术期的ICP变化,其中分流手术14例,脑室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15例。使用脑实质型ICP探头在手术前后连续监测ICP的变化,监测时间72~168 h。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ICP均有明显下降(P〈0.05)。术后连续监测显示两手术组ICP变化明显不同,分流手术组ICP呈持续下降趋势,ETV组ICP术后迅速回升,再呈缓慢下降趋势。可调压管分流组术后24 h内回升到接近术前的水平,此后120 h内逐渐下降至调压阀设定的压力水平。脑室镜手术组术后24~48 h内可出现一过性高颅压,其中肿瘤继发脑积水亚组较先天性脑积水亚组明显,持续时间更长。结论 ICP监测能准确反映脑积水患儿围手术期颅压变化,术后持续监测有助于准确判断ETV的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积水 脑室-腹腔分流 神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 颅内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andy-Walker综合征(4例报告) 被引量:4
11
作者 谢国强 陈晓雷 许百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Dandy-Walke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神经内镜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Dandy-Walker综合征患儿的神经内镜治疗过程。4例经术前MRI检查评估确诊后,均进行经颅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结果3例术后脑积水症状好转,1例无明显缓解,继而行脑... 目的探讨Dandy-Walker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神经内镜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Dandy-Walker综合征患儿的神经内镜治疗过程。4例经术前MRI检查评估确诊后,均进行经颅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结果3例术后脑积水症状好转,1例无明显缓解,继而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症状好转。术后随访1年,效果满意。结论Dandy-Walker综合征的治疗根据中脑导水管通畅情况,可选择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或联合中脑导水管支架置入手术。部分患者神经内镜手术疗效不佳,则需进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NDY-WALKER综合征 神经内镜 脑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